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建言献策 > 大会发言

政协铜川市十三届五次大会发言材料

发布:2015-06-03 00:00:00来源:编辑:铜川市政协浏览:

大力发展紫陶产业  助推铜川经济转型

民革铜川市委员会

 

紫砂土是用来制作紫砂陶器的主要原料,所形成的紫砂壶等系列产品,自古以来与奇石、兰花一起并称为文人三雅,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器皿,同时也是把玩、收藏、观赏的工艺品。多年来,以紫砂壶、紫砂杯为代表的紫砂工艺产业,主要在江苏的宜兴等地发展,在西北地区尚无紫砂产业。印台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制出首批用印台紫砂资源制作的紫砂壶产品,结束了我市有资源无产品的紫砂产业史,填补了铜川乃至西北地区空白。随着江苏宜兴紫砂资源日渐枯竭,产业寻求转移的机遇,我市完全可以承接宜兴紫砂产业转移,为实现东陶西接、南陶北接提供有利条件。

一、印台区紫砂矿源的分布及特性

经勘探,我市紫砂土储量1.685亿吨,主要分布在印台镇、金锁关镇和陈炉镇等地。所采集的样本经咸阳陶瓷研究院化验,具有品质高、可塑性强、品种多等特点,主要有朱泥、紫砂泥、白泥、乌泥、黄泥、松花泥等种类,属中高档次,与江苏宜兴黄龙山紫砂土成分基本相同。从用途上看,紫砂土用途非常广泛,除能制作民用紫砂壶、紫砂杯、花盆等工艺产品外,还可用于工业建筑装饰材料。在20145月份的西洽会上,用印台紫砂制作并展出了印台紫陶第一壶,成为我市西洽会展位上的一大亮点。

二、印台区紫陶产品的研发过程及优势

印台区紫陶产品的研发从20136月开始,从采样、试片、试制到烧制成熟产品,仅用了一年多时间。烧制成功的紫砂壶系列产品主要有仿古壶、华颖壶、掇球壶、子冶石瓢壶等8个品种50余把。经宜兴工艺师鉴定和与相关产品相比较,印台烧制的紫陶壶与宜兴产品相媲美,其造型色泽、圆润光滑程度均达到同等水品。印台紫砂矿源质量上乘,为发展印台紫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经查阅有关资料,与宜兴紫砂原料对比分析,印台紫砂氧化钙含量0.5%—1%,氧化镁含量0.8%—1.3%,氧化铝含量15%—19%,氧化铁含量6%—8%,氧化硅含量59%—64%,灼烧量5.5%—11.3%,有较强的抗张力、较高的韧性和较强的熔融性,与宜兴同等元素含量相比较,均优于宜兴紫砂。独有的紫砂资源禀赋和西部紫砂产业发展尚属空白的现状,为印台紫砂以西部市场为依托,走向全国市场提供了广阔前景。

三、发展印台紫砂产业的思路与建议

印台区紫砂产品研发取得了初步成效,标志着该区发展紫砂产业的序幕已拉开。把紫陶产业作为煤炭、坩土资源之后又一个新的重大产业来定位,使紫陶产业成为该区经济转型乃至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必然为我市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如何抓住机遇,发展壮大我市的紫砂产业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为此,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抢抓机遇,扩大宣传推介。抓住西北地区紫砂产业发展空白和宜兴紫砂资源枯竭、产业发展减弱的时机,在市级主流网络、电台、电视、报刊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铜川紫陶宣传,特别是在江苏省、宜兴市等紫砂产业发达地区开展重点宣传,打响印台紫陶品牌,使其成为南有江苏宜兴,北有铜川印台的紫砂名片。

2、筑巢引凤,强化招商引资。利用陈炉陶瓷园区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省市紫砂陶瓷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铜川市紫砂产业发展相关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组织专业团队赴江苏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举办铜川紫陶产品新闻发布会,对外推介铜川紫砂土资源和紫陶产业优势。同时,要按照技术统一研发、产业集中孵化、规模效益并重的原则,一盘棋、高起点、大手笔开发紫砂资源,避免出现作坊式生产、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在陈炉陶瓷工业园区建设若干条紫制品生产线,促进印台乃至全市工业转型升级。

3、打响品牌,加快研发推广。建议尽快成立印台区紫陶产品研发推广中心,组织专业团队,对紫陶产品从资源开采、泥料加工和紫陶工艺到市场进行系列、深度的研发推广,抓紧注册印台紫陶商标、地标等,打响印台紫陶品牌,实行品牌一枝独秀、产业百家争鸣的现代企业运作模式,为投资客商提供成熟的泥料和产品技术,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4、多措并举,积极培养人才。多种措施强化人才培训工作,积极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整合市、区陶瓷研发企业的人才、技术,积极培养本土紫陶人才,形成政府、学校、企业、个体等多位一体的人才培训循环模式,使泥料、制作、烧制、销售等各方面技术人才具有一岗多责、一职多能的技能。

5、上下齐抓,强化资源管理。对印台区紫砂资源、矿权进行勘探摸底,掌握准确的储量、分布等数据。同时,制定该区紫砂资源开采与保护规划,出台紫砂资源管理办法,从采矿权、保护、开发等方面全方位做好紫砂资源管理工作,实现资源集约节约开发利用。

印台陶紫产业已经扬帆起航。我们相信,经过不懈努力,紫陶产业必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我市工业转型、富民强市又一重要支柱产业,进而实现优势资源助推铜川经济腾飞。

 

(发言人:杨莹  市政协委员  市民革副主委  市职业学院政治基础部副主任)

 

 

 

 

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  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民建铜川市委员会

 

近年来毒生姜毒韭菜毒豆芽陈化粮毒馒头毒大米漂白面等事件的频发,催熟剂、膨大剂、除草剂、添加剂的超标使用,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事所为者黑心商人,事所毁者社会诚信,事所害者民之身体,而所有这些皆为监管之缺失。应当看到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有力地保障了食品安全。但客观地看,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环境极易引发安全事件。一是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随着农产品监管链条延长、范围扩大,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的压力巨增,特别是储运环节易成为监管盲区。二是农产品生产者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农药、兽药,甚至违法使用禁用的药物,极易引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是农业生产大环境污染加剧,带来安全隐患。四是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对我市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造成潜在影响。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一是市县两级没有专门的监管科室。二是农产品检测人员编制没有达到法定标准(市级15人、县级8人。据了解,目前市级仅6人,耀州区4人、印台区3人、宜君县5人、王益区2人),导致检测实验室无法认证。三是乡镇级监管人员多为兼职,无法全身心投入监管,导致监管运行不畅,效果欠佳。

3.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依然较低。一是基础薄弱。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5%不到,设施农业面积更小,抵御气象灾害和病虫危害的能力较弱。二是产品认证比例偏低。全市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85个,绿色食品8个,有机农产品6个,认证面积及产量不到总额的50%,处于全省落后状态。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企业多为自产自销内向型,与生产基地联接不紧密,多数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农户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四是合作组织与社员之间结构松散,未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五是优质农产品品牌的保护不够。我市有叫得响的绿色农产品品牌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孟家塬甜桃、宜君核桃等。但规模过小,标准化程度不高,以劣充优、以次充好时有发生,影响我市优势农产品的安全信誉。

4. 监管监测经费投入不足。每年投入监管监测的专项经费市级仅50万元,区县几乎没有专项工作经费,造成一些检测设备无法启用,检测工作难于正常开展,监管更无从谈起。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建议,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1.明确责任,加强监管。首先强化落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责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年终综合考评。其次,落实生产者的主体责任,增强生产者的法律意识,规范农药、兽药、化肥、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严格执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2.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把农业标准化作为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主攻方向,牢固树立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农民增收的理念。二是要加快农业组织化进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村专业经合组织的带动作用,积极创建标准化示范园区,提高设施农业和标准化种养比重,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三是把企业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理念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扎实基础。四是把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与发展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好十三五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使标准化生产渗透到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

3.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检测体系。适应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常态,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尽快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一是借鉴兄弟市的经验,在各级农业部门设立专门的监管科室,明确监管职能。二是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充实人员。三是整合农业系统相关的检测机构和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完善以市级质检中心为主体、区县为补充,生产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为网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以期达到培养一批农产品认证和检测技术骨干、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执法队伍的目的,真正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

4.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财政投入。一是各级政府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投入。二是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省相关项目,抓住资金投入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倾斜的政策,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三是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5.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一是建立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二是建立全市涵盖基地、合作社、生产者、包装运输等产业链各环节的数据库。三是建立铜川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库和信息查询系统。四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将粮食、蔬菜、水果、畜产品等纳入全程质量安全有效监管范围,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发言人:童新民  市政协委员  市民建副主委  市气象局副局长)

 

 

 

 

以社区为依托  建立居家养老新模式

农工党铜川市委员会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每个老年人的基本需求。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老问题显得愈加突出。“421”的家庭结构使子女无力承担起传统养老模式,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大众普遍关心和探索的问题。

    一、我市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

我市有41个乡镇街办、70个社区、543个村,总人口84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3.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6%,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14.9%)、全省(15.1%)平均水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创新养老服务形式,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具有铜川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15个,农村幸福院188个;建成公办养老机构11个,养老床位3698张。

二、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缓慢。我市已建成的11个养老机构均为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投资与补贴的悬殊较大,吸引力不够。根据民政部测算核定,养老机构每张床位建设需7.5万元,而省、市文件明确社会资金举办的养老机构补贴标准为新建的每张床位一次性补贴3000元,改扩建的2000元。

    (二)已建成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部分老年人及子女对养老机构养老的新理念还未完全接受。目前全市8个农村敬老院床位579张,入住仅160人,金华老年公寓床位216张入住仅122人,入住率偏低。

    (三)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主体不明确。中、省、市有关文件提出在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方面,对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但均未明确配套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主体。已建成小区难以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场地,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限期达标非常困难。

    (四)居家养老的现有形式满足不了老人的需求。我市虽然开通了服务热线和服务网络,但绝大部分老年人不知道也不会用,衣食起居依然全靠自己,寂寞孤单依然伴随着老人,空巢老人若不想动手连口热饭也吃不到嘴里,甚至发生意外也无人知晓。

三、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要把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发挥政府的托底作用;加大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落实力度和已建成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限期改造的力度,出台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政策,特别是社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补贴政策。

(二)加大机构建设和社会参与的力度。依托我市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和发展中医药产业优势,把养生和养老结合起来,把养老服务作为转型发展的接续产业、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建设用地优惠、资金补助、税费减免、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构建养老服务机构网络。

(三)加强和完善社区功能,大力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

1、加强社区建设。社区要承担起养老服务的重任,需要政府在资金、场地、人员、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社区公益、慈善事业;要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使更多的人愿意无偿为老年人提供爱心服务。

2、加强养老场地、设施建设,为老人提供聊天、娱乐、就餐场所。每个社区都应建立供老人聊天娱乐的场地,老人晚上在家休息,白天有地方聊天娱乐,甚至不想做饭还有实惠可口的饭菜,也就是把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结合起来,使居家养老更加舒心。

3、加强社区信息平台建设,为老人提供周到服务。社区应建立健全电子信息库,对社区每位老人的情况要了如指掌。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建立健全社区老年人电子病历,定期上门为老年人健康普查,对有慢性病和危险性疾病的老人要经常、随时检查,建立社区呼叫系统,随时为老人提供周到服务。

 

(发言人:许恩义  市政协副秘书长  市农工党副主委)

 

 

 

 

 

 

 

 

 

 

 

 

 

 

 

 

 

对我市农村撤校并点引发问题的几点建议

民进铜川市委员会

 

本世纪来,我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造成农村适龄入学儿童不断减少,农村生源急剧下降。200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之后全国各地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和撤并。十多年来,我市农村学校从863所减少到了现在的155所。应当看到,撤校并点为降低办学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学生上学路途过远,增加了上学难度,也带来了许多交通隐患和安全隐患。二是农村寄宿学生的家长需要额外支付生活费、交通费和其他费用,有的家庭选择了托管形式就读或就近租房陪读,增加了农民的家庭教育负担。三是有的新组建学校,在管理、师资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不能满足生源增加的需求。四是由于学校的撤并,小学学生过寄宿生活,对于尚无独立能力的孩子来说,在生活、学习、感情、心理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问题,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要结合实际,合理布局农村校点。对于农村撤校并点政策的执行切忌一刀切,而是要充分考虑区域内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经济条件、地理环境、道路交通等因素。对于特别偏远、交通不便或适龄儿童相对集中的地区,应当保留小规模学校或设置教学点,以保证儿童就近入学。对已撤并学校目前的运行状况进行深入全面调研,了解存在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及时制定应对办法和政策措施。对于布局上确实不合理,群众意见大、问题多的撤并应重新予以调整。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加大对合并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有关标准扩建教室、学生宿舍、食堂、操场、厕所等,配备饮水设备、澡堂等设施和冬季的取暖设施,满足生源增加和寄宿学生生活的需求。加强学校在教学、住宿、餐饮等方面的管理,尤其是住宿和餐饮方面,由于小学学生年龄小,自立能力较差,所以要加大生活老师的学习培训力度,强化责任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孩子的起居、饮食等生活质量。尽量为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按规定合理处置已撤学校的校舍和相关校产,保证教育资源不流失、不浪费。

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要切实将学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学校要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组织观看纪录片等形式,对学生加强交通安全、饮食卫生、防拐防骗等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避免不安全事故发生。

四是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解决学生乘车难问题。有关部门和运营企业要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妥善解决学校已撤村庄学生上下学乘车难的问题。对公共交通条件允许的,要增设通往学校和村庄的客运班线和站点,在学生上下学时段增加班车班次或设置学生专车,满足学生乘车需要。对于13年级学生,要尽量提供校车服务,实行每天接送制,让孩子每天都能回到家中和亲人团聚,消除心理恐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要坚决制止采用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以及拼装车、报废车等车辆接送学生,杜绝交通安全隐患。

五是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引导教职工从城镇学校和人员超编学校向农村学校合理流动。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经常性组织开展城镇与农村教师之间的各种交流,改善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教师结构性缺乏问题。坚持开展对边远地区的支教活动,将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及时传递到农村教师手中。设立农村教师专项补贴,加快教师周转房建设,在评优评先等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进一步改善在职、在岗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增加农村教师受表彰奖励的机会,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教师队伍。

 

(发言人:路彦峰  市政协委员  民进市委会委员  市科技局成果产业科科长)

 

关于推进耀州区六大区域建设的几点建议

政协耀州区委员会

 

近年来,耀州区委、区政府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以加快经济转型为要务,在持续实施四大战略的同时,依托耀州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作出了两园两城两景六大区域建设的决策部署。两园即:董家河循环经济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两城即:耀州历史文化名城、锦阳新城;两景即:药王山大景区、照金香山大景区。

经过市区几年的共同努力,六大区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破解。为此建议:

一、更加重视两园建设,打造转型产业集群

按照我市产业布局,大部分重点一、二产业项目,聚集在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议进一步倾斜给力,加快两大园区建设。一是在切实做好在建项目的同时,延长园区产业链,着力抓好铝镁合金、航汽铝、奶制品加工、中药材加工、葡萄苹果深加工、物流园等经济转型明显、财税贡献大、就业前景好的项目落户园区,力争早实施、早投产、早见效。二是加快董家河工业园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同交通、水务、电力、天然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争取部门对口资金,落实设施建设协议,加大协调督促力度,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有序开展。三是超前谋划做好董家河工业园区保障房、医院、学校、商贸等配套设施规划和立项工作,力争纳入十三五规划,早日建成全市工业集群化、规模化、园林化园区。四是积极稳妥做好园区周边群众的搬迁和安置工作,建立健全土地赔偿、社会保障、就业扶持等机制,确保失地农民收入有来源、生活有保障、就业有门路、创业有扶持。

二、更加关注两城建设,打造特色城市名片

近年来,耀州区紧贴全市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目标,按照东改、西连、南治、北扩、中疏的城市发展思路,保护开发耀州旧城历史文化,加速推进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锦阳新城建设。两城一古一新,各有特色,与新区错位发展,提升了城市形象,保障改善了民生。今年,在市委全会首次提出将耀州城市改造和新城建设工作列入全市全局工作。建议:一是把耀州两城建设作为全市南区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定位,纳入新耀一体化的大盘子,同规划、同实施、同推进,实现科学和谐发展。二是在政策、项目、资金上向两城建设倾斜。耀州古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设施比较薄弱,城市改造拆迁难度大,新城又在起步建设中,耀州有限的财政收入难以应对,更需要市委、市政府和市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三是积极稳妥地做好沮河两岸开发和建设。新区和耀州两城位于沮河两侧,沮河开发利用即是两城生态环境建设的共同利益,也是目前新耀一体化建设的盲点和短板。建议尽快成立沮河两岸开发建设领导协调机构,明确牵头部门,搭建联建平台,加强互联互通,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四是随着新区和耀州城市发展,私家车辆井喷式增长,城市交通压力愈来愈大,建议对通往新区的华原路西边石仁坡段进行改扩建,构建又一条通畅便捷、明亮安全的城市道路。

三、更加倾力两景建设,打造精品旅游景区

我市初步建成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和国家4A级药王山中心旅游景区,照金速度斐然省内省外,药王养生理念远播海峡两岸。建议:一是继续放大照金效应,加快照金二期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及沿线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同时积极推进香山景区综合开发,启动瑶峪新农村社区示范点项目。二是突出抓好药王山大景区一节、一校。建议市上牵头,按照今年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继续精心组织好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更好地传承弘扬药王文化;抢抓机遇,主动出击,积极做好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学院项目对接落地药王山下。三是全力破解药王山大景区建设中的两大难题,建议市上整合多方政策资源,尽快做好秦岭水泥厂和省新耀水泥厂的搬迁工作,支持耀州做好白水泥厂、耀州水泥厂拆除工作;尽快开工建设惠园工业园区第二通道。目前耀州区已完成设计方案,因投资大,又涉及周边县区,耀州区难以协调实施,建议市上立项协调建设。四是做好药王山大景区水源建设。建议市上协调省桃管局,在沮河输入长流生态水,打造药王养生湖和南市区令人流连忘返的水景;同时,从长计议,在锦阳湖南申报建设市管或耀州区管理的沟西水库,从源头上解决水源紧缺问题,有效推进南市区生态文明建设。

 

(发言人:尹新会  市政协常委  耀州区政协副主席  区人民医院院长)

 

 

 

 

 

 

 

 

 

 

 

 

 

 

 

 

 

打造产业集群效应

助推王家河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政协王益区委员会

 

王家河工业园区创建于20097月,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由赵家塬规划区和王家河川道规划区两部分组成。按照省委、省政府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动、园区化承载的战略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园区紧扣基础设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条主线,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五大产业集聚区,成功跻身于陕西省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赵家塬规划区的水、电、路、气、讯、排水、排污、建设用地已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七通一平,用于解决园区企业员工住宿的公租房建设已竣工使用;到2014年年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6.5亿元;累计签约项目29个,招商引资额达到180.32亿元;落地建设项目17个,建成投运项目1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园区现有规上企业14家,限上企业3家。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王家河工业园区如何来适应,怎样做到转型不失速、量增质更优,区政协组织委员通过多次调研后认为,发展产业集群,用产业集群效应助推园区发展,是王家河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科学定位产业集群,带动园区建设有新突破

要从全市经济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对产业集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组织和推进的自觉性;要立足于比较优势,认真研究王家河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和发展动态,明确培育五大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在园区赵家塬规划区,打造以陕西绿能低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铜川鸿通能源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天然气产业集群,形成LNGCNG存储、加注、营销、加工及油改气车辆改装等特色产业链条;依托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陕西火凤凰艺术陶瓷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中心,形成王家河工业园区创新型产业集群,使园区的陶瓷酒瓶、陶瓷工艺品、蓝宝石长晶衬底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特变电柜、石油增产剂材料生产做强做优;借势西铜城际铁路、合凤高速在园区建设出入站口,围绕泽泰国际汽贸城和园区产品配送,打造园区商贸服务业集群;园区王家河川道规划区重点做好装备制造业集群和纺织服装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壮大园区实力,为王益区主城西扩、县域经济竞争力增强奠定基础,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在十三五末实现王家河工业园区工业产值、商贸服务业收入两个100亿元的奋斗目标。

二、发展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园区招商有新跨越

首先要转变招商观念,要围绕各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实施精准招商,提升招商的实际效果,发挥园区商会作用,重点推介以商招商。要跳出招商仅是招企业、找项目的固有思维,按照产业链条要长、产品技术更新要快、产品市场空间要大的原则,把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中介服务机构纳入促使产业集群形成更大规模的招商内容。要实施招商引资奖励制度,以激励机制促进园区招商的市场化。要以园区中小企业园为依托,推动区内中小企业的专业化集聚,引导布局分散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加速集中到王家河工业园区,优化企业间相互协作,促进区内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鼓励现有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生产工艺分离出来,逐步衍生和吸引更多关联企业、配套企业、中小企业,不断吸引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聚集,实现园区招商的跨越式发展。

三、机制助推产业集群,服务园区企业有新作为

王益近年来出台了《关于加快王家河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决定》、《王家河工业园区管理办法》、《王家河工业园区优惠办法》等支撑园区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建立了以区长为召集人、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园区规划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王家河工业园区以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服务理念,推行项目组服务制度,实施保姆式服务模式,严守墙内事情企业办,墙外事情园区办服务承诺,营造出了高效、规范、优质的服务环境。但是,要进一步推动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仍需创新工作机制,建议建立铜川市工业园区联席会议制度,打破区域、级别、行业界限,加强沟通与协调,集聚各级、各部门力量,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合力,在政策扶持上一把尺子,在招商引资上一盘棋。在市级层面设立非公经济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津贴制度,由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按标准对企业中高级技术人员进行补贴,构建我市企业终身教育体系,达到企业培养人才有热情、企业引入人才留得住。建议市政府将王家河工业园区纳入市政建设范畴,对园区已建成的公共基础设施给予财政补贴,对入驻企业在城市建设配套费收取上给予适当减免,创造王家河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更加优质的服务环境。

 

(发言人:杨毅  市政协委员  民革市委会委员  王家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关于将周陵农业园区打造成陕西著名的

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园区的建议

政协印台区委员会

 

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正在成为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尽快将周陵园区打造成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园

我市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期,建设养生铜川,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养生度假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周陵农业园区位于印台区东部,20007月启动建设,规划面积2万余亩,累计完成投资5.3亿元,引进企业30家,实现产值近5亿元,实施涉农项目40多个,形成了育种、苗木、畜禽、蔬菜、特色水果、观光六大农业板块,果、菜、肉、蛋、奶”5大农产品基地,是铜川最早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2004年被列为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2011年获陕西省(周陵)现代农业园区称号,具备发展休闲观光旅游的基础条件,如何上等级,成规模,形成旅游品牌,还需很多工作要做:

1、园区产业结构、布局按照旅游发展要求,注重集中连片、品种多样,形成观光、采摘、餐饮产业链,改变目前布局零乱的局面。

2、园区在现有种植业的基础上,注重引进花卉种植,尤其是中草药花卉种植,使游览新奇、连续、看点多、可看周期长。

3、充分发挥周陵园区南区毗邻城市主干道南关新桥的优势,城市夜景-园区景色呼应,互为互动。加快南区沿山观光路、观景台、灯光喷泉建设,使园区的篝火晚会、灯光喷泉早日成为铜川的一景。

4、加快周陵园区南区的100亩连体日光大棚建设,使之成为陕西最大的樱桃日光连体大棚,使大棚樱桃、大田樱桃、葡萄、中药花卉形成完整的观光链。

二、加快老年养生游市场开发

根据周陵园区独特气候、环境优势,发展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在东塬村试点利用闲置的学校、民房,针对城市居民生活习惯进行修葺改造,面向省城离退休游客提供避暑休闲服务。我们认为市场前景广阔:

1、交通方便,距离省城1小时生活圈,使游客快捷到达。

2、毗邻城市中心,方便就医,方便消费。

3、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既与城市隔岸相望,又有乡村宁静的气息。

老年养生游先行试点推广,铜川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休闲养生城市。

三、打造特色餐饮品牌,助推我市旅游业发展

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为第一。目前,我市旅游列为第一要素的远远落后于旅游设施的硬件建设。第一,的没品牌,没特色,没有形成游客为而来,不不走的文化氛围,使旅游总收入远远低于预期。第二,餐饮质次价高。第三,餐饮从业人员缺乏训练。

为此建议:

1、提升改造传统小吃,使之更符合大众口味和消费需求。

2、引进吸收特色餐饮,打造地方餐饮品牌。

3、多渠道征集旅游特色菜品,可以通过市级电视台举办铜川市旅游餐饮菜品征集大奖赛,既能丰富电视台自办节目的趣味性,也能通过公众参与征集到适于旅游饭店、农家乐操作的特色菜品。

4、对旅游点餐饮店试行星级挂牌、名特菜品挂牌管理。

5、对农家乐餐饮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有关部门组织餐饮技术比武,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

6、按铜川旅游大区段划分,由旅游公司引导规划特色餐饮区,把的要素做到极致。

 

(发言人:杨贵兴  市政协常委  摩天电子研究所所长)

 

 

 

 

 

 

美丽乡村入画来

政协宜君县委员会

 

随着市政府《关于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我市各区县迅速行动,完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其中,耀州区王家砭村、锦阳路街道办水峪村将创建农业部“美丽乡村”试点村,照金、马咀、申河、马庄等20个第一批创建的“美丽乡村”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然而美丽乡村在规划建设中还存在没有结合旅游元素、保护古村古建筑意识不强、农村韵味缺失等问题,现结合实际谈点粗浅认识。

一、美丽乡村,美在规划

要强化规划引领,注意各规划衔接。“因地制宜”,以“特色村庄、一般村庄分类推进建设”为要求,结合镇村综合改革、移民搬迁、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等,将创建的美丽乡村试点村分为以社区建设为主的聚集发展型,以扶贫搬迁为主的旧村改造型,以非遗保护为主的古村建设型,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景区带动型,完善规划,分类指导,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尤其要强调对有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复,要避免无潜力可挖的地方人为造景,对有潜力可挖的地方却视而不见,不填湖,慎砍树,少拆房,把我们的乡村建设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二、美丽乡村,美在理念

一要强化生态旅游理念。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围绕生态建设、环境改造进行,还要符合市场规律,和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把每个村庄打造成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的景观型村落,使古老的凉亭、遮天蔽日的古槐,充满沧桑感的青石板路,鳞次栉比的古朴建筑成为其中的重要原素,让生态旅游、文化传承和美丽乡村建设结伴而行。二要强化非遗保护理念。每个村落都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单元,它们是文化的载体,有大量物质的文化遗产。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挖掘和弘扬其传统人居文化、农耕文化和山水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浓厚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

三、美丽乡村,美在特色

要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差异性和多元化,体现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野趣。宜君县以210国道为中轴线,沿途经精忠报国的六郎雄关、内涵丰富的淌泥河石窟、堪称中国最美旱作梯田的“哭泉地膜玉米大地景观”、撼天动地的姜女泪泉、“一览众山小”的北国风光观景台、富有地方特色的核桃交易市场、陕西最美会客厅龙山公园、世界文化遗产战国魏长城、讲述历史故事的宜君古驿、宣扬传统文化的中华德育园,加之分布在“两翼”的千年古树娑罗树、自然风光福地湖、道教胜地云梦山,形成一条风景优美、妙趣横生、文化底蕴深厚的精品自驾游路线。宜君按照“突出重点、结合景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理念,围绕210国道沿线和重点旅游景区,集中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示范带,一步一景,因地制宜,尊重生态,培育特色, 注入内涵,以人文故事为背景吸引人,以娱乐休闲为平台留住人,以餐饮消费为内容创效益,使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四、美丽乡村,美在环境

要充分体现政府组织推动、群众建设主体、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一是内外兼修提升农村民居环境。对现有民居改造和新建民居,要结合地域特点设计几套标准样房供农民选择,要凸显乡村特色,方便农民生产生活,防止被城镇化。房屋改造尽量保留传统农舍的风貌和建筑风格。家具、电器内部设施要有现代感和时尚感,内外兼修,体现人性化,除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外,还要有一定的游客接待能力,形成可供参观的农家生活和生产型景观,实现“我在景中行,景区是我家”。二是绿化美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村庄道路、河道、沟渠、房屋两旁,减少水泥过度硬化,倡导栽树养花种草,美化农家庭院,培育生态景观带,提高村域绿化覆盖率,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防护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实现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三是健全机制整治农村卫生环境。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落实好人员、制度、职责、经费、装备,实行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探索建立政府补助、村集体和群众为主的管护机制,实现农村人居卫生环境治理常态化。

五、美丽乡村,美在体验

按照“走进乡村即走进景区”的思路,促进都市型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一是挖掘地方传统美食文化,将现有咸汤面、耳朵套 等地方小吃做精做细做出文化,也可按照“一村一店一品”的原则经营来自各地的餐饮种类,发展囊括陕西乃至全国传统小吃的“满汉全席”。二是能体验的民间生产文化,在发展采摘游、农活体验游的同时打造乡村赶集游,把乡村旅游与农村集市日有机结合,鼓励农家乐经营户、土特产购买点、种养基地乃至各小商小贩积极参与,诚信经营,扩大旅游惠民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三是看得见的民俗艺术文化,恢复保护一批老房屋、老窑洞,收藏回收一批老农具和充满浓郁农村生活气息的生活用品,利用雕塑等形式对农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景进行集中展示,使更多游客对民俗文化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使美丽乡村乡韵更浓,活力更足,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幸福家园和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发言人:王娜 市政协委员  宜君县委常委  统战部部长)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铜川市工商联

 

小微企业自身规模小,可掌控资源少,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融资是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其融资状况并不理想。

一、我市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成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众所周知,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商业银行不愿贷款,他们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抓大放小,嫌贫爱富的理念和现象。二是小微企业有较高的倒闭或歇业比率。贷款偿还高违约率。三是小微企业缺少抵押和担保。四是小微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无帐可查或假帐现象相当普遍。

二、我市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一是非正式金融部门仍是小微企业解决创业和运作资金的重要渠道。在我市的小民营企业中,几乎没有一家的创业资金是来自正式金融部门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很少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主管部门基于维稳要求严格限制各种形式的民间融资活动,对民间融资公司投资公司活动严加取缔,但民间金融活动的客观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此应区别对待,从严监管,不能简单关停。

二是自我融资也是小微企业解决资金的主要手段之一。企业创办人、法人大多采取亲朋好友、熟人之间的借贷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困难。

    三、解决我市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的建议

    第一,基于存货等非不动产的抵押贷款应鼓励金融机构适当放开,类似典当行等的机构应大力发展,对缓解小微企业的贷款有帮助。

第二、基于中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现有融资系统对中小企业的态度,引入风险投资的方式是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另一个途径。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在创业企业发展初期投入风险资本,待其发育成熟后,通过退出机制将所投入的资本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以收回投资,取得高额风险收益。风险投资方式主要体现如下:通常情况下,风险投资公司大多以股权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投入,即用资本换取被投资企业的股份,但是不以取得对投资企业的控股权为目的,一般这种投资资本占到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的30%以上。投资对象是处于发展初期、具有高速成长性的中小微企业。投资公司在对风险企业注入资金后,为了将风险降至最小,风险投资公司会利用他们长期的经验、知识参与对企业的管理,从管理上提供支持。因而由风险投资支持发展起来的企业成长速度远高于普通同类企业。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高额的资本利益。在风险投资投入选定的小企业后,风险投资公司关注的是所投资企业的发展潜力和股权增值情况,其着眼点并不在于投资对象当前的盈亏,而在于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资产的增值。风险资本作为一种股权性质的资本介入,给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资本来源,同时股权持有时间较长、不干预企业的具体管理、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等等这些特点又适应于中小微企业的长期发展。更重要的是,风险投资通常会在财务管理、治理结构、市场拓展、人力资源和进一步的融资等方面提供增值服务。风险投资带来的这些资源和增值服务在关系到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而对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应适度鼓励发展,加强监管,帮助小微企业获得发展资金和成长机会。

第三、利用工商联联系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广泛、有多年信用担保服务的有力条件,建议成立铜川市民间投融资服务中心。利用市场经济规律,用合法合规的正规机构,确立明确的借款对象和用途,有明确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提示;合理透明的办理流程,帮助小微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和管理收益。以专业的服务引导社会闲散资金以抵制限制非法集资和非法融资,这样即缓解了社会闲散资金的出路问题,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对目前社会上高利率吸纳资金导致的风险事件具有抵制作用。 

 

(发言人:杨涛  市政协委员  市工商联常委  铜川市青雨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铜川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王栓兴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为铜川经济转型谋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也是一件顺民意、惠民生的好事情。为了推动我市创文工作,我们组织专人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地级城市)2014修订版》、《陕西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测评操作手册》中的《实地考察操作手册》及主要指标解释等内容,从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创建活动、窗口行业等八方面进行了调研了解。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单位主要领导对创建工作认识不到位,责任没担实。个别部门主要领导片面的认为文明城市创建是市创文办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有的单位对创建任务不明确,工作不熟悉,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不了解,工作计划没到位,工作举措不得力,消极被动,应付了事。

 (二)城市建设步伐有待提速,与创建标准有一定差距。城市面貌是文明城市考核验收的一票否决因素之一。目前,我市城市建设与省级文明城市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城市主次干道建设改造升级速度过慢;北市区的升级改造部分项目进展较慢,影响市容;新区建设步伐不快,新区医院大楼、市文化中心等公益性项目建设缓慢;城市管网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地方存在积水不能排、无法排、积涝等现象;城市交通管理存在问题。停车位规划不到位,限速标识随意,交警偷拍还未根绝,有时有的地方交通信号灯坏了几天都无人过问,好多外地人到新区找不到出口,寻不到回去的路。

  (三)城市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整体面貌有待提升。一是北市区的主次干道路灯安装不到位、不齐全,主街道的亮化水平不高,立面装饰装修没有统一布局,没有统一亮化、美化。一些小区的路灯不亮。二是城市的绿化率不高,很多直观山坡绿化缺失严重。三是城市美化水平不高,生态环境建设有待加强,整个城市的感觉不明显。

    (四)城市综合管理尚待完善,应积极提升管理水平。一是管理机制不科学、综合执法体系不完善,管理上存在空档现象;二是城市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品行素养有待加强培训。三是城市占道经营严重,公园路、青年路市场临时摊点、大同桥水果摊点混乱,影响市容市貌。四是卫生保洁失之于常,背街小巷、老区的原机关事业单位小区的环境卫生有盲点死角;五是公共秩序不优,公共场合不文明举止时有发生,特别是车辆乱停乱放、随意调头,出租车拒载,驾驶员行使中接打手机、吸烟,语言不文明,车体卫生较差。黑出租、摩的争道抢行、违章超车屡禁不止。行人乱闯红灯、横穿马路,在公共场合吸烟、吐痰、乱扔垃圾、乱写乱画、谈吐不雅及举止随意等不文明行为十分突出。

(五)网络文化文明程度不高。网吧管理机制不完善,综合执法不彻底,督办检查不经常,违反规定接纳未成年人,没有安装绿色软件,超时延时经营等现象时有发生。文明网吧绿色网吧评选活动没有开展,网络文明氛围不浓。

(六)未成年人工作机制不健全。未成年人工作机构、活动基地经费零散,管理松散,没有真正按文件要求统一归口市文明办,没有形成健全的工作机制,导致活动无法开展,未成年人工作处于低水平运行。

(七)市民整体素质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全市文明市民教育仅限于市文明办组织一些活动,全市各单位、各乡镇、社区、办事处没有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市民教育,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不扎实,达不到普及率大于80%的创建要求。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宣传力度没有社会影响力。示范街、示范店没有醒目招牌,达不到商品明码标价、不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要求。

(八)政务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各级便民服务中心个别窗口依然存在服务态度冷漠,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个别单位依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

 二、改进的办法及建议

(一)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建议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并发文,明确工作任务、时间、标准和责任,适时召开创文工作推进会,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市级领导挂帅督办存在的问题,按市领导工作分工,每个方面问题明确一名市级领导总牵头负责,挂牌督办落实,确保一项工作、一名领导,一个单位、一个专管。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主官主责。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工作职能划分,将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明确由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一名班子成员主抓。

 (二)引入市民考核考评机制,实行工作消号制。组建铜川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考评组考评组由两代表一委员、老干部、老党员、机关干部、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考评组采取每季一次现场检查、现场测评、新闻跟踪等方式,对存在的问题现场考评督办,根据考评结果进行排位,并通报到单位及具体责任领导。实行工作消号制。依据存在的问题,相关责任部门有针对性地制订详细工作方案,采取有效举措,专班专人抓落实,经过考评组考评满意后实行消号。

  (三)强化问责,多措并举,确保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启动责任追究机制。考评组每季考评结果,向全市通报。排名最后的单位主要领导向创文办说明原因,并在大会上发工作黄牌;连续两次排名最后的单位,主要领导要向市委主管领导说明原因,并在大会检讨,市纪委监察局对该单位及主要领导启动工作问责。要注重发挥基层居委会的作用,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将绝大多数问题解决在基层,使小街小巷、居民小区的环境脏乱差和不文明现象得到较大改观。要加大处罚教育力度,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法制保障。在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阻、说服、教育的同时,对那些屡教不改的,要依据社会管理、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行政处罚。

(四)深化改革,文明执法,斩断部门利益黑手建议市委、市政府果断出手,深化改革,下大力气治理不文明执法、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坚决杜绝钓鱼执法,斩断部门利益黑手,并将罚没收入全额上缴国库。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  民革铜川市委会副主委  市质监局宣传办主任)

 

 

 

 

 

 

 

 

 

 

 

淘宝村——改变农村未来的力量

 王成栋

 

     对于煤主沉浮的铜川来说,经济新常态下,几大传统产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我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我认为,以淘宝村发展模式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会对我们的经济,尤其铜川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

  一、什么是淘宝村

淘宝村是大量网商聚集在某个村落,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以淘宝电商生态系统为依托,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的网络商业群聚现象。淘宝村的认定标准包括以下三条原则:1.交易场所:经营场所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元;2.交易规模: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3.网商规模:本村活跃网店数量达到100家以上,或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

 二、发展淘宝村有什么好处

(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从事电子商务创业,让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机会以较低的成本加入大规模协同价值网络,直接对接全国和全球大市场,发展商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江苏徐州(苏北贫苦地区)沙集镇东风村转型为淘宝村以来,农家户户开汽车,部分网商还在县城买了房子。2013年沙集镇东风村人均收入2.98万元,超出全省农村人均收入119%

  (二)拉动农村就业和创业,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返乡创业和就业,不仅解决了经济问题,老人赡养、儿童教育这些农村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也迎刃而解,这对于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有巨大作用。

  (三)促进城乡一体化

 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促进了农民返乡创业和就近就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一些传统乡村显现出小城镇的雏形。例如,沙集镇东风村农民离土不离乡,通过开设网店,不仅提高了收入,还解决了就业和创业难题。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基本都已返乡,还出现了上千人的劳动力缺口,小村子也呈现出小城镇特征,推动农民在当地实现城镇化。

 三、淘宝村可复制

淘宝村的大量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认真研究各种类型淘宝村的发展,大致分为两种情况:(1)基于原有产业基础发展起来的淘宝村包括:江苏省沭阳市颜集镇、河北省清河县杨二庄镇东高庄村、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湾头村等11个。(2)不依赖于原有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淘宝村包括: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浙江省缙云县壶镇镇北山村、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榨下村、广东省揭阳市锡场镇军埔村等9个。

 从数量上来讲,两类淘宝村的数量基本相当。这一点说明,淘宝村的形成不依赖于当地原有的产业基础,不依赖于特别稀缺的资源,要求起点低,因此具备更强的可复制性。

四、铜川如何发展自己的淘宝村

(一)做一村一品的升级版。

一村一品是铜川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我们的苹果、樱桃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姜女红甜桃、宜君核桃品质一流,土鸡蛋、土猪肉绿色无公害。多年以来,我们一村一品做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将产品的销售市场放在当地。铜川土的掉渣的东西绿色无公害,是农业产品中的奢侈品,当地经济条件决定我们很难接受这些产品高的售价(即使接受,消费量也很有限)。但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完全可以接受高价格高品质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看看淘宝网上优质苹果、樱桃的售价,大家就会明白将我们的优质农产品放到互联网上销售有多么重要。销量及价格问题一解决,农民积极性有了,种植热情自己高了,销售、物流、包装等配套产业肯定会迅速发展起来。

  (二)意识和观念的培养。

农民想致富,但缺乏门路和意识,这需要我们政府有所作为。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组织全市一村一品发展潜力的农村有志创业人员到全国成熟的一些淘宝村去走一走看一看。同时政府可主动对接阿里巴巴集团正在全国开展的千县万村计划(未来3-5年之内,投资100亿元,建设一个覆盖1000个县、10万个行政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三)技术和人才的培养。

淘宝大学将开展淘宝村电商人才培养计划,并从推进知识下乡、搭建农村在线学习平台、培养农村淘宝讲师三个领域入手,大力推进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解决农村电商基础人才极度缺乏困境。这样的好事情,我们政府也应主动去对接。

同时建议政府动员农村优秀青年回家创业。2014年春节期间,山东省曹县大集乡返乡的年轻人在县城车站、乡间街道纷纷收到政府组织派发的传单,那是当地政府致返乡务工青年朋友的一封信。信中写到:家乡已张开无私的双臂,为我们打开一扇创业的大门。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让我们跟上时代的节拍,在家里,敲打着键盘,奏响青春创业的乐章。

(四)基础设施问题的解决

要想富,先修路。发展淘宝村,有两条路要打通。第一条是网络,第二条是物流快递。这些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同样需要重视。

淘宝村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显示了中国农民伟大的创造精神。这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创业和就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为农村信息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面对这样的重大发展机遇,希望我们的相关部门能够有所作为,祝愿铜川好运!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  市民建会员  新区工行长虹路支行行长)

 

重视发展民营文化企业  不断提升铜川文化软实力

黄宏显

 

我市是文化资源大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但文化软实力不尽人意,在全省排位靠后,深入思考,有多方面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文化企业少,尤其是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缓慢,产品单一,活力不够。现就如何发挥我市民营文化企业谈几点建议。

一、积极实施文化立市、文化兴市、文化强市战略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我市要实现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目标,就必须实施文化立市、文化兴市、文化强市战略,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推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和大发展。建议市委成立文化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文化宣传的市领导挂帅,定期研究文化建设;市委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文化强市工作会议,真正把文化建设当作一项重大工程来实施;出台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的政策,使其在我市文化兴市建设中发挥积极推进作用。

二、积极扶持民营文化企业促发展

发展文化强市,离不开民营文化企业的广泛参与。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从市级文艺团体分流和退下来一大批文艺骨干,不少人虽然赋闲在家,但仍然有参加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应继续发挥这些人的优势特长。一是鼓励他们兴办文化传媒企业,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及政策支持;二是鼓励他们组建自己的书画、演艺创作工作室,策划、开展文化活动,培训提升文化人才,或购买他们的文化产品;三是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由政府出资将他们指派到各秧歌队、锣鼓队等群众文艺团体担当艺术顾问,提升我市群众文化活动水平;四是吸引企业、个人、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

三、积极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创品牌

目前,我市还没有在全省能够叫得响的文化品牌,这与我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极不相称。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因此,我们要发挥铜川传统优秀文化品位高的优势,打造铜川特色的文化品牌,对重大文化精品工程进行社会招标,鼓励民营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尤其是要打响药王文化及照金红色文化品牌,药王山是衡量我们铜川对于现代文化建设的一个基准,蕴含的医学、药学、饮食、民俗、绘画、音乐等文化元素,运用动漫、动画、游戏等新兴的文化表现形式进行继承和创新。动漫、动画、游戏的模式是现代年轻人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所了解的必备平台。我们结合国家发展的脚步,运用我们铜川本地的模式,采用我们本地文化特色,打造属于铜川的动漫基地。这既传播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同时还填补了铜川现代文化产业的空白。

四、积极引导群众文化活动上档次

目前,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参与人员广泛,热情高涨。但发展不平衡,水平低,缺乏专业指导。秧歌队,舞步单一,锣鼓队,鼓点单调,缺乏创新,亟需专业人才去指导。去年以来,宏显大舞台深入几个社区、农村进行示范表演,编印发放了鼓谱,并进行了现场指导,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建议文化宣传部门在组织文化下乡活动的同时,应重视和加强对社区、农村中的秧歌队、锣鼓队的培训与指导,充分发挥其宣传健身娱乐的功能,真正使我市群众文化活动上档次有水平,见成效。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  陕西宏显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铜川市

社会救助工作的建议

赵  伟

 

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铸造社会平衡稳定机制,维护社会和谐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基本建立了以城乡低保、灾民救助、农村五保救助制度为基础,医疗、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以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目前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有83496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2.15亿元。累计实施医疗救助8158人次,发放救助金3325.89万元。保障农村五保对象1517人,累计下拨五保供养金691.64万元。实施临时救助4604人次,发放救助金379.47万元。总体上,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成效显著,但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政策衔接机制有待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包括了最低生活保障、特殊人员供养、医疗救助、受灾人员救助、教育救助、住房就业援助以及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等多项制度,但诸多救助存在管理多头,条块分割的问题,救助制度碎片化,既存在相互间的重叠,也存在部分空白,导致一些救助对象享受过好的待遇,而一些社会救助却没有应保尽保。

2、居民家庭收入和财产收入难以界定。社会最低生活保障虽规定了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的定期核查制度,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辖区内人口的流动、工作的变动、信息平台运用难度大以及群众的诚信意识等问题,对掌握群众家庭实际收入带来不小的困难,直接影响到救助对象确认的准确性。

3、“开宝马吃低保”现象亟待解决。低保政策是特困群体的生命线,但近年来,关系保人情保及错保、漏保事件时有发生,不仅损害贫困家庭利益,也伤及社会公平和政策信誉。

 4、社会救助政策与困难群众期盼存在差距。一是当前救助水平仍然偏低。目前的城乡低保补助和五保供养金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二是救助覆盖仍有盲点。一些家庭因突发事件、意外事故而支出了巨额医疗费,生活困难,但由于变故的突发性,都不在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的范围之内。例如:有群众遇到车祸,交通事故肇事方逃逸,警方一时难以找到肇事方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确保救助政策落实到位。社会救助管理办法虽规定了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转办事项,但救助工作涉及人社、住建、卫生、教育等多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整合各项专项救助牵涉到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淡化部门利益,协调推进。综合运用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手段,推进社会救助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救助对象。

2、完善全市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社会救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通过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加大对比力度和频次,通过户籍管理、税务、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管理、车辆管理等单位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代为查询、核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有效掌握救助对象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现状,提高救助对象确认的准确性。

3、进一步提标扩面,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及物价上涨水平,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继续扩大临时救助范围和覆盖面,提高救助标准,放宽医疗救助比例,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专项救助制度,加大专项救助工作力度,最大限度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

4、加强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多措并举,准确界定救助对象。执行好社会救助方面的政策法规,规范操作程序,抓好本人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集体审核、审批公示等环节。坚持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审定程序公开,完善监督机制,杜绝违规救助。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  耀州区商务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

 

 

 

 

推进我市红色文化旅游的几点建议

铜川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一、我市红色文化旅游的现状

我市红色文化旅游集中在照金革命老区。照金是老一辈革命家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开辟的西北地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我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20125月,我市启动了景区龙头项目——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20138月,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目前照金景区已被评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和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照金景区包括照金红色小镇和薛家寨两个景区,照金红色小镇主要以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为中心,有照金镇1933主题广场、红色纪念雕塑园、迎宾广场、照金牧场和购物商店等;薛家寨景区主要有田峪农家乐、陈家坡会议旧址、红军洞和军体运动、探险攀岩等集吃、住、游、玩为一体的多功能景区。

二、存在问题

(一)红色旅游资源有待于进一步深挖

照金景区的核心吸引力来自于经典红色旅游文化,然而目前景区只是大张旗鼓建设土木工程,而忽视了红色旅游的内在精神挖掘。旅游者看到的只是一个纪念碑、一个纪念馆、一个革命遗址,看不到鲜活的革命史诗和革命力量的精神。在景区内,尽管设置了很多标牌来标明当年的革命人物、事件、纪念地等,但缺乏全面的视觉感官体验,给游客的印象不深刻,吸引力不够,很难令游客产生进一步探究红色精神的欲望,观光型远远大于体验性。

(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一是住宿问题,照金镇目前具有接待能力的宾馆是照金书院和照金宾馆,最大接待容量为300人,一旦有培训班,散客住宿就成问题;二是餐饮问题,照金景区接待日常散客的餐饮主要依靠镇区的几个特色餐饮店和薛家寨周围的农家乐,但一些农家乐的卫生条件令人堪忧,游客对此表示不满;第三是照金小镇景区停车位不规范;第四就是景区供游客方便进入的公共厕所数量较少、卫生差、私密性不强。这些因素影响了景区红色旅游的核心定位。

(三)景区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景区服务人员主要吸纳本地百姓就业,专业服务素质不强,遇到真正要了解景区红色文化的游客时,服务人员基本不能应答游客咨询的问题,缺乏必要的专业训练。

(四)外宣工作不足、主导产品不突出

照金景区近两年在省内各地市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省外的影响力还不够,比起井岗山、延安等红色旅游景区,许多外省游客根本没有听说过照金。另外我市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滞后,缺乏主导产品,整体形象不鲜明,市场影响力不大,产业效能未能发挥,对经济发展的辐射拉动作用不明显。

三、对策及建议

(一)深度挖掘和展现红色旅游文化资源

红色人文情怀是照金景区的核心旅游吸引要素,深度挖掘和展现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是亟需解决的景区开发问题。与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甚至本省的延安相比,照金的红色旅游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更应对现有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创新的整合。如可以借助照金景区的真山真水背景,搭建艺术演出舞台,编排地方特色浓郁的革命歌舞剧,把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光荣事迹和光辉历程展现在舞台上,也可以尝试野外生存区,还原当年红军生活和战斗的遗址和建筑,让游客在娱乐的同时也能接受到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真正体会红色精神的魅力,不仅脚在走着红军当年走过的路,更重要的是心在感受红色精神的鼓舞。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在进行景区规模扩建的同时,也要重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给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景区环境。可采取引进快捷酒店的方式扩大住宿规模;通过整治农家乐环境卫生,提高餐饮质量;进一步规范景区停车位;增加标准化公共厕所数量;另外,针对主要的游客群体,如教师、学生、行业团队组织等群体提供适合其旅游体验的完善设施,如配备专门讲解员或电子设备,方便广大师生、参观者及旅游爱好者对照金红色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切实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让红色旅游真正发挥出巨大的人文作用。

(三)加强景区从业人员的培训

可采取在岗培训,针对不同的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培训,对基本的旅游接待礼仪、旅游咨询、旅游景区管理等技能进行密集培训,在短期内达到较为专业的旅游接待水平。

(四)加强宣传促销,开发旅游主导产品

旅游是朝阳产业和我市城市转型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精心包装,广泛利用报纸、杂志、电视、政府网站等媒体向省内外宣传照金红色旅游景区,大力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可邀请专业人士进行量身设计,突出整体形象,注重市场影响,发挥产业效能作用。                                                                                                                                                                                                                                                                                                                                                                                                                                                                                                                                                                                                                                                                                                                                                                                                                                                                                                                                                                                                                                                                                                                                                                                                                                                                                            

 

(发言人:杨文彦  市政协委员  矿医院放射中心主任)

 

 

 

 

 

 

 

发展新兴产业  推动持续转型

侯小洲

 

铜川是因煤而兴的城市。长期以来,铜川的能源和建材产业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结合铜川实际,及时做出了加快转型、提速发展的英明决策。随后,为了完成发展转型,我市八个工业园区相继筹建,初具规模,各有特色。装备制造已成为我市南部工业园区的一大特色,我们要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近几年,随着南市区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显著增加,老百姓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显著变化。十年前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小轿车已经悄然进入老百姓家庭,私家车的拥有量迅猛增长。但是城市建设的硬件设施如道路、停车位的增长迟缓,由此造成的堵车现象几乎随处可见,停车难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阻碍我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城市有限的空间能够多停车,应市场之需求,智能立体车库应运而生,并且将是一个发展趋势。比如西安的部分医院、大型购物中心都已经安装了智能立体停车场,有效的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我市可以考虑由政府出资,也可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同时引进技术和高科技人才,在我市南部工业园区成立智能立体车库制造公司,研发、改进、制造、销售智能立体机械停车设备。

如果智能立体车库制造公司建成,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是增加就业岗位,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智能立体车库制造公司的建成、投产,将需要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运输、安装、维护等一系列人员,必将创造出新的更多的就业岗位,将为我市失业、待业人员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也可作为我市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系学生的实习基地,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缓解我市就业压力。车辆急剧增加、停车难问题突出,使得智能立体车库设备制造成为一个新兴产业。随着汽车大量涌入老百姓家庭,全社会需要的停车场将会成倍增长,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开拓创新,勇于尝试做好这一新兴产业,为铜川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二是以公车改革为契机,以政府机关为试点,逐渐向外

推广201411月,渭南市率先开始了我省公车改革,我市的公车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车辆将成大量消减之势,公车取消势必使机关大院上班办事的私家车大幅增加。所以,智能立体车库生产后,在投放市场前可先在我市各级党政机关大院试点安装,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调试、改进,使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然后向医院、购物中心、居民小区等人员聚集的地方逐步扩展。停车按计时收费,收费标准由市物价局参照其他地市统一定价。智能立体车库制造、使用技术在我市运行成熟后,可由公司销售员面向外省市推销,销售以我市周边市县为突破口,逐步实现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全面推广。为了有效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可采取有奖销售等模式进行促销。我市党政及相关部门可主动邀请、或在接待其他省市对口单位来铜参观学习时,除了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外,还要邀请他们参观我们的工业园区,展示我们铜川人的创业精神,并借此机会大力宣传我们的智能立体车库设备制造。

三是扩大绿化面积,向休闲养生城市华丽转身,提高铜川知名度。智能立体车库的大批量投入使用,将使我市党政机关、医院、学校、居民小区出现大量空地,我们可以在这些空地上植树种草,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为铜川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再添新意。

应当注意的是,智能机械停车设备建设在筹建前要进行考察和论证,引进技术和人才,筹建时选派人员到沿海发达城市的相关企业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加工制造过程中必须采用优质材料,做工务必精益求精,切实制造出货真价实且物美价廉的好产品。产品命名时要富有寓意、便于记忆。高质量的产品、合适的价位、优质的服务、完美的售后,将使我们的产品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产品销路打开了,品牌效益自然会随之而来,到那时铜川这颗黄土高原上的渭北明珠,也将随着产品销路的不断延伸而被更远更多的人知晓。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  民进市委会秘书长)

 

 

 

 

 

 

 

 

 

 

 

 

 

 

 

 

 

 

 

对铜川市南市区绿化建设的建议

民盟铜川市委员会

 

铜川南市区是我市的政治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由2002年的45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63平方公里,建成区由4.5平方公里发展为20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216.73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5%。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城市绿化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应该进一步向原生态、现代化方向发展。

一、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天然植被难觅踪影。

南市区的行道绿化树、人工草坪、苹果、樱桃等经济林,牡丹等观赏植物遍布,但是,却很难看到天然植被。称得上天然植被的是玉皇阁水库周边的植被,但也明显的夹杂着人工痕迹。

2、树种单一不容忽视。

长丰北路上三块数百米长、十几米宽的隔离绿化带,没有其他任何树种,全是单一的杨树,林子被人们当做了行道路,踩出了一条条小道,林下没有植被,土地光硬。每当下雨时,雨水经过树冠层,没有灌木、草本植物拦截,没有枯枝落叶层吸收,落于地面很难渗透形成积水。这样的杨树林,没有多少生态效益,如果发生天牛等病虫害,那将是灭顶之灾。

3、绿化措施水平较低。

重绿化轻美化、重草坪轻乔木、重常绿轻落叶、重平面绿化轻垂直绿化。每逢假日和节庆活动,辅助于大量的人工盆栽开花植物妆扮和营造氛围。市委、市政府院内和门前、图书馆周围、金漠广场都种植了大面积的草坪。新区的成片绿化中搭配了更多的松、柏等常绿针叶林,严重阻碍了林下植物生长。杨树、刺槐、椿树、泡桐等当地适宜物种的落叶乔木比较少。

4、市民素质有待提升。

草坪、树木、长凳、健身器材等遭人为破坏的不和谐现象时有发生。

二、让城市绿化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1、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面对严重的生态退化,怎样建设绿地系统,才能让绿地系统发挥应用的生态环境效益?仅以绿地系统的排蓄水为例,日本东京的绿地、广场和公园都采用沉降式设计建设,比周围地面低0.5—1。反观我们的绿地,都是高出地面数厘米到数十厘米,即使有和地面相平的,也被高出地面的砌砖阻挡了雨水的进入。两相对比,我们就可以想象如此不同的绿地在暴雨时的排水和蓄水能力了。

2、植被多样,科学配植。

植物多样性可使病虫害减少,植物生态和观赏效果增强。在植物配置时,应注重一般树种和珍稀树种相结合,慢生树种和速生树种相结合,注重常绿与落叶树种配比,注重植物色彩变化。要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有计划的引进新品种,譬如法国梧桐,拒绝成片成林的针叶林建设。

3、依法治绿,加强管理。

对城市绿化要坚持资格审查及绿化建设招投标制度。对已完工的绿化工程要按照规划和验收标准严格验收。不断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并运用执法力量,严肃处理破坏园林、破坏古树、破坏绿地的行为,刹住侵占绿地和毁坏绿地成果的歪风,尽量减少或避免重复建设。

4、注重落实,物质保障。

首先,政府要加大园林绿化建设的投入。其次,采取社会集资和捐款的办法筹措绿化资金,加快园林建设步伐,努力完成各项绿化建设任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城市绿化、人人支持城市绿化的新风气。

 

(发言人:齐新锋  市政协委员  市民盟秘书长)

 

 

 

 

 

 

 

关于在我市创建安全防护职业装

生产基地的建议

  

 

2014年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回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201411月国家安监总局组织全国安全防护用产品战备联盟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对我省彬长煤矿职工安全进行调研后,在咸阳市召开座谈会,研讨编织为煤矿职工配备功能性职业装的新标准;陕西省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建立三个基地的目标之一就是将我省建成为全国先进的功能性服装生产基地,这都为我们生产安全防护职业装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根据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建议在我市王家河工业园区创建安全防护职业装生产基地。其理由有以下四个方面:

1.我省功能性纺织品科研教育优势明显,科研成果丰硕。以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为领军人物的陕西功能性纺织品工程技术中心通过省科技厅专家评审验收,并落户西安工程大学,中心所取得的大批功能性纺织产品科研成果,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公安特警、工矿企业等的安全与防护职业装领域;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开发基地,该单位研发的防静电、阻燃、耐酸碱、防辐射、防油阻水等防织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我省安全防护职业装近年来异军突起,已形成了年产1000万件套、销售20多亿元的生产规模,但仍距市场需求相差甚远;而现有生产规模一半以上都是在甘肃、山西、河南省中小服装企业加工,外省现有加工企业和我市相比有运输成本大、交货不及时、质量无保证的劣势。

3.我市纺织服装业有基础,技术力量强。原市服装厂、市工艺美术厂、市染织厂、市针织厂等企业下马后有一批技术娴熟的工人,对于来我市投资安全防护服装的客商讲没有招工难的后顾之忧;市华信服装有限公司、市大兴制衣公司仍在为省、市外贸进行配套加工,特别是华信公司通过转型升级,开发生产的西服、职业装获得了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称号,是承接西安、咸阳等地功能性职业装的理想企业。

    4.王益区王家河工业园区有优越的先天条件和便利的交通。目前已形成了以鑫源纺纱、华信服装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王家河工业园区还被省工信厅列入十二五时期振兴陕西纺织工业的重点扶持工业园区,在获取政策支持上有先决条件。

建议措施:

1.建议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工业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铜川市安全防护职业装生产推进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具体承办我市安全防护职业装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协调各级、各部门对这一产业的支持发展。

2.陕西省服装行业协会作为全省服装行业的社团法人单位,为全省服装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桥梁、纽带作用,全省第一家发展产业园宝鸡渭滨姜谭服装工业园的建设发展,榆林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的取得与陕西省 服装行业协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建议由市政府出面和陕西省服装行业协会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促使市工信局、王家河工业园区管委会与西安工程大学、陕西功能性纺织品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纺织科研所、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中国安全与防护用纺织研发基地等单位合作,实现安全防护职业装产、学、研、用相结合,协同发展,多方共赢。

3.建议设立铜川市促进安全防护职业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明确优惠政策,以奖励促发展,吸引客商来铜办厂,使铜川安全防护职业装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得以持续、健康成长。

4.以王家河工业园区纺织服装业集群为依托,创建我市安全防护职业装生产基地,把基地建成具有校企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功能,产品创新设计研发功能,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功能,生产技术服务、产业孵化功能,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功能,品牌推广、市场营销功能的创业基地;由市工信局派员主抓,王家河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承建一批标准化厂房,做好相应的配套设施服务,促使安全防护职业装生产企业轻装入园,早日投产达效。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  王家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对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钞智慧

 

一、我市工业产业发展现状

2014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四大支柱产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8.25亿元,增长11.7%。三大接续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7亿元,增长15.8%36个主要工业品产品产量中,有25个品类保持增长。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30%,万元GDP能耗下降6.6%,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电力等接续产业占GDP比重超过30%

二、我市工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发展不平衡。

煤、电、铝、水泥等四大传统产业仍为主体,医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现代农业、现代服务等六大接续产业虽然增速较快,但规模较小,发展总量依然不足,不能起到应有的平衡作用。

(二)主导行业持续增长压力较大。

1、煤炭行业低位增长。钢铁、火电、建材等重点用煤行业受淘汰落后产能影响,对煤炭的有效需求不足,再加之进口煤大量增长,煤炭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煤炭供过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2、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竞争加剧。一是我国水泥行业产能本已严重过剩,但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之势加剧。二是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基础设施投资放缓等因素的影响,水泥市场需求不旺。三是辖内企业恶性竞争。铜川水泥产品质量优,品牌大,但辖内水泥企业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无法产生合力。

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现停产。电解铝同样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点行业,上游原材料供给价格上涨以及下游需求市场有限,使得铝市场价格2012年以来持续走低,企业经营困难。

4、电力业发展速度大幅下滑。2014年全市发电量60.15亿度,电力生产和供应业11.26亿元,下降30.7%

(三)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阿庄风电、宜君油气勘探开发、华能电厂二期等大型项目虽然取得重大进展,但还未产生巨大效益,由于缺少较大的工业项目投入运行,影响了工业经济增长的新生动能。

三、我市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经济运行调控。

紧紧围绕保增长,稳运行目标,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工作,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前瞻性、及时性、科学性。加强对煤炭、水泥、电力、铝业等重点行业及骨干企业的协调服务。

(二)把握形势,争取政策支持。

发改、国土、规划、环保等职能部门对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实行联审联批机制,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周期,降低审批成本,限时办结相关手续。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对符合中省投资方向的项目,优先上报,争取中省政策性资金给予支持。

(三)保持传统支柱行业运营稳定。

我市目前工业经济增长的基石仍是四大传统产业,要维持支柱行业运行稳定,特别是要保持煤炭市场份额不减少、水泥生产不下降、电解铝生产能持续、发电配额能够有适度的增长。

(四)下大力气加快接续产业发展。

我市亟需提高接续产业总量,加大科学技术含量。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除财政上列支一部分资金投入接续产业以外,还要狠抓金融支持,发挥信贷资金的主体作用,要争取中省有关资金、项目支持,促进接续产业快增成长,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和建设工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输入新鲜的血液。

(五)狠抓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从转变政府职能、服务发展入手,重点抓好华能铜川照金电厂二期、铭帝铝型材一期、现代陶瓷研发生产基地等重大工业项目,政府驻工地专员全程负责项目的外部协调、手续办理、跟踪服务以及存在问题的督促解决,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一通报、年终考核奖惩机制,把重点项目建设成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要求各区县、市级部门、项目业主共同担付责任,实行对等履约

(六)节能减排,走工业清洁化路子。

坚决向粗放的生产方式告别,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铝型材、铝合金为重点,加快铝加工项目建设;做精工艺陶瓷,积极发展建筑陶瓷、日用陶瓷;改造提升现有水泥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型建材;大力发展建接续替代产业,扩大煤矿机械、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业规模,积极培育新材料、食品、医药健康产业,加快油气、油页岩等资源开发。

(七)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最大限度的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为驱动力,加快工业生产与信息化的融合,有效破解科技投入的瓶颈制约,以重点项目为导向,促成科技成果尽快就地转化。

(八)加快工业园区发展

理顺工业园区体制,推进园区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打造极具竞争力的项目落户环境,着力在园区规划和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胆探索投资主体、融资载体、建设实体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实际操作思路,理顺园区与客商,园区与农民,客商与农民的关系,努力达到园区发展,企业盈利,农民致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目的。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  民建市委会副主委  市发改委工业财贸科科长)

 

关于加快我市提速转型发展

努力打造新型全域旅游城市的几点建议

刘利军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全国262个转型城市中,绝大多数都把旅游业作为促进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我市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积极引进陕文投、陕煤化组建陕西照金公司,不到3年时间,照金红色景区实现了巨变,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和旅游亮点,去年共接待游客150余万人,实现旅游收入7.5亿元。为了扩大照金效应,加快香山、玉华宫、药王山、陈炉古镇等景区的综合开发利用,我们要贯彻落实我市《关于深化全域旅游合作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市场化运作,把旅游产业培育成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形成全域旅游的新局面。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尽快成立铜川旅游集团公司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深化改革,政府放权,企业自主

运作,全市景区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将现有的管理机构由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转为景区开发的服务保障,将城市整合区内的旅游资源交由专业的旅游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目前,我市的景区管理机构设置重叠,职能交叉,矛盾重重,优势难以发挥。为此,我认为应该从市级层面设置一个铜川旅游集团公司,代表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市各大景区资源,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工作机制,全面负责我市旅游产业规划、建设、经营、保障等相关工作。将各景区管委会分设为旅游集团的分公司,负责各自景区资源、文物的保护、治安维护,参与专业旅游公司对各自景区的具体规划方案和建设环境保障工作;参与景区资产评估、股权比例划分,分享运营收入,同专业旅游公司一道,逐步提升我市各景区的服务保障能力和档次。

二、   超前规划,分步建设,突出一景一特色

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实现全域旅游的前提是做好规划,市旅游

集团这一市级协调服务保障机构要同专业旅游公司一道,对各整合的景区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规划,分阶段建设,高水平经营。要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开发线路,统一宣传营销,组织高端策划团队拿出我市全域旅游的总规和各景区的详规,多方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要突出一景一特色。照金要突出红色文化,香山、玉华宫要突出佛教文化,药王山要突出养生文化,陈炉要突出耀瓷文化,避免各景区间重复建设,互争游客。同时加大旅游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农副产品的包装水平,在景区内要有景色游览区、休闲娱乐区、美食体验区、游客互动区,要让来铜川的游客愿意来,吸引人,留得住,忘不了。目前缺憾的是诺大一个玉华宫景区,没有大雄宝殿,没有僧侣香客,没有善男信女虔诚礼佛的场所。陈炉古镇要深挖千年制陶史,延续千年炉火不息的文化史,同时设立陶吧,让游客充分体验制陶乐趣,将陶艺和娱乐相结合,依山的窑洞可对外出租,每院开辟特色农家乐,将陕西美食囊括其中,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感受农家休闲恬淡的生活。同时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制作一批宣传铜川的画册、首日封、邮票、纪念册等,将养生酒、苦荞茶、核桃乳、北关醋,铜川苹果等农产品逐一包装在景区发售,增加旅游衍生收入。

    三、坚持高速公路为骨架建设旅游环线

整合旅游资源,实现全域旅游的重点是旅游环线,游客从甲地如何畅通到达乙地,关键在于道路。在刚刚闭幕的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郭大为市长表示铜川要做好4道大题,第一道题就是全力配合铜黄高速公路今年建成通车。今年底铜黄、铜旬两条高速公路在我市都要建成通车,这对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铜旬高速照金立交距照金景区仅5公里,铜黄高速公路玉华宫立交距玉华宫东门仅2.6公里,耀照公路和耀旬公路的建设可将照金、薛家寨、香山景区连为一体,外地游客可以顺畅到达景区,陈炉古镇旅游专线也在积极申报中。随着这些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车,我市旅游景区将由连成线,极大地方便国内外的游客,为打造我市全域旅游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四、 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广铜川户外一日游

整合旅游资源,实现全域旅游的关键就是搞好宣传。不重视宣传工作,再好的景区、再完善的服务,没人旅游参观也不行。为此,我们要在西安等重要旅游城市设立营销网点,常年从事推介景区、发布信息、策划线路、联络团体等工作,同时加强媒体宣传,要制作一批具有强烈感官冲击力的旅游宣传资料,在广播、电视、网络上滚动播放,在西铜、铜黄、210国道沿线设广告宣传,全方位、多视角宣传我市的旅游产业。适时开辟铜川一日游,当前,我省多家旅行社、户外驴友团大力宣传周六、周日周边户外运动,我市的薛家寨、玉华宫、药王山、香山等景区山林叠翠,景致宜人,是登高望远,强身健体的好地方,加大一日游的宣传力度,一定会增加我市的旅游人气,优秀的服务会让游客口口相传,让更多的人认识铜川、了解铜川、爱上铜川、留在铜川。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  市交通局调研员

 

 

 

 

 

 

 

 

 

 

 

加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组织管理

为秀美铜川建设增绿添彩

张北社

 

    一、我市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概况

    1981年全国人大颁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来,铜川市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认真贯彻全民义务植树决议,领导带头,真抓实干,扎实深入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各级绿化委员会认真履行宣传发动、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和评比表彰的职能作用,推动了义务植树活动向规范化、基地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八五九五我市翠屏工程,北市区直观山坡栽植常青树1775亩,在邻近市区的22条支毛沟造林6387亩,十五期间,又相继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四期、日元项目建设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发动辖区机关事业单位开展营造公仆林,驻铜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开展营造曙光林,再次掀起了全民义务植树的高潮。据统计,近10余年来,我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约 900万人次,植树 5630万株,每人每年平均植树3株以上,全市已建义务植树基地89处,总面积1.5万亩。领导干部办造林绿化点90个,面积0.8万亩;2010年我市被评为陕西省绿化模范城市,宜君县、耀州区先后被全国绿化委员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区),2013年我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市荣誉称号, 全市共21人获得全国绿化奖章。实践证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提高了全市人民的绿化意识和环境意识,推动了全市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义务植树的组织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对外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无固定单位和自由职业者这类群体缺乏有效组织管理,致使义务植树尽责率提高有限。

    二是我市城市周边已基本绿化,还需绿化的地块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加之物价、工价、苗木价格上涨,义务植树的成本越来越高。

    三是义务植树的形式单一。适龄公民履行义务主要通过挖坑种树的形式来完成,而通过参与管护、认养、缴纳绿化费等形式履行义务的较少。

    四是义务植树的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组织协调力度不够,人员编制和经费基本未落实,工作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正常的业务经费、义务植树的苗木费、义务植树基地规划设计等专项经费很难落实。市绿委办成立以来,一直是林业局内设机构,仅有两名事业编制,属科级建制,而且要兼顾其他有关工作,协调能力比较弱。

    三、意见建议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理顺管理运行机制。各级要进一步加强对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组织领导,把义务植树工作列为各级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尽快出台新的《铜川市全民义务植树办法》,明确各级林业行政部门对《铜川市全民义务植树办法》的行政执法主体地位,赋予法定权限。各级绿委办作为实施《铜川市全民义务植树办法》的日常工作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力量,强化职能,完善管理考核措施,严格奖惩制度。形成一部法规、一个机构、一支队伍,配合密切,管理顺畅的运行机制,确保把义务植树任务落到实处。

    2、加大义务植树绿化费的收缴力度。首先要明确缴纳义务植树绿化费是城镇居民履行植树义务的一种主要方式,同时要想方设法拓宽义务植树领域,不断丰富义务植树形式,严格义务植树管理,以提高尽责率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其次,要以区县为单位,自下而上建立起适龄公民义务植树的计算机动态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管理系统准确掌握适龄公民情况,安排义务植树任务,监督、统计、考核尽责情况。第三,要加强协调配合力度。有关部门要在市绿委的统一领导下,配合做好义务植树的科学规划、任务落实、检查验收、义务植树基地管理等有关工作;其他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要配合做好适龄公民的登记和对因故完不成义务植树任务或个人自愿以资代劳的绿化费的代理收缴工作。第四,要向社会公布缴纳义务植树绿化费的地址、账号和爱心绿化捐款账号,探索通过委托电讯运营商、银行、电力等社会服务行业代理收缴绿化费的新方式,拓展义务植树绿化费收缴的渠道。第五,要明确适龄公民不履行植树义务的法律责任、义务植树林木的所有权及管护责任和监管部门不履行监管义务或滥用权力的法律责任。

    3、要进一步完善和出台切实可行的新时期义务植树地方法规《全民义务植树登记管理办法》,让强制性的法定义务变成现实。

    4、鼓励专业绿化公司或个人按照林业、绿化部门的规划设计承包完成义务植树和管护任务,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对造林和管护质量经检查验收达到标准要求的,可以用绿化费或其他绿化资金按照国家工程造林标准和国家公益林补偿标准对其造林及管护给予资金补助。

5、加强对义务植树绿化费使用和义务植树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每年可从公民中选出一定数量的群众代表监督绿化费的使用情况、评议绿化的质量和效果,并向全市公布。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开展一定会为秀美铜川建设增绿添彩。一个地绿天蓝、鸟语花香的新铜川一定会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   市林业局副局长 

 

 

 

超常规、创一流,促进新区教育提速发展

办名校、聚人气,助推休闲养生城市建设

赵秋月

         

近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区已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教育体系,基本满足了群众就进入学的需求。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我市近年来以提速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为主线,加快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步伐,以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发展为抓手,着力打造休闲养生文化旅游城市,为全市人民描绘了美好的发展愿景。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元素,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助推作用。战国时期孟母三迁的故事,一直以来都影响着国人对居住地的选择。当今社会人们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如果大家到一个地方就业安家,一定会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环境。

西安高新区的发展,应该说是经济保障教育发展,教育助推经济发展的最好典范。20年前,西安高新区还是一片农田,高新区的建设者,在规划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就把教育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1995年在一片废墟上建成的高标准、高水平的西安高新一中就开始招生,而且一炮打红,迅速成为国际知名的一流学校。以高新一中为蓝本,目前已形成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程优质教育体系。不仅教育规模不断壮大,教育质量更是有口皆碑,而且创立了高新教育的品牌,“高新教育”声震全城,名扬四方。最令人振奋的是,16年来,从高新区走出了众多优秀学子,连续多年的高考文科或理科状元均出自高新区。在为国内一流高等学府输送优秀学子的同时,高新一中还将视野投向国外一流学府。自2005年创立"国际课程班"以来,高新一中累计有300多名学生考入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

高新教育已成为高新区的一大亮点、一个品牌,吸纳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入区居住、创业、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热土和居住乐园。更多的优秀教师也源源不断的向西高新集聚。仅近几年我市流入西高新的省市级教学能手就不下几十人,高新一小、二小,四小等学校的副校长、教学主任、教育主任、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有近十人都是从我市流入西高新的。更要注意的是我市的优秀学子也源源不断的流向了西安,过去只是高中生外流,现在是初中生、连小学生也在外流。这部分家长不仅要缴纳高额的学费,其工作生活也极大不便。有的为了陪读在学校附近购房,无形中也影响了我市人气的聚集。

西安高新区教育神速发展的关键是机制新,政府舍得投入。高新一中实际上是政府统筹投资,采取民办经营的办学模式发展起来的,政府不仅不要一分钱的收益,而且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与公办学校同样的支持,学校所收经费全部用于学校发展和提高教职工待遇,学校不用担心办学经费问题,只管一心一意抓质量,谋发展。

近几年来,铜川城市宜居水平已排在全省前列,但生活便宜度指数仅排第7名。而生活方便、适宜是宜居城市最重要、最核心的影响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宜居城市应该为生活各方面的内容提供各种高质量的服务并且使得这些服务能被广大的市民方便地享受。教育作为便宜度指数的内容之一,会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关注。新区作为我市的政治文化中心,要进一步提升新区的人气指数和城市品位,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流的中小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必须要有超常规、创一流的决心和勇气,进一步加大教育创新力度,促进新区教育提速发展。

一、   工作思路

以西高新教育发展模式为蓝本,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在新区创办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实行股份制管理的小学一所,迅速形成品牌效应,再改造提升初中、高中管理模式,尽快建设一批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学校,形成完备的优质教育体系。

在学校布局上,根据我市的教育现状,不宜走西安高新区先从高中起步的做法,而应从小学起步。因为我市目前的高中布局已经饱和,尤其是新区有市一中南校区和耀中,已能满足辖区内学生上学的需求,而小学却相对缺乏,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尤为短缺。从小学起步既有需求又有空间,也有利于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在办学模式上不能照搬西高新现在的投资管理模式,而应引进股份制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政府投资有由头,民办管理有说头。同时,政府要舍得让利,敢于创新,只要是对新区教育提速发展的有利的事情,都要全力以赴予以支持、保护,促其顺利健康发展。

二、   具体办法

加大改革力度,以更优惠的政策和更优厚的待遇才能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来新区创业任教。这就要求新区政府一班人要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打破现有教育体制的束缚,在短期内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小学,使新区成为全省甚至全国有名的教育名区,成为人气聚集的洼地。具体做法是:在新区正在兴建的明年暑期能够开学的学校或闲置的校舍选一所进行改造提升,打造成一流的硬件设施,按股份制模式进行管理,生均公用经费按公办学校标准拨付。并允许学校在全省范围内招收教师,教师公办身份不变,实行委托管理,基本工资按现行公办教师标准由市财政支付。学校所收费用绝大部分用于学校发展和提高教师待遇,教师工资明显高于其他学校教师,吸引一大批优秀教师前来任教。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一心一意抓管理、抓质量,促其迅速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所高水平、高质量、社会广泛认可的一流学校。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制发展,最终形成完备的优质教育体系,为建设休闲养生、文化旅游和宜业宜居城市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促进新区城市品位和竞争力的跨越式提升。

三、   政策措施

1、政府要高度重视。进行教育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非议和否定,需要决策者的胆识和勇气,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包容。政府在投资上不要有顾虑,因为这样的模式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允许的,也是其他教育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资源也始终是社会资源,只是管理模式变化而已。社会各界要站在推动铜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积极支持学校管理创新。不这么做,我们的学生就会向外地流动,不仅给有这样需求的部分群众带来不便,而且使我们的资金和人气外流,不利于铜川的发展。

2、只做不说。现在还有相当一部人甚至有的还是领导干部对西安高新一中不认可,有的甚至认为是教育界的一种怪胎,但是西安高新区不仅不动摇,而且不断发展壮大,由当初的一所高中发展成现在拥有十多所学校的完备的教育体系。在西安高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和正在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多监督少干预。加强监督,确保学校所收费用分配合理,绝大部分用于学校的发展和教师工资待遇的提高,确保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快速壮大。同时要减少方方面面对学校的检查和干扰,使学校管理者能够静下心来一心一意谋求发展。学校管理者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事,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快乐的成长,使其真正成为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学校。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

 

关于申河香谷景区建设情况及有关建议

白胜麟

 

申河香谷景区(即申河国际旅游度假村)位于铜川市新区咸丰路申河村,是申河村依托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及休闲养生产业的思路,立足村子实际科学发展,而携手铜川市金麒麟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该项目规划面积约3000亩,主要包含生态农业观光园风景区、申河古宅复原及老宅改造升级民俗文化区、申河老城商住街区、龙潭峡谷景点等建设板块,集合了自然生态景观、乡村人文景观、地方民俗小吃、休闲养生产业及商业服务等多种旅游业态,将按3A级景区高标准打造,是申河村转型发展、富民强村的重大举措,符合国家关于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铜川市农村产业发展政策,对于配合我市旅游业发展、带动新区人气和消费、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申河村东靠西(安)延(安)新高速铜川新区出口及铜川旅游服务中心,西隔赵氏河与坡头镇相望,处于西安延安、药王山照金香山旅游线路的黄金点,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村域内有独特的黄土湿地风光,有近千亩莲菜种植基地,还有省级重点保护的新石器遗址和秦城墙遗址,依坡而立的老村落尚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和大量旧民居。2011年,申河村两委会班子以高速路建设和村庄征迁重建为契机,积极谋划村子发展大计,先后组织村民代表赴长安县上王村、礼泉县袁家村等地及杨凌农高会参观学习,在广大村民中形成了抱团取暖、发展旅游、建设新申河的共识,揭开了申河转型发展的新篇章。目前,申河生态农业观光园已建成薰衣草种植园200亩,栽植竹子、月季、桂花、茉莉等花卉林木10万余株。自20147月以来,迎合湿地荷花开放旺季,先后在此成功举办了开园启动仪式、荷花节、重阳文化节、摄影大赛等活动,华商报、西部网、铜川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止当年10月底,进园游客累计近二十万人次,且来自西安、咸阳、渭南等地的自驾游人群占到近半数。因这里山谷天成、花香宜人,游客们纷纷以申河香谷称赞,随着人口相传及媒体传播,申河香谷景区便由此成名并逐渐确立。

景区开发方多次邀请专家到现场调查论证,与礼泉袁家村、周至水街的策划团队以及西安云图建筑设计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以自然田园及乡村休闲为景区主打特色,将象征东西方文明的荷花、薰衣草恰当融合,着重营造和彰显心灵驿站和当代桃花源记的文化主题。了解景区情况的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按照现有定位和思路做下去,依托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景区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像袁家村、马嵬驿一样,甚至更好的国内知名、省内著名的休闲度假区,并达到年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约10多亿元的目标,同时带动三、四千人就业,实现申河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突破4万元,进而可将申河村打造为陕西的明星村和铜川休闲旅游的金质名片,使申河香谷成为铜川人民的新区公园和西安国际大都市的北部休闲度假基地。

景区在建设中得到市、新区及办事处主管领导的重视,有关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使建设者们有了很高的积极性和信心。申河村现在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向上、肯干敢干的集体,申河村民对景区建设高度认同和支持,同时景区也已受到社会广泛瞩目和游客的青睐,拥有很好的建设基础与发展前景。然而,景区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景区内外基础设施条件差、建设用地和旧宅拆迁工作难度大、游客对景区硬件环境不太满意等,影响了景区的建设。为此,建议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景区建设给予支持和帮助:

一、尽快推进对申河村周边环境的整治提升,加大对申河村道路、照明、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

二、在土地、规划审批等方面尽可能给予景区建设最大的政策支持,促进景区建设工作快速、有序进行。

三、加强执法监管力度,严禁借景区建设之机私搭乱建、扰乱秩序的不法行为,帮助景区建设单位营造良好的建设及招商环境。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    耀州区隆泰工贸董事长)

 

关于物业管理问题的建议

吕学敏

 

大致放眼一下时下物业管理,吵吵不休,其最烈者还会激发出暴力,实在让人担心并惊悚。关于物业管理的话题已经不是眼下的议论,可谓久矣。媒体报道和我们能够看到、体会到的物业问题,实在不堪备述,老百姓的口舌就是很好的例证。归总起来,物业的问题到底在哪儿?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控诉物业?物业的管理到底应该归谁合适?

先说业主。房产市场的疯狂滥殇实在把老百姓的心伤透了,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通过初步调查,老百姓在购房的层层叠叠过程中,大致有75%左右有被欺诈或者吃亏的经历,他们在经过考察、签订合同、预付、交房、装修、维修、供暖等重重环节上,没有发生矛盾的几乎很少。房地产领域的商业信誉跌至低谷。又看看如今的物业管理部门,大多是房产商成立的,为了延伸其产业链,继续在业主身上挖掘利润,于是就出现了业主把在购房产过程中积累下的怨怒很自然就迁怒移怨于物业,他们认为物业是房产商的代理,在继续进行欺诈式的管理,从感情上不接受。

再说物业。物业是以公司形式出现的,也是市场产物,虽则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恰恰是物业如果成了房产商的代理人进行管理,以利润为目的,那这么一对矛盾就很难调和。业主要的是高质量的温和及时服务,而物业要的是尽可能大的利润,用以给管理人员开工资、发福利,把剩余的交回到房产商手里,两者的目的歧异很大,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普遍存在的是业主和物业管理成了敌对关系,这就为管理设置下陷阱,这样一对敌对关系化解不了,管理就很难分清层次和思路,就很难取得业主的接受和满意。

那么我们不妨用哲学的思维想想,如果一对矛盾要解决,有两种方式,一是一方绝对压倒另一方,二是两者矛盾合二为一,迫使矛盾消失了。如果用利润的解决方式考虑,永远将是一桩公案,难以找到出口。那么我想,第二种方式是可以借鉴的,就是让业主自己参与管理,把物业置于业主委员会之下,使业主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服务自己,不就把矛盾化解了?

于是我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

 1、房产商不得自己组建物业管理,物业管理要与房产商彻底分离,在政府指导下成立,由业主委员会领导管理;

 2、物业管理中一半以上的管理人员在业主中产生,一些业主或者业主亲属热心管理工作,用他们很有利,使他们有所作为,成本低,有的年纪稍大的仅仅是为了有事做,不为多少报酬,类似志愿者;

 3、管理人员要压缩,要有一定比例,不得无限度的膨胀,养闲人。问题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的,很大一部分的维修等专业技术工作可以通过他们联系社会上的服务公司解决,不必物业公司自己养人解决,这样就减少了很大一笔费用;

 4、政府加大对物业管理的监督,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  新区检察院办公室主任)

 

 

 

 

 

 

 

 

 

 

 

 

 

 

 

 

 

铜川大气污染成因及对策建议

罗俊洛

 

我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建材工业基地,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油页岩、石灰石、陶瓷粘土等品位高、易开采,储量均居陕西省前列。依托优质的资源禀赋,水泥、煤炭长居我市主导产业之首,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些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

一、我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根据多年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分析,影响我市大气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自水泥企业排放的工业粉尘、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烟尘,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非煤矿山开采和陶瓷生产扬尘污染、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及餐饮业油烟等。这些污染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给我市大气环境的污染。根据2013年统计数据分析,水泥、煤炭和电力是我市主要产业。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占我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比例分别是:水泥行业占69%、煤炭行业占3%、电力行业占22%、其他行业占6%;主要产业污染物排放量占到了总排放的94%。按污染物排放量统计的比率分别是:扬尘占53.20%、工业粉尘33.40%、氮氧化物9.30%、二氧化硫4.10%,扬尘仍是我市大气污染构成的主要因素。

二、大气污染成因分析

综合分析气象、环境监测数据,造成我市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地理气象因素。我市地处北方内陆山地。冬季气候干燥,降雨较少,静风频率高、逆温层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春季沙尘暴、浮尘和扬沙等天气频发;夏季光照时间长,扩散条件较好,易形成臭氧(O3)污染。

二是产业结构偏重。水泥、电力、煤炭等高强度排放产业所占比重大,造成空气中颗粒物、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之机动车尾气、燃煤污染等,形成复合型大气污染,二次污染增强,特别是布袋收尘在治理粉尘方面的使用,在确保颗粒物达标排放的同时,细颗粒物通过滤袋而进入大气造成污染,致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天数所占比例较大,也与我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符合。

三是扬尘污染突出。我市每年约7000多万吨的水泥、煤炭、陶瓷及电厂粉煤灰等物料,几乎全部通过公路运输,加之包茂高速和210国道纵贯铜川南北市区,每天过境车辆达5万多辆,年物料运输量上亿吨,易形成市区道路扬尘污染;现有建设工地114个,主要集中在市区及周边,施工过程中产生扬尘,加剧了市区扬尘污染。

四是煤烟污染仍然存在。虽然近年来我市燃改气力度很大,但仍有近100多台燃煤锅炉需在取暖期运行,采暖期开始后煤烟污染显著增加;加之没有城市集中供暖,散户群众烟煤散烧现象不能完全杜绝,城市周围农村秸秆焚烧做饭、烧炕取暖等,采暖期煤烟型污染治理难度增大。

三、对策与建议

(一)推行网格化管理。借鉴兰州、宝鸡经验,推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污降霾立体防控体系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落实各级各部门、各基层单位的任务和职责,形成全社会工作合力;增设环保微信平台,发动社会广泛参与,全面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水平。

(二)突出重点,推动大气污染治理。以道路扬尘、建筑工地、工业企业、煤烟污染、机动车尾气和焚烧污染治理为重点;抓精细化管理;落实六要四禁止 12条措施;点线面结合,路、车、油同治做好交通污染治理。

(三)加大执法力度。集中执法力量,铁腕执法、对污染行为下硬手、零容忍,始终保持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逐区县、逐路段、逐企业开展治污降霾专项督察。采取明查暗访、全面曝光、重点约谈、严肃问责、严格考核等措施促进治理工作。

(四)广泛参与。实施公众治理、公开治污、有奖举报,建立建全信息公开机制,引导全民共同监督、参与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  市环境保护局污防科科长)

 

健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  共建和谐美好铜川

陈宝平

  

保守估计到2020年,我国老龄人数量将达到2.48亿,每6人中就会有一人超过60岁。银发潮已经到来!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每千老人30张床位,据此推算至2015年国内市场需要近700万张床位。庞大的老龄化人群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养老?当下社会的养老困局如何破解?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我市也同样面临着老龄化时代到来的困境。

一、问题与困难

14+2+1家庭结构模式,养老不堪重负独生子女们的难题真正到来了。“4+2+1”甚至是“8+4+2+1”的家庭结构模式,已经引发了重大的养老难题。身为顶梁柱的中坚力量,本身因生存竞争激烈,又常常被工作绑架,有些甚至在外地或国外工作,还要承受养老、养小的双重压力,一旦老人有病,不仅要承受经济压力,还要有足够的时间和体力照料陪护老人,年轻人不堪重负。

2、新常态下的养老难题,亟待破解。政府确立了基本养老方针,即: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同时确立了“9073”养老格局:90%的老人通过子女赡养照顾等方式选择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购买社区照护服务选择社区养老,3%的老人通过入住养老公寓选择机构养老。如今的“9073”已逐渐演变为“9064”。不管是“9073”还是“9064”的养老格局,都是基于社会现实的一种折中与妥协,真正的问题是,作为老龄化的主体,怎样应对无法自主的晚年生活,如何才能真正安度晚年?

二、我国发达地区养老模式的新探索

1、居家养老模式:以养老和地产结合的居家式养老模式。居家式养老往往以养老住宅、养老别墅等形式出现,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周边居多。

2、候鸟式养老:又称度假式养老,属于异地养老范畴,根据不同季节,老人选择度假式异地养老,住在异地的度假村,异地养老的时间,根据老人需求,短则15天、长则两三个月。例如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3、立体式养生养老模式:立体式养生养老是集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于一体,将运动、医疗、宗教、文化等养生方式相结合的立体式养生理念,是养生养老综合体的表现。

4、农家式休闲养老模式:农家休闲养老是一种候鸟型与旅游休闲型相结合的农家寄养式异地养老模式,是一种特殊的乡村旅游形式,也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种重要模式。

三、对策与建议            

1、政府高度重视。在全面掌握我市老龄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增加投入、有效组织、做好宣传、依法管理。

2、引进社会力量。比如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给以政策、经费支持。

3、吸收志愿者组织、社会工作者。对从事老年服务的社会工作者进行鼓励,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小组,满足老年人的真实需要。

4、为老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老人们的心理往往非常脆弱,需要心理支持。养老机构要根据实际邀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志愿者,为老人定期提供法律、心理和健康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以及提供临终关怀。

5、创造机制灵活、覆盖全面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设立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就餐中心、老年公寓、敬老院等,成立老年协会、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扩大对老年人口的全面覆盖。

6、发展老龄产业。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   民进耀州区支部副主任  耀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