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理论研究

致敬与超越之作

发布:2013-04-17 00:00:00来源:编辑:铜川市政协浏览:

        ——读长篇小说《唐僧译经记》有感

                                                                   秦凤岗

  

郭平安先生创作的长篇神话小说《唐僧译经记》,是明代伟大的文学家吴承恩之《西游记》的续书。《西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巨著,是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齐名的中国古代四大长篇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种。我认为,将郭平安的《唐僧译经记》与吴老先生的巨作相比,每有发现郭先生向大师致敬与试图超越之处。

     

超越时代岁月的接续

 

吴承恩的小说是对前人作品的再创作,郭平安的则是由他个人独立完成的。

 鲁迅先生指出:《西游记》一书,并非吴承恩个人的创作①。它的问世,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酝酿历程。早在南宋,就出现了话本小说《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是当时的“说话人”(相当于现代的说书艺人)演讲、说唱故事时所用的底本,故云“话本”。这本《诗话》讲述的,就是唐僧在猴行者和深沙神护卫下,赴天竺国求取佛经的故事。他们在得到经文5400卷之后,返抵长安。天宫突降彩莲舡,唐僧乘之向西飞去。唐太宗封猴行者为“铜筋铁骨大圣”。书中的猴行者与深沙神,就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沙悟净之前身。该书尚无猪八戒。金代的剧本中有《唐三藏》,元代的杂剧有《唐三藏西天取经》。元代的青花瓷器里,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一同西行的形象。元代就出现了叫《西游记》的话本小说。可见,早在吴承恩之前,《西游记》的故事,就己经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吴承恩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再创作工作,从而出现了长篇小说《西游记》,约84万字。可见,此书是古代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和作家创作共同结出的硕果。

 郭平安的《唐僧译经记》,讲述了唐僧取经回到东土大唐后,先后在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玉华寺等地翻译佛经的故事。该书长达98万字,规模宏伟,文笔诙谐,妙趣横生,色彩艳丽,别具一格。该书以唐僧译经的故事为线索,将社会矛盾和自然力量,幻化为一个五光十色的神奇世界。书中展现了许多生动曲折的情节,如“法师落陷飞凤山”、“珍宝剃刀渡窥基”、“妖鼠作孽到慈恩”、“痴女寻师到玉华”、“女王相思陷迷痴”,等等。并且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唐僧、唐太宗、神昉、窥基、女王、春凤、秋凤、青龙、凤霞等正面形象以及风妖、妖鼠、熊精、驴精等反面角色。书中的故事,包括一个个神话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哲理。但这部作品与《西游记》不同,不是从民间搜集来的传说故事,更不是对前人作品的再创作,而是郭平安个人心血的结晶。为完成这部煌煌巨著,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扎实的文学功底,克服了重重困难,渡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历时十余年,终于杀青。里面彰显着他的喜怒爱憎,凝聚着他丰富的想象力。

吴承恩的写作历程固然不易,但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从而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功底。而郭平安却没有,他得刻苦自学,补上这一课。他在工作之余的创作道路更加崎岖,难能可贵。

 

更接近历史上的伟人玄奘法师

 

郭平安比吴承恩幸运,有机会看到了有关玄奘法师的更多的历史资料,从而对玄奘有更多、更深刻地了解;笔下唐僧形象,更接近历史上的伟人玄奘法师。

众所周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当它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宗教、哲学、文学、美学、音乐、民俗等诸多方面,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儒、释、道)之一。长篇小说《西游记》,塑造出了包括玄奘在内的多个佛教人物的形象。但吴承恩是一位饱读《四书》、《五经》的老儒生,却不太懂佛学。鲁迅指出:由于吴承恩“尤未学佛,故末回至有荒唐无稽之经目。” ②吴老先生并不了解历史上的玄奘取经之历程。

  玄奘对佛学研究的程度,达到了中国佛教史上空前的水准。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他“备通经奥”、“聪悟不群”,学经“皆一遍而尽其旨,经目而记于心”。玄奘在西行途中不断讲经说法,并受到沿途信众的热烈欢迎。《旧唐书·玄奘传》就此写道:“辩博出群,所在必为讲释论难,蕃人远近咸尊伏之”。但在《西游记》中,他却从来没有向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沿途僧俗宣传过佛教教义。在我看来,这个玄奘不大像研习过三藏佛典的高僧,倒有点像穿着袈裟的儒生。这怪谁呢?只能怪吴老先生只是对民间集体创作的成果进行了再创作,而对真正的玄奘法师缺乏了解。吴老先生的在天之灵可能也很惋惜,他在当时没看到《大唐西域记》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也未能深入钻研佛教经籍。

 郭平安为创作《唐僧译经记》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不仅认真阅读了《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传》;又钻研了《金刚经》、《心经直解》、《佛光大辞典》等佛学典籍,并浏览了儒、道诸家著作与大量史书。从而使他笔下的唐僧,具备有深厚的佛学修养,并具有深厚的儒、道之学问。在《唐僧译经记》中,唐僧为了弘扬佛法,不辞劳苦,屡次讲经,如“法师讲经洪道悟”、“法师略讲师地论”、“慈恩经堂讲四谛”、“奉旨香山讲空有”,等等。矗立在读者面前的,不再是《西游记》中的那个唯唯诺诺、是非不分的僧人,而是一位精通三藏佛典与儒、道诸家学说、更能践行佛陀遗教的高僧大德。其形象,更接近历史上的玄奘,令人崇仰。

                 

 

昭示出玄奘法师的伟大精神

 

吴承恩的作品中人物故事多为虚构。郭平安的作品中人物故事多为真人真事的演义,更加昭示出玄奘法师的伟大精神。

 《西游记》虽然是以取经故事为线索的长篇小说,但其主人公不是历史人物玄奘,而是虚构出来的神猴孙悟空。玄奘的形象,不过是对孙悟空的配衬。在我国,《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在人们头脑中呼之欲出,妇孺皆知,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英雄人物之一,这是吴承恩的一大贡献。但书中的唐僧,却有严重的封建礼教思想,由此带来软弱无能、胆小畏难,易受愚弄、不明事理、不辨是非等缺点。一旦遇到妖怪,就惊得“魂飞魄散”,“坐不稳雕鞍,翻跟头跌下白马”。用孙悟空的话来说,他“太不济”,是个“脓包”。像他这样的人,怎能够得上是“民族脊梁”呢!《西游记》的读者,都喜欢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不爱唐僧。著名学者郭沫若甚至写诗道:“千刀当剐唐僧肉”。我并不认为吴承恩这样写有何不妥,但总觉得是对历史上的伟人之不敬、不公平。

 《唐僧译经记》中的唐僧,是该书中最光彩夺目的主人公。当他被常无形、去无踪、来无影摄入风王洞中后,十分冷静,力劝这三个吃人的妖怪改恶从善。当被劫入飞凤山后,面对美如天仙的凤凰姐妹的柔情,他无动于衷,一心一意弘扬佛法。当皇帝以高官厚禄为诱饵要求他还俗时,他毫不动心。他凭借着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排除重重干扰,前后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创造了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空前绝后的辉煌业绩。在作者笔下,唐僧再也不是窝囊废,而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英雄、伟人。

《唐僧译经记》的成功之处,在于写出了唐僧的精神。这就是为了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进取精神;是为了沟通中印两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交流,一往无前的献身精神;为了将古印度文化准确无误地介绍到中国,呕心沥血的敬业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他才成为照耀在历史天空中的灿烂明星,才会成为“民族脊梁”。

 吴承恩的作品没有昭示出唐僧的精神,郭平安的作品比较准确地做到了。  

 

 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空白

 

郭平安的作品是《西游记》续书中的成功者。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空白。

中国古代文学史告诉我们,当一部长篇小说产生重大影响之后,总会有人写续书。就《红楼梦》而言,就有《后红楼梦》、《红楼后梦》、《红楼幻梦》、《续红楼梦》、《红楼复梦》、《红楼补梦》、《红楼梦补》、《红楼再梦》、《红楼重梦》、《增补红楼梦》、《红楼圆梦》、《红楼梦影》等数十种。但这些作品文字拙劣,内容浅薄,纯属狗尾续貂,远不能同原著相比。

 《西游记》也一样。东施效颦者有《后西游记》6卷40回。书中说,唐僧虽在西天取得了真经,但没有得到真解。于是有一个位大颠和尚号半偈者,又去西天求取真解。辅佐他的是花果山上再次降生的石猴,叫小圣。在途中,收取了两个弟子:猪一戒和沙弥。他们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终于抵达西天,取得真解。其作者刻意模仿吴承恩,下了不少力气。但由于艺术功力不足,没有赢得读者的认同。

 从《西游记》衍生出来的小说,有《西游补》,明末清初的董说著。鲁迅评论该书时写道:“造事遣词,则丰赡多姿,恍忽善幻,奇突之处,时足惊人,间以俳谐,亦常俊绝,殊非同时作手所敢望也。”③但该书只有16回,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不能和《西游记》相比。

 纵观中国文学历史,在为伟大作家的作品写的续书中,没有一部是成功的。

 由此可见,写续书难。但不能不承认,《唐僧译经记》比较成功。无论篇幅还是内涵,都远远超越了《后西游记》和《西游补》。在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历史,公正地还原玄奘法师本来的伟人形象、宣扬玄奘精神诸方面,甚至超过了吴承恩的原著。《唐僧译经记》不单单是本续书,它写的是玄奘法师取经佛经的后半生___译经的故事,填补了历史上的空白,把玄奘法师完整的一生奉献在人们面前。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空前的。通过阅读此书,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智慧的宝库,是中华民族永立于世界东方之基,甚至将会在全世界得到普遍弘扬。可以说,玄奘法师圆寂1340多年后,吴承恩先生在去世400多年后,终于有了一个好知音---郭平安,完成了这一事业,使人们不再遗憾!

 

 

注  释:

①见《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第五讲》。

②见《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中)》

③见《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