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民政协70周年

一次印象深刻的调研活动

发布:2019-11-13 13:00:07来源:编辑:陈宝平浏览:

我参政议政活动始于2007年,这一年政协换届,我以民进会员身份被推荐担任耀州区第七届政协委员,之后又担任了铜川市政协第十三、十四届委员会两届委员;到现在已经有12个年头。从2007年至今先后担任了民进铜川市耀州区支部的副主委、主委职务。

回首我的参政议政经历,印象深刻。其中2017年8月28日参加的一次调研活动至今记忆犹新,令人难忘。那次调研活动的主题是“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产业”。由市政协组织,市文化局承办,市政协常委、民进铜川市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侯小洲带队组织担任市政协委员的民进会员参加调研。事先联系通知时,侯主委特意要求我注意记录搜集资料,调研结束后写一篇调研报告。我觉得文化资源涵盖面太宽,不好写,于是就缩小范围准备一篇我市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调研报告。

这天一大早,参加调研的人员从新区坐车出发,径直来到印台区楼子村排灯舞道具舞台视察。在道具仓库看到很多模仿牛马等动物和古装人物造型的道具,这些道具大都制作精美,保存完好。感到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市政府拨款十多万元建设了表演舞台和道具仓库,平时也有固定的经费支持,这使以前散存于民间的道具能够集中存放避免损坏流失,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较好的保存和传承。同时又发现一些小问题,这座道具仓库兼舞台是用泡沫彩钢板建成的临时性建筑,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房间空间狭小封闭,用竹木绒布制作的这些道具也容易受潮霉变。从前的排灯舞提灯是用竹木扎制的骨架,轻便但容易变形。现在改为用不锈钢方管焊成,结实但重量大,表演时间久了会很累,还容易生锈。表演团队成员平时出外打工,训练次数较少。

关于排灯舞我的看法是,其起源可能是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和祭神乐舞,后来加入了军阵乐舞和民间戏曲的成分,成为流传至今的样式。因我市处于古代草原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汇地区,属北方草原和中原之间的战略大通道,文化交融频繁转换。"排灯舞"也很明显地带有这一地域文化特征,其舞蹈道具既有来自北方草原地区的马牛羊造型,也有古装戏人物造型,既有原始时代祭神乐舞的遗存,也有后代军阵乐舞的痕迹。兼具原始信仰和民众娱乐的双重作用。其舞蹈动作粗犷豪放,主要由男性青壮年表演,和陕北腰鼓表演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把宜君县的石堡走马、西村长鼓、云梯老鹳、打连钱,印台区的排灯舞、八阵鼓、八仙板、跑旱船,耀州区的火亭子、耀州社火、耀州民歌这些联系起来看,这种草原游牧文化向中原农耕文化过渡的特征就很明显了。

了解排灯舞情况之后,和印台区文化馆的同志座谈,了解到文化馆还没有固定办公场所、人员配置不足、经费有限等情况,对开展非遗保护和群众文化有较大的影响。

下午,我们一行到铜川市群众艺术馆座谈。群艺馆颜玉俊馆长围绕我们这次调研的主题做了精彩全面的情况通报。轮到我发言时,我提出了想了解的5个问题。一是我市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情况?二是我市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目前存在哪些问题?三是我市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有哪些?目前采取什么措施来传承发展?效果如何?四是在我市转型发展的今天,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观光产业结合起来做到“双赢”?同时我也把调研过程中看到的问题也做了反馈。针对我和基地调研人员提出的问题,儒雅的颜馆长一一详细作了答复,颜馆长的深厚学养和平易近人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影响。

通过调研,我了解到铜川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级名录2项,省级名录17项,市级名录48项。其中著名的有陈炉窑神庙春秋祭祀礼仪、耀州火亭子、药王孙思邈传说、孟姜女传说、鬼谷子传说、宜君剪纸、耀州面塑等。从调研中可以看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底蕴十分深厚,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在全社会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其价值会越来越大。

这次调研结束后,为形成调研报告,我又多次和铜川市群艺馆、印台区文化馆、耀州区文化馆联系,多方搜集资料,深入思考讨论,最终形成了《铜川市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现状和问题》调研报告,后收入《2017年铜川市统战系统优秀调研成果汇编》一书。

习近平总书记说“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通过参加这次调研活动,使我深深了解到人民政协调研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到我市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政协委员能够参加这次调研,为传承发展我市传统文化出一点力,是一件幸事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