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1-12-31 09:48:59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赵景春有病,躺在土炕上,脸色很是憔悴。听说我们要打听耀县游击队的事,76 岁的老人长叹一声“:唉,不在了,他们都走了,就剩我还有口气呀!”的确,在阿姑社这个当年被敌人称作“赤匪窝子”的村子里,上一辈的“革命人” 如今还能活着说话的,也就只有赵景春一人了。
1933 年 7 月 22 日,耀县游击队成立后在方巷口收民团枪的那天,年仅十五六岁,还是个半桩子娃的赵景春参加了游击队,成为耀县游击队最早的成员之一。
“那时候苦着哩,一年 360 天在外面跑,吃不上喝不上。冬天雪下得尺把深,干部战士都睡在雪地里。”1934 年,赵景春被编入关中分区第 7 支队,并担任支队指导员。适逢关中吃紧,敌人大肆“围剿”,他们在小慈一带同敌人接上了火。敌人势力太强,他们先退到七里川,又退到十里川,再退到薛家寨后面的兔儿梁,休息一天后转移到马鞍岭上,住在雷神庙。第二天早上刚吃早饭,敌人又上来了,眼前的几个同志被打倒,赵景春边打边退,到了一个几丈高的石崖上。前是石崖,后有追兵,怎么办?赵景春想“即使死也不能让敌人抓住”,就纵身往石崖下跳。好在身体被草丛阻挡,加上下面是河滩沙地,不曾受得重伤。刚跳下石崖,赵景春看到敌一当官的在前面不远处,举手从后面就是一枪,打倒了敌人,自己钻梢子林跑了。
革命的实践锻炼着赵景春的智慧和胆识。一次战斗中,赵景春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可从来不曾用过手枪的他连机头怎么搂都不知道。恰巧,四五个被打散的敌人躲到了一个窟圈里,赵景春就一个人跳了下去,用手枪指着敌人大喊一声“缴枪不杀”,敌人一看情况不妙,只好交了枪。事后赵景春谈及此事,同志们不免为他捏一把汗:“敌人要知道你的枪打不响,身边又没有人,还不掐死你。”
“我是在郭家掌那一仗中负伤的,仗打得很惨。”1936 年,敌人“清剿”边区正紧张,赵景春随部队攻打旬邑的民团,当时估计敌人不会来很多,谁知敌人集中了旬邑大部分民团和国民党一个营的兵力。战斗进行得很艰苦,一个支队牺牲的只有七八个人了,被赵景春带着退到一个土坎后面,伤员都没来得及抬下来。由于敌人火力太猛,司令员郭炳坤打得一时撤不出来,赵景春就上去掩护。等把司令员掩护下来,赵景春一转身,一颗子弹就从右胸打进去,穿了个过梁子,从肩膀下面出去了。他只听见司令员喊“快背指导员下去”,就是睁不开眼。约莫跑了十几里路,赵景春才猛地睁开眼睛,推开背他的司令员说“我能跑”,就捂着伤口跟他们一直跑了十几里路,来到槐庄的一面山坡上,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那时既没医生也没药,赵景春在槐庄忍受疼痛,硬挺了十来天,挺过了死神的威胁,慢慢养好伤后又回到部队。
“西安事变”后,赵景春被编入红二方面军,任独立团四连连长。由于身体
虚弱,1939 年,组织上调他回地方工作。从此,他就加入到那条看不见的战线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