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5-02-08 11:17:32来源:铜川日报编辑:浏览: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守护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打通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在政协铜川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常委、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农工党铜川市委会副主委郭春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郭春丽认为,近年来,我市加大投入对村卫生室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培养基层卫生人才等方式,提升了村级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郭春丽建议:
优化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医卫服务能力。实施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签订定向培养及服务协议。积极探索吸引优秀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的激励机制,确保村医队伍后继有人。建立村医导师制度,由经验丰富的老村医指导新入职或年轻村医,传承经验并提升其专业技能。定期组织乡镇卫生院医生到村卫生室轮岗或开展巡诊,以解决“空白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强化村医管理,着力增强村医责任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村医绩效考核体系,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医疗安全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激励村医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举办实用技能进修、集中培训等方式,保证村卫生室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全覆盖,切实提升村医专业技术水平,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增加药物配备,切实满足群众用药需求。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药品目录,确保基本药物和急救药品充足供应,保证药品的多样性和农村居民的选择性,满足差异化的治疗需求。(记者 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