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1-11-30 09:37:24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好多事,不管你做与不做,时间都在流逝;好多人,不管你念与不念,精神永远长存;好多地方,不管你去与不去,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
一转眼,时光过去了 80 多年,当我们穿越时空,梳理 80 年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不由得不慨叹,80 年,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从内忧外患、饱受欺凌到民族自强、大国风范;从国不像国、家不像家到繁荣昌盛、民富国强;从混乱动荡、民不聊生到社会稳定、安居乐业……只要你触摸历史,你就会感受到这种变化;只要你尊重历史,你就会被那群为之而奋斗的人所感动;只要你感悟历史,你就会珍惜今天这一切的来之不易!
遥想 80 多年前的关中大旱,三年春夏无雨,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民以草根树皮充饥,更有易子而食的惨剧发生;而中华大地上,军阀混战正酣,国民政府除了剿灭共产党,谁将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日寇加紧从东北开始灭亡中国的步伐,蒋介石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似乎那些为了民族的前途命运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人,比如狼似虎的日寇更可怕,必将剿除而后快!在干旱的渭北高原上,在沟壑残塬交错的陕甘边,在梢林密布的高山深涧中,一个个贫瘠的村落间,横行着如雷天一、夏老幺、张彦宁、魏生财这样的人,他们是国民政府的官员,却与土匪无异,肆无忌惮地屠杀一个个瘦弱的生命却无人问津,疯狂地劫掠百姓财物却被国民政府默许……在那样的年代,百姓连一块安居的家园都找不到,何谈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富强!
正是有了如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李妙斋、黄子文一样的共产党人的前赴后继,人民才看到了希望,民族才有了前途。他们怀揣理想,为民抗命,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他们没有畏惧;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他们没有退缩。当中央红军落脚陕北,陕甘边的火炬照亮全中国的时候,中国革命迎来崭新的一页。8 年抗战,中华民族结束了 100 余年外强凌辱的历史;推翻蒋家王朝的腐败统治,中国人终于真正站立了起来。我们开始活得有了尊严,有了民族自豪感,第一次感觉到了国家的强大、祖国的可以依赖。新中国成立后 60 多年的建设,我们突破了西方列强的围堵与封锁,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建设成了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现代化国家。今日之中国,谁敢挑衅欺侮?今日之华夏,谁不为之骄傲?今日之中国人民,谁不是当家的主人?!
当年,提起老区,留在人们脑海的总是破旧的房屋、破烂的衣裳,没有电灯,以及艰苦的生存环境。贫穷,几乎成了所有老区人的代名词,似乎一切都是天经地义,一切都是无法更改。我们凭着一股青春的热情和冲劲,为老区的发展鼓与呼,为老区经济的发展寻找突破口苦苦探寻。历时 4 个月的采访结束时,当冒雨穿雾归来,愈来愈接近我们生活的、熟悉的城市,愈来愈远离那火热的红土地时,我们的心情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沉重,那日行百里的困乏,那穿行荒山密林中的寂寞,那身处无水无粮时的艰难,那途中或多或少的不愉快,此刻都化为了一种对红土地的深深眷恋。
一眨眼,记者当年还是一个新婚青年,如今孩子已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20 多年中,记者采访过的老革命一个个驾鹤远去,我们走过的陕甘边这块红土地,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昔日需要步行好几日的路程,如今一天可以驱车打几个来回;昔日为能吃饱穿暖而忙碌辛苦的老区人民,如今想的是如何在小康的路上越走越宽。当年,老区还很贫穷,但我们从贫穷中看到的是老区人民纯朴的热情和“人穷志不短”、不甘落后的创业精神。难忘那八只高举的拳头,难忘“白色革命”掀起的风波,难忘那些红土地上的“烛光”,难忘那些富了大家穷了自己的村干部们,是他们在推动着老区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崎岖的山道上,在茂密的树林中,无不洒下他们的汗水。
一段难忘的记忆,是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近两年,记者再次梳理了 一下当年采访的笔记,计算了一下所走的路程,走访的村庄和人物,得出的结果是行程 3000 公里,加上近几年驱车走过的行程,总计超过 1 万公里,采访村庄 70 余个,采访的老红军及普通干部群众约 300 人。
在采访的日子里,无论我们走到那条山峁沟岔,只要有人就有歇息的地方,就会给你指路,就有人站出来做向导。有几位老红军在我们采访时还挺好,但离去后却接连传来他们去世的消息,也许他们是在等待,等把所有的故事都讲给我们听,然后告诉世人:当年还有一批这样的人。因为平时他们无人诉说,无处诉说。在老区人民心中,“红军”,永远是个难以忘却的字眼。
20 多年来,已记不清我多少次向周围的朋友介绍陕甘边的故事,介绍照金的故事。近年来,这种情愫愈加强烈,曾经步行过的地方,我陆续驱车重新去过,照金、庙湾、芋园、陈炉等地方,去过最少不下三遍,每一次,都会加深我对这片土地的挚爱,每一次,我都强烈地希望,让照金精神,让老区革命的故事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