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文史工作

照金记忆——庙湾的战斗,庙湾的人

发布:2021-07-15 10:44:01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从敌我激烈争夺的据点,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淳耀县的行政中心,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耀县北部山区的煤业重镇,庙湾见证了 80 多年的血雨腥风和沧桑巨变,在陕甘宁边区革命斗争的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1933 年初的陕甘边,天寒地冻,刚成立不久的红 26 军奇袭焦坪,转战旬邑、淳化,扫除了照金中心区域的民团、保甲等反动势力,香山分粮后补给充足,根据地进一步巩固。然而,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杜衡更加专横独断,视党的统战工作为儿戏,主张荡平庙湾民团,将根据地向北快速扩展。

庙湾是国民党夏老幺(原名夏玉山)民团苦心经营多年的老巢,团丁多是土匪、兵痞出身的亡命徒,占据着险要的地形,明碉暗堡,戒备森严。以往,红军与夏老幺约定互不进犯、互行方便,李妙斋还通过给夏老幺好处,让夏买过几批弹药、物资。

1933 年 1 月 17 日夜,杜衡不顾红 26 军的现实力量和刘志丹等人的劝阻,强命红 26 军兵分两路进攻庙湾:由刘志丹、杜衡、郑毅带领主力走捷路, 拂晓发动突然袭击;王世泰带骑兵连绕道走庙湾河川隐蔽起来,堵截并在野战中消灭敌人。据王世泰回忆,由于事先对山路距离估计不足,红军步兵虽先行出发,拂晓前却未能到达庙湾后山,而骑兵已按时进入阵地。早 8 时左右,战斗还未打响,偷袭已失掉机会,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敌人走火),骑兵连误认为红军已与敌人接火,立即发起攻击。红军战士个个久经战火锤炼,十分勇敢,奋勇冲进庙湾街里。骑兵连长曹胜荣、指导员张秀山身先士卒,纵马直接冲向敌人碉堡。

敌人龟缩在三个碉堡里,居高临下,阻击红军。此时,刘志丹带领主力从山上压下来,投入激战。但是,由于红军没有炮,缺乏攻坚能力,民团占据着有利地形,火力密集,红军组织几次强攻,终未奏效。冲锋中,骑兵连连长曹胜荣中弹英勇牺牲,指导员张秀山被一颗子弹打中胸部,栽倒马下,被战士拼死救回。部队伤亡很大,几位班、排长牺牲。

下午,战斗仍在继续。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本应立即撤出战斗,但参谋长郑毅不同意,重新组织突击队,反复冲锋四五次,结果每次都被敌人用手榴弹压了下来。下午 4 时,部队被迫撤出,退回老爷岭、前后芋园一带休整。

庙湾一战不但没有消灭敌人,反而伤亡二三十名红军干部战士,损失了不少马匹。战后,杜衡为了平息众怒,把责任全部推在郑毅身上,将郑撤职,降为一连连长。郑毅曾在冯玉祥部当过营长,喜欢打大仗,后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迫于干部战士的压力,杜衡只好同意刘志丹出任参谋长。

庙湾之战,激怒了夏老幺。不久,他率民团向根据地报复,在香山一带,屠杀了六七十名农会干部和革命群众。

1 月 27 日,骑兵连在新任连长强世卿、指导员杨重远带领下,由照金向宜君方向活动,伺机消灭敌人。当夜,部队在瑶曲镇衣食村的半山凹里宿营。半夜,尾随而来的夏老幺民团突然向骑兵连发动袭击。山凹里枪声呼啸,战马狂奔乱叫,战士们仓促应战,边打边向后山撤退,等摆脱敌人,人马已损失过半。

同年 2 月,国民党调集三个正规团对照金根据地进行“围剿”。夏老幺民团也在北部与国民党“围剿”部队紧密呼应。敌人力量十倍于红军,在此严峻的形势下,杜衡又一次错误强令红 2 团集中于上下芋园一带,与国民党军打阵地战。

2 月 4 日,敌骑兵团、特务团各一营与夏老幺民团,分三路包围了红 2 团, 芋园反击战打响。敌人火力很强,步枪、机枪、迫击炮弹,雨点般射来,红军战士接连倒下,边打边向山上撤退,不料后路又被夏老幺民团截断,形势万分危急。关键时刻,渭北游击队赶到接应,阻击夏老幺民团,掩护红 2 团跳出合围转到外线作战。

芋园战斗失利,红军和根据地蒙受巨大损失。3 月 3 日,杜衡离开部队返回省委,红 26 军在刘志丹指挥下,灵活转战,东出袭击同官金锁关,南下与渭北游击队合力威逼泾阳,西进打击淳化、旬邑民团,搞得敌人晕头转向。同时, 在照金根据地,李妙斋指挥照金、香山、旬邑、淳化等地方游击队与民团进行了机智顽强的斗争。游击队神出鬼没,处处袭击敌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还深入民团老巢,给予痛击,搞得敌人坐卧不宁,互相猜忌埋怨,纷纷逃出照金根据地。敌人策划的“围剿”终于被红军和根据地军民胜利粉碎了。

在反“围剿”的日子里,李妙斋指挥游击队把庙湾、芋园战斗中负伤的张秀山等红军指战员转移到龙家寨隐蔽起来。敌军到处搜查,民团反复搜剿。一天上午,旬邑土桥民团到焦家后川进行“清剿”,搜查出红军伤员温治国,残忍将他杀害。当时,张秀山等伤员住在阴坡小庙,距后川很近。敌人刚走,焦家川的群众便乘天黑将他们送到兔儿梁后边的树林里,藏在一个烧木炭的破窑中, 从四川逃荒来的一家群众为伤员送来热饭。过了几天,得知敌人要到兔儿梁搜查,群众又连夜将伤员转移到黑田峪。一天早晨,雾很大,夏老幺民团又到黑田峪“清剿”,群众乘大雾将伤员搀扶上山。敌人扑了空,就在老百姓身上出气,黑田峪村的群众任凭敌人打骂,没有一个人说出红军伤员隐藏的地方。当晚,敌人撤走,群众又协助游击队,用骡子将伤员转移到兔儿梁隐蔽起来。

在频繁的转移中,伤员依然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当时,有好几位伤势较重, 骑兵连指导员张秀山前胸、后背、嘴里不断往外流血,几度昏迷,生命垂危。没有医生,李妙斋在石门关附近找到一位兽医来为伤员治病。这位兽医整天守护在伤员身边,用土办法精心为战士治伤,查伤用的器械是烧大烟的铁钎子, 消毒用的是大烟水,取伤口里的碎骨用嘴对着伤口,把脓血和碎骨一起吸出来,以致弄得满脸脓血。他还用自己配制的“八宝生肌散”中草药面,做成药捻子插入伤口,两三天换一次。就是这些土办法,竟使张秀山等重伤号奇迹般地一天天好了起来。



60 年过去,1993 年,当我们寻访当年的革命群众时,已没有多少人健在了,他们就像身边的大山一样,默默守护着家园,守护着那份与生俱来的恬静和淡定。说起老区的群众,时任庙湾镇党委书记的白黎明、镇长张育民只用了两个字:“感动!”。

解放后,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电路不通、信息不畅等原因,庙湾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1992 年人均年纯收入只有 352 元,还有两个行政村十多个自然村不通电。青草坪等村子的村民磨一次面要套着牛车跑几十里山路,往返需要好几天。因路、电不通,小伙子娶不到媳妇,纷纷“外嫁”。为了摆脱贫穷的面貌,老区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镇党委政府确定了 5 个多种经营基地建设规划(玉门—走马养鱼基地、走马—庙湾蔬菜基地、瑶峪— 贺家庄畜牧基地、瑶峪—曲南苹果基地、庙湾—三政药材基地),打响了基础设施建设“221 工程”的攻坚战:玉门、曲南通电工程;楼子—庙湾、庙湾—香山公路;陈家山集贸市场建设。

在这些工程建设中,老区干部群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计个人一分钱的报酬。楼子—庙湾公路建设中,走马村一村民牺牲,村支书彭方文带领群众化悲痛为力量,提前三天完成了任务;三政村支书刘太文两口子带领100 多名村民战斗在工地上,每天往返 20 多里路,下雪天也不歇息;春林村离工地有 15 公里,村民背着馍馍每天 8 点就赶到工地,前后 20 天不曾间断。庙湾—香山公路要翻越一道山梁,镇干部吃住在工地上,与群众一起挖土方、打钎子,山梁上的料僵石很硬,一天只能打出一个炮眼,一炮只能炸出鸡窝大的地方,干部群众硬是一点点啃掉了 4 万多方土石,拿下了最艰难的一段路程。

为了通上电,全镇需人均集资 100 元,一些农户连牛都卖了。施工中,电杆需要运到线路经过的一道山梁上,越过跨度 900 米的老虎沟。村民们义务出工,32 个人抬一根电杆,老人在前面用砍刀开路,砍开密密的梢林,妇女们用绳子在前方拽拉,青壮年在中间抬杠子,第一天,只抬上去一根,第二天两根……就这样,连续 6 天,山梁上需要的 12 根电杆全部到位,几乎每一个抬杆的村民肩膀都磨得血肉模糊……

1993 年 5 月 19 日,记者采访途中,正好赶上庙湾镇曲南高压输电工程竣工,村民们高兴地说:再也不用过“点灯靠油、磨面靠牛”的日子了。

如今 20 多年过去,庙湾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山外的目光,水泥路铺设到了每一个有人居住的小山村。原来的镇党委书记白黎明早已调任新的工作岗位,镇长张育民已经退休并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余热,他们规划的多种经营基地在老区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庙湾的每一村、每一户都不再为水、电、路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