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3-03-03 00:00:00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回首十三届的五年,全国政协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实现了从内到外的蝶变。
增设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建立主席会议成员到地方开展工作走访看望住当地全国政协委员的机制;安排委员分批列席常委会会议形成制度;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常委提交履职报告制度;评选表彰全国政协成立70年100件有影响力重要提案;举办委员讲堂,组织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举办全国政协机关公众开放日活动;动员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参与疫情防控斗争……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十三届全国政协深入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把“怎么干”“怎么干好”的问题落到实处。
从思想源头汲取奋进力量,养成“责任委员”
政协是个大学校。
十三届全国政协甫一开始,就有记者发现,21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当中,一半以上都是新面孔。
“新生”入校第一件事,自然是学习。
回顾人民政协的历史可以发现:每当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到了一个重要阶段,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时,人民政协都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以此打牢共同进步的思想政治基础。十三届以来也是如此。
2019年5月30日,参加十三届全国政协京外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的249名委员,在沪开展实地考察。
驻足浦东张衡路,亲身感受上海光源,委员们不禁叹为观止:修复故宫精细文物、剖析病毒复杂机理、打造高铁高强度外壳……这些看起来不相干的领域,多能借助一道“神奇之光”完成。
住沪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很高兴全国政协学习研讨班放在自己“家门口”举办。他说:“这是一次展现我们上海城市风采的契机,也是我们上海委员当好热心东道主,讲好‘上海故事’,帮助外省市委员深入了解上海的一个好时机。”
十三届全国政协京外新任委员(华东、华南地区)学习研讨班第二期在上海举行。从5月29日到31日,三天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有讲座、有交流,有参观、有考察,委员们劲头十足,热情高涨,都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提升履职能力,做新时代合格的政协委员。
记者从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像这样的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十三届全国政协共举办了4期,1125位新任委员参加。
除组织新任委员学习研讨外,十三届全国政协还专设了连任委员集中学习研讨班,以学习促进履职实践、凝聚思想共识,基本实现了对委员的全覆盖。
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胜利召开的一个多月后,2019年10月25日,全国政协举办了1期连任委员学习研讨班。
这是一次趁热打铁的思想动员。在各级政协深入学习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之际,十三届全国政协连任委员学习研讨班在京举行。
这又是一次规模空前的集中学习。全国政协机关设主会场,31个省区市政协设分会场,700名全国政协委员和3000多名地方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参加。
学,是为了从思想源头汲取奋进的力量,在新时代的伟大征途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
“政协委员来自各个界别,民主党派人士占了较大比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协委员任职和履职的前提,偏离了这一原则,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更谈不上正确履行委员职责了……”这是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罗黎明的心声,也是其他委员的心声。
这还是一次不见人也能见面的远程谈心。集体座谈交流中,在全国政协机关主会场的三名委员和四川省政协、上海市政协和西藏自治区政协分会场的三名委员,实现了“同台”发言。结业式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点评远程学习形式:“不见人也能见面,不见面也能谈心。”
提升履职成效,强化政协委员主体作用
一直以来,京外委员受空间限制,参加全国政协活动的机会相对偏少。为此,十三届全国政协开局当年,就建立了主席会议成员到地方视察考察调研时走访看望住当地全国政协委员机制。
邀请委员列席常委会会议,也是十三届全国政协为提升委员履职能力而开始的创举。据统计,受邀委员达703人次。
谈及列席感受,住藏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图登克珠说:“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发出的声音还能被更多的人听到。”
专委会是政协联系委员的重要纽带,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在政协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专门委员会负责组织视察考察调研、对外交流交往、读书学习、协商座谈等活动,可以实现委员履职活动的全覆盖。”全国政协机关干部杨木森眼见到,许多委员,从一次次政协活动、会议的履职实践中,日渐熟悉了政协工作。
而为了提高协商议政的质量,十三届全国政协制定并落实了协商议政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引导政协委员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浏览2019年出台的《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的意见》《全国政协协商议政质量评价工作办法》就会发现,质量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质量导向树立后,标准跟着要求变。不仅一些委员的提案从注重数量转而注重质量了,全国政协协商议政活动也有了明显改观:各类协商议政活动提前聚焦提炼,持续跟进讨论,更加注重互动交流,更加注重营造协商氛围,更加注重协商实效。十三届全国政协还建立了应用型智库和参政议政人才库,为高质量履职建言提供了支撑。
2021年3月8日,全国政协礼堂。在《团结友谊进行曲》的乐曲声中,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主席台,向逐一上前的政协委员颁发证书,握手、合影。
此时,正在举行的是2020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颁奖仪式。
这是70年多来全国政协首次对在履职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全国政协委员进行表彰,接受表彰者共有20人。此后两年,每年表彰获奖委员20人。
设立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的3年来,60位优秀委员体现着新时代建设者的奋斗与不凡,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初心在岁月更迭中愈加坚定。
十三届全国政协的五年间,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始终心系“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壮丽画卷中,留下了拼搏的身影,镌刻了政协印记,展现了新时代新风采,委员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以新手段、好作风,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出差路上,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甄贞时常拿着手机拍照。“总结当年履职工作时,我就把那一年的照片从头到尾看一遍,总结就有了。”
而对于一年履职情况的总结,图登克珠委员有着更为便利的途径。2018年8月19日,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平台App首次上线。自从委员的手机上都安装了这么一个App后,情况开始变得不同。“过去我们要自己手写,自己报,还要层层报。现在在委员履职平台上,委员履职情况就专门有一个表格,全部都填好了,自己核对一下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在委员履职平台刚上线的当年,版本达到了每半月更新一次的速度。这当中,新增的功能从包括提案提交前自动查重并提示等,到还要实现自动生成包括视察次数、提案数量、发言次数等在内的委员履职大数据。
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通过网络平台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的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高。
202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委员履职平台试运行了会议管理系统,一时间,委员反响热烈。
据全国政协机关干部曹见介绍,“委员可以通过系统查询会议期间的各项会议安排,包括时间、地点、会议名称、会议通知、会议内容、会议文件、注意事项、会议简报等,甚至具体到每位委员的席次都可以查询。”
为方便因疫情等原因请假的委员能够开好“线上会议”,委员履职平台专门建立了两个线上主题讨论群,其中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群首次邀请国务院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入群旁听;而请假的委员,则可以通过委员履职平台,观看网络直播,阅读会议文件,参与群组讨论,并提交了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112件,网上人均发言次数高于参会委员。
在会议组织方面,一些改变和创新,带来了更加浓厚的协商氛围。
会议会议,会是汇聚到一起,议是你来我往地说。
针对以往会议中存在的部委和委员发言之间互动不强的情况,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在邀请部委参加会议之前召开的协调会上,负责会议筹备的专委会办公室的同志提出“一定要对委员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回应”的要求。同时,针对委员发言也提出“穿靴戴帽的话不说,表扬的话不说,开门见山直接说问题提建议”的要求。
记者看到,在专题协商会上,在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在远程协商会上,部委参会同志与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之间的互动次数变多了,协商氛围愈加浓厚。
而许多委员也发现,现在召开政协全会,请假的委员越来越少。据了解,这是严格落实委员请假制度的成效。
2020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始,不仅压缩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的会期,还适当减少会议时长。会风的改进,进而推进到文风的改进上来: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更精练了,简报的篇幅也短而精,委员的发言质量越来越高了……
五年来,全国政协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委员队伍面貌焕然一新,机关干部展现出好作风、新风貌,提高了政协工作质量和水平,提高了委员履职成效。
(记者 韩雪 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