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文史工作

照金记忆——转角镇,土地的革命

发布:2021-08-31 10:17:19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翻过长蛇岭上的马栏山,便由渭北高原跨入了黄土高原,绵延 400 多公里的子午岭(又称横岭)横跨陕、甘两省,分隔泾、洛两大水系,史载“西挽宁庆,  东接延安,南连耀州,北抵盐边”,揽起了甘肃华池、合水、正宁、宁县及陕西富县、黄陵、宜君、同官、耀县、旬邑等 10 多个县域。群山之中,发源于此的马栏河自东北向西南,静静流过宜君、旬邑,向南注入泾水,马栏、转角就像镶嵌在河岸的红色明珠,闪耀在陕甘边革命的历史上。

1932 年 1 月初,由刘志丹、谢子长、阎红彦等领导的南梁游击队、晋西游击队、陕北游击队合师于甘肃正宁县月明原,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2 月 12日,西北反帝同盟军在正宁三嘉原授旗,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宣告陕甘边革命史上第一支红军武装力量的诞生;4 月 20 日,中共中央指示在陕甘游击队基础上正式创建红军,并于 8 月 1 日给中共陕西省委发出《指示信》;8 月 25 日,中共陕西省委召开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创建陕甘边新苏区及红 26 军”的决议;9 月 17 日,中共陕西省委制定了《边区军事计划》,对红 26 军的编制、任务、战略战术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规定;12 月 24 日,陕甘游击队在宜君县转角镇(今旬邑县马栏乡转角村)举行授旗仪式,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 26 军第 2 团,下辖骑兵连、步兵连和少年先锋队,杜衡任军政委兼红二团政委,王世泰任团长,郑毅任参谋长,刘志丹任政治处处长,标志着陕甘边第一支有正式番号的红军部队的诞生。从此,骤风暴雨般的革命斗争活动高潮迭起,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由马栏镇东行约 25 公里,便来到了陕甘交界的三岔路口,由宜君通往甘肃正宁的古道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拐弯之地,转角镇因此而得名,古为宜君县西五镇之一,来往于陕甘的商队到了这里都要歇歇脚,打尖住宿;如今为旬邑马栏乡一个行政村,下辖的转角、朱家店、杨家店 3 个村民小组 11 个自然村, 依次分布在马栏河川,著名的“马栏农场”就设在这里。

同为山区,与衣食村一道山岭相隔,转角却没有煤炭资源,但依然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1932 年 12 月,刘志丹等革命家从这里开始,掀起轰轰烈烈创建陕甘边根据地的革命。1993 年 6 月,我们在这里采访时,了解到老区人民打破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引发思想观念转变,从而走上致富之路的又一次革命。

马栏一带人口少、土地广,从 1932 年到 1986 年,时间整整跨越了 54 年,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转角人依然停留在“朝天一把籽”的传统农耕模式上,广种薄收。然而,在“大跃进”时期,一些干部让群众上山砍回柴杆堆在一起,上面撒上玉米充作粮仓,硬是吹出了个全省有名的粮食高产区。谁能知道,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这里的山坡地打不出麦子,玉米产量很低,亩产只有 200 斤左右,人们的口粮以苞谷面拌洋芋蛋为主,能吃上一口白面就像过年一样,一直处于挨饿的状态。村支书任建中说,小时候家里吃土豆连皮都舍不得刮。

1986 年,马栏乡决定引进塑料薄膜覆盖技术,提高山区粮食产量,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但令人难堪的是乡、村每亩地各补助 10 元搞地膜玉米的消息传开后,全村 118 户人家竟没人买这本账。没人接受这场迟来的耕作革命。老支书朱柴林、副村长张明生看到这种情况,毅然决定各自种 3 亩地膜玉米, 搞一次前人没搞过的试验。

麦子山,是转角唯一能打出点麦子的地方,是一面充满转角人希冀和渴望的山地,朱柴林的 3 亩地膜玉米就种在了这上面。一些老农笑话说,这样只能种草。朱柴林、张明生对此只是默默地承受。

经历了风风雨雨后,终于迎来了成熟的秋天。张明生、朱柴林种的地膜玉米亩产达到 500 公斤和 600 公斤,而村中其他人家种的玉米最高亩产也只有200 公斤,差距如此巨大,村民们冲着那金黄色的玉米傻了眼。许多人后悔了,后悔自己没种地膜玉米,还要紧巴巴地吃粮;一些人也放出了风凉话:那还不是冒碰的,谁知道明年能收个啥东西呢!

说归说,做归做,转角人如铁桶般固有的思想观念,终于被这场迟到的白色革命引发的金黄色冲击波钻了一个眼,一些人开始找朱柴林、张明生请教地膜玉米种植技术,一些人开始寻找地膜的来处。第二年,转角的地膜玉米发展到 80 亩,第三年发展到 500 亩。地膜洋芋的种植也成熟普及起来,亩产高达 3000 斤。

当转角人第一次拥有余粮真正不再挨饿的时候,他们明白了祖宗留下的规矩不一定非得坚守,明白了他们的脑筋在这改革大潮中需要来个急转弯。于是,这个陕甘交界的山村第一次有了蓝月亮酒家和随后建起的 10 多家餐馆,有了奔驰在陕甘地区的东风、解放车,也有了敢到内蒙古搞房地产的农民吴照轩。这里过去没有一只羊,现在有户存栏羊超过百只的人家;过去这里满山的药材没人采,种的洋芋只为度饥荒,现在这里有了专采户,洋芋被加工后运往四方。1992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720 元,杨家店子人均过了 800 元,高过一个国家干部的年收入。村民郭昌俊靠种地膜玉米、洋芋、甜菜年收入六七千元;王根牛过去穷得揭不开锅,靠打猎为生,如今年收入过万元。

我们采访时,村支书任建中正兴致勃勃地与铜川市中医医院商谈联建松子油加工的事,药材种植基地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周围县乡正宁、黄陵、宜君、淳化的干部群众一拨又一拨地到转角来学习地膜玉米种植技术。

任建中介绍说,红军改编时,转角镇子只有 48 户人家,分散居住在沟沟岔岔里,马栏成为陕甘边南区的革命中心后,安置了许多逃难到边区的灾民,如今转角的 118 户人家号称来自 9 省 44 县。1986 年以前,80%的人住的是土窑、草房和庵棚,到 1992 年 85%的人搬入了平房,村村通了自来水。

我们无法估算转角人这场打破传统耕作模式的革命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如今,当我们走过照金、庙湾、瑶曲以及宜君、黄陵、旬邑、正宁等老区的土地时,步入眼帘的是满山遍野一道道漂亮的白色曲线,如音乐的旋律般美妙,如绘画线条样充满神韵,这是中国农民向贫瘠的自然条件宣战,用全新的种植技术在大地上画出的美丽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