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0-05-27 10:20:09来源:本站原创编辑: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浏览:693
按照市委2020年《协商计划》安排和市政协工作部署,2020年5月7日至9日,市政协副主席成登鹏带领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部分委员和智库成员对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耀州窑文化基地、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等4个市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察看、发放问卷调查表、听取园区管委会汇报、与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座谈交流等形式,详细了解园区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对进一步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一、基本情况
市级工业园区是我市工业经济追赶超越、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各园区着眼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园区道路、标准化厂房、供水净水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服务能力,有力支撑我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1.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类别 | 规划情况 | 建设情况 |
面积 | 52平方公里 | 5.4平方公里 |
水 | 供水站1座,日供水量3.5万立方米,铺设供水管道18公里,污水管道18公里 | 供水站1座,日供水量3000立方米,铺设供水管道5.5公里、原水利用管道3.5公里 |
电 | 规划建设110千伏供电站3座,铺设电力管廊15.2公里,供电线路18公里 | 建成110千伏供电站1座,铺设电力管廊3.5公里,供电线路6.5公里 |
路 | 规划建设“七纵八横”15条道路共40.1公里 | 建成锦园六路、锦业二路、迎宾南路和锦业三路共6.8公里,锦绣一路二标段1.4公里即将建成 |
气 | 规划建设天然气管线18公里,供暖管线18公里 | 建成天然气管线5.5公里,供暖管线0公里 |
讯 | 规划建设通讯基站14座,铺设管道18公里。 | 建成通讯基塔7座,铺设管道7.1公里 |
标准厂房 | 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50万平米 | 建成8万平米,满足4家企业需求 |
2.耀州窑文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类别 | 规划情况 | 建设情况 |
面积 | 8.77平方公里 | 3.6平方公里 |
水 | 供水站1座,日供水量1.8万立方米,铺设供水管道5公里,污水管道5公里 | 铺设供水管道2公里、原水利用管道3公里 |
电 | 规划建设供电线路10公里 | 建成供电线路8公里 |
路 | 规划建设7条道路共11公里 | 建成福泽路、铁龙大道一期、铁龙大道二期、东塬环线一期,老210国道黄堡段共5.6公里 |
气 | 规划建设天然气管线12公里,供暖管线8公里 | 建成天然气管线3公里,供暖管线 1公里 |
讯 | 无 | 无 |
标准厂房 | 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30万平米 | 建成15万平米,满足10家企业需求 |
3.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类别 | 规划情况 | 建设情况 |
面积 | 26.67平方公里 | 6平方公里 |
水 | 供水站1座,日供水量3.2万立方米,铺设供水管道17.4公里,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管道 78公里 | 建成提升泵站1座,日供水量3000立方米,铺设供水管道17.4公里,建成污水处理站1座,铺设污水管道14公里 |
电 | 规划建设110千伏供电站2座,供电线路14公里 | 建成110千伏供电站1座,供电线路14公里 |
路 | 规划建设“九纵九横”39条道路共78.5公里 | 建成玉皇阁大道、照金路、纬九路、纬八路、纬七路、经六路、经七路约13.8公里 |
气 | 规划建设天然气调压站1座,天然气管线21.05公里,供暖管线3公里 | 建成天然气DE250管线18.7公里,DE160管线2.35公里,供暖管线3公里 |
讯 | 规划建设通讯基站1座,铺设管道14公里。 | 建成通讯基塔0座,铺设管道14公里 |
标准厂房 | 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80万平米 | 建成11.1万平米,满足9家企业需求 |
4.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类别 | 规划情况 | 建设情况 |
面积 | 6.8平方公里 | |
水 | 铺设供水管道10公里,污水处理厂1 座,铺设污水管道22公里 | 铺设供水管道10公里,建成污水提升泵站1座,铺设污水管道4.8公里 |
电 | 规划建设110千伏供电站2座,铺设供电线路22公里 | 建成110千伏供电站1座,铺设供电线路6公里 |
路 | 规划建设23条道路共22公里 | 建成华夏大道、长虹南路、九州东道、旺旺路、大唐三路、大唐五路、樱园路、兴业六路、兴业西路约5.4 公里 |
气 | 规划建设天然气管线22公里,供暖管线6 公里 | 建成天然气管线12.9公里,供暖管线0公里 |
讯 | 规划建设通讯基站6座,铺设管道22公里 | |
标准厂房 | 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50万平米 | 建成 30万平米,满足60家企业需求 |
二、存在问题
一是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变动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一些园区功能定位不够准确,园区规划不科学,可行性不强。园区基础设施规划时常因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要求发生变化,缺乏系统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多是有资金时建一点、有项目时建一点、紧急需要时建一点,属于零敲碎打式的建设,没有形成有计划的整体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一些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没有人验收、没有人管理,导致后续工作停滞。项目建成投产后固定资产移交工作也滞后。就我市工业园区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制约园区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资金缺口大仍是制约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问题。
二是各工业园区普遍断头路较多,没有形成交通闭环。各园区都有较多未打通的断头路。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条总长约10.55公里的断头路尚未建设完成;耀州窑文化基地东源陶瓷产业园道路工程未建设完成;新材料产业园影响园区纵十五路、华原十路等5条道路未完成。
三是园区供水不足、排水不畅。铜川新材料产业园现有入园企业55家,但供水仍靠打井取水,而且只有一座提升泵站,日供水规模仅3000 方;园区建设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日处理污水仅2000方;园区排水工程建设滞后,雨天路面积水严重,雨水主要排到赵氏河和三原马额,周围居民意见大。加之一些污水管网、排水管网没有建成连通,随着崔家沟监狱项目建成和西安理工大学项目落地,大量人员入驻,供水、净水、排水都是很严峻的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只有一处污水提升泵站,园区大唐养生小镇、天众等重点项目的供水管道和污水排放管道还未通达。耀州窑文化基地没有污水处理厂,加之有文物保护红线,雨污水排放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四是供电、供暖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不足。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变电站主要用于新区鸿基路以南企业及用户供电,不能满足园区企业用电需求,天众项目没有专用变电站,园区供暖管道还未接通。新材料产业园区供暖项目建设进展较慢,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和耀州窑文化基地供暖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此外,各园区普遍没有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园区内缺少住宿、食堂、商场、医院、学校等生活性配套设施,金融、物流、法律、评估、咨询等服务机构也亟待健全完善。
五是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不顺、工业用地紧缺。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不足,管委会主要负责园区管理、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分别由新区管委会和市城投公司以及相应业务单位负责,造成园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和环境治理维护难度大。园区目前工业用地奇缺,可调整利用土地3宗共293亩,最大一块151亩,难以引进大项目。
三、对策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各园区要依据发展定位和园区整体规划,从生产、生活、服务等各方面进一步完善4个市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序有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要从产业发展、功能布局、投融资、经营管理等方面探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
二是要进一步加快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各园区要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分清轻重缓急,集中有限资金,按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序有力推进道路、供电、标准化厂房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断头路建设,实现园区交通闭环。建议市城投公司、新区管委会大力推进高新区西南环线、九州西道、西安重装南侧道路、大唐养生小镇周边道路等9条道路建设,同步配套建设排污、绿化、照明等设施,改善园区环境;耀州窑文化基地要加快东塬陶瓷产业园道路工程进度;高新区要积极与电力公司对接,加快建设1座110kv变电站,满足天众、大唐养生小镇项目建成后的用电需要。新材料园区和耀州窑文化基地要继续抓好标准化厂房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董家河工业园区要着眼项目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各园区要坚持“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从供水、雨水收集利用、排水、污水处理排放等方面综合考虑,整体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铜川新材料园区要积极引进社会投资加快建设坡头净水厂,提升净水能力,增加供水规模,同时要与市发展改革委对接,争取地方专项债加快园区东南角污水处理厂建设,满足崔家沟监狱、西安理工大学项目建成后生活用水和污水排放需求。高新区要积极与市环保局对接,加快赵氏河流域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建设,保证园区污水不外排,同时要尽快接通华夏南道至园区的供暖管道,解决园区企业供暖问题。耀州窑文化基地要充分考虑文物保护红线和临铁路临河因素,做好园区雨污水排放。各园区要积极与华能公司对接,通过供热管道和移动热源等形式,加快供暖项目进度,推进供暖设施全覆盖。各园区要尽快完善垃圾处理设施,进一步改善园区环境卫生。
四是要进一步加快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改善园区企业员工生活条件。加大对工业园区及其周边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民生设施建设力度,为园区企业职工解决吃、住、行、就医、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鼓励人社、金融、工商、通讯、物流、交通等部门在工业园区内设立便民服务网点,完善工业园区公共服务网络,确保园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园区要考虑把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融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之中。
五是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运行管理。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维护管理水平;对于符合验收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相关部门要及时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要尽快完成固定资产移交工作;整合相关部门资源,设立园区政务服务中心,把涉及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安评和环评等方面的重要职能交给专业管理团队。
六是要创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建议将4个市级工业园区企业缴纳的市政建设配套资金全额返还园区,或者缓建一些非急需建设项目,集中有限资金尽快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各园区要着眼“产城融合”加强项目包装,将纯公益类项目包装成有收益的项目,依靠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抢抓中央新增投资、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机遇,加强项目申报,争取更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积极对接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银行,争取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各园区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多方资金有力有效推进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七是要健全高新区管理工作机制。要进一步理顺高新区管理体制,明确高新区的职责与职权,建立健全权责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建议在铜川新区管委会加挂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牌子。要强化高新区科技、产业、财政等政策统筹能力,支持其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要加强高新区与市级部门之间的联动,解决高新区调区扩区、土地储备、规划报建、基础配套、绩效考核等问题和困难。要加强高新区管委会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增加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提高管理服务效率。要严格高新区土地管理,集约用地,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做好企业闲置用地的清理回购和督促限期开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