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0-11-11 18:03:26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门前是宽阔幽深的浊峪河沟,对面是狭长的高尔塬和长命塬,两孔朝向西面的窑洞位于故贤村的塬畔。塬上飘着密密的雨丝,沟边却是细碎的雪花。1993 年 3 月 13 日我们采访老红军张忠孝时得知,曾经威震敌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爆破英雄、特等功臣郭正喜,就在这两孔阴暗潮湿的窑洞里生活了三十多年。
一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功臣名单中,一等功臣以上总共有 371 位,而其中大部分人如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都在战斗中壮烈牺牲。郭正喜荣立特等功并没有受伤,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他回国后在故乡的黄土地上默默无闻地过着清贫的日子直到去世,更是令听者无不动容。
窑洞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郭正喜的妻子安凤侠老人打开一个旧报纸包裹,摊开在土炕上,里面既有纸质的证书,也有金属奖章。窑洞外照进来的光线很弱,但一枚枚沉甸甸的军功章却依然熠熠生辉,一枚银质的朝鲜一级国旗勋章尤其令人瞩目。郭妻说,原来有很多,都让亲戚朋友的孩子拿去玩搞丢了。这其中,包括那枚最珍贵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勋章。老人有点愧疚地说“:我不识字,没啥给孩子玩……”
在一张已经磨损得有点模糊的特等功臣立功证书上,这样记载着——
部别 九九团二营十连
职别 战士姓名 郭正喜
何时入伍 1949.12
籍贯 陕西省耀县二区
立功事迹 1953 年立特等功一次
功绩摘要:战斗中在反击部队最前面爆破敌堡十四个,全歼敌一个营指挥所,给后续部队开辟了道路,保证了主攻部队胜利占领阵地,表现无比的孤胆沉着,一人歼敌六十二名,缴获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一挺,自动步枪八支,卡宾枪四支,步话机一部,耳机两个,文件一束,对此次反击一零八九.六战斗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第三十三师政治部
1953 年 10 月
在另一份集体立功证书上,这样写着——
部别 第三十三师九九团十连一班
姓名 郭正喜
集体立功时间地点 一九五三年六月朝鲜鱼隐山
郭正喜同志,在朝鲜东线反击战中,与九九团一班全体同志集体创立功绩,全体荣记二等功一次,特授此证,以资纪念。
三十三师政治部
1954 年 7 月 17 日
在一份盖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关防”大印的“革命军人立功喜报”上,这样写着——
先生:
贵府郭正喜同志在鱼隐山前线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特等功壹次;除按功给奖外,特此报喜,恭贺郭正喜同志为人民立功,全家光荣。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 政治部
1953 年 10 月
根据这几份立功证书上的线索,记者经过多方查找,终于理清了郭正喜的英雄事迹。
郭正喜 1932 年出生,14 岁参加游击队,1949 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 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二
1953 年,朝鲜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美军在板门店谈判桌上玩闹两面手段, 打打停停,最后,交战双方的焦点都集中到“三八线”上一个有战略意义的地方——鱼隐山。鱼隐山阵地原是朝鲜人民军驻守,后被美军占领,谈判桌上,双方都说是自己的,争执不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决定夺回鱼隐山阵地, 并于 1953 年 6 月 14 日晚发起鱼隐山反击战。郭正喜所在连队担任尖刀任务,负责爆破敌人火力点,为后续主攻部队开辟通道。
当晚,郭正喜和战友们潜伏在鱼隐山的一个高地上。晚 9 点,进攻的信号弹升空,我军炮火向敌军阵地猛轰,郭正喜和爆破组的战友们开始行动。副班长畅国斌带人炸毁敌人第一道防线上的铁丝网后,担任爆破手的郭正喜勇猛地冲了上去,他接连冲过几道铁丝网,眼看就要到达敌人一座地堡跟前,却被最后一道铁丝网绊倒。就在这时,敌堡里的重机枪子弹雨点般地扫射过来,郭正喜身后的突破口被封锁住了,战友们被压在高地下面,冲不上来。
郭正喜向喷着火舌的敌堡爬去,爬到跟前时,他一跃而起,猛地抓住敌人机枪射筒,顾不得枪管滚烫,用力往外拽拉,想缴获敌人的机枪。一下子没有拽出,争持中,敌人从枪眼里伸出两把刺刀,在他的手腕上连戳两下。鲜血在手腕上流下,郭正喜仍不松手。敌人又从枪眼里扔出了一颗手榴弹,郭正喜一翻身滚开,躲开了手榴弹的爆炸。这时,一个敌人从地堡里钻出来,向他猛扑过来,死命抱住他的身体,他和敌人在地堡前扭打起来。敌堡里的机枪仍在疯狂扫射,封锁着战友们冲上来的突破口,大家看着和敌人扭打的郭正喜,暗暗为他着急。扭打中,郭正喜机智地将背后的冲锋枪扭转过来,抵住敌人的小腹打出一梭子弹,敌人松软的身体倒了下去。郭正喜一跃跳上地堡,掏出两颗手榴弹塞了进去。随着两声轰响,敌人的机枪成了哑巴,突击班的战友们立即冲了上来。
郭正喜和战友们继续向纵深发展,他和副班长畅国斌冲在最前面,接连炸毁敌人三处火力点后,又炸毁敌人一个弹药库。反击通道打通了,15 分钟后,我军全部占领了敌阵地。
敌人开始了疯狂的反扑,战斗进行得异常残酷激烈。郭正喜看见四班的阵地上只剩下四班副一个人,便冲上去支援,与四班副一起接连打退敌人多次冲锋。四班副牺牲了,阵地上只剩下郭正喜一人,他沉着冷静,不断用冲锋枪向敌扫射,将一颗颗手榴弹甩向敌群,单身打退敌四次反扑,一直坚持到天明才奉命转移。
三
第二天夜晚,我军进行第二次反击,郭正喜所在连队的任务是向敌后猛插。郭正喜跃过铁丝网,炸敌堡,追逃敌,不顾一切向敌人后方冲去。四周枪声突然静了下来,郭正喜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已深入敌阵后方很远,跟在他身后的战友大多牺牲了,没有人跟上来,副班长畅国斌也打散了。郭正喜冷静下来,躲在敌阵暗处寻找着歼敌战机。突然,敌人的一发照明弹亮了,借着光亮, 郭正喜发现了敌人一个很大的掩蔽部,隐隐有光线从掩蔽部的窗口透出来。
郭正喜紧紧贴着地面,向敌人掩蔽部爬过去。到了跟前,他在窗口看见一个敌军官正拿着耳机在暴躁地讲话。郭正喜判断出,这是敌人的一个指挥所,他猛地推开窗口,把枪对准了敌军官的胸口。就在这一瞬间,从敌人掩蔽部里面射出一梭子弹。郭正喜机灵地倒地一滚,躲过敌人射击, 敌军官趁机逃脱。三个敌人从掩蔽部冲了出来,郭正喜翻身一梭冲锋枪子弹打过去,三个敌人全部报销了。其他敌人怪叫着往外冲,郭正喜一颗接着一颗手榴弹扔过去,炸得敌人哇哇大叫。敌人不敢冲了,郭正喜趁机将一颗威力巨大的手雷扔进了敌掩蔽部,一声巨响,掩蔽部里的敌人全部报销了。战后才知道,这是敌军的一个营级指挥所。消灭了敌指挥所后,郭正喜只身一人继续在敌后方寻机歼敌,天亮时终于和冲上来的副班长畅国斌他们会合,一鼓作气消灭了最后一个高地上的敌人。
两次反击战中,我军歼灭敌军 1000 多人,其中郭正喜一人歼敌 62 名,爆破敌堡 14 座,还缴获了许多武器和其他装备,被志愿军总部称赞为“表现无比的孤胆沉着”。
在整个鱼隐山反击战中,我志愿军进攻部队付出了很大伤亡,许多连队的连长、指导员,不是牺牲,就是挂彩,2 号、4 号、5 号、6 号阵地一度中断联系,二营四连信号中断后,营部派通讯员戴明忠到 6 号阵地连部送信,看到阵地上只剩下三名战士,就在那里带领他们阻击敌人的反扑;3 号阵地只剩下一名战士龚孝仁,他坚持战斗直到胜利;八连炊事员欧阳生送饭到阵地,见阵地上的战友都已牺牲,便只身在那里坚守……在他们之中,郭正喜是最英勇的代表,战斗中他连续爆破敌堡、与美国鬼子扭打搏斗、只身消灭敌军营指挥所的英雄故事很快在志愿军中传扬开来。
鱼隐山反击战的胜利,对促成朝鲜停战谈判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953 年7 月 27 日,朝鲜停战协定终于签字。
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郭正喜记特等功一次,奖励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勋章一枚;朝鲜人民军领袖金日成亲自为郭正喜颁发了朝鲜一级国旗勋章;郭正喜与十连一班战友一起荣立集体二等功。当年,新华社专门播发了郭正喜英雄事迹的报道,1954 年由卢世澄编文、杨锦文绘制、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英勇的爆破手郭正喜》在国内广为流传,志愿军拍摄的关于上甘岭战役的纪录片也专门介绍了郭正喜的战斗事迹。
四
1956 年 3 月,郭正喜从部队复员,他辞别了组织为他在陕西省军区安排的工作,回家务农。在故乡的 30 多年时间里,郭正喜担任过 12 年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修田修路,与偏僻和贫瘠抗争,一直过着平平淡淡、清清贫贫的日子。他很少给人说起他孤胆杀敌的事迹,也从不以功臣自居,以致于周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371 位一等功臣以上荣誉获得者之一。“文革”中有人污蔑说他不是功臣,是逃兵,功臣怎么会回家务农?要夺他支部书记的权。愤怒中,郭正喜拿出自己的立功证书,并从组织部门转回自己的立功档案,才堵住了别有用心者的嘴。这是他生前唯一一次用“功臣”为自己争取尊严。
1986 年左右,一位研究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史的战友柴汉民几经周折,才打听到郭正喜的家,这时,郭正喜已经癌症晚期。在灰暗的窑洞里,看到郭正喜一贫如洗的家境和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的面容,这位战友落泪了。随后,他在自己写的《三十三师抗美援朝回顾》一书中,专门为郭正喜写有一节,并为郭正喜向其老部队争取救助。1987 年初,郭正喜在家乡的窑洞中病逝,时年 55 岁, 养育了两女一儿。
郭正喜去了,随着英雄的事迹逐渐被人们知晓,二十多年来,救助郭正喜家人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1989 年,在地方组织的帮助下,郭正喜的儿子郭占军参军入伍,在部队表现突出,还被评为“优秀士兵”。由于只有安凤侠老人一人在家务农,两个女儿家境也不宽裕,只能勉力照顾母亲,郭家贫困的窘境一直没有改观。郭占军从部队转业后,从所分配安置的预制厂下岗回乡,耕种着母亲一人的土地,照顾老母。
“重走红军路”之后,记者先后四次到郭家探望,2011 年 11 月去时,郭家用民政局救助的 5000 元和从女儿家借来的两万元盖起了三间平房,终于从沟边的窑洞中搬到原上。房子无钱装修,屋内只有简单的床铺和一张方桌,37岁的郭占军还未成家。记者为郭占军在西安联系了工作,但他考虑到母亲年迈无人照顾,只好放弃。2013 年 11 月,耀州区工商联得知郭家境况后,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姚向锋、李拥军两位企业家专程为其送去 4000 元现金。
2016 年 6 月 18 日,记者再次来到郭家,得知,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郭占军已于 2015 年成婚,并在耀州区公安局有了一份协警的工作。郭家的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房子做了简单装修,有了沙发、电视和风扇,老人的房间拾掇得整体有序,郭正喜在志愿军时的两幅照片翻印出来镶在镜框中。安凤侠老人已经 81 岁,除眼睛不好之外,精神状态比以前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