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建言献策 > 大会发言

市政协“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月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编

发布:2023-06-10 19:36:56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编者按:

市政协将“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列为今年政协首次双月协商议题。3-4月,市政协副主席王晓刚带领调研组深入市内园区等开展调研,全面掌握情况、找准短板弱项。在此基础上,赴省内榆林、安康,省外重庆、泸州和宜宾开展实地调研,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6月6日,组织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主题开展专题协商、建言资政,经科委主任倪亚林就双月协商有关情况进行说明,4名政协委员作交流发言。现将发言摘登如下:

全(正文图).jpg

 

关于“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月协商有关情况的说明

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  倪亚林

 倪(正文图).jpg

按照《2023年度中共铜川市委政治协商计划》和《政协铜川市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安排,围绕“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双月协商。该项工作由王晓刚副主席牵头,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制定方案、摸清内情,确保调研有实效

双月协商议题确定后,我们主动与市科技局、市新区管委会等单位进行联系对接,重点就我市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进展、面临困难,以及如何组织开展好本次双月协商工作进行了充分沟通协商,确定了调研重点。按照“不拘一格、广泛邀请”的原则,选定熟悉高新区创建工作且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市政府研究室、市老科协和参政议政人才库相关专家组成联合调研组。为确保调研取得实效,我们从3月初开始全面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和前期创建资料,听取专题汇报,并邀请专家围绕创建标准、中省政策、经验解读等,对调研组成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了解了我市创建工作现状。

通过调研走访了解到,当前国家高新区共有177个,正在申报创建的省级高新区有95个,其中已考察待批复挂牌的4个,已考察正在走部委会签的21个,纳入科技部专家考察名单的21个,报国务院请示排队的49个(含铜川高新区)。我省共有国家高新区7个,省级高新区22个。当前申报国家高新区的有4个市,分别是延安、商洛、铜川、汉中。我市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高新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科技平台建设、突出抓好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强化高端人才引进,持续做好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目标化管理、颗粒化推进,铜川高新区(一区三园)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的46%,已成为全市发展速度最快、创新能力最强、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发展区域。尽管如此,但距国家高新区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一些发展指标差距较为明显。截止目前,我市创建国家高新区16项重点指标中,已完成10项,还有6项未达标。市级以上孵化平台要求达到20家,仅完成10家;企业内部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要求达到1.2%,目前仅为0.43%;火炬统计营业收入要求达到500亿元,截止2022年末为418.64亿元,完成任务的83.7%;铜川高新区展厅尚未完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双五”企业目前都是零进展。

市内调研期间,为客观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市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短板弱项,先后召开各类型各层次座谈会4次,在此基础上,决定把创建的成功经验、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区多园”统筹管理等方面作为调研协商的重点。针对我市存在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滞后,人才作用发挥不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等问题,调研组反复进行针对性分析研讨,为外出学习考察理清了思路,划定了重点。

二、外出考察、学习经验,确保调研有水平

按照内调找问题、找短板,外调学经验、寻突破的思路,在精心组织开展市内调研座谈的基础上,先后历时10天赴省内榆林和安康,省外重庆、泸州和宜宾的7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近3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同时调阅了去年刚刚创建成功,且和我市体量、结构相似,借鉴意义很强的贵州省遵义市的创建资料。在省外考察学习时,重点与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了解、交流互动,重点对制度建设、产业延链、人才引进进行了对标学习调研。在省内调研过程中,着重与政府相关部门、园区进行交流,重点学习兄弟地市创建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外地市创建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领导重视是创建成功的关键,这是各地最成功和最突出的经验之一。各地都把创建国家高新区当作“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把创建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否鼎力支持,也十分关键。

(二)形成共识全力推进。始终把凝聚共识作为创建国家高新区的头等大事来抓,认识上都把高新区与传统工业园区的概念以及发展路径、发展特点等区别开来,形成全流程贯通、全要素投入、全社会协同、全领域开发、全方位服务的“五全”意识,共同努力,齐头并进。

(三)组织精干力量持续推进。创建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高新区创建工作启始,就从各单位抽调精兵强将参与创建。为便于工作上联系对接,创建办与科技部门合署办公,在各地向省级科技部门和国家科技部汇报沟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要有创新突破的思维定势。按照“以升促建”“以升促管”“以升促改”的思路和发展“高”“新”的总体要求,坚持“一手抓申报”“一手抓创建”,坚持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主线,统揽各项工作,推动园区建设、基础配套、产业发展、政务服务等全面提档升级。突出体现高新技术、创业孵化、产城融合等特色,找准发展定位,有利于创建目标早日实现。

(五)要精准把握创建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围绕创建要求做好资料整理,确保资料尽可能详实,文件依据充分,各类支持政策配套;各类指标务必收集好,重要指标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突破难点,要符合《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火〔2013〕388号)要求。各地在争取省级科技部门和科技部高新司支持方面多有奇招妙术,其中,请科技部下属创建中介到现场来指导效果会更好。

(六)创建氛围要浓厚。各地对营造创建高新区氛围都很重视,不遗余力,在重要路段、交通要道设置高新区标记,做到了挂高新区标、说高新区话、干高新区事、做高新区人,都在尽可能地去除工业园区的痕迹。

三、深入研讨、理清思路,确保调研有成果

调研考察结束后,经过反复提炼学习经验、研讨交流短板问题和拟提出的对策建议,并充分吸纳市级相关部门的意见,确定由4名委员分别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应用”“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引进”“人才引进培育”“管理体制机制及产业布局”提出针对性建议。5月30日,市政协十五届九次主席会议专题审议通过了“双月协商座谈会实施方案”,确定今天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会后,我们将认真梳理协商成果,形成综合性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参阅。

西林主席高度重视这次双月协商工作,多次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对外出考察、委员发言和会议筹备等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确保了协商会议的高质量召开。王晓刚副主席全程参与,从协商议题确定到调研活动组织、从调研方式到调研内容、从市内调研到市外考察、从委员发言到会议筹备各个环节都亲自安排、具体指导。各位委员分工协作、扎实履职、积极建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政府研究室、市老科协等部门单位对前期调研、会议筹备和协商座谈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积极帮助,在此一并致谢。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开好这次会议,特意准备了部分市创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和个别委员的考察学习体会,作为附件资料供大家参阅。

 

坚持“建管用”结合

全面加快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市政协委员,宜君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张雅茹

 张(正文图).jpg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需求,突出资源整合,着力重点行业、专业领域的科技攻关和服务,一批行业和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应运而生,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研发平台9家、市级创新平台1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1家,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铝基、镁基、碳基、复合纤维新材料与装备制造业为支撑,以商业航天、光电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为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市R&D经费投入从2012年0.15亿元提高到2021年1.87亿元,投入强度从0.03%提高到0.42%(同期全国达到2.55%,全省达到2.35%),目前,铜川高新区(一区三园)以企业为服务主体的科技平台32家,占全市的91.4%,集聚创新效应明显。

虽然我市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起步较晚、基础较弱、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科技创新平台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建设水平较低,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偏少,科研力量薄弱,数量和质量满足不了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需求。

(二)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运行机制不够灵活,资源整合度不高,承载力和服务功能还不完备,管理团队在科研决策、财务管理、人才招引等方面自主权不够。

(三)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发挥不够有效,科研平台建设经费持续投入不足,平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效益产出不明显,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辐射带动力弱,支撑产业发展不够有力。

为此建议:

(一)在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器”上做文章。一是明晰平台建设思路,准确把握创新平台建设跨界融合、协同互动、数字赋能的新趋势,以知识共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等机制作为链接,吸纳推动“政产学研金”有机结合,实现平台链与创新链的精准匹配。二是明晰平台建设规划,结合我市产业特色和科创能力,出台《铜川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科学规划创新平台体系的发展目标、主攻方向、运行模式和要素保障(组织领导、经费保障),构建清晰的科技平台版图。三是引导企业加强科创平台建设,鼓励区域内企业自建或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完善奖励、补助与扶持政策,加大落实力度。四是尽快完成国家高新区展示中心建设,形成高新区展示窗口、宣传窗口、交流窗口、保障窗口。探索异地孵化、离岸孵化新路径,发挥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级孵化载体作用。

(二)在打造成果转化“加速器”上下功夫。要改革体制机制,在做活平台和精细管理上探索新路径。一是在考核激励上,针对不同平台的定位和特点,健全完善动态考核激励机制,重点突出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经济效益等指标,形成奖优汰劣格局。二是在科技攻关上,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揭榜制”,探索平台科研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模式,形成研发在平台、产出在企业的新格局。三是在激发活力上,建立科研创新财政投入稳步增长机制,赋予创新平台更多的自主权和更优惠的政策红利,探索推进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平台运作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同时,有效整合现有平台,推进各类创新平台“互联网+”进程,推动平台服务共享。四是在成果转化上,畅通转化渠道,搭建基于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合同交易、大型设备共享、产品配套对接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三)在打造两链融合“促进器”上显特色。一是政府对企业的研发、创新项目管理、创新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全面系统和可持续的管理,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打造“一站式”的集成服务,形成有效的生产力。二是围绕铜川高新区“一区三园”建设,紧扣光电子、新材料、航天科技、生物医药等产业链,争取实施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布局建设数量充足的市级创新中心,推动创新联合体建设,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聚焦科技成果承接转移转化攻坚发力,深入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发挥创投基金作用,推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四是加快产学研合作,重点加强与我市产业关联度高、专业特色强的高校院所合作,支持高校院所以智力投入、技术转移、团队合作等多种形式,与市域内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促进优质科技资源有序流动与互利共享。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培育力度

促进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侯 社

 侯(正文图).jpg

近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2020年累计发展高新技术企业28家,2021年增至42家,2022年实现倍增,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1家,同比增长116.7%,增速为全省第一,铜川高新区(一区三园)高新技术企业最多,共计57家,占全市的62.6%,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16家,瞪羚企业7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0个,研发机构40家,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效应显现。

但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数量少、规模小。截至2022年底,高新区注册企业7720家,但高新技术企业仅占0.74%,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仅有22家,瞪羚企业仅有7家,还未出现独角兽企业或头部企业,同时,从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来看,以中小企业为主,普遍存在底子薄、规模小问题。

(二)关联低、布局散。虽然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都集中在高新区(一区三园),但高新区内部企业关联低、布局散。新材料产业园区定位为光电子产业园,虽有部分光电子企业入驻,但企业之间关联度不高,加之缺少头部或领军企业,产业集群尚未形成。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虽以铝冶炼带动了铝合金建筑型材及汽车轮毂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产业链短,产业税收贡献度及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仅有装备制造企业,还有中医药、食品等企业入驻,产业呈现出布局散、规模小的特点,既未形成产业集群,又未形成产业链。

(三)融资难、发展慢。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银行贷款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有限,只有具备一定利润、有稳定现金流和订单,且能提供有效担保的企业才能获取银行贷款,而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或初创期,很难达到银行贷款的条件,只能依靠自身积累甚至股东投入来发展壮大。企业涉入区域股权市场及知识产权市场融资较少,同时我市相关产业基金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偏弱,基金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

为此建议:

(一)“引”字当头增数量。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打破常规思维定势,坚持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精准招商,围绕光电子、高端装备制造、铝及铝的深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功招引一批发展潜力好、盈利能力强的头部或领军企业入驻,增加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区(一区三园)应将高新技术企业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以我市被列入全省首个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为契机,抢抓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机遇,主动出击、创新承接,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校设立飞地科创中心,在铜共建飞地转化孵化产业基地或成果转化铜川分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二)“培”上发力扩规模。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支持政策,聚焦补链强链扩链,多措并举推动规模扩大、水平提升,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各园区应根据自身定位完善产业生态圈,一方面围绕已有的产业补链强链,形成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将已布局产业的头部企业或领军企业作为各园区培育的重点来抓,让其充当“红娘”,推动形成“招来一个,引进一批,促成一片”的“葡萄串”磁场效应。各园区优先为其提供土地要素保障,落实好土地奖补等扶持政策,享受我市高科技创新支持政策,针对性实行“一企一策”,全力支持头部企业落地,引领上下游企业强链补链。

(三)“育”中创新提速度。针对当前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题:一是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发明专利股权等质押形式的融资贷款业务;二是引导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以股权、发明专利、知识产权通过区域性的股权及产权交易中心面向市场化融资;三是鼓励、支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四是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杠杆作用,鼓励政府类投融资公司和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基金,做大做强基金规模,引导产业基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促进我市产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关于加快高新区人才引进培育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委员、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  付国锋

 付(正文图).jpg

近几年,我市在国家高新区创建人才引培方面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高新区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60人,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1家,其中秦创原省级“科学家+工程师”7个团队30人、秦创原高层次人才引用项目26人、外专引智项目2人。但与创建国家高新区对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我市部分人才激励政策在具体实施中未落实,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一)人才政策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制定的支持政策在落实落地上路线不清、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在资金方面,文件中有支持奖励标准,但企业不知道向哪个部门申请,资金怎么拨付。高质量推进国家高新区人才队伍建设机制还不够灵活。

(二)人才引进培育机制的整体效应不够明显。近期,我市也出台了一些人才激励政策,但由于产业转型发展布局才刚刚开始,加之资源禀赋的先天不足,政策效应显现较慢。

(三)配套服务对人才引培留用吸引力不够强。比如,耀州区天策碳纤维科技公司招聘的员工住宿条件较差,员工每天往返西安,交通成本大,留不住人才。

为此建议:

我市应着力健全完善人才引培留用的政策体系,构建多层级、开放式、易操作的人才工作机制。

(一)在人才政策体系上再完善。围绕我市建设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发展目标,修订《铜川市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的措施》,结合高新区产业发展布局,对我市人才队伍高质量建设的标准、内容、措施等进行调整充实,建议把现有的各项人才政策整合到一个政策包,方便查阅和执行,特别对奖励资金要明确资金来源、拨付渠道和申请方式,便于申请和操作。

(二)在分级引进培育上再突破。设定符合我市产业发展、特别是高新区的人才引进标准、方式和支持政策,赋予高新区在人才引进、使用方面的市级权限。顶级人才依托现有创新平台、科研项目等合作方式“柔性引用”,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创建人才联盟,强化“智造”创新引领,招引一批行业内的“银发人才”助力各园区发展;借鉴东南沿海地区的“星期天工程师”人才引进方式,利用毗邻西安的优势,把西安特别是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驱动总窗口)的高科技型企业中的高端人才以技术合作的方式引进到重点产业企业;借鉴安康经验,建立高新区人才编制周转池,专门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制定“以才引才、以商招才”的激励奖励政策,中高端人才由政府搭桥引线、产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定向使用;技术人才“订单式”培育,突出实用人才的培养,依托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和省内知名职业院校,紧贴高新技术产业“按需培训”;借鉴重庆市渝北区、永川区的做法培育基础性人才,在园区引进、设立与园区产业布局相匹配的高校和职业院校,让学院与园区产业关联发展,既为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又为大学提供零距离的产学研联合体平台。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考培机构布局,使技术人才学用适配、人岗匹配。加快新型学徒制培训实施进程,发挥“技能大师”品牌效应。

(三)在高等院校建设上再加速。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设省属本科院校,吸引一批西安职业院校来铜办学,优化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中职技校的梯次建设,把职业院校设在园区,对标高新区各园区产业培养技能人才,为我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提供基础人才支撑,尽快启动申报第三批“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

(四)在人才保障服务上再优化。在空间规划调整、产业发展布局时,对人才公寓、生活配套区和教育、医疗机构、金融法律和交通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同规划、同建设,一体落实、协同推进,积极探索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送“房子”、送“车子”,盘活存量保障房,提升人才吸引力。适当加大人才政策奖励力度,为人才的长期居留创造宜居宜业的优质环境。同时,突出个性化人才使用特点,在领军人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个人知识产权、专利委托使用等方面采取灵活政策和方法,允许个人合法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获得更多收益;在市、区(县)“两代表一委员”的比例上适当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予以倾斜,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使他们与当地人才一样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有归属感、荣誉感和获得感。

 

理顺体制机制  优化产业布局

加快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财政局副局长  张宜萍

 张(正文图2).jpg

我市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开展以来,围绕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定位,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以建促升、对标创建,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据调查,2022年我市高新区(一区三园)实现工业总产值249.34亿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7家,瞪羚企业7家,铜川高新区连续两年在省级综合评价中排名前列。然而,铜川高新区作为高科技产业的重要载体,在当前以高科技产业为重要抓手,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打造创新新高地的同时,遇到了一些瓶颈制约。主要是:

(一)管理体制还不顺畅。目前“一区三园”均为市政府派出的独立机构,未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发展凝聚合力不强。新区管委会承担社会事务繁杂,难以聚焦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责主业,产业发展体系还不完善。“一区三园”虽然有各自产业定位,例如在“十四五”规划中,董家河园区以“铝深加工和汽车零部件加工”为主导产业,新材料以“光电信息及新能源综合利用”为主导产业,但又分别提出发展科技、信息、金融、现代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目标,从创建高新区发展看,不利于发挥高新区发展集群效应,产业发展的科学性、系统性有待加强。

(二)政策效益仍需提升。目前有实施意见、倍增计划和人才专项行动等政策措施,但缺乏对政策效益的后续评估,未建立完善的政策评估调整机制,不利于发挥政策效应。

(三)融资保障仍需加强。政府在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桥梁,科学解决企业融资需求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企业不能系统分析比较,全面了解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融资难不能有效解决。

(四)人才激励仍显不足。“一区三园”无机构设置权限,难以根据发展需要自主设立工作机构和工作岗位,无法做到因事设岗、因需调岗。用人机制不灵活。一方面“进不来”,受人员编制职数限制,急需的专业人才很难招录,致使人才出现断层,“人少事多”的局面更加严峻。另一方面“动不了”,“一区三园”区域面积小,岗位职数少,既无法内部交流,也无法对外交流。加之新区管委会、董家河园区、新材料园区、高新区绩效考核奖励标准不一,激励导向作用发挥不明显,尚缺乏推进园区创新发展的激励措施。

为此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发区的有关文件精神,一是着眼凝聚工作合力。在不涉及各园区的设立、变更、调整的情况下,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设立常态化铜川高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区多园”的管理体制,并研究出台《铜川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办法》,统一领导,整体推进。二是顶层规划突出主导产业。制定《铜川高新区“一区多园”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每个园区的主导产业,明确功能区块划分,紧扣已经初步形成的铝及铝合金、装备制造、光电子、航天科技、现代中医药等产业发展格局,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形成主导产业规模化、引擎化。同时做好陕北能源产业南下和西安北跨发展的承接准备工作,为未来高新区的长远发展留下规划和发展空间,积极探索与西安、榆林合作共建“飞地高新区”,实现共建共享。三是突出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优先保障高新区建设用地需求。优先安排高新区开展国家和全省重大改革试点,在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资金中加大高新区的项目申报比例,支持高新区在创新改革中先行先试。四是理顺高新区财政管理体制。厘清高新区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董家河园区、新区管委会、新材料园区要理顺统一市以下财政体制,体现“一区三园“主导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方向。五是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高新区及周边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构建园区“十五分钟生活圈”,开通园区内便捷交通,支持高新区建设生活配套设施,搭建线上线下沟通平台,促进园区内企业交流合作。

(二)加强政策评估,提升政府执行效能。围绕我市出台的《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实施意见》《打好主动仗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若干措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吾铜引凤”人才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聚焦秦创原建设、高新区创建和科技创新等全市重点工作,一方面,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细化政策落实环节流程,督促惠企政策兑现落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进营商环境再突破;另一方面,建立政策评估调整机制,定期组织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不断健全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市场预期,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发挥政府作用,持续破解融资难题。紧扣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项目,按照“政府+市场”的建设思路,健全融资担保机制,增强对市场主体增信、分险能力。研究建立铜川市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精准画像”市场主体,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提高融资对接成功率。协调各金融机构有序在园区设立分理机构,发挥园区就近服务作用,完善银企对接机制,梳理企业融资需求,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和担保利率,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强化激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建议围绕工业生产总值、规上企业培育、科创企业培育、“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标准地+承诺制”等创新驱动、产业集聚核心指标,提级建立考评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并对综合考核位居前列和进步较快的园区给予奖励,引导激励园区做大做强。建议市级部门要不断强化对高新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导,优化岗位设置,灵活用管机制,推进竞争上岗,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坚持在发展主战场了解使用干部,着力使发展主战场变身干部“大考场”,切实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