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文史工作

照金记忆——百年古镇 千年炉火

发布:2021-09-13 16:00:29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经过短暂休整,1993 年 6 月 7 日,我们再次踏上征程。从铜川市老区过漆水河上东南山梁行进约 30 公里,山巅间,星罗棋布着一座座制瓷窑场和一户户夹杂其中的人家,斜坡漫道、台阶小巷,窑院古树,袅袅炊烟……耀州窑的炉火在这里已经延续了 1400 年,这座山间小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陈炉,因瓷器而声名远播。

记者出生在石柱原,小时候,站在文王山下那个小山村的塬畔,隔着山梁和沟壑,每天晚上都会望见远方山峦上的点点灯火,我经常会好奇地问:“那是什么?”大人们说:“那是陈炉,烧碗的地方。”陈炉便在我的记忆中扎了根,童年的印象中,那是一个神秘遥远的所在,是光与火的化身。每年秋收后,都会有人用架子车拉着大小不一各种式样的磁瓮、碗碟,到村里来换粮食,那时我又觉得,陈炉很亲很近,我们要吃饭要喝水,一定不能离了陈炉。第一次去陈炉,是学校毕业后的一个秋天,走在那瓷片铺就的小道上,激动地在一座又一座瓷罐垒就的窑院间上蹿下跳,把那燃着熊熊火焰的土炉看了又看,蹲在拉坯的师傅和刻花的女工跟前足足看了一个下午,直到夕阳的余晖将古镇染成金色。离开的时候,特意到镇上专营瓷器的商店买了一对花瓶,花了 1 块 8 毛钱,30 年过去了,这对花瓶依然放在我的桌案上。

“重走红军路”让记者有了一次深入探究陈炉古镇的机会。《同官志》记载,陈炉镇“在县东南三十里,盖以陶炉陈列而得名也。莫考所始,相传黄堡镇陶业废后,居民移陶于此。村长五里有奇,居民沿崖以瓷砖甃洞而居,上下左右,层叠密如蜂房。建有四堡,在南曰南堡,北曰北堡,西曰西堡,又曰崔家堡, 西堡之南曰永受堡,均以瓷砖砌就,各约数十亩,除南堡外,各有居民二三家至十余家。四堡四方相向,各距三五里,中为陶民所居;有东西二街,东曰上街,西曰坡子;居民七百余户,为本县之首镇焉。陶瓷及煤业均盛”。

关于耀州窑在黄堡的十里窑厂为何一夜之间消失,一直是一大历史迷案。同官县志记载,考古发现黄堡“道旁白骨如乱麻”。一种说法是“昔日焦赞行劫于此,杀人所积”;另一种说法是,金兵入关灭掉北宋时,十里窑厂遭遇空前浩劫,工匠被金兵掳走,窑工多被杀,窑厂被焚毁。不论哪种说法,都倾向于耀州窑毁于兵火。

战乱中,耀州窑工匠的后人们逃到山上继续以制作瓷器为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瓷镇。千百年来,陈炉山炉火不熄,史载“陶场南北三里,东西延绵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所谓“郁郁千家烟火迷”,以“炉山不夜”的美誉列为“同官八景”之一,在这里烧制的青花老碗、水瓮大缸、菜碟盐罐走进了八百里秦川和黄土高原的家家户户。人人都会烧瓷器,家家户户有窑炉,陈炉人的血脉里,传承着祖先技艺的因子。陈炉的山,到处留有岁月的遗痕,就像火红的炉膛;陈炉的路,是碎瓷片铺就的,墙壁是陶罐、磁瓮垒砌的,就连窑顶上的烟筒,都是瓷质的。

1936 年 12 月 25 日,贺龙、关向应率红二方面军来到陈炉镇,利用西安事变后国共初步达成协议的有利时机进行了短暂的整训。红军部队占领军台岭, 控制制高点,保障了进驻陈炉镇的安全。红二方面军一方面组织工作队大力宣传抗日救亡、减租减息政策,以扩大共产党抗日影响,一方面在部队内部开展学军事、学文化、学政治的教育活动。1937 年 3 月 8 日,红二方面军在陈炉镇上街梁氏家的“静守堂”内,召开了红二方面军党员代表大会,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有力地促进了全军一致抗日和抗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红军影响下,民众踊跃参军,陈炉镇的陶瓷工人还成立了“工人抗日救国会”。同时,还协助陕西省委北路巡视员,共同建立了中共同官县工委和中共耀县工委,在铜川形成了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革命高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二方面军在富平县庄里镇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零师,经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

解放后,陈炉逐渐发展成为陕西乃至西北最大的制瓷窑场和瓷业生产基地,被称作“东方古陶生产的活化石”“东方陶瓷古镇”。至 20 世纪 60 年代,陈炉陶瓷厂已拥有上千名工人,规模宏大,实力雄厚,企业还拥有近 2000 亩土地,陶瓷工人半工半农,一边烧窑,一边种地自给自足。1963 年,陶瓷厂成立了一个专门种地的副业队,将副业队和部分工人家属分出来,建立了一个以陶瓷工人为主体的新型农村——新兴村。记者在新兴村采访时,支部书记雒新告诉我们,刚从陶瓷厂分出来时,有 70 户人家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耕种着1020 亩土地。从那时直到“文革”,工是工,农是农,不许搞副业做生意,一个劳动日才 3 毛钱,队里只有 5 头牛、两孔破窑洞,家家户户粮食不够吃。第一生产队有 18 户人,家家有人当过村干部,最短的只当了 18 天,见事情难干就不干了。1982 年生产责任制后,这个著名的工人村焕发出崭新的活力,工农业齐头并进,1986 年后办起了好几个企业,有煤矿、陶泥厂、熟料厂、工艺陶瓷厂等,村中男劳力基本上都在企业打工,做生意、跑运输的人很多,1987 年一年村里就买回 4 辆汽车,有一户连续三年向国家交粮超 1.3 万斤。

2016 年 9 月 3 日下午,燥热了一个夏季的关中大地迎来了久违的凉爽, 三三两两的游客在陈炉镇的窑院、台阶、坡坎上漫步。停车场有专人指挥,不收费,这让每一个来的游客顿觉亲切。曲曲弯弯的山道干净整洁,小巷中有工人正在施工,砌路的材料依然是陈炉独有的陶砖瓷瓦。如今的陈炉,已是陕西省命名的文化艺术之乡中唯一的陶瓷之乡,每年都会吸引大批中外专家、学者、文化艺术界名流前来观光、考察,成为名符其实的渭北陶瓷文化旅游名镇。

路边就是居民窑顶的场院,时近傍晚,老人们开始走出窑洞,坐在场院边聊家常。见记者拍照,每一个人都开心地笑着,那么亲切,那么自然,一位大妈 摆出夸张的造型,亲切地拉住记者问长问短,让吃让喝。从进入古镇到离开, 两个多小时里,记者没有见到一个向游客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商贩,没有遇到一处收费的“景点”,没有听到一句喧嚣吵闹。从穿着和表情,你能分得出每一个地道的陈炉人。我没有去打听陈炉镇近年来的旅游收入,没有去打扰新兴村的宁静,我想,还有什么财富能换得来这纯净如水的民风?陈炉人的质朴、实在、和善,让我的心里突然就有了想在这里常住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