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建言献策 > 意见建议

市政协“弘扬耀瓷文化 壮大陶瓷产业”双月协商座谈会委员发言摘登

发布:2019-08-13 00:00:00来源:编辑:铜川市政协浏览:

“弘扬耀瓷文化 壮大陶瓷产业”工作是市政协今年双月协商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开好此次协商会,5月29日至30日,市政协教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先后深入陕西火凤凰艺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陈炉陶瓷工业园区双创产业园、中国耀州窑陈炉陶瓷总厂等13个陶瓷企业或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原则,6月16日到22日,调研组又赴湖南岳阳、醴陵和广东潮州、梅州四市学习考察。8月7日,组织召开了双月协商座谈会,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就“弘扬耀瓷文化 壮大陶瓷产业”进行了充分协商,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现将委员发言摘登如下:


整体规划布局  打造陶瓷产业集群

委员发言01_副本.jpg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我市面临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的严峻形势,以煤炭、水泥等资源开发为主的粗放型传统工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短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市经济追赶超越,是我们迫切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就我市情况来看,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重振耀瓷雄风、打造“丝路瓷都”为目标,不断弘扬耀瓷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现代陶瓷,我市陶瓷产业发展呈现出澎湃活力,陶瓷产业即将成为我市经济跨越发展新的支柱。

现代陶瓷产业发展是集综合性、系统性、复杂性于一身的完整产业链条为依托而发展壮大的。目前,我市的陶瓷产业,工艺上主要是以围绕耀州窑传统技艺、工艺挖掘开发为主;产品形式上主要以耀州窑工艺陶瓷为主的相对单一的产品产业模式;生产方式上大多为小作坊式生产。现有的日用陶瓷规模以上骨干企业少等,简单的说,我市陶瓷产业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产业布局分散,生产规模偏小,缺乏长线发展意识,就业容量小,经济贡献份额少;二是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线单一,高附加值的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对外开放意识不强,招商引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吸引力不足;四是陶土资源利用率不高,私挖乱采现象严重,原料低价外运,造成资源严重流失;五是耀瓷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市场影响力不足。

当前,我市正聚力打造环保陶瓷产业集群,努力使陶瓷产业成为我市在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龙头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支生力军,产业发展目标已确定,就要求我们要以更加坚强的决心和魄力,着力破解制约我市陶瓷产业发展的难题,促进陶瓷产业迅速崛起。为此建议:

1.制定全市陶瓷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各区县、园区要统一思想,按照全市一盘棋,高起点谋划,大手笔布局的思路,组建专业团队,在全面调查摸底、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铜川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在产业发展目标、项目支撑、政策支持、人才培养与引进、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方面成为我市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2.面向市场,加快研发推广。鼓励相关企业、园区走出去,开拓眼界,借鉴吸收陶瓷产业发达地区经验,建立以市场需求为主,有针对性的产品研发推广团队。各级政府牵头组织专业团队,对陶瓷从资源开采、泥料加工和陶瓷工艺到市场进行系列、深度的研发推广,抓紧注册陶瓷商标、地标等,打响陶瓷品牌。开发既具有耀州窑特色,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陶瓷产品。坚决禁止市域内各个陶瓷企业简单复制和价格挤压,防止出现市内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

3.筑巢引凤,强化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快落实铜川市陶瓷产业发展相关优惠政策,组织专业团队赴各陶瓷发达地区聚焦上市公司、瞄准陶瓷大品牌企业,开展招商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陶瓷产业类的研讨会议和展销会等,把握国内外陶瓷产业发展方向;在国内陶瓷集散地举办铜川陶瓷产品新闻发布会等,采取定向、精准招商的办法争取成规模、成集聚、成配套地引进大的陶瓷产业集群,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陶瓷企业来铜川投资发展;用好人才引进政策,引进一批优秀陶瓷研发和生产技术型人才,发挥大师工作室的凝聚作用,形成政府、学校、企业、个体等多位一体的人才培训循环模式,促进我市陶瓷产业迅速崛起。

4.多管齐抓,强化资源管理。制定陶瓷资源开采与保护规划,对于优质的陶瓷土资源,采取保护性开采、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由政府统一办理采矿证,将优质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防止资源的无序开采和浪费,杜绝任何非法手段占有资源,实现全市陶土资源集约节约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合理利用陶土资源,教育、引导企业将优质陶瓷土主要用于制作陶瓷工艺品,普通陶瓷土用于制作陶瓷日用品,较差的陶瓷土和陶土用于制造建筑陶瓷,利用好铜川交通便利、地处西北交通枢纽等地利优势和辐射作用,努力在我市形成种类齐全,品种多样的铜川陶瓷品牌,打造西北地区最具知名度及影响力的陶瓷基地。

5.抢抓机遇,扩大宣传推介。抓住西北地区陶瓷产业发展空白和我国部分知名陶瓷产地陶土资源枯竭、产业发展减弱的时机,积极做好相关陶瓷企业,产业转移承接的准备工作,做好铜川陶瓷产业优势的宣传推介,在中省各主流网络、电台、电视、报刊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铜川陶瓷宣传;条件成熟时在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地举办铜川陶瓷精品展、耀瓷文化展,提高铜川陶瓷产品知名度,打响铜川陶瓷品牌。


发展陶瓷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

委员发言02_副本.jpg 

6月16日至22日,我随市政协教卫体委员会,在市政协副主席穆新安同志带领下,先后赴湖南省岳阳市、醴陵市,广东省潮州市、梅州市(大埔县)就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关问题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吸纳相关经验,实地参观了两省四地产业园规划建设和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现场,听取了两省四地政府(相关部门)、园区管理机构、企业经营者的情况介绍,再对比我市现状进行了认真总结思考。现将对我市陶瓷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汇报如下:

1.加快园区建设,积极引进企业。一是精心建设园区。打造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为龙头,辐射带动周围的陶瓷产业,形成集聚的陶瓷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全力抓好产业园区大项目的引进工作。适当提高园区准入门槛,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引进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陶瓷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全力促进产业集聚,拉长拓宽产业链,以大项目推动园区大发展。

2.加强品牌建设,做优做精陶瓷。一是实施名标、名牌战略工程。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推动作用和市场综合效应,激发企业争创品牌的动力,引导和鼓励陶瓷企业制定产品标准,培育壮大自有品牌。二是抓好两个大师培育。支持和鼓励陶瓷企业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申报各个类别的工艺美术大师资格申报与评审工作,通过资格评审推动我市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培养。同时加强技术骨干力量培训,积极培养陶瓷专业实用人才。三是抓好陶瓷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耀瓷小镇”为核心,以周边陶瓷企业为辐射功能区,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的新型发展模式。四是抓好转型升级。支持陶瓷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及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合作,致力推动陶瓷工艺创新,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精陶瓷产业。

3.抓好技术改造,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改创新,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着重扶持发展一批主业突出、行业领先、市场前景好、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企业(集团)。一是积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我市陶瓷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围绕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改造,鼓励企业使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设备,推广应用智能化制造技术。实施“机器换人”工程提升企业装备水平。二是持续推进科技、设计、研发及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实施电机能效提升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全市陶瓷产业创新转型。三是着力提高陶瓷产品文化、理念和创意的创新能力。指导企业研发高性价比、高附加值、个性化、差异化、功能化、绿色化和多元化的产品,进一步提升陶瓷产品高科技元素含量、高文化元素含量、高艺术元素含量。

4.开拓国际市场,抢抓出口订单。紧紧抓住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贸稳增长的机遇,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抓好企业参展参会工作,推动我市陶瓷外贸稳定增长。一是组织动员陶瓷企业积极参加囯内外各种展销活动。重点组织好每年的丝博会和一次以上国(境)外专业展销展览会,抢抓出口订单,夯实扩大外贸出口基础。二是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陶瓷市场、陶瓷产业及工业化进程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争取组织陶瓷企业参加国外展会等,开拓东盟市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铜川陶瓷。

5.发挥政策作用,引导增资扩产。引导帮助企业积极申报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外贸稳增长等中央和省、市专项资金,激励实体经济发展。对陶瓷企业在投资、税收、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培养、节能降耗、股份制改造、境内外参展、拓展销售等方面给予支持,及时兑付实体经济奖励及外贸稳增长等专项资金,增强陶瓷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资扩产,提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思想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铜川陶瓷产业的发展须依靠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以超一流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倾全市之力、集各界之智,纳八方之财,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推进陶瓷产业发展,为我市“十三五”发展做出贡献!


弘扬耀瓷文化 发展陶瓷产业

委员发言03_副本.jpg

我有幸随市政协教卫体委员会参加了“弘扬耀瓷文化 壮大陶瓷产业”市内调研和外出考察,既学习了岳阳、醴陵、潮州、梅州四市保护传承陶瓷文化、发展陶瓷产业的先进做法经验,也看到了我市陶瓷产业同先进瓷区的巨大差距。现将对我市陶瓷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建议汇报如下,不到之处请指正。

一、弘扬耀瓷文化,打响耀瓷品牌

耀州瓷经过1400多年的烧造,如今已是我市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耀州瓷在我市有诸多优势,原料储量大、交通便利、能源便宜、距离省会城市西安很近、且文化优势明显。日用瓷做的是产业,艺术瓷做的是文化,铜川耀瓷文化其重点和核心是耀州窑文化,她的精髓是传承和在传承上的创新发展。如何弘扬光大耀瓷文化,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1.做好遗址保护,传承耀瓷文化。利用好耀州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优势,高标准打造集耀州窑博物馆、耀州窑遗址考古公园、大师创意园、窑神庙、耀瓷坊等为一体的耀瓷小镇,不断扩大耀瓷小镇影响力,实现工业项目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2.扩大宣传,打响耀州青瓷品牌。一是广泛组织企业外出参展和参加全国性的陶瓷专业竞赛,通过斩获大奖,提高耀州窑和耀瓷文化的知名度。二是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强陶瓷大师队伍的培养和利用,使不断壮大的陶瓷大师队伍,为铜川陶瓷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三是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不断强化耀瓷品牌培育和质量宣传,全方位帮助陶瓷企业建立健全认证认可、标准、计量和质量管理体系,引导和鼓励陶瓷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品牌建设水平。积极组织优势企业申报省名牌产品,加大对获得省名牌产品企业的宣传和奖励扶持力度,不断提高获奖企业的产品知名度和品牌竞争力。

3.挖掘耀瓷文化精髓,打造耀瓷文化IP。将耀瓷文化与艺术、绘画、音乐、影视、动漫、文化创意、出版、数字科技嫁接,推动耀瓷文化产业逐渐壮大。抓住筹备“一带一路”耀瓷文化艺术成就展机遇,通过展示交流,进一步加大耀瓷文化、产品宣传,提升耀瓷文化影响力。

二、加强产品创新,符合时代潮流

随着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与提高,陶瓷不仅仅要满足生活需要,更要满足家居装饰和艺术品收藏的精神需求。因此瓷器创新是重中之重。墨守成规、毫无突破的传统耀瓷,在当下难以使人产生与众不同、蕴意深刻的视觉感受,无法使人在精神上获得欣赏和满足感。紧跟时代潮流,结合耀瓷造型和装饰设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针对个性化需求而创新的既耐看、又好看的新耀瓷造型和装饰,是当代耀瓷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根据个人喜好而个性设计的器物,还有随时代而出现的绘图,如个人头像、明星画以及大众喜闻乐见的流行元素等,都是紧跟时代选择的创新。个性化、时尚化使传统瓷器有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因此我们要在科学技术和网络化、智能化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紧跟潮流,借助陶瓷3D打印技术,智能化设计,一品多用,从制瓷品种上全面创新耀瓷产品,借古开今、改良创新,使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并驾齐驱,为耀瓷发展带来更可喜的未来。

三、加大市场营销,拓宽营销渠道

1.丰富陶瓷品种,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一是扶持规模企业做大做强。如陕西火凤凰艺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的酒具生产,铜川秦瀚、恒晟的陶粒砂生产,以唐宋陶业公司为龙头的耀州青瓷生产,以陈炉为基地的民间瓷生产;二是坚持走民间瓷规模化发展道路,在兰花瓷、铁锈花瓷、茶叶沫釉瓷等瓷种上有所突破,立足“粗”、制作“细”,把民族的、民间的、地域的陶瓷做大;倡导一家企业专注一个品类,做细做精,实现“一厂一品”百花齐放。建立陶瓷企业目录,把陶瓷发展基金向同品类陶瓷企业中的优质企业倾斜,逐渐培育其规模化生产;四是开发紫砂园林瓷、殡葬三彩瓷等在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的紫砂、三彩类陶瓷;五是大力招商特种陶瓷、航空航天陶瓷等陶瓷新材料企业。

2.加大营销力度,拓宽营销渠道。建立互联网电商营销平台,由政府出资出人建设“互联网+铜川陶瓷”电商营销中心,形成集聚产品、信息、物流为一体的销售模式。出台本地用耀州瓷、城市建设使用自制环艺瓷的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占领铜川及周边城市酒店、宾馆等日用瓷、陈设瓷市场,以耀州瓷本土化使用逐渐向外扩展市场。借助丝博会暨西洽会的便利条件,在铜川设立丝博会“丝路瓷都”分会场,邀请丝路沿线国家参加丝路铜川陶瓷产业博览会,使该博览会办成丝路沿线国家最具影响力的陶瓷产业博览会。举办世界陶瓷铜川行,邀请国内外知名陶瓷工艺大师,在铜川进行陶瓷创意活动,将大师创作作品进行拍卖和公开销售,并邀请知名媒体进行全程报道,增加我市陶瓷品牌的知名度。

四、挖掘耀瓷文化内涵,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1.精装推介。创作一批文艺节目(舞蹈、戏剧、电视剧等),宣传耀瓷文化;广泛宣传,形成广告+报刊+电视+旅游网站+自媒体平台全方位的宣传推广体系,确保景区家喻户晓;活动造势,把一些大型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吸引来,邀请艺术家采风、写生、摄影等,创作一批耀州窑景区题材的精品力作,提升景区的美誉度;围绕耀瓷小镇建设,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依托陈炉古镇景区、耀瓷小镇打造以耀瓷体验+瓷艺会展为主的5A级中国陶瓷乐园。依托现有景点大力开展深受群众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如骑行、绿道徒步、彩跑、垂钓比赛、农耕体验等活动,以活动带旺休闲观光的人气,提升景区的知名度。

2.研究创新协调发展机制。政府及陶瓷、旅游主管部门加强协调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各行业的积极作用,引导全行业围绕“陶瓷+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积极参与,融合陶瓷各类要素资源投入旅游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陶瓷+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机制。一是大力推行陶瓷文化产业主动对接旅游,延伸文旅产业要素链条,拓展陶瓷发展新空间;二是围绕旅游消费需求,主动参与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制造;三是充分考虑与旅游功能配套,合理配置区域功能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人才基础  壮大陶瓷产业

委员发言04 ._副本.jpg

6月16日至22日,我随市政协调研组一行赴湖南省岳阳市、醴陵市和广东省潮州市、梅州市就陶瓷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听取介绍、实地察看、现场咨询、座谈交流等形式,学习了四市在陶瓷人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人才培养的主要经验做法

陶瓷制造是醴陵和潮州的支柱产业,两市非常重视陶瓷制造各环节所需人才的培养,其做法在湘、粤两省陶瓷业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醴陵是全国八大陶瓷主产区之一,被评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这里陶瓷人才济济,拥有20位国家级大师,100多位省级陶瓷艺术大师和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在企业层面,拥有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株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技术创新平合、23家企业研发中心;在政府层面,建有湖南轻工技术学校和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等陶瓷职业教育培训学校,此外还联合湖南工业大学建立醴陵陶瓷学院,开设陶瓷艺术设计、陶瓷智能制造、陶瓷新材料和陶瓷营销等专业学科。潮州陶瓷产业从业者多达数十万人,先后获得中国瓷都、国家日用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称号。潮州陶瓷产业迅猛发展得益于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一是工艺美术基础雄厚,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人数众多,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发展成为陶瓷产区年青有志者的自觉行动;二是拥有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学院、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潮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陶瓷后备人才源源不断;三是企业从全国各地引进和聘用了一批技术人才。另外,通过与北京、湖南、唐山、佛山等地的瓷泥技术、窑炉技术、色釉技术研究机构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关系,间接强化技术研发力量。

二、启示与建议

耀瓷是铜川的城市名片和文化符号。耀州窑火熊熊燃烧1400年,是我国古代六大历史名窑之一,被誉为“北方刻花青瓷之冠”。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力彰显耀州窑文化的时代价值,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动陶瓷产业快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全市规上陶瓷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5亿元,但仅占规上工业的2.34%。目前我市陶瓷从业人员仅3000余人,且从事经典耀瓷传承的多,从事现代陶瓷创新的少,要打造我市陶瓷产业千亿集群,人才支撑力量明显不足。为此建议:

1.政策支持,壮大陶瓷大师队伍。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建立师徒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各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不断增加大师数量,为陶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陶瓷研究单位和企业组织技术人员积极申报相关职称及各个层级的大师资格。支持陶瓷协会定期组织举办、协办不同层级、不同工艺的陶瓷制造技能大赛,持续促进耀瓷文化的彰显和优秀陶艺人士脱颖而出。

2.内外用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引进现代陶瓷产业各环节所需的国内高层次人才。统筹各方力量联系国内相关知名院校,对陶瓷企业家、专业技术、营销人才等进行定向培训。组织优秀陶瓷专业人才到全国著名陶瓷企业学习培训,强化技术研发力量。

3.校企合作,培养大批技术熟练的陶瓷产业工人。加快推动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陶瓷专业建设,努力打造成为我市陶瓷产业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培养基地。积极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所开展校所、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陶瓷专业实用人才,构建与产业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体系,提升学院对陶瓷文化传承、交流和辐射作用,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百花齐放,创建更多的陶瓷产学研基地。发挥市级陶瓷研究所的行业标杆作用,从人力、财力和政策上做大做强研究所,鼓励其和国内行业知名院所紧密合作,突破现代陶瓷制造工艺课题。鼓励企业与国内著名的现代陶瓷制造院校加强技术协作,共创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基地,并在耀瓷小镇设立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为铜川陶瓷产业的追赶超越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