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时政资讯

均衡配资源 提质促扩容——全国政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远程协商会综述

发布:2023-05-15 00:00:00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但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偏弱、医保的引导性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依然突出。

根据全国政协协商计划,5月12日,农工党中央和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共同承办全国政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远程协商会。来自各相关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协商。

高质量推进“双中心”建设

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双中心”设置与建设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会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分享了阜外医院作为全国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和全国首个国家医学中心实质落地项目建设单位在实践中取得的进展。他也深感,要实现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定位和发展目标,在现有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上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尚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

“比如,现有公立医院基本上是以提供医疗服务获取资金推动医院运行,缺乏对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源配置机制。比如,国家医学中心没有或者仅有很少的独立编制,与其功能任务相匹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政策措施没有跟上。还有的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依托医院规模上一扩再扩,个别医院甚至出现‘哄抢’‘虹吸’本已薄弱的基层医疗资源的现象。”胡盛寿说。

他认为,应出台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相关政策,加快形成与中心功能定位相适应的配套政策保障机制,特别是在医学研究经费支持、薪酬体系保障机制方面加以优化。在整体方案出台前,优先解决人员编制扩容问题,加快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制度改革创新,妥善解决好人才保障的关键问题。同时,尽快完善国家医学中心的顶层设计,完善相关绩效考核体系,彰显国家医学中心的责任担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姚建红一直关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和建设。

“目前,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对区域医疗能力的辐射带动这一功能定位还认识不足,很多项目缺少这方面的规划,依托医院和输出医院在运行管理上的深度融合也不够。有的地方没有赋予输出医院充分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使输出医院在干部选任、人员聘用、内部分配等方面放不开手脚,受援地方的配套政策也不够细化。”姚建红说。

在他看来,既要实现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周边”的带动作用,也要避免同一区域的“多重辐射”,造成资源叠加浪费。要保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国家”成色,不宜层层搞“中心”、级级搞“下沉”,更不宜出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遍地开花”的现象。同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价格、编制和医保支持等方面细化政策措施,调动输出医院积极性,从而实现以“自身强”带动“基层强”“区域强”。

远程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提出了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问题。

“建设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是带动优质中医资源下沉基层、促进区域均衡布局发展的好项目。但在已批复的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中,中医仅14家,且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应支持更多高水平中医院牵头建设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推动更多中医药优质资源扩容下沉。”徐凤芹表示。

聚焦县域 筑牢基层

县级医院是基层医院服务网底,是分级诊疗枢纽,也是县域医疗体系龙头,承担着县域内大部分医疗服务和几乎全部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置。

“整体看,近年来,县级医院综合能力不断加强,但与老百姓需求和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还有很大差距,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迫在眉睫!”站在湖南省耒阳市人民医院门口,视频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向华大声呼吁。

人才匮乏、编制不足、管理滞后、债务包袱、医保制约、医联体医共体“失能”……在向华眼中,这样的县级医院实在难以在“负重”中前行。

向华提出,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内培外引相结合,出台更大力度优惠激励政策,支持优秀本科毕业生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县医院工作。完善对公立医院支持政策,按照实际开放床位扩充医院编制或实行备案制,研究出台具体举措,分类别、分阶段逐步化解历史债务问题。同时,出台《医联(共)体建设与规范管理》《医联(共)体建设指导意见》等方面的政策,增强医联(共)体内生动力。

在河南分会场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黄红霞也认为,县级医院是承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枢纽,也是降低县外转诊的关键。

“应加强专科建设和城乡对口支援,提升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均要以县级医院作为牵头单位,赋予其医联(共)体内医保资金管理权限和向上转诊的权限,承担‘基层守门人’的责任。”黄红霞表示。

在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主任郭玉芬看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最大的难点在西部、在基层,特别是在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是要彻底解决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能不能”“行不行”“好不好”的根本问题和农村群众“愿不愿意”“信任不信任”的关键瓶颈问题。

“建议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制度,完善招生、培养、使用、待遇、编制、职称等各方面配套政策,持续加强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此外,进一步加大政策整合力度,打出组合拳,建立以诊疗病种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基础分级分工、以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为杠杆撬动、切实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生动力的分级诊疗制度,满足群众在基层就医的需求。”郭玉芬在甘肃分会场表示。

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基层根基也是远程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花德米关注的重点。“在西藏,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加强高原医学研究和诊疗体系建设,强化边境地区疾控体系建设,适当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薪资待遇,提升岗位吸引力。”

人才为基 多措并举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医学人才是关键,这是委员们的共识。

针对医学人才培养使用存在的高层次医疗人才医教研衔接不畅、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基层全科医生短缺等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副校长赵家军从三个层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要打造高层次医学人才‘塔尖’,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聚焦医学科技前沿和‘卡脖子’问题,大力培养具有领军能力的战略医学科学家。要夯实基层医疗人才‘塔底’,引导基层医疗人员从简单的‘开药打针’向健康管理转变,通过提高待遇、加强培训、拓宽上升渠道等方式增加基层岗位吸引力。要细琢医学人才培养‘塔身’,对全科医生分层分级培养,通过改革招生方式、优化课程和学制等,推动‘分槽喂马’、人尽其用,以人才合理流动促进均衡布局。”赵家军在视频发言中表示。

“从试点情况看,医保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国政协常委、云南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宽寿谈到了医保的杠杆作用。他建议,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同步落实好配套医保支持保障政策,使惠民利民的好政策能够顺利落实落地。

针对如何充分发挥医保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张宽寿表示,一是建立健全医保大数据共同开发、共同享用机制,医保部门定期将区域内病亡率高、外转集中和疾病负担重的有关信息反馈至当地卫生健康等部门,使扩容和下沉更具目标导向。二是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行同路径病种在不同医疗机构的差异化医保支付和报销政策,引导患者有序就诊、医院有序收治,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

在福建分会场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黄昱提出,加强区域统筹和顶层设计,推动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相结合,在国家层面设立专项资金,引导中西部地区加快乡村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制定和推广。同时,推动新技术新项目下沉共享,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载体,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拓展远程医疗服务和互联网诊疗,推动高水平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等精准平移和下沉共享。

“此外,还应推动县域资源下沉共享,依托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建立县域医共体管理平台,辐射辖区所有的基层医疗机构,并同步完善绩效考核、医保支付、价格调整等措施,促进县域医疗服务同质高效便民和公平可及。”黄昱表示。

(记者 吕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