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1-02-05 16:00:35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自从有了汉字就有了书法,书法距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与武术、中医、京剧一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国粹”。但是,在如今的电子信息时代,我们写字越来越少,书法传承渐有断代的倾向,至于提笔忘字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
这一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源于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学习、办公等方面的普及,键盘输入更多替代书写,很多人变成了“键盘手”,患上了“失写症”;另一方面,和学校教育对于书法缺乏重视也不无关系。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老师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书写技能的培养。广大学生每天埋头于书山题海,对于各种作业应接不暇,根本顾不上字写得好看不好看,工整不工整。
2013年起,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落实“书法进课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要求学生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各学校从小学三年级起要开设专门的毛笔书法课,近年来,上海、山东、北京等地区相继把书法纳入中小学考试。但由于缺乏监督机制,书法教育在一些地方并未落到实处,许多中小学的书法课每周开设一节,还经常被其他课程挤占挪用,甚至被取消。一些学生和家长对于书法也缺乏重视,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针对书法教育在推行过程中的问题,为此建议:
1.从全国层面出台相关规定,并引入考评机制,统一将中小学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考试科目,在中考、高考中增加书法知识的有关试题,以此提高全社会对于书法教育的重视。
2.编写统一规范的书法教材,规范推行书法教育的方向。同时加大书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书法教育推行方法规范。
3.加强宣传引导,厘清书法纳入考试不是给现有的应试教育加码,而是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同时适时组织开展青少年书法教育、书法大赛等活动,涵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