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毕江波:“磨”出一部好剧 敬献“药王”孙思邈

发布:2023-06-20 14:20:42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5月28日晚,作为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迎宾剧目的大型民族音乐剧《千金方》连演4场落下帷幕,观众好评如潮,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音乐剧《千金方》是陕西省铜川市精心打造的反映铜川历史文化名人孙思邈的原创舞台艺术作品。该剧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艺术再现了“药王”孙思邈华原除疫、拦棺接生、寻访药方、棱碑刻方、著书《千金方》等民间故事和传说,生动演绎了“药王”孙思邈悬壶济世、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高尚品德。

当晚的演出结束后,剧目总监制、铜川市政协委员毕江波是被人搀着走出剧场的。“压力一旦卸下来,整个人就瘫了。好比过去农村盖房子,房子盖起来了,主人的乏劲才上来。”毕江波解释说。

剧本源自于药王山“朝圣”

音乐剧《千金方》的创作历程,要回溯到2017年前后。当时毕江波接手铜川演艺中心不久,作为地方国有艺术院团负责人,他力主要排一部“招牌”大戏,既要能代表地方,还要能“叫响”全国。

铜川是“药王”孙思邈的故里。彼时,以孙思邈为题材创作一部剧目,擦亮城市“名片”,助推铜川康养城市建设的呼声很高,这与毕江波的初衷不谋而合。他认为,用舞台艺术讲好本地历史文化名人孙思邈的故事,这既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份责任。

主题方向定下了,关键是剧本,因为剧本是一剧之本,是剧目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毕江波遂带着编剧谢艳春等主创团队从爬药王山做起,在药王山上连续采风三日,让大家熟悉山上的每一处文化遗存。同时,给大家讲解孙思邈的毕生经历和民间故事传说。

“我们事后把药王山采风称为‘朝圣’之旅,大家都被孙思邈的精神感动了,怀着一颗敬仰的心、朝圣者的心来制作这部剧。”毕江波说。而作为该剧的总策划,他的想法是先把孙思邈“请下神坛”,一定要让孙思邈变成一个鲜活生动的人,通过汲取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故事情节,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最终,剧本给主人公孙思邈的角色定位是: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铜川的孙思邈,中国的孙思邈,世界医药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这部剧于当年9月在铜川市耀州区首演。有评论称,这是一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仁心仁术、大医精诚职业操守的扛鼎之作,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创新作品。

近100个日夜,复排再上演

没有满足于首演成功而止步不前,此后,这部剧又九易其稿,经过数十次打磨,反复排练,力争做成精品,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然而,因为疫情等因素影响,这部被寄予厚望的作品不得不被按下“暂停键”。

直到今年三月份,尘封了几年的道具服装箱被再次打开,《千金方》又迎来了新的生机,他们得抓紧排练,赶在5月底重新上演。

在复排动员会上,毕江波哭了。不仅仅是因为这部凝结着心血和希望的剧目将被重新搬上舞台的百感交集,还有对即将面临的各种困难、压力的真情流露。

摆在毕江波面前的突出问题是,由于档期原因,原来的主创团队来不了,怎么办?只能咬牙坚持自己干。据毕江波介绍,为了将这部剧留在铜川,剧组所有演员都由单位职工承担,男女主演都是第一次演大戏,演员有一大部分是从省艺校抽回的委培生,都是第一次上舞台。

近100天排练期间,毕江波带领整个剧组加班加点,白天排群场,晚上加班给男女主演“拉架子”“安调度”“扣情感”,还要抽时间整理排练中间发现的问题,修改剧本、整理进度清单……他既是总监制、总策划,还顶替导演、灯光、舞美,一个人几乎承担了整个主创团队的活儿。

毕江波讲到,在舞台“定光、定景”时,为了做到“灯、景相容”,需要一个灯位一个灯位校正,由于长时间工作,他和单位的灯光师走出剧场时看东西几乎是一片蓝。

剧目成功上演,收获了观众的认可与各界的高度评价,欣慰之余,毕江波也给出了很中肯的评价,他说,严格来说这部剧目前只能打60分,按照一部经典的艺术作品的要求来说,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们一定会努力提升尽心打磨,最终实现让孙思邈“大医精诚”的精神通过这部音乐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梦想。(各界导报记者 蒋维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