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文史工作

照金记忆—汪启珍四拒死神

发布:2020-08-19 16:39:13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小丘塬是耀县境内一段北高南低的狭长丘陵,北连照金,南接三原新兴, 浊峪河与清峪河一东一西从土塬两侧的山沟中缓缓流向关中平原。站在塬畔隔清峪河西望,通过连绵起伏的山峦隐约可见爷台山的雄姿,那是当年陕甘宁边区的前哨。小丘素称“北山口子”,过去照金等山区地带都要经此出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于是也成了革命时期的红白交界地段。白天应付国民党,晚上接送共产党,一批批年轻人由此加入了革命队伍,翻身闹解放。1933 年 7 月王泰吉义军辘轳把失利后,由三原新兴原退却经此撤入照金革命根据地。

在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其后陕甘宁边区的革命历史中,小丘到底有多少个家庭、有多少热血男儿参加了革命,由于红白交替更迭,已很难查清。仅红岩村,1937 年前参加红军的就有十多人。1993 年 3 月上旬,我和海鹏经由武字区来到小丘,先后走访了小丘、红岩、梁家河、移村、阿堵寨、挂子砭、寺坡等村庄,了解了十多位老革命及他们后人的情况。其中,红岩村的老红军汪启珍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革命经历让我们感动,而老人的生活现状也让我们揪心。于是,救助汪启珍老人成为那几天我们采访路上的一件大事。

1936 年,16 岁的汪启珍在马栏参加红军,随警一旅活动于陕甘边一带。

1943 年在延安休整后,汪启珍随中央党校 1000 多人出征山西,奔赴抗日前线。在山西,汪启珍亲眼见证了日寇的残酷:“山西的百姓可怜呀,我们行军走了两天两夜,所到的村庄都成了废墟,一路上只见到一家还有两个活着的人, 男的腿上被戳了一刀,女的胳膊上被戳了一刀,躺在炕上,伤口都溃烂发臭了。”

1944年冬,汪启珍所在警一旅特务连为了打通与新四军的联络,在河南铁门与日寇遭遇,特务连强压山头,敌人用重机枪猛烈扫射,压得他们无法抬头,他们硬是用手榴弹接连打退敌人四次冲锋。之后,汪启珍所在部队经安徽转战到江南,一天行军一百多里,其间还收编了伪军投诚的一个师。

日本投降后,汪启珍被编入四野,进入东北与国民党军作战。1946 年秋, 在邑县一个小车站,他们包围并消灭了敌人一个营。攻打一座炮楼时,汪启珍带人登上云梯,隐藏在炮楼上的敌人用机枪扫射,汪启珍腚部中弹栽下云梯, 血流如注,差点与死神交集。

1948 年辽沈战役攻打沈阳时,雪下得很大,汪启珍同战友们每人披一床白单子爬在雪地里,一爬就是一整天,发起总攻后,一颗子弹从他脖子后面穿过,差点致命。

打完沈阳,汪启珍没有退回后方养伤,包扎好伤口后又随部队快速进攻营口。大量敌军向营口退缩,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反复七八次,汪启珍所在一个营伤亡剩下不到 80 人。敌军企图向关内突围,飞机在空中扫射掩护,汪启珍和战友们顾不得隐蔽,冒着弹雨向敌人冲锋。一颗炸弹在汪启珍身边爆炸,气浪将他掀翻,战友们以为他必死无疑,但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汪启珍,他只是腿上挂彩,且没有伤到骨头。

平津战役时,汪启珍随部队入关攻打天津南关。南关有个市场,我军一部进攻到那里时,被敌人反包围,全部壮烈牺牲。天津没有城墙,到处是敌人的碉堡,敌堡可升可降,往往部队刚过去,敌堡就从地下升起来在后面偷袭,战斗进行得非常艰苦。我军调来榴弹炮对敌人的碉堡进行轰击,炮击一天后,当晚发起总攻,第二天下午就全部拿下了天津。

打完天津后,汪启珍随部队南下,过汉口到长沙,路过湘潭时,田里的稻子已经很高了。汪启珍所在部队在衡山追上退逃的敌人,他们与敌人争抢一个关键性山头,敌军冲击三次都没能成功,就用炮火猛烈轰击,全营 100 多人壮烈牺牲,汪启珍再次被弹片击中,所幸也是伤到腿部,第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50 年,转战了大半个中国的汪启珍复员回乡务农。由于最后一次伤到了腿部筋腱,一走路腿就肿痛,这种痛苦折磨了汪启珍一辈子。

1993 年 3 月 11日下午,我们到老人家采访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们的心里一阵阵酸楚和难过。灰暗低矮的土坯房里,已经有病多日的汪启珍和瘫痪的老伴,一头一个躺在炕上。老伴多年瘫痪加之年迈的老父上年去世,欠了一屁股债,因缺钱老伴已被迫停药。

见我们来,老人挣扎着从炕上下来,想要给我们倒水,水壶是空的。我看到,老人双腿颤抖得站都站不稳,说起话来语气短促,卡在喉咙里的痰半天咳不出来。“救救这些老红军!”我们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呼喊。扶老人躺好后, 我和海鹏立即返回乡政府,反映相关情况。

晚上,乡党委书记孙昌学得知老人的现状后,立即与乡长李转社商量给予汪启珍老人照顾,并连夜派人联系医院。第二天一早,乡党委书记孙昌学、乡长李转社带着民政干事和医生,与记者一起来到老人家里。

汪启珍正在为瘫在炕上的老伴喂饭,那一幕至今依然深深刻在笔者的脑海里。李乡长将 200 元钱交给汪启珍,孙书记说:“我们工作做得不好,对不住你老啊!”1993 年的 200 元,相当于一个乡镇干部两个月的工资,是一笔不小的款项。随后医生对老两口详细进行了检查,并留下常用药。孙书记和李乡长再三叮咛民政干事,尽快把老人的定补发到手中,想办法解决老人的药费。

其实,在“重走红军路”的途中,我们看到像汪启珍老人一样生活困难的老革命并非个例,在 20 多年前,革命老区还在贫穷落后中挣扎,温饱还是许多人追求的梦想。1991 年,小丘乡的人均纯收入仅 307 元,1992 年不过 357元。

2015 年 10 月,一则关于“小丘刀剺面”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疯转,将记者再一次吸引到了小丘,这是当地用民间小吃打造的一张饮食文化名片。汪启珍老人与老伴均已去世多年,当地正在打响“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据了解,当年小丘镇全年中小企业总产值完成 12.6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1208 元,是 20 多年前的 31 倍;雅荷绿世界、海升果业示范园、渭北民俗文化生态园、独石古堡园等项目正在引导当地传统农业向新型现代化农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