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9-12-02 10:04:08来源:编辑: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浏览:
今年以来,铜川市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十大行动、五大专项行动方案,聚焦堵点、难点,狠抓落实,推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迈向纵深。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上,成功入选“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上半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实现了争先进位。
一、2018年三级政协联动反馈问题落实情况
针对2018年在“优化营商环境三级政协联动专题民主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和反馈的案例,全市上下高度重视,进行了深入研判,就反馈问题予以分解落实,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加快整改。目前,反馈的问题和案例均已整改到位。
(一)对照对标研判不够精准的问题。
整改措施: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清形势,直面问题,认真分析梳理工作中存在的堵点和难点,对照先进地市和先进做法,及时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在此基础上,创新制定了行动指南,明确了行动路径、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按季度召开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找出工作差距,梳理问题清单,以颗粒化要求推进工作,同时就考核指标积极与省营商办、省统计局对接,力争把握重点,做出亮点。7月2日,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上,铜川成功入选“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在上半年全省营商环境监测考核中,我市实现了争先进位,位居良好首位。
(二)对照短板问题依然突出的问题。
整改措施:针对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办理数量少,样本框不能足额选报,导致指标排名落后这一短板,今年以来,全市工程建设审批改革持续深化,完成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清单梳理,8月30日在市政务服务网公布了72项审批事项。全市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120个工作日、90个工作日内。“一书两证”要件由33件精简至12件,办理时限由90个工作日压缩至26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了与省级管理平台、铜川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和联通,并在铜川政务服务平台上上线运行。同时,设立了4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确保让群众办事“就近办”“办一次”,让服务更便捷顺畅。今年全市办理建设项目施工许可数量较去年同期呈现较大增幅,已由去年的不到10件增长至目前的65件。
(三)对照政策机制有待完善和一些权限接不住的问题。
整改措施:今年以来,全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铜川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共涉及全市313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自5月份开始启动划转事项的协调和承接准备工作,6月27日第一批划转审批事项24项113个子项。9月30日,第二批划转审批事项15项33个子项。截至目前,各区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已全部组建完成,标志着我市“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审批运行模式已实现全覆盖。制定了《铜川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实现了与省级管理平台、铜川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和连通,并在铜川政务服务平台上线展示,一举赶齐了全省改革的步伐,实现了工作进度省市“同步”的目标。在铜川市政务服务网站公布72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为后续“减、放、并、转、调”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对照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问题。
整改措施:结合市政协调研建议,启动了融资困难企业帮扶工作,采取“股权投资、投贷联动”等形式对融资困难企业进行帮扶,协调相关金融机构及单位“一企一策”制定债务化解方案。截至目前,累计帮扶企业38户(次),累计投放帮扶资金1.15亿元,协调贷款1.40亿元。对5000余万元的债务风险成功进行化解,避免了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同时,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9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73.42亿元,同比增加11.98亿元,增长2.1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9.64亿元,同比增加27.1亿元,增长11.65%。持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丰富域内金融业态。组建了铜川市金服投资公司、铜川市金服转贷公司,目前已启动各项业务,并分别与省农担公司、域内8家银行业机构签约,正在推进合作项目落地各项工作。借鉴西安市通过建设西安民间金融小镇打造金融改革发展新高地的成功经验,推动建设铜川市特色金融街区,目前街区地标建设已完成。正在积极推动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实施资产重组,做好混合所有制融资担保公司组建工作,已与域内数家经济组织、民营企业达成出资意向。
(五)对照电力、天然气等企业服务意识有待加强的的问题。
整改措施:目前已将企业用气报装统压减到3个环节,推行大型用气企业报建“督导员”制度,对企业获得用气窗口申请即办后,剩余的办理事项均由市天然气公司“督导员”全程跟进办理,直至企业获得供气“只跑一次”。2019年冬供期,两次争取中石油和延长石油12000万立方米气量,为冬供期提供气源保障。市天然气有限公司已积极与杨凌LNG液化公司联系,协调沟通5%调峰能力相关租赁事宜,目前正在洽谈中。同时,成立了冬季高峰保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2019-2020年度冬季高峰天然气生产运行调度方案》,全力确保全市民生用气。铜川供电局全面推广线上办电、上门收资、快递送达和市政大厅办电业务,明确要求各渠道受理客户需求时,均必须告知客户后续业务由公司提供全程上门服务,基本实现除客户主动要求外,各类办电业务“一次都不跑”。对大中型企业客户,推行“1+1”方案答复模式,在答复供电方案时同步出具综合能源服务方案,供客户自主选择。协助客户制定建设里程碑计划,指导加快内部设计选型、设备采购和施工进度,提供报装全过程差异化服务,推进客户办电实施进度。组建了电力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督查中心,开展常态化督查,对客户反映的焦点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对客户办电过程中存在的“吃拿卡要”、“三指定”、乱收费等违规违纪问题,移交公司纪委依规坚决予以处理。
(六)对照数据共享不畅通问题。
整改措施:再造审批服务流程,大幅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突出“审批服务”这个职能定位,不断在压时限、减材料、优程序、精审批、降成本上下功夫。按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要求,从申请材料、办事流程、办理时限等逐项审核编制了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把划转的事项全部“颗粒化”分解,梳理公布了“四办”清单,即“一次办”事项146项、“网上办”146项、“马上办”28项、“就近办”25项,以“四办”清单为抓手,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将原审批环节由受理、初审、审核、审批和发证六个环节优化为受理、审核、审批三个环节,设立了公共服务类、工程建设类、行政许可类等11个分类综合窗口,推行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窗口受理模式。截至目前,市级部门“一网通办”已填报网办事项数共计达到2427项,网办比例71.66%,省职转办对我市网办事项数核对认定2343项,认定事项数量占填报数量的96.53%,位居全省各地市第4名。同时“最多跑一次”梳理事项1451项,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省级任务。
(七)对照服务窗口力量有待加强问题。
整改措施:今年全市在大力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积极协商交警部门在门口马路两侧增设了临时停车区,开展了“让车位给群众倡议活动”,又采取严格管理、温馨提示等措施,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群众办件的停车问题。二是把抽号引导台改为党员志愿者服务站,让工作人员从柜台内走出来、从座位上站起来,到大厅门口迎前服务。在志愿者服务站,为办事群众免费提供轮椅、打印等便民服务,接受群众的问询投诉,为老弱病残群众提供协助帮办服务。三是增设贴心服务,新建了母婴室、开通公众WIFI、免费提供热的纯净水,让群众感到市便民大厅办件,就像回家一样亲切,真正做到全方位服务群众。
(八)反馈典型案例落实情况。
一是关于企业反映股权收购的问题。王益区合生杰森科技有限公司与文茂装饰有限公司的两个自然人股东为父子关系,2018年向有关部门申请将文茂装饰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给合生杰森科技有限公司,变为一个自然人和其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公司。该企业于2018年12月20日开始办理该业务,经王益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指导,在相关资料准备齐全的情况下,于2019年1月7日对该公司股权收购业务办理完结;陕西照金世纪华耀科技有限公司当时办理业务为工商股权变更,不涉及股权收购,耀州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一天之内将该业务予以办结。
二是关于企业反映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陕西摩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当时主要反映的为无职工宿舍,园区无公交线路的问题。该公司位于我市耀州区大数据产业园,该园区总投资10亿元,占地3.43平方千米。主要以创业孵化大厦为核心,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吸引国内外大数据企业、创新创业企业、电商企业20余家入驻。今年以来,通过持续加大投资,目前,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612路公交车线路已在园区开通,为该公司配置了10套人才公寓,同时,公司配备有员工灶,工作环境优美,该公司对目前园区现状和条件表示满意;铜川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当时主要反映的是未规划公交线路、日常饮水主要靠窖水、无法建设职工宿舍的问题。该公司属于农业项目,地处我市小丘镇原党村,公司与通至市中心的耀旬路班车停靠站步行800米左右,22人上下班需要通勤的职工中,18人采取自行开车,仅4人需乘坐公交车,公司现有通勤车辆已满足职工上下班需求。针对用水问题,该公司在建设初期已配备了自来水管网,因小丘镇供水站管网问题导致自来水不能完全满足当地企业和群众所需,出现停水情况。目前,小丘镇自来水管网已改造完毕,能够满足日常所需,同时,陕果集团铜川分公司果品分拣线项目紧邻该企业新建机井,可提供有偿使用,为提供企业备用水源。关于职工宿舍问题,在2018年初小丘镇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后,职工宿舍和食堂已开始建设,目前主体已完成,预计2020年3月前入住使用。
二、2019年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一)周密部署统筹协调。
全市高度重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认真落实全省和市委、市政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加强领导,迅速行动。一是印发《铜川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019年工作要点》《铜川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方案》,创新制定了专项行动指南,明确了行动路径、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修订了《铜川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聘请和管理办法》,健全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特邀监督员作用,强化营商环境监督力度。二是开展了全市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印发了两批颗粒化任务清单,提出了解决措施,持续推进基层营商环境工作颗粒化提升。组织全市营商环境满意度电话调查,对全市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融资环境进行了摸底,企业群众对营商环境建设的感知度进一步提升。三是举办2019年市政府领导集体学法讲座,邀请知名专家解读了国家刚刚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二)全力开展专项整治。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营商环境领域专项整治。印发了《关于开展影响和损害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的通知》和《在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促项目服务群众见实效整治行动的通知》,着力解决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中“吃拿卡要”、办事效率低、简政放权不彻底、不到位等问题,帮助企业、项目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征集摸排问题线索,在铜川日报、铜川电视台、网站公布了问题线索受理电话及邮箱。8月底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受理并移送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3件并已办结。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问题22项,力促19个转型发展项目开工。争取项目94个,资金3.1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和6倍,涉及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群众关注的领域,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细化任务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1.简化企业开办注销程序,优化企业准入环境。进一步简化流程,缩短企业注册开办手续办理时限,自5月20日起,全面取消了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大力推广“微信办照”,推进营业执照办理全程电子化。精简审查环节,企业开办实现“零费用”并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简易注销2个工作日内办结,效率较去年提升三分之一。新开办企业公章刻制费用减免实现全覆盖,截至10月底,共为2671户企业免费刻制印章11369枚,为企业节省成本201.4万元。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0858户,同比增长46.07%,其中企业3380户,同比增长49.03%。
2.深化工程建设审批改革,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印发《铜川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铜川市政务服务网站公布72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为后续“减、放、并、转、调”改革奠定了基础。加快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9月24日实现了与省级管理平台、铜川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和连通,一举赶齐全省改革步伐,实现了工作进度省市“同步”的目标。
3.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暖,优化企业生产环境。全面梳理服务事项,进一步优化报装流程,精简办理环节,报装不必要的前置手续一律取消,实行容缺受理和全程跟踪服务。用气报装实行先踏勘后报建,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显著提高。通过“互联网+线上服务”手段,水、气、电缴费开通了8种电子支付方式,实现了电子缴费支付全覆盖。截止目前,办理用水报装11户,平均办理时间9个工作日;用气报装10户,商业283户,小型工商客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安装并通气,普通工商客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安装并通气;电力低压报装2337户,11个工作日内办结安装;高压报装268户,高压单电源38个工作日内办结安装,高压双电源53个工作日内办结安装。
4.方便不动产登记,优化企业建设环境。创新业务办理模式,推行产权证书速递送达服务。开辟了特殊人群“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和延时服务,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高。积极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住建、法院等单位同平台业务办理。首次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4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登记及大宗批量不动产登记13个工作日内办结,均低于全省要求时限。
5.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成功设立铜川市口岸办,全市外向型经济实现新突破。设立了全市首家公用保税仓,促进转口贸易,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已筹备设立“出口退税资金池”,再次加快出口企业退税时间,助力外贸企业发展。建立了重点外贸企业“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切实提升服务水平。截止9月底,全市新增外贸备案企业20家,企业总数达137户,完成外贸进出口1.95亿元,增长2270%,增速全省第二。实际利用外资4004万美元,其中实际合同利用外资3432万美元,实现高速增长。
6.提升企业纳税服务,优化企业税收环境。开展了“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和“减税降费千人万户服务行活动”,推出落实减税降费措、精简涉税资料、清理税务证明等4项18条具体措施;组织全市小微企业代表300余人开展减税降费“递进式”培训,确保政策应享尽享,同时,由专人负责涉税投诉跟踪处理。全面推行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和纳税人“承诺制”容缺办理,涉税办理平均时长降至2.1分钟,292个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264个涉税事项纳税人“最多跑一次”,企业纳税人网报开通率达100%。
7.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制定出台了加强银行业服务民营企业十条措施,着力降低民营企业获得信贷难度。以“投贷联动”“委托贷款”“以贷定投”等方式支持经营困难企业融资发展,截止9月底,累计帮扶企业38家,投放帮扶资金1.15亿元,协调贷款1.40亿元。协调相关金融机构及单位按照“一企一策”制定债务化解方案,先后对恒源地产、秦龙山水、丽水餐饮等企业累计5000余万元债务风险成功进行化解,避免了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
8.降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运行环境。严格贯彻中省减税降费各项政策要求,进一步降低企业社保费用支出等运营成本。缩短交通运输申请许可时间,实行道路普通货物运输、出租汽车更新经营当日申请当日许可。严格实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全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由原来的25项调整为22项。截止10月月底,税费减免共计9.11亿元。
9.深入实施五大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梳理了市级部门及下属单位各类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制定中介服务管理办法,中介超市上线运行。将政务信用监管纳入中介服务超市管理,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纳入失信黑名单管理,提高违法违规失信成本。制定公布了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及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并对22家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政务服务平台开通“政务服务邮政专递”网上申请,实现“网上批、快递送、不见面”,紧盯省上“9761”目标,“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达到70.62%,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1474项。对省市利企便民政策进行梳理,形成94条政策清单和110张政策落地服务流程图,在政务服务网公布,方便群众办事。
10.强化新闻宣传,优化舆论环境。在铜川日报、铜川广播电视台、市政府网站等市级各新闻媒体开设了“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栏专题,逐区县、逐部门采访,刊播营商环境类稿件及新闻系列报道共60余篇。陕西日报、环球网等中省主流媒体对我市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刊播稿件50余次。
三、存在问题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仍不完善。我市政务服务平台虽已建立,但部门壁垒、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水电气暖报装服务企业目前还不能通过政务服务平台自动获取企业营业执照、规划许可等报装信息,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一张网。不动产登记部门与税务、公安、民政等多部门信息还未实现共享,数据整合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少。我市“中介超市”虽已建立,但中介机构过少,主要是信用评级、资产评估、投资咨询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偏少,规模偏小,收费偏高,增加了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三)改革推进仍不平衡。在推进“放管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等改革中,区县、部门工作进展不平衡。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已经建立,但还未开展业务,各项管理运行制度和政策措施还未制订完善,建筑工程项目审批材料过多,业务流转办理不畅。
(四)营商环境监测评价样本框不足。我市各区县企业少、规模小,新落地企业也少,难以满足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考核评价中企业样本框及样本数量选取。
(五)宣传工作力度不够。我市营商环境舆论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工作亮点的总结提炼宣传还不够,宣传精准度不够,效果不理想,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
四、对策建议
一是深入推进五大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规范中介服务、规范涉企收费、诚信体系建设、优化便民服务、促进政策落地落实等五大专项行动,加快中介机构培育引进,完成收费清单“一张网”建设,开展政务诚信第三方评价,完善“四办”服务清单,促进中省市出台的利企便民政策有效落地执行。
二是紧盯专项整治。按照中省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要求,深入开展损害影响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着力破解堵点难点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加快“放管服”改革进程。在破解“放”不彻底、“管”不到位、“服”不高效的问题上下功夫。加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综合审批窗口建设,制定出台各项配套政策规定、管理运行制度和相关政策措施,提升服务项目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确保改革工作齐头并进。
四是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全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管理制度体系,梳理需共享使用的部门数据信息,实现部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办理。推动更多的事项入驻全市政务服务网和自助服务终端,探索推行电子证件,力争实现不用跑一次也可以办理,最终达到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全部可办”。
五是以问题导向紧抓重点领域工作水平。围绕企业群众反响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理、企业获得水电气暖、企业获得信贷、纳税服务等营商环境重点行业领域,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办理环节,压缩办理时限,降低办理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标尺,聚力破解营商环境重点行业领域难点堵点问题,创新工作举措,巩固改革成果,切实提升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的感知度和满意度。
六是加强舆论宣传。各区县和市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重点围绕各领域优化提升创新点和取得的成就,从具体事例入手,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入手,全面展示我市营商环境整体水平,扩面促动形成全民关注营商环境良好氛围,切实提升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的感知度和满意度。
五、恳请省政协予以协调解决的问题
一是恳请支持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8年,省政府批复同意建设铜川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航天科技、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根据省上关于国家级高新区地市全覆盖的要求,我市现已启动高新区“以升促建”工作,目前我市制定了铜川高新区升级空间范围方案,确定了“一区多园”的空间布局。请省上加大指导支持力度,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我市加快高新区“以升促建”工作步伐。并协调省科技厅给予更大帮助支持,成立科技工作会商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商业航天及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在科技项目、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二是支持渭北交通综合枢纽建设。为了加快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经济圈,恳请省政协协调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厅,围绕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加大铜川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将铜川照金货运机场、西安地铁10号线延伸(铜川)、铜川新区经三原至西咸国际机场城际铁路纳入全省项目规划盘子,加快实施西铜一级公路改扩建、大荔至凤翔高速公路铜川段项目建设,力促铜川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打造渭北交通综合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