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时政资讯

与祖国共奋进的青春最美​——全国政协“促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发布:2023-08-28 00:00:00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青年是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大时代提供大际遇,大舞台成就大梦想。

港澳青年是“一国两制”事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港澳青年工作并明确指出:“广大港澳青年不仅是香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建设国家的新鲜血液。港澳青年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好。”今年5月和7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澳门科技大学、香港培侨中学师生回信,勉励他们厚植家国情怀,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近年来,随着中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加快,各种便利港澳青年在内地升学、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发展舞台、提供发展机遇,极大调动了这一群体参与国家发展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何有效破解发展中的问题,引导港澳青年积极拥抱内地、融入内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特别是当前形势下,推动港澳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短板?需要在哪些方面重点着力?8月25日,全国政协“促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不同领域的委员、专家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汇聚于全国政协的协商平台,围绕主题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强化规划引导 提高交流活动实效性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是爱国爱港爱澳力量的生力军,是最值得关注和重视的群体。促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港澳繁荣稳定的关键所在。

在新时代,促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就是要引领港澳青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立足国家改革开放的舞台,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把握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机遇,着眼“国家所需”,发挥“港澳所长”,帮助港澳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港澳青年在思想上融合、文化上融通、行动上融入,创造有利于港澳青年成就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

围绕“促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议题,5月18日至24日,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刘赐贵率调研组赴香港、澳门和上海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发现,目前,在引导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过程中,还存在惠港澳青年政策的统筹协调性不够、政策落地的顺畅度不高、引导港澳青年的舆论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

“做好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工作,是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战略性工程,核心是加强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刘赐贵表示,应加大中央支持力度,落实特别行政区政府主体责任,强化惠港澳青年政策的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

他建议,把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纳入国家重大发展规划和香港、澳门特区政府施政规划,中央和有关部门、有关地方、特区政府围绕青年发展问题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在国家层面建立促进港澳青年与内地交流交往的统筹机构和统一规范的服务平台,加强政策沟通。立足港澳青年需求组织开展交流活动,提高港澳青年与内地交流活动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完善信息共享和政策督导机制,尽快打通涉港澳青年事项的“卡口”和“堵点”,有效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在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主席何超琼看来,国家归属感是民心归向的钥匙,也是把港澳青年团结起来,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

“增强港澳青年的归属感需要提振他们对自己能力和未来的信心、对港澳两个特区发展的信心和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何超琼建议,搭建更多立足港澳产业特色、具有国际视野与规模的国际化论坛,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实践成长机会;用好政协平台,组织面向港澳青年的学习、宣讲团,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帮助港澳青年进一步了解人民政协制度在中国式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特色和优势,凝聚爱国正能量。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机,开展走进学校、走进社区的就业指导项目,帮助港澳青年找准自身定位及优势,进行就业规划指导。

“推动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就要引导他们走进内地,用自己的亲身感受认识内地,将各种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拉近心理距离,增强国家观念。”因工作原因,常年往返于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发现,一些从未到过内地的港澳青年由于受父母、老师、媒体的误导,往往对内地存在偏见。

对此,他建议,内地有关方面在安排港澳青年考察内地时,多让他们到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看看,多聚焦“伟大、宏大、重大”三个关键词设计参观项目,多安排他们到一些知名的大企业见习,感受内地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加大港澳青年在内地挂职交流的力度,切实感受内地民众大公无私、团结奋斗的精神品格。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丰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佐姣同样也关注到提高港澳青年与内地交流工作的质量问题。她认为,港澳青年赴内地交流活动的对象要突破“同温层”,内容要突出“多样化”,形式要体现“灵活性”,成果要及时“制度化”。“交流是手段,人心回归是目标。促进港澳青年与内地交流,引导他们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材,是新阶段港澳工作的应有之义。”

多搭台多搭梯 破解港澳青年内地就业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港澳青年发展多搭台、多搭梯,帮助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有利于青年成就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出台支持鼓励港澳青年来内地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发展舞台、提供发展机遇。不少港澳青年抓住这些重大机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内地找到相匹配的就业岗位或创业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推动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近年来,广东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完善港澳青年在粤社会保障,推动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吸纳港澳青年就业、创业。

对港澳青年来说,选择粤港澳大湾区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是,近5年香港流向广东的人才比例不超过其人才存量的5.1%,澳门则不超过8.4%。

究其原因,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主席林克庆表示,当前,港澳青年在内地就业创业、生活仍有制约因素,公共服务跨境衔接难,生活便利性有待提高。

如何让港澳青年在内地更好地“安居乐业”?

林克庆建议,中央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采用综合授权清单的方式,一揽子、成体系推进内地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民生政策融通,推动医疗保险跨境结算,加快实现港澳青年在内地就医享受与港澳的同等待遇。开展社保关系衔接问题研究,建立社保跨境转接制度,让港澳青年在内地畅享不打烊的社保服务。完善生活配套服务,建立在内地工作的港澳青年身份认证“一卡通”,从“硬联通”“软联通”逐步进入“心联通”。

长期从事服务香港青年赴内地创新创业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海南社团总会会长李文俊在工作中发现,与粤港澳大湾区相比,多数内地省份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还存在缺乏资金支持、缺乏有效的孵化平台、就业市场吸引力不足等一些实际困难。

“抓好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需要政府、社会和港澳青年内外联动、共同努力,特别是要共同抓好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李文俊建议,深化港澳与内地政府间合作,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青年创业基金,推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完善社会保障措施,健全港澳青年在内地生活保障体系。健全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对港澳青年的政策解读和指导,引导他们更好地了解内地的创新创业政策和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会委员张宗真对港澳青年就业创业问题也很关注,他在调研中发现,澳门居民到内地就业创业的人数比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内地与澳门薪酬差距较大,澳门高校毕业生的竞争能力较弱,创业成功率较低。”

“应把引导澳门青年进入内地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他们走进大湾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张宗真建议,加强宣传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帮助澳门青年破除认识误区,并对他们的职业规划提供建议。试点扩大对澳门专业资质的认定,降低澳门青年进入内地就业的门槛。内地用人单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尽可能按高标准给予澳门青年提供薪资待遇,澳门特区政府应参照香港做法,在一定期限内对到内地就业的青年人给予一定补贴。实施“港澳青年安居计划”,加强住房保障。

畅通融入渠道 更好发挥社团和企业作用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换言之,港澳青年的未来,也决定着港澳特区的发展未来。

在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看来,推动港澳青年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港澳社会各界特别是社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港澳是典型的社团社会,社团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是做好青少年工作、增强青少年家国情怀、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是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推进‘一国两制’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

他建议,社团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引领,一切以国家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从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推动组织青少年工作,不断增强港澳青少年的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活动要丰富内容和创新形式,提高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要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活动的覆盖面,提高社会效益。要建立评估机制,加强后续跟踪服务,提升其活动成效。

“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既是促进人心回归的工程,亦是搭桥铺路的工程,爱国爱港社团在其中要发挥积极作用,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正向思维、心系家国的新一代,贡献社会、报效国家。”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友好协进会会长谭锦球表示,由于香港的特殊历史、特殊社会结构以及过去反华势力的大肆渲染炒作,令很多青年人融入国家的意愿不强。

此外,虽然近年爱国爱港社团推出许多青年赴内地交流实习计划,但欠缺系统性的持续引导支持,融入成效不足。加之,在港读书的内地学生和在内地读书的香港学生两者互动不多,导致融入渠道不畅。

对此,谭锦球建议,作为爱国爱港社团,应充分利用在内地的网络资源,开展不同领域的实习交流项目,丰富人文交流内容,提升交流活动实效;善用“港漂”和北上大学生,搭建香港与内地融合的桥梁,达至人心相通。爱国爱港社团与中学及大专院校应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做好面向青年的宣讲和对话工作,促进心灵相通。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认为,可以发挥内地高校作用,培育赴内地读书的港澳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

他建议,适当增加内地对港澳招生院校数量,完善内地高等教育展等联招机制,同时加大奖助学金支持力度,吸引更多优秀港澳学生“北上”读书。重点扶持一批港澳学生较多的学校,打造更多可共享、有深度、吸引力强的国情教育项目,为港澳学生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做好港澳学生骨干人才培养,将港澳学生纳入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发挥好优秀学生典型示范效应。搭建平台,为港澳学生参与港澳社会治理提供帮助。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带动作用,加强政策宣传和细化落地,为港澳学生留在内地就业提供便利。

近年来,在港中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在港中资企业4000余家,员工约10万人,其中约95%为香港本地员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煜认为,中资企业理应在香港青年工作中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发挥自身优势,助力香港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近年来,在港中资企业在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了解国情和中国历史文化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下一步要继续发挥优势,创新爱国爱港教育方式方法。”孙煜建议,在港中资企业在内地的总部或分支机构进一步扩大规模和频次,支持港澳青年和学生到内地学习交流。另外,在港中资企业应进一步加大招聘力度,向香港青年提供更加多元的岗位,助力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同时,通过设立初创企业资助计划等方式,支持香港青年创业。

(记者 孙金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