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2-09-01 00:00:00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领导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
8月3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政协举行第65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主题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既是全国政协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有关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双向发力,深化协商议政,努力推动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工作实践。
为开好本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率调研组赴西藏开展专题调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商请福建、广东、西藏、新疆等12个省(区市)政协民宗委开展协同调研,召开专家研讨会,57位委员和专家提供书面材料,部分委员开展自主调研。7月19日,在委员履职平台开通主题议政群邀请委员协商议政,为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召开预热……带着线上线下充分联动的成果,委员们和全国政协领导、相关部委同志进行协商交流。
你来我往
这里就是温暖的家
西北拉面风靡大江南北,新疆羊肉串“串”遍全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到城市工作、生活。数据显示,我国1.25亿少数民族人口中,流动人口超过3700万,且少数民族人口跨区域流向东中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的规模呈明显扩大态势。
然而,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中也还存在一些“难点”和“堵点”。
“应大力倡导‘来了就是本地人’的理念,让各族群众形成‘共同城市市民’的思想认同。”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陈倩雯表示,建议有关部委指导地方探索建立城市民族工作协调领导体制,推动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共管和基层治理;充分发挥民族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打通异地医保、就业、升学、婚姻登记等政策堵点;结合对口帮扶工作,加强对民族工作的统筹指导,推动民族地区群众共同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作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流出地之一,以一碗拉面为纽带,目前青海已有20多万拉面从业人员走出大山创业发展、融入城市生活,在全国280多个城市开办拉面馆近3万家。
同样关注到少数民族群众“留”和“融”问题的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政协原主席多杰热旦,通过对30多位拉面店老板访谈发现,虽然一些流动人口主观上愿闯愿干,但思想观念仍较为保守,生产生活与流入地城市的联系比较松散。另外,跨区域政策总体畅通但仍有堵点。
对此,他建议,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健全完善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在省级层面建立流出地、流入地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议事机制,把产业发展、教育问题、医疗保障、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宗教需求等一体考虑;统筹内地大城市居住证积分政策,将民族团结贡献等要素纳入积分项目,研究少数民族群众到中小城市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以特色产业立足城市发展的少数民族人口更多走向内地中小城市。
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结果。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云南省委会主委杨洋在云南开展自主调研中发现,在开展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工作中存在全面系统的制度设计还不够完善,手段载体还不够丰富,宣传引导的“有形有感有效”还需要加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共性。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全方位嵌入的重要举措。”杨洋建议加强制度设计,将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内容纳入民族领域法律法规体系;丰富手段载体,实施互嵌式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打造一批以互嵌为主题的“云社区”、直播间等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制作一批反映互嵌主题的影视作品、文艺作品等,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文化铸魂
夯实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文化是各族群众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的结晶。构成中华文化的各民族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个也不能少”的要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也不能少”的动力。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蒋建国认为,打造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对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意义重大。
他建议,从祖国大好河山、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从革命文化红色记忆、从新中国辉煌发展历程、从伟大杰出人物、从文明生活习俗中提炼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同时,积极用好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以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意识。
红色,象征着光明。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华特色的先进文化,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如何为理想、为人民奋斗牺牲,最能阐释今天社会主义制度和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由何而来,是具有各民族共同性的文化。
作为本次座谈会的特邀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严庆表示,从政策层面看,红色文化、红色资源的挖掘利用已经受到重视。他从工作层面建议,发挥好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效能,通过场馆、纪念日、文艺作品等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身份标识;发挥好红色文化的固边兴边富民作用,使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资源和素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是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做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的重要阵地。我国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涉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各类文化资源与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本次会议特邀专家、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表示,我国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存在内容不够系统,服务效能不够显著等不足。他以图书馆为例指出,一方面,相关法律政策关于民族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重点是针对民族地区,对非民族地区还缺乏统筹指导;另一方面,一些图书馆对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工作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同时,公共图书馆得到的经费支持明显不足,业务与服务经费捉襟见肘。
“图书馆开展工作面对的这些困难,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可能同样存在。”熊远明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的权威解读,帮助基层解疑释惑;有关部委开展专题研究,出台具体政策,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加强专题资源建设;相关部门应协调各级党委政府,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开展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安排专项经费,有效促进资源的协调配置与整合共享。
宣传教育
催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理应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等形式具体实施。
“一年来,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距离应承担的使命责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阿拉坦仓表示,在有针对性地推进引导东中部高校与民族地区高校相互扩大招生规模方面,还应实施更强有力的指导和规划,扩大双向招生比例;国民教育领域尚缺乏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高校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民族学学科研究方向调整,但力度和进度有待加强。
对此,他建议,尽快出台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并对民族地区师范院校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项共建;加大东中部高校与民族地区高校相互扩大招生规模的指导和引导力度;加快推进引导高校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积极构建多学科互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体系。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需要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会主委陈旗发现,现阶段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过程中,存在典型和事迹不够丰富、时代性不强、深入挖掘内涵不足等问题;宣传方式单调,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手段不够。他建议,整合国家层面相关力量,指导帮助各地开展典型选树活动,推出一系列新故事;探索完善激发群众主体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全链条激励政策和工作机制,重视新媒体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的特殊作用;推出一批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有时代色彩的精品力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然而,一些地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是民族工作部门一家之事,或者简单地以民族文艺活动代替整体宣传工作。此外,一些地方工作中的具体做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不相适应,影响宣传效果。
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和自主调研发现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副市长杨远艳建议,相关部委指导各地探索更多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做法,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更加形象具体、深入人心;在新形势下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示范单位提出新要求,对民族关系特别和谐、宣传工作积极性高的地方,适当增加优惠政策和各类表彰名额。要广泛组织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宣讲活动,教育引导各地区各领域牢固树立主线意识,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念实体化、形象化。 (记者 孙金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