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文史工作

照金记忆——衣食村,大山的忧虑

发布:2021-08-16 08:56:37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在瑶曲镇西北约 10 公里的大山中,有一个名叫“衣食”的村落,不到 700人,由 6 个自然村组成。相传,明代因该村物产丰富,百姓丰衣足食,故名。得益于大山的恩赐,1993 年的衣食村,是瑶曲乃至整个耀县为数不多的富裕村之一。

北靠宜君焦坪,南连安里、石柱,东临铜川王家河,西接柳林、庙湾,从庙湾东行,一路群山,瑶曲镇 152 个自然村散落在 210 平方公里的山峁沟洼间。相传,瑶曲有五川、六山、十五面坡,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叠,贾曲河、瑶曲河于罗子村交汇,经西南流入沮河。瑶曲 1939 年首次解放,是当年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也是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进攻延安的前哨阵地,国民党骇人听闻 的“火烧葫芦村”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1993 年 5 月 20 日一大早,来到瑶曲采访的第一天,我们就选定了衣食村,因为它的富裕,也因为它曾经无数次迎接和帮助了那些叫“红军”的队伍。

一条沙石公路从山脚蜿蜒绕上山梁,一路朝北,不时有运煤的卡车从身边驶过,卷起一溜尘土。进入山间,远处的山坡上有隆隆轰响的推土机在忙碌,不时有一两处煤场露出地面,衣食的村道上,铺着厚厚的煤灰和矸石,村中有饭馆、商店和三三两两说着外地话的矿工。瑶曲境内地下煤炭储量丰富, 煤层高,质量好,清代以来就是传统的炭场,许多贫困农民以在此背炭为生。

衣食村的富裕,和老区其他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子一样,也是因为煤炭。老支书张发银给我们介绍,改革开放前的衣食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是全镇最穷的村子,十几岁的大姑娘穿的衣服连屁股都顾不上,村里娶不到媳妇的大龄青年有三十多个。1979 年,村支部顶着政策不允许、没有资金、没有技术的压力,硬是靠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带领村民挖开了民国时期已经封闭的老窑口,凭着“老煤子”的经验开山挖石,终于在开到第六口老井时找到了煤。从此,衣食村人开始一步步摆脱贫穷,走上富裕,1982 年一年就娶回了 26 个媳妇;到 1992 年底,在老区绝大多数村子还像陈家坡一样

在贫困线挣扎的时候,衣食村的集体固定资产达到 282 万元,村民银行存款达到 100 多万元,村里办起了图书室、广播站,学生上学、村民看病,就连地里用的地膜都由村集体补贴。提起带领他们致富的老支书,村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

衣食村的富裕,让周围那些地下没有煤炭的村子叹羡不已。其实,在照金,在庙湾,在老区几乎所有首先富裕起来的村子,当问及这些年致富的原因时,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出同一个答案:我们这里有煤,开有煤矿。

老区的富裕让人欣慰,但单一的致富路径引起了我们的担忧。采访路上, 一个沉重的话题一直压在我们的心头:当一座座煤矿建起,当一座座煤山挖空,带给老区人民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改善,还有一个不久的将来必须回答的问题:挖完了煤炭挖什么?1993 年的煤城铜川,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地凸显出来,13 座大型国有煤矿纷纷因资源枯竭而陆续停产,30 万煤矿工人面临下岗……

的确,煤炭的开采,使老区许多过去贫穷落后的地方富裕了起来,寺坪、衣食、背塔、南塔、穆家庄等无不因煤而富,他们对那乌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8 只高高举起的拳头,曾使寺坪人与贫穷告别;芋园 13 户农民在支书田发义的带领下,向大山要效益;一座煤矿,使衣食村人实现了多少辈人不愁衣食的梦想,一步步走上文明的台阶。然而,就在那乌金滚滚出、钱财源源来的时候,一种干什么都不如挖煤的特殊观念开始左右许多老区干部群众的思想, 许多耕地被弃耕荒芜,大量的植被破坏,林木遭破坏性砍伐,水土流失严重。

面对大山,我们突然感到有点迷茫,不敢想象三五十年之后,当煤炭资源枯竭时,老区将如何面对那荒芜流失的土地?如何面对土地流失后粮食的危机?是否会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老区,是否有人能够回答或解决这个问题?是否有人在为未来的发展早做打算?

革命老区衣食村会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呢?在村委会,当村干部介绍说,1992 年村子工农业总收入为 252 万元、其中煤炭收入为 225 万元时,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张发银支书解答到,在衣食村开挖的第一个矿井没有煤后,他们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从 1989 年开始,村上着手地面企业的起步,

办了一个饲料加工厂,组织 12 户村民搞笼养鸡;办了一个面粉加工厂,把农户的余粮收集起来加工成面粉供应附近国有煤矿;变村民手里的死钱(存款) 为活钱,集资购买车辆组建运输队,到珠海等特区城市揽活干。兴办企业的同时,村上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购买了三台推土机专门用于平整土地,目前村里的坡地 80%已经整修成平地,粮食产量比 1980 年翻了 5 倍;1992 年,村上还栽种了 50 亩苹果、100 亩花椒;为了推广地膜玉米种植技术,村里每年免费向村民发放地膜。从长远考虑,村里不断加大对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从 1985 年开始,来村小学教书的老师除工资外,每月都能领到村里额外给的补贴,每年免费提供一车煤;村中的孩子一到六年级免费入学,考上初中、高中村中都有补助,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奖励 300 元;村里出山的公路早就修通,今年计

划投资 30 万元硬化路面……

张支书的回答给了我们些许安慰。夜幕降临,在山间点点灯火的伴随下,望着黑黝黝连绵起伏的群山,听着沟涧里咕咕的溪水声,心里默默地祝福着,为老区的人,为老区的山,为老区的水,为老区的土地和森林……

20 多年过去了,铜川已不再被人们称作“煤城”,在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工业强市、文化兴市、生态立市,建设能源、果业、现代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休闲养生 6 大产业基地,成功走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转型之路,一个绿色大美的铜川充满活力,稳步迈进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行列。

2016 年 9 月 17 日,中秋节的假期,坡田里的玉米开始成熟收获,山上的林木依然青翠。从瑶曲镇通往衣食村的水泥公路曲曲弯弯绕过山梁,路上很少有车来往,更是见不到一辆运煤的车辆。衣食村静静地坐落在群山环绕的沟谷中,与昔日的人来车往相比,显得有点落寞。

正如记者预料的,据村副支书杨来虎介绍,衣食村以及周围原来的煤矿, 均已停产关闭,2010 年后,就不再有一辆运煤车从这里出入。老支书张发银已经去世十多年,但其早早对煤炭挖完后经济转型的准备工作,却是留给衣食村最大的遗产。如今,衣食村依然有一半以上的村民以到山外跑运输为业,平均两户有一台车;村中平整后的耕地发挥出重要作用,村民运用地膜种植的技术已相当成熟;村上围绕“一村一品”、循环经济的思路,利用这里牧场条件好的优势,正加紧肉牛、肉羊养殖业的发展。2015 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00 元,是 1993 年煤矿鼎盛时期的 13.8 倍。

杨来虎带记者在村中走了一圈,记者注意到,往日开矿时裸露的山体,已渐渐被绿色的植被覆盖,山谷中不再有机器和车辆的嘈杂,不再有呛人的灰尘和煤粉,大自然开始恢复它本应有的生机蓬勃。衣食村,蓝天白云辉映,绿树清流相依,大山,不再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