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民政协70周年

难忘的时光 ——记《北京知青情系宜君》赠书座谈会

发布:2019-11-13 13:27:47来源:编辑:张玉珍浏览: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作为一名政协机关干部,回望点滴工作经历,由衷感念政协工作对我更多的历练,予我更真挚的纯净情怀,这是一段难忘时光,一份人生财富。

2015年3月23日,早晨八点半,天空飘着毛毛细雨,绒绒的、轻轻的,感觉十分惬意。这天,是铜川市政协前往北京召开《北京知青情系宜君》赠书座谈会的出发日。在市政协主席张应龙、副主席靳贤孝的带领下,副秘书长许恩义,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宋敬及随行人员一同启程。

我们一行乘坐的是高铁。这是我第一次乘坐高铁去北京,高铁宽敞明亮、平稳快速。一路上,望着窗外倏尔闪过的壮丽美好的景色,我强烈地感受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思绪也跟随着飞驰的列车,回到了编辑出版《北京知青情系宜君》的那段紧张繁忙的日子里。

2014年是北京知青插队铜川宜君的45周年。为了进一步弘扬知青精神和知青文化,传承和续写北京知青和铜川人民的深情厚谊,助推铜川提速转型发展,5月,市政协主席张应龙在到任刚满一个月之际,就提议编辑出版《北京知青情系宜君》文史资料,并诚意邀请促成北京知青回访团重返铜川宜君,共叙友情。这项工作得到时任铜川市人民政府市长郭大为的重视支持及北京知青的积极响应,最终促成北京知青重踏故土参观回访,并决定由市政协和宜君县政协共同编辑出版《北京知青情系宜君》文史资料。

2014年7月,市政协办公室发出征稿启事。在北京知青周凯、毕昆、王寅生、卢卫东等同志的大力帮助及知青们的热情参与下,征稿工作进展十分顺利。随后,许恩义、刘晓梅和我对征集到的所有稿件进行认真审稿、编辑,筛选出备用的稿件近90篇,图片60余幅。根据稿件内容作出编辑方案,分激情岁月、重踏故土、情系宜君、奋斗历程、艺文集萃5个专题进行编辑。

2014年12月12日,正式的编辑、校对工作开始了。那是一段忙碌充实的日子。由于时间紧,为了加快工作进度,我们几个人集中审稿,各自把审过的文章中的疑惑记在本子上,利用吃饭时一起交流、探讨。白天,除了吃饭就是审稿改稿,晚上常常加班到11点多。记得为了弄懂文章中一个词语的意思,我们多次反复讨论,甚至争论,只为求证一个最为妥帖的表述。记得在看到知青撰写的文章中分别出现的“棉猴”和棉袄一词,经过讨论,才明白“棉猴”不同于平时说的棉袄,最后通过电话沟通、网上查找,弄明白原义后在原文中予以加注,以免引起歧义。记得为了彩插、封皮及手提袋的设计,我们综合考虑方方面面因素,认真选配每一幅图片,对整体布局、构图、色彩等一遍又一遍修改、调整,直到满意为止。记得每一工作步骤进行完毕后,我们都苦口婆心地给印刷厂负责人说情,请求关照和帮忙,甚至几次插队赶进度……真是不易呀,一稿、二稿、三稿的编审校对结束了,版式设计、彩页也定稿了,看着52万余字的样书这才大大舒了一口气……

忘不了那些日子里,一遍遍阅读着这些年过花甲的知青用心书写的激情文字,想象着当年十几岁的“北京娃”在陌生的环境里忍受饥饿、寒冷的侵袭,在宜君的土窑洞里点亮煤油灯坚持学习、收听广播、背诵诗词的场景;感受着知青们在艰苦岁月里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感动于北京知青心系宜君,持续关注第二故乡的建设和发展,也和宜君人民结下深厚的情谊:王晨帮助筹建尧生镇郭寨村希望小学,滕明为宜君发展牵线帮忙、争取贫困县政策支持,卢卫东36年坚持年年回村看望乡亲,年年春节回村里过,先后从村里带出106名宜君娃到北京工作、创业,他成了这些宜君娃的“北京大(爸)”……这些难忘的片段、朴素的感情深深打动了我,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常常是捧着书稿到深夜。

参与了这套文史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我是幸运的,在工作中得到了历练,心灵也得到了净化,特别是读着一篇篇满含深情温暖的文字,我仿佛就是他(她)们中的一员,心中也有这么一方净土,纯真、纯净、纯情;能参与这次赠书座谈活动,面对面见到我“熟悉”的知青作者,我内心难抑阵阵激动和兴奋。我虽然和这些知青未曾谋面,但是几个月来,我与他(她)们在文稿中已经相识,那感人的故事情节、个别知青的照片也在脑海里留下清晰的烙印,我自信一看见他(她)们,定会一眼认出几个知青的。

下午3点多,列车到达宏伟气派、熙熙攘攘的北京西客站。刚一走出站,当年的北京知青代表王寅生、刘余良、滕明、杨军荣、蔡淑华等就热情地迎上来,与大家一一握手,亲切问候,微笑着迎接我们,让人一下子感受到首都北京亲人般的亲切和温暖。

第二天午饭刚过,在玉华宫宾馆一楼大厅,早有按耐不住激动和兴奋之情的知青们簇拥着前来报到,见面亲热地握手、拥抱,不少知青几十年未曾谋面,少不了一阵热乎寒暄,相互聊着各自近况和感受,同时留下联系方式。在报到现场的我,也一眼认出了好几个知青,一种亲切感使我主动迎上前去,讲述他们在宜君的故事,很快就和知青们成了“熟人”。

那天,70余名知青代表们欢聚一起拍照留念,参加了在玉华宫宾馆会议室召开的赠书座谈会。座谈会始终洋溢着热烈真挚、暖意融融的气氛。回访团团长周凯、副团长毕昆、秘书长王寅生以及知青们争先恐后热情发言,抒发激动和感激之情。

回访团团长周凯情真意切的发言说出了知青们的共同心声,“编辑出版这套文史资料,记载那段历史,确实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特别是铜川市和宜君县家乡的领导亲自来北京,为知青隆重地颁发这套书,使得我们又一次与第二故乡的领导和亲人们在北京相聚,也使知青们有机会再次相聚!”

随后,各位知青争相发言,对这套文史资料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评价。发言中有充满深情的往事回忆,有回访铜川宜君的亲身感受,有对未来铜川宜君的美好畅想,还有愿为第二故乡做贡献的一片深情;有言简意赅的现场赋诗,有满怀深情的陕西腔调,还有声音嘹亮的眉户唱段;有满面春色激情饱满的,有眼含泪花笑意涟漪的,更有心情激动数次哽咽的……知青们纷纷抒发着自己对铜川宜君的一片深情,字字情真意切,句句饱含深情,犹如一场亲人们的聚会,会场气氛不时被掀向高潮。宜君县委书记刘冲深情的一句“宜君永远是你们的家,欢迎知青常回家看看”将会议气氛再次掀向高潮,也进一步拉近了北京、宜君的距离。

最后,张应龙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感动于座谈会的融洽气氛,感动于知青们对铜川宜君的一份情谊,感动于知青们相互之间的一份感情。他期望通过这本书的编撰,架起铜川和北京知青联系的桥梁,使更多的人了解铜川、关注铜川、宣传铜川、支持铜川,在铜川的改革发展进程中留下知青光辉的一页。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的赠书座谈会结束了。一直在现场的我也被这种敞开心扉、流露真情的气氛感染着,这种美好而令人难忘的时光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直到今天,我还一直被感动着:感动于知青们在青春年少时艰苦的岁月经历,教育我们始终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感动于知青们对第二故乡宜君的一片深情,教育我们心系群众不忘本;感动于知青们年过花甲依然孜孜不倦撰写史料,他们记载的心灵史、青春史、奋斗史,留给我们的是一份宝贵、厚重的精神财富。(作者系铜川市政协研究室副主任  张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