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建言献策 > 大会发言

政协铜川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发言摘登

发布:2024-10-14 17:42:50来源:编辑:浏览:

  10月14日,政协铜川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围绕“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议题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董永民作《关于“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调研情况的说明》,5名市政协委员作交流发言。现将情况说明和发言内容刊登如下:

关于“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调研情况的说明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  董永民

  按照《政协铜川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安排,确定今年围绕“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西林主席高度重视本次协商,明确提出高质量的工作要求,确定由冯艳莉副主席牵头,市政协办公室和农业农村委具体组织实施。经过精心筹备,目前已完成了市内调研、省内外考察学习和材料起草等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聚焦中心选题,精心制定方案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全市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市政协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作为,围绕中心,精准选题,将“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列为今年市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议题之一。

  西林主席多次对本次协商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要求提早谋划、充分准备、深入调研、务实建言、力求实效。市政协农业农村委与相关部门就调研点位选择和委员发言方向等内容进行反复磋商,优选调研组成员,组建了由部分涉农的市政协常委、委员、农业方面专家以及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调研组,精心制定了协商工作方案。

  8月中旬,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千万工程”政策内容和我市有关工作情况向委员作了专题培训解读,并通过网上“云”学习的方式收集“千万工程”经验资料,学习外地市推进“千万工程”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高质量协商议政奠定政策理论基础。

  二、深入调研摸实情,考察学习取真经

  一是市内调研摸清家底。为了全面准确掌握我市推进“千万工程”工作进展情况和短板弱项,市政协农业农村委通过发放问卷方式随机对全市20个样本村进行了调查,又多次与市农业农村局联系对接,确定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等方面作为市内调研重点。9月2日至3日,西林主席亲自参与调研,先后深入新区牛村、宜君县东湖村、印台区崖尧村、阿庄村、王益区新村、耀州区西古村等地,通过实地察看、情况介绍、现场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方面所做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在市内调研座谈会上,相关部门分别介绍了“千万工程”进展情况,与会委员结合市内调研情况提出了初步意见建议。

  二是市外考察学习经验。9月5日至6日到延安市黄龙县、宜川县,考察学习了黄龙县石堡镇梁家河村养殖产业升级发展、白马滩镇澽水坊街区文旅基地建设和宜川县云岩镇围绕产业打破“四界”推广社会化服务、壶口镇昝家山村乡村治理等经验做法;9月9日至13日赴浙江省杭州市、台州市,考察学习了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千万工程”起源地的发展历程、先进经验和戴村镇佛山村“破解发展资金从哪里来、发展空间从哪里来、发展动力从哪里来”的经验做法;学习了温岭市渔业小镇、东海村等地农文旅融合的经验做法;学习了临海市上江三村、岙底罗村溪望谷共富示范带:溪望计划找“人”、溪望矩阵找“钱”、溪望党建找“魂”的经验做法;在天台县学习运用“合和”文化开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围绕“千万工程”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三、理思路抓重点,深化协商内容

  9月中下旬,调研组对市内调研发现的问题和外出考察学习的经验以及拟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反复讨论研究,确定由5名常委、委员分别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以及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农业农村委多次修改完善委员发言材料,广泛征求主席、副主席、各专委会主任、各委室办及市农业农村局等方面意见建议,先后征集意见建议16条,采纳9条。9月30日,召集调研组成员对发言材料进行了再讨论打磨、修改完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全程参与并对委员发言材料提出了修改意见。10月10日,市政协十五届二十八次主席会议研究审议了本次会议筹备工作和发言材料。

  四、建真言献良策,凝聚思想共识

  通过市内调研、外出考察学习,调研组认为,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重要指示批示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立足铜川实际,坚持把“千万工程”作为乡村全面振兴补短强弱、守底强基、城乡融合、价值转化的长期性任务抓紧抓实,坚持乡村风貌提质、乡村建设提档、乡村产业提级、农民收入提升、乡村治理提效等“五大行动”引领,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振兴、示范村建设、村村提升等方面扎实推进,我市创立的“四讲四比”推进“千万工程”的工作方法得到省委和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已创建的11个省级示范村和正在创建的14个省级示范村亮点纷呈,50个市级示范村工作得到全面提升,全市359个行政村的村容村貌正在发生明显改变。

  同时也发现,在“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仍存在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产业优势不够突出、村庄规划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乡村治理还需提升等问题。为此,委员们建议,一是持续落实和完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倡导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情怀,理顺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加快协调联动,凝聚工作合力,确保我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推进。二是加强政策保障,学习借鉴外地市“千万工程”推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完善支持我市乡村全面振兴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用地保障,加强人才支撑,加大宣传引导,激发和调动社会各界、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加快建设彰显秦风铜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打造人居环境治理新风貌

市政协委员、宜君县政协主席  樊 斌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紧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聚焦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重点工作,综合施策、统筹推进,高质量完成1901座户改厕,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33%,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95%,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40.11%,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存在问题

  (一)村容村貌有待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布局不合理,资源化处理利用率偏低。污水管网建设滞后,设施运行不稳定。户改厕使用率和村庄亮化绿化水平还需加力。

  (二)长效机制有待完善。配套设施长效管护制度还不健全,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卫生厕所等管护能力有待提升。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三)群众主体作用有待加强。群众主体意识相对薄弱,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到位,参与较少。宣传引导不够深入,尚未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对策建议

  (一)强化责任落实,焕发人居环境治理“新魅力”。一是严格落实各级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紧密结合各村实际,完善整治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亮身份、作表率,示范引领身边群众,共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三大行动。引导农户改造标准化卫生厕所,清除老旧旱厕,提高户改厕使用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处理设施,确保生活污水应收尽收,实现达标排放。持续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第三方转运、统一无害化处理”模式,发挥我市“生物质技术”对秸秆、残膜、畜禽粪污等集中处理技术优势,探索就地就近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路径。三是提高村庄亮化绿化水平,结合卫生示范巷道打造、“五美庭院”创建等工作,实施村级路灯亮化工程,集中开展村庄道路、河渠、庭院、宅旁、村旁绿化提升,让村容村貌从“一时美”转为“处处美”“时时美”。

  (二)坚持多措并举,激活人居环境治理“内动力”。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新媒体、移动宣传车、宣讲团、乡村文化活动等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向群众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和相关政策,普及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农村污水处理等常识,提高群众环境治理意识。二是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融入到村规民约中,形成村庄自己居住、环境自己爱护、责任自己落实、监督自己实施的自我管理机制,从源头减少垃圾乱扔、柴草乱堆、农机具乱停放、污水乱泼乱倒等问题。讲好乡村环境卫生故事、树立典型模范,通过“清洁标兵户”“最美庭院”等评比活动,动员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三是发挥新农人作用。建立健全新农人参事议事机制,搭建活动平台,突出乡村有影响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土专家、致富带头人等“智囊团”“宣传员”的作用,“补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量。积极发挥学校阵地优势,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使“小学生”成为农村家庭中的环保“小先锋”,潜移默化影响和改变家庭卫生习惯。

  (三)完善管护体系,提升人居环境治理“持久力”。一是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坚持“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完善政府投入与金融、社会资本联动机制,有效整合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格局,最大化发挥资金效益,全面提高整治覆盖率。二是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发挥群众自治作用,落实受益群众日常网格化管护;聘请有技能群众签订管护合同,落实承包管护;公开招标,托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落实社会管护;签订农户“门前三包”等,落实制度管护。三是健全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督查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管,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层层传导压力,真正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做好做实,共谱秦风铜韵美丽宜居乡村新篇章。
 

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市政协委员、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王 婧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我市按照“1359”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思路,通过建园区、扩规模、树品牌、强链条、抓集群、拓市场,聚焦龙头企业带动、示范园区创建等,稳步推进现代果业、中药材、畜牧渔业等全产业链建设布局,实施了秦创原铜川市农业科技创新融合示范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有效推动了全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但总体看来,还存在农业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体系仍需健全、新质生产力培塑不足、生态农业板块仍需加强等问题,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还面临一定挑战。为此建议:

  一、以壮大链条为支撑,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精准布局首位产业和特色产业。一是聚焦果业、畜牧渔业、中药材和食用菌4个产业链,实施延链补链强链。以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抓苗木繁育和生态果园,打造现代果业全产业链;抓链群同构,加强印台区肉牛生猪产业、耀州区蛋鸡等产业链建设,打造畜牧渔业全产业链;抓黄芩、丹参等大宗药材种植,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抓节能高效宜机的现代设施农业,打造食用菌全产业链,着力形成主业突出、多元支撑的区域性高质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培强龙头企业,激发其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建议出台产业集群扶持政策,实施梯次培育计划,鼓励龙头企业聚焦主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带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三是打造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骨干力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要力量、服务专业户补充力量,推进“一村一企业、一镇一站点、一业一协会”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二、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进一步赋能乡村产业提档升级

  我市拥有全国独有的铜麦系列、青砧苗木、生物质营养液肥三张自主创新名片、最新审定全省首个黄芩新品种“耀芩1号”,这些科研成果在助力产业发展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一是建强科研队伍,提升研发能力。整合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和农业企业等各方力量,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和市场导向相融合的多元化技术研发体系,建设我市科研成果示范展示基地,进一步放大现有成果溢出效应,助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创新硬核。二是抢抓全省苹果产业“北扩西进”发展机遇,根据苗木市场需求,加快“中国根”苹果青砧苗木推广与开发利用。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从点种、育苗、嫁接、繁育、示范为一体的青砧果树展示基地,努力将铜川建设成全国最大的青砧苗木繁育中心,为全省千亿级苹果产业、新疆乃至中亚国家提供优质苹果种苗保障。三是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头部电商,用好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数字果园”“智慧养殖”等农业信息平台,推进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及装备在农业领域集成应用,不断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三、以绿色生态为导向,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效能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宜居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应充分发挥我市在绿色生态产业方面的区位和科研基础独特优势。一是以生物质绿色循环高效利用科研成果转化为核心,以构建种养循环产业链为目标,筛选设计示范生态技术内容,采取多种生态生产模式,配套多样技术类型装备,分区域、分类型创建一批绿色生态高效示范点,建设铜川碳汇农业先行示范区。二是以“三品一标”为抓手,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农民转变种植和养殖方式,按照“减化肥、减农药、增效益”原则,以施用有机肥等为主,减少化肥施用量,以诱虫带和生物制剂等为主,减少农药用量,推动农业向高效、绿色、品质化方向发展。三是提升龙头企业生态品牌培育能力,引导龙头企业充分挖掘生态低碳农产品特色优势,制定产品生产标准,在目前已认定22个绿色食品和10个有机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品牌培育力度,打造有影响力的“铜字号”生态产品品牌,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四、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进一步打造乡村产业新业态

  借鉴浙江“千万工程”产业发展经验,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有效解决农民就业,盘活农村资产,实现富民强村。一是加强农业、文旅部门协作,梳理我市农村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农耕文化、民风民俗、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时代内涵,科学评估承载力、发展潜力和竞争力,以西北唯一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找准农文旅融合切入口,建设完善一批精品民宿、特色餐饮、中医康养体验、农耕文化展厅、非遗文化小院等,设计精品线路,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动农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改造提升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营分散、服务水平不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构建政府统筹规划、企业引领建设、村民入股参与经营管理的农文旅工作机制,打造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新亮点。三是探索村企合作、联村共建、跨镇联盟等模式,整合“农业+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围绕目标市场开发共享菜园、露营基地、户外运动等文旅新场景、新产品,让“诗和远方”回归乡村。
 

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绘就乡村建设新画卷

市政协常委、耀州区政协副主席  赵 博

  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多点发力“撬动”乡村建设,实施乡村规划、道路畅通等15类121项建设任务,推动乡村建设提档。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7.32%,农村供电可靠率99.96%,行政村硬化道路通达率100%。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点363个,实现了农村卫生室、互助幸福院全覆盖。

  一、存在问题

  (一)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待加强。个别区(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滞后,乡村文化资源挖掘不足,村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民俗风情等方面与规划结合不够。村庄土地利用规划、乡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融合不够,指导性不强。

  (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水电路气讯等公共基础设施进村(组)到户尚有“卡点”和“堵点”,部分设施闲置化、低效化,个别还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农村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

  (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待优化。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优质资源下沉不足,信息化水平低。养老、助残、托幼、社保、救助等公共服务能力较弱,服务水平较城镇还有差距。

  二、对策建议

  (一)坚持规划先行,彰显乡村独有特色。一是科学编制。根据城郊结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和其它类5种不同村庄类型,全面调查、摸清底数,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防灾减灾等因素,优化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依据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二是突出特色。充分利用村庄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深入挖掘乡村历史、著名人物、重要事件以及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要资源文化内涵,以“文化定桩”,把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与乡村空间设计“嫁接”起来,为村庄规划赋予文化灵魂,营造特色乡土风貌,更加吸引城市优质资源流向乡村,为乡村产业、社会文化和空间环境“三位一体”发展赋能。三是注重衔接。加快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强部门联动,将村庄实际与政策有机结合,推动“多规合一”和城乡融合,强化规划的指导性、执行力。

  (二)强化建管并重,绘就乡村和美底色。一是拓宽筹资渠道。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产业政策杠杆的调节和激励作用,综合运用奖补、贴息、对口帮扶、社会捐赠等方式,为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开辟通道,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二是提升传统设施。加快推进省级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水质提升“三个专项行动”,提升县域农村供水整体水平。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抢抓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创建机遇,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推动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发展。重点保障农户田头预冷、贮藏保鲜、冷链物流等农业生产电气化需求。适度推进农村气化工程,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桥梁安全“消危”行动,保障群众生产生活。三是加强要素保障。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化审批流程,强化零散建设用地的统筹整合,探索“点状供地”机制,重点保障乡村基础设施用地和项目用地。实施旧宅基地清理、整治和整合,对闲置的宅基地,或者复垦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或者统一收回重新规划、盘活利用。四是健全管护机制。建立完善管护职责、管护标准、管护人员培训等制度,设立乡村基础设施管护专项资金,推广现代化智能管护技术,提高管护质效。

  (三)提升公共服务,增添乡村宜居亮色。一是完善乡村教育服务。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借鉴浙江省乡村教师“县管校聘”经验做法,鼓励教师下乡服务。充分征求群众意愿,规范推进“撤点并校”工作,办好乡村家门口学校,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二是加强农村医疗服务。抢抓我省农村订单定向大专医学生免费培养机遇,加大乡村医生培养。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三是提升农村文化服务。利用文化小院、农家书屋、闲置校舍等资源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镇创建工作,提升服务效能。依托本土乡村文化能人、文艺爱好者等人才,开展秧歌、社火、农民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振精气神。四是推进养老、就业、助残等服务。统筹推进农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农村老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助餐、医疗护理、长短期托养等服务。实施农村订单式、定向式就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推动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开展重残、无业残疾人专项帮扶等活动,搭建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农村残疾人生活,有效提高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市政协委员、耀州区照金镇副镇长 王 策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乡村治理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等先进做法,形成了“王玉理工作室”等一批具有铜川特色的人民调解工作品牌,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存在问题

  (一)自治作用还需提升。部分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够,凝聚人心引领发展的“头雁”效应欠缺。群众参与自治积极性不高,民主意识和观念有待加强。

  (二)法治意识还需增强。农村法律服务体系不健全,法律服务资源有短板,矛盾纠纷调处运用法律手段少。群众学法用法、遇事找法的意识相对薄弱。

  (三)精神文明建设还需加力。部分农村虽然制定了村规民约、建立了红白理事会等,但在宣传落实、作用发挥上仍不充分,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等乡风涵养还需提升。

  (四)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不足。在乡村治理中仍存在数据分散、信息递减、效率不高等问题,乡村治理方式不够多样化,数据信息化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对策建议

  (一)自治为“帆”,以党建引领治理方向。一是进一步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完善村级议事决策、民主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机制,推动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二是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进一步加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拓宽农村各类组织和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渠道,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三是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等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提高。

  (二)法治为“锚”,以制度支撑治理体系。一是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科学制定法治乡村建设目标规划,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快推进“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和乡村法律援助服务点建设,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打通乡村法律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强农村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为重点培养对象,持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大从农村“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中选聘矛盾纠纷调解员的工作力度,提高乡村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大乡村法治宣传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广泛动员律师协会等力量,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利用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通过乡村流动法庭、法治文化宣传等形式,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充分利用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好用好乡村法治广场、法治长廊、农家书屋,为群众搭建有效学法平台,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三)德治为“舱”,以文化促进治理效能。一是大力开展乡村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持续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弘扬社会新风正气。二是挖掘提炼“王玉理工作室”“小成说事室”等矛盾化解经验,推广印台区“小微‘人事’议事角”等做法,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严防“小事件”升级“大矛盾”。三是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乡村自乐班和演讲比赛等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乡村文化系列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观念。在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作用,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划定“红线”,明确“底线”,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智治为“桨”,以科技赋能治理创新。一是遵循乡村发展实际,统筹推进乡村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解决乡村治理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村民参与不足等问题。二是依托现有的大数据资料,整合政法、农业、民政等部门信息资源,打造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推进“互联网+”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提高乡村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三是健全完善乡村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件、便民服务、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场景,以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推动乡村全域应用覆盖。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接诉即办等治理方式,加快乡镇网上政务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等便民举措,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焕发乡村人才新活力

市政协委员、桥畔葡萄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侯江川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和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市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上不断加力,出台《铜川市“吾铜引凤”人才专项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坚持激活存量,扩大增量,开展“情系家乡”人才回归等引才活动,实施青年人才培育、专业人才培养、乡村人才振兴等育才工程,实行更具激励性的用才政策,打造“铜心办”人才服务品牌,营造更具吸引力的留才环境,着力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

  一、存在问题

  (一)引领乡村发展的人才队伍结构不够优。随机抽样调查我市20个样本村结果显示,从事农业生产的16016人中,外出人员占劳动力的55.4%,50岁及以上劳动力占51.3%,大专以上学历占15.14%;村“两委”成员50岁以上占59.51%,大专以上学历仅占6.83%,人才流失严重,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二)创新乡村发展的人才供给匹配度不够高。在产业发展、商贸流通、品牌打造、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引领性、创新性人才不足,带动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紧缺。针对乡村人才的政策和软环境服务缺乏有效融合,限制了人才作用的发挥。

  (三)适应乡村发展的人才培养实效性不够强。乡村人才培养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以及大数据技术服务等方面培训内容较少。产教融合实训少,实用性不强,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四)激发乡村发展的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不够完善,“土专家”等人才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吸引人才扎根乡村的社会氛围营造不够,人才信息库和人才资源共享工作落实有差距,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较少。

  二、对策建议

  (一)在精准“引”上下功,实现产业和人才“双向奔赴”。一是释放政策红利。在落实现有乡村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加强部门之间政策融合,加大资金、技术支持力度,通过全职引进、兼职聘用、专业技术联合攻关等形式,面向社会引进农业领域高素质人才。二是完善人才回流机制。学习借鉴浙江省临海市岙底罗村“‘五乡人’共育共创”经验,引育土生土长、接续传承的“原乡人”,学成归来、闯荡“回巢”的“归乡人”,热爱乡村、奔赴乡村的“新乡人”,游历四方、追求自由的“旅乡人”,心系家乡、情牵故里的“念乡人”创业乡村,在金融扶持、技能培训、项目支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全面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二)在精细“育”上使劲,实现智慧和活力“涌流迸发”。一是选优配强“领头雁”。牢牢抓住基层党组织这个关键,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探索体制内优秀年轻干部扎根乡村干事创业和有乡村情怀的老同志服务乡村做贡献的激励机制,不断优化村“两委”人员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二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整合农业、人社、组织等各行业农民培训资源,以农民田间学校为依托,从农村发展实际、农民发展需求、农业发展水平出发,科学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注重实操演练、学员互访等,定制化培养乡村急需人才。三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瞄准一二三产融合、数字农业技术应用、品牌化营销以及文明乡风等方面举办专题培训,完善训后跟踪服务机制,培养懂管理、善经营、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在精心“留”上用情,实现拴心和留人“合拍共鸣”。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利用“青年大学习”、志愿活动等加强乡村人才正面典型、榜样模范以及农村美好前景的宣传,营造投身乡村大有可为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一揽子”人才服务保障政策。优化乡村人才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认定工作,激发人才活力。帮助人才协调解决在土地流转、技术支持、项目申报等方面的难题。对在乡村建设中建功立业的先进人才进行表彰奖励,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支持,营造爱才敬才良好社会环境。

  (四)在精确“用”上出招,实现人才和岗位“深度契合”。一是构建“才尽其用”的格局。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用人理念,综合考量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二是用好本土人才。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搭建平台、结对帮扶、技术承包等形式,用实效实绩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三是探索建立“人才池”。完善乡村人才信息库,将人才分类聚集到“人才池”,支持云端人才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发挥线上线下集聚效应,促进人才资源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实现组织引人才、人才连人才、城镇帮农村的人才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