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建言献策 > 大会发言

市政协“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双月协商座谈会委员发言摘登

发布:2022-08-30 22:38:06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编者按:推进农业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7月18日至21日,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带领部分委员,围绕“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双月协商主题,赴渭南市和安康市进行考察学习。7月27至28日,市政协主席刘西林带领调研组深入各区县开展市内实地调研,全面了解种业科研、数字农业、农产品加工、村集体经济等产业发展情况。8月30日,组织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推进农业产业振兴”专题协商、建言献策,4名市政协委员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铜川旱地小麦科研优势、加快果业产业化进程等4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建议。现将委员发言摘登如下: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宜君县政协主席  樊  斌

樊斌_副本.jpg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我市以构建特色现代农业新发展格局为目标,以特色现代农业“链长制”为抓手,立足市情农情,对标首位产业和特色产业,建园区、扩规模、树品牌、强链条、抓集群、拓市场,农业产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活力持续释放,为全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一、存在问题

(一)产业链条尚不完善。我市农业产业仍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含量偏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经营主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仍停留在初(粗)加工阶段,且深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农产品就地转化率和产业效益较低,产业链还有待延伸。

(二)经营主体作用不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组织带动能力、示范引领作用、科技创新水平和企业效益等不能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潜力不够充分,带动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

(三)科学技术运用不足。全市优势农业产业大多没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设施农业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示范引领作用不强。

(四)品牌效应发挥不够。企业品牌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对品牌提升农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已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可以申请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农产品,产品标识加贴率普遍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五)农业产业融资困难。农业生产规律和金融运行规律不匹配,农业产业一般周期长、投资大,如苹果、畜牧业一般需要5年才能收回投资,而金融机构一般能够给予农业企业的融资贷款期限为1-2年,同时,农业产业的投资主要是畜禽、苗木等生物性和农机、圈舍等生产性投资,这些都不能作为抵押、质押。因此,农业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

二、对策建议

(一)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增强发展实力。一是以三产融合发展为牵引,依托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培育一批产业链重点企业,促进农业研发、生产、加工、物流和服务相互融合,推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二是依托我市农业产业分布,强化园区规划、机制创新、项目配套和服务体系建设,在用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集中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园区,构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三是依托陕果集团、海升集团、大北农、印台生猪产业园等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等,大力开发苹果、樱桃、干杂果类营养保健食品、方便食品和生猪、蛋鸡等特色种养殖业,拓展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

(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厚植发展动力。一是坚持招商引资和引导本地资本转产“双轮驱动”。不断引进国内知名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本地非公企业家和成功人士投资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形成梯次式发展新格局。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再规范、再提升,加强人员培训指导,培养一批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优秀职业农民,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转变。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树立一批可学习、易推广、能复制的家庭农场典型,对经济效益高、辐射带动强的市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进行奖励。三是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建以农户为基础、新型经营主体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农户采取转包、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推动小农户分散经营向多元主体合作经营转变。

(三)坚持科技引领,挖掘发展潜力。一是高度重视现代化农业前沿核心技术引领,积极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打造高产量、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农产品品牌。二是健全数字农业设备设施,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农业信息监测平台、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优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布局,实现农业重点区域防雹、增雨作业点位全覆盖。三是促进农村传统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和农资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发展能力。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品牌战略,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组建国有农产品品牌营销公司,以专业化团队,培育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争取认定更多的“中国驰名商标”“陕西省著名商标”,扩大铜川农产品知名度,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发掘好品牌的潜在经济效益。

(五)创新融资产品,激发市场活力。制定支持农业产业升级中长期贷款优惠政策,使贷款的期限和产业发展的规律相匹配,对发展高质高效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给予贴息,破解融资端问题。成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基金+担保公司+经营主体”的融资产品,创新出台农业抵押、质押的具体措施,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市政协委员、耀州区照金镇副镇长  王  策

王策_副本.jpg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脱贫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抓手,聚焦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紧盯瓶颈短板,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等工作,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一、存在问题

(一)发展基础薄弱。一是规划引领不够。全市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上发展氛围不浓,整体规划、系统推进、统筹协调力度不够,很多项目是由镇村自主确定,同一区域、同一条件下产业发展缺乏统一布局,项目单一、经营规模小、涉及特色产业项目不多,存在散小弱和同质化现象,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发展动力不足。全市35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110个,占30.6%。多数村集体经济经营项目是在脱贫攻坚期由政府或帮扶部门注入资金扶持开发运行的,经营项目前期论证不足,受技术、市场风险影响较大,真正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不多,造成效益不佳甚至亏损,没有形成实施一项、带动一片的效应。三是发展不够平衡。原非贫困村得到政策扶持少,产业发展普遍薄弱。受地域、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域、不同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二)发展资金不足。一是村集体经济积累不足。一些村除了保障正常办公基本开支的财政转移支付外,村级组织承担公共服务事项多,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资金捉襟见肘。二是资金来源渠道少,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依靠互助资金管理费、土地提留款和光伏电站为收入来源,而这几方面的收益很有限,集体经济收入少。三是集体企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资产运营、项目建设等方面融资难。

(三)管理人才缺乏。一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人员大多为村干部,知识更新困难、敢闯敢试劲头不足、专业技能缺乏、经营能力不强,大多数村干部既有对前期项目选择失当的担心,又有后期产品量大、价低、滞销的忧虑,在生产经营上过多依赖上级引导和包办。二是受农村经济、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难以吸引外来人才,村集体经济发展缺少真正懂经营、善管理的开拓型人才。

二、对策建议

(一)多措并举强基础。一是各区(县)应突出县域统筹,结合当地实际,对乡村产业空间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围绕地域和传统产业优势,打破原有各村自行确定发展产业的思路,合理规划乡村产业布局,形成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层级分工明显、功能有机衔接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盘活资产,对各村原有的产业、资源资金进行整合,探索形成多门类项目组团,扩大产业规模,破解产业“散、小、弱”的难题。三是推进镇域产业聚集,发挥镇上连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以镇所在地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重心下沉,向有条件的镇和物流点集中。

(二)创新模式拓渠道。一是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吸引工商企业合理有序、科学适度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新乡村资源经营模式和受益分配方式,让企业留得住、集体有收入、农民得实惠,为集体经济全面参与市场竞争营造氛围、拓宽道路、增加积累。二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村集体办公用房、校舍、厂房、仓库等资产,以租赁或入股形式参与经营提高收入。鼓励有旅游资源的村,依托山水、古树、古村落及乡村文化等,发展民宿、农家乐、度假村、生态观光农业和旅游商品开发等旅游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经济改善。三是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电商等进行合作,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互利共赢。

(三)政策保障添动能。一是尽快制定出台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监管,在项目申报、实施、验收和资金使用等环节全程监管,确保项目实施扎实有效,资金使用依法依规,项目建成达产达效。二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具有法人治理结构的股份公司,引入职业经理人,更好地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经营管理集体资产、开发利用集体资源、开展农业生产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三是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各区县要采取整合项目、转移支付、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对经济薄弱村,针对实际分别确定发展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形式予以扶持。四是加强考核,夯实主体责任,可与乡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台账式管理,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促使其健康稳步发展。

(四)培优人才强管理。一是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打破行业、身份、地域限制,从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等人群中,选用政治坚定、作风扎实、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人才保障。二是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鼓励支持农业科技人员有序向乡村一线流动,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人才支撑。三是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整合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力量,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等方面优势,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汇聚人才力量。四是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励措施,采取比例抽成方式,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企业进行奖励。对村级集体经济作出贡献的党员干部、村“两委”干部优先选任,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凝聚发展动力。

 

发挥铜川旱地小麦科研优势   服务旱区粮仓建设

市政协委员、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卜建军

卜建军_副本.jpg

我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立足渭北旱塬特殊气候区域,以选育抗旱、抗逆、水肥利用效率高的优良品种作为育种目标,通过常规育种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旱地高产、优质、多抗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经过坚持不懈努力,先后成功选育了铜麦1—6号小麦品种,填补了我市无自选农作物品种的空白,其中铜麦6号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21年和2022年分别以单产676.09公斤和766.42公斤两次刷新旱地小麦小面积产量最高纪录,目前该品种在全国黄淮冬麦区已累计推广种植1000万余亩。

一、存在问题

(一)旱地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慢,覆盖率低。旱地农作物适应环境能力不强,生长过程中易受自然条件和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导致旱地农作物对种子的依赖性更强。加之旱地育种因不可控因素相对复杂,导致旱地小麦的优良品种较少,品种更新换代较慢,使用率低,优良品种对旱地粮食生产贡献力仍显薄弱。

(二)推动育种科研平台的协同不够,合力不足。我市虽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双方共建铜川旱地小麦试验示范站,这是西农在省内建设的首家农作物试验站,但试验站在充分发挥我市科研优势,协同开展旱地小麦育种攻关、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技术研究、高效生产经营模式示范、专业人员培训等工作上作用发挥还不够。

(三)选育优良品种的育种手段滞后,进程缓慢。育种工作专业性强,任务繁重。目前我市和国内大多数育种单位一样,仍然采用传统人工杂交育种方式进行育种,育种进程慢,育种目标不够精准,距离国际育种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四)引领种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规模小,创新力差。全省持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106家,但具有科研育种能力的种子企业只有11家,目前我市乃至全省还没有一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五)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机制不完善,攻关较难。目前我市在旱区种业方面还存在创新研发能力薄弱、科技攻关难、人才流动壁垒等问题,导致整体育繁推产业化水平不高。

二、意见建议

(一)聚焦源头,打造铜川种业“芯亮点”。随着灌区小麦生产水平进入稳定期和增长瓶颈期,旱地成了提升小麦生产能力的最大潜力区,旱地丰则夏粮丰,旱地小麦的生产能力直接影响全省粮食安全。因此,我们应依托现有科研优势,准确定位旱作特色,抢抓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政策机遇,乘势而上,发挥优势,完善产业体系,创新机制体制,聚焦旱作特色,打造我市服务旱区粮仓的种业亮点,为全省粮食安全提供铜川“种子芯”。

(二)搭建平台,当好科技研发“助推手”。一是抢抓全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机遇,加大同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技术研发攻关、人才团队建设、中省创新平台创建等方面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持续推动我市旱地种业系列原创科技成果高质量、高效率产出。二是加强与全省旱作育种力量合作,汇集各家原始育种材料资源,丰富抗旱种质资源,着力解决种质资源来源单一、科技研发薄弱等问题。三是积极对接西农,聚合国内旱地优质种质资源,按照资源共享、协同行动、自律互助原则,组建抗旱育种联盟和产业发展专业化产业协同平台,开展协同实施、联合创新。

(三)更新手段,迈入科研育种“快车道”。一是在现行传统育种方式的基础上,更新育种手段,引进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技术,加速育种进程,更快更精准选育出抗旱、抗病、产量高的旱地小麦优良新品种。二是对铜麦6号进行基因分析编辑,精确定位其抗旱、丰产基因,进行定向品种改良。三是对神舟十三号飞船搭载半年之久的“铜麦6号”种子稀播筛选鉴定,作为我市航天育种的新尝试,全力推动以“铜麦6号”为主体,衍生派生更多铜麦系列旱地优良品种。

(四)培育主体,扶强种业企业“领头羊”。种企强,则种业兴。建议因势利导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从选育、繁育和推广三个环节发力,争取两年内在我市培育全省首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一是整合我市科研力量,与企业共建高水平种业科技攻关平台,解决企业创新能力弱问题。二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快速成长为所有制明确、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营销竞争力高的市场主体。三是对明确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内的耕地,划入高标准农田范围,确保良种繁育田的生产能力。四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种子生产经营和收储提供信贷支持,高标准建成种子提纯复壮中心、种子加工中心和物流储运中心,实现年生产加工良种1亿公斤以上。

(五)构建体系,开创协同联动“新局面”。一是出台相应政策,打破体制内和体制外人才流动壁垒,整合全市科研单位技术力量,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实现多方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二是立足铜川旱作立地条件和科研育种优势,在现有“铜麦”系列育种基础上,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技术为依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种业技术创新体系,力争2023年底,建成集旱作种业科研、良种繁育、种子加工、试验示范、商贸物流于一体的全链条数字化旱作种业创新产业园,充分发挥旱作生物育种创新中心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举办大型品种观摩、实地测产等推广方式,力争在全国范围内“铜麦6号”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500万亩以上,以旱地种业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建设为抓手,打造全国旱地种业科创转化高地,推动旱地种业创新成果源源不断走向全省、走向全国,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铜川力量。

 

加快果业产业化进程   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园艺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和青山

和青山_副本.jpg

 以苹果、大樱桃为代表的果业是我市最具优势的农业特色种植产业,也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富民产业。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截止2021年底,全市水果面积59.73万亩、产量65.91万吨,其中苹果56.36万亩、产量63.38万吨,水果产值达到27.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59.5%。

一、存在问题

(一)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果业产业仍以单家独户经营为主,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能力不强。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组织化程度较低,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财政支持有限,金融服务有短板,多部门协作联动的推进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种苗繁育能力有待提升。现有果树种苗繁育基地规模小,繁育方向缺乏统一规划,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工艺应用相对滞后,繁育体系不完备,苗木质量分级缺乏统一标准,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果业发展需要。

(三)主栽品种急需多样化。以苹果为例,主栽品种单一化,富士系列占比接近80%,与国内、省内果区高度同质,市场饱和,价格缺乏上升空间,整体效益下滑,产业特色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

(四)精细化管理有待完善。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综合影响,果品价格不稳定,群众发展积极性不高,管理松懈,投入减少,形成“低投入—低产出”恶性循环,导致果园普遍管理粗放,栽培模式转型较慢,配套设施不完善,防灾减灾能力弱。

(五)强链补链有待拓展。全市果业一二三产发展不平衡、不配套,产业综合实力不强。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缓慢,果库、智能分选线利用率低,精深加工处于空白状态,本土果品营销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营销能力不足。

(六)品牌建设有待加强。“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两大区域公用品牌长远谋划不足,营销宣传模式单一,品牌价值提增缓慢,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有待提升。

二、对策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一是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按照全市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市级抓统筹、区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作,系统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二是设立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年度对良种繁育、示范创建、品牌打造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进行奖补。

(二)强势打造种苗产业。一是依托我市种苗发展现有基础和青砧先试先行优势,建设苹果、大樱桃等主要果树优质品种母穗园、采穗圃和苗木脱毒中心,从源头上保证品种纯度。二是支持农投公司、海升集团等种苗繁育企业建设规模化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大力发展新优品种。三是加强苗木质量监管,健全苗木繁育流通体系,强势打造果树种苗产业,提升优质种苗生产能力,建设满足市域、服务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优质种苗繁育基地。

(三)加速推广新优品种。一是顺应现代果业发展趋势,加快推广“新砧木、新品种、新模式”三新建园模式,加大“中国根”青砧,“本土品种”秦脆、瑞雪等新优砧木、品种推广,加快无支架宽行密植栽培模式应用。二是立足区域资源禀赋,通过试验研究和示范种植,制定我市不同区域品种布局意见,引导经营主体和果农科学选种。三是以低质低效园改造提升为重点,加快“改品种、改密度、改土壤”三改模式推广应用,促进不同色系、果形、口感、熟期品种合理搭配,打破富士一种品种占据大部分市场的产业现状,实现差异化发展、多样化增效。

(四)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一是以职业果农、新农人、家庭农场等为重点,通过政府推动、示范带动、效益驱动,增强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和投入主动性,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生产经营。二是突出“产出率、优果率、亩效益”,大力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旱作节水技术、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全程机械作业技术,健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培育创建一批高质高效示范基地、示范乡镇,提升全市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五)着力完善产业业态。全面落实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要求,按照“优一产、强二产、壮三产”思路,聚焦产后处理环节和产业服务领域,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社会资本、工商业主等参与建设果品产地交易市场、产地预冷库,开展预冷分选、贮藏保鲜等商品化处理,提高产后整理水平。培育引进一批果品精深加工企业,开展果汁、果片、果酒等多元化产品加工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

(六)大力扶持品牌培育。实施品牌建设提升行动,突出打造“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两大区域公用品牌,积极申请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公开征集品牌形象,规范包装标识,提升品牌美誉度,制作铜川果业宣传片,加强品牌策划包装,联合大型媒体、网络资源,加大品牌宣传推广,提升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