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2-04-14 14:32:13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目前,我市苹果种植面积56.36万亩,产量63.38万吨,规模产能不断壮大,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但我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果业生产基础薄弱。传统果农数量下降,年龄老化且技术落后。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设施普及推广率不高,有机肥使用不足,土壤质量下降,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防灾减灾能力弱,花期低温冻害多发,防雹网等必要防灾减灾设备不够完备。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老果园占比大,矮化密植园较少,改造提升推进缓慢,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应用不够。
三是经营主体活力不足。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能力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散小弱”,作用发挥不明显,果农组织化程度低,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缓慢。
四是产后整理水平不高。苹果产后加工、贮藏、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滞后,现有果品贮藏能力达不到产量30%的最低要求,果品智能分选能力弱,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缓慢,果品交易市场建设不足。
五是品牌效应发挥不明显。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融合不够,没有形成合力,品牌价值与省内外知名果品品牌差距较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有待提高。
为此建议:
一、改善果业生产条件。加大现代果业技术和现代物质装备推广应用,加快以“新砧木、新品种、新模式”为重点的生产模式和以“改品种、改密度、改土壤”为重点的提升模式,建设高质高效苹果基地。加快果区集雨窖、蓄水池等水源工程和节水设施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等集成旱作技术。以集中连片规模化果园为重点,推进果园生产管理全程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加快建立果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防雹网、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等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提高灾害防御应急处置能力。
二、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健全市县乡技术推广机构,加大果业科研推广机构支持力度,建设各类果树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推广基地。研究制定苹果生产地方标准,通过伐老建新、高接换头等多种模式,加快推进老园更新改造。利用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生态控制等技术,提高果品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建立健全专业门类齐全、适应现代果业发展的综合性技术队伍。
三、提升产后处理能力。大力推进苹果采后处理与加工体系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等主体,规划建设区域交易市场,加强冷链体系建设,开展预冷、保鲜、清洗、分级等商品化处理,提高产后整理水平。建设以果网、果箱、果袋等为主的果用物资产业园,发展果业服务业,补齐补强产业链。培育和引进一批精深加工企业,开发果汁、果片、果酒等产品,提高附加值。
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抱团发展。按照“企业管两头、农民管生产”的合作经营模式,引导企业、果农联合联营,形成产业化联合体,推行“户建园、园入社、社联企、企接市”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高效融合。鼓励企业、合作社等牵头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专业化分工、多元化联合,开展劳务用工、技术服务、农机作业等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
五、扩大品牌营销宣传。编制“铜川苹果”品牌战略规划,按照扶优扶强原则,整合品牌资源,加强品牌策划,提升品牌美誉度。出台有关铜川苹果宣传、品牌运营等方面的营销策略,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宣传方式,支持企业(合作社)在主销城市设立品牌形象店、果品直营店,打响“铜川苹果”品牌。
六、构建支持保障体系。坚持果业优先发展不动摇,主动适应国家“耕地非粮化”政策限制,加快由规模扩张型向提质增效型转变,走好内涵式调整调优转型升级之路。设立市县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以苹果为主的科技创新、老园改造、示范基地建设、品牌宣传推介等方面。成立市级国有果业金融服务公司,围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果库存货质押贷款等,为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破解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