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文史工作

照金记忆—老革命捧出军功章

发布:2020-09-24 17:33:37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挂子碥的村名来自一个让人忧伤的传说:相传,清同治年间,一老妇的儿子戍边甘肃,久无音信,老妇挂念儿子,经常站在村边的碥子上(河岸突出的高崖),西望边关,终究没有等到儿子的归来,老妇最后化成一块黄土,一直伫立在那处高崖上。后来,人们便把村名改为挂子碥。而在中国红色革命的历程中,又有多少母亲没有等到儿子的归来呢?

1993 年 3 月 12 日,天气有点阴冷,“老羊皮”的名字吸引我们来到挂子碥。这是一个不足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南距小丘乡政府 3 华里,西边临沟, 沟下是清峪河,一座废弃的土城耸立在沟边,远看正像一个老人伫立在塬畔。

在一间新瓦房中刚坐下,一阵咚咚的脚步声传来,紧接一位老人闪进门来,伸出漆黑的手表示问候。向导介绍说:这就是老革命杨振海——因常年披一件羊皮袄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羊皮”。定睛一看,果然身披羊皮袄,里边居然还扎着武装带,同他 40 年代在部队上照的相相比,清瘦了许多,虽不如以前英俊,却依然精神矍铄。

老人爱笑,问起当年的革命经历。66 岁的杨振海只说了声:我去寒窑一下。就出了门,不一会儿,老人提着一个黑挎包和零碎东西进门来往床上一扔,叮当作响。老人一一捧出来让我们看,一枚 1955 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尤其令人瞩目,1950 年的解放西北纪念章、1952 年的兰州通车纪念章、1956 年的“兰奖字 041 号”奖章……十多枚奖章和证书承载着老人不平凡的革命历程。

1935 年,7 岁的杨振海在家乡照金参加儿童团,为红军站岗放哨,查看路条,经常与哥哥一起到秀房沟给红军送面。1942 年,14 岁的他在照金正式参军,被派到马栏卫生所当勤务员、护士,后到 115 师留守处警卫部队。1943 年实行精兵简政,部队首长因他年纪小让他回去,杨振海宁愿到地委农场放羊, 就是不回。

1947 年,国民党大肆“围剿”陕甘宁边区,杨振海被编入一兵团三团二营, 随部队转战陕北,打白水县城,打榆林、打安边。1948 年农历正月,天寒地冻, 杨振海所在的一兵团同二兵团在瓦子街合击刘戡部队,杀死刘戡,他们一个营也牺牲得只剩 40 多人。此后,杨振海随部队转战关中,进军西北。在与马家军的激战中,杨振海记得,一次他们为了包抄敌人,一个钟头跑了 25 里山路,有些战士跑得吐血,终于把敌人包围在一个山凹里,敌人拼命冲击,战士们子弹打完了,就用枪托砸。那一仗,消灭了马家军好多人。第二次攻打榆林时,杨振海的部队负责伏击从安边支援的敌军,夜里很冷,战士们埋伏在野地里,刺蓬扎得满脸是血,没有一个人叫苦。

转战关中时,杨振海随部队西击宝鸡,东打澄县、蒲城,为攻打华县的部队解围,然后又过同官、耀县,直奔麟游,将马家军从礼泉引到咸阳原,一仗将马家军彻底击溃。战斗中,杨振海逐渐成长起来,由一名普通战士提拔为班长、排长。

老人参加了兰州战役,“我们跑了 7 天 7 夜到兰州,休息时当地人还说,解放军插着翅膀都来不了。我们连负责进攻敌人的一个大刀队,连长牺牲了,通讯员说‘我代理连长!’就带头冲了上去,我们一个冲锋就把敌人收拾掉了。仗打得很激烈,敌人把黄河铁桥打着了火,黄河都是红烫烫的,河上死了多少人都不知道。打下兰州后,部队在七里河休整了六七天,工兵扫除路上敌人埋的地雷、炸弹和炮弹,准备西进解放新疆。我们到河西走廊时,新疆和平解放了。一些长征时失散的西路军战士来寻部队,可怜得很。”

“这是我在甘南剿匪时用的水壶和饭盒,”杨振海指着一个漆已掉完、坑坑凹凹的军用水壶和饭盒说“, 1953 年我们进入甘南阿卜梭剿匪。当时马家军的几个师就地解散,都带有武器,战斗很艰苦,语言不通,每个连队都得配一名翻译。1954 年在阿米汤打马虎山时,战士们扔掉行李干粮,硬是用两条腿追赶敌人的马,到牦牛沟将马虎山围在老窝,调山炮团打开寨门,消灭了马匪,那时战士们已饿了三天。”

在杨振海的床上,一顶旧军帽已破烂不堪,本以为是杨振海随便捡出来的,但当他从一个塑料袋中取出七八副帽徽、领花、肩章时,才知这是 1955 年他被授予中尉军衔时的原物。在他的军衔证书上这样写着:“军衔,中尉;何人授予,国防部长彭德怀;1955.10.1,兰衔军字 105 号。”

1955 年,从小没有读过书的杨振海在部队读完了小学,并拿到了“西北军区完全小学毕业证书”,在证书上,我们看到了他的各科学习成绩(满分为 5分):国语 3 分,算术 4 分,自然 3 分,政治 3 分,军事 3 分,全部及格。

1958 年,杨振海从部队复员,编入预备役,在他的军官证上这样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兵役证 a 字第 126945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彭德怀;1958 年 5 月 15 日。”

回乡后,杨振海种地,放羊,却始终保持着他军人干练的作风。采访中,当他用满是老茧、皮肤粗黑的双手,将那一枚枚军功章、一本本大红证书从个塑料袋中捧出时,我们已明白了,正是那一双双粗黑的大手,打下了 960 万平方公里的红色江山。

在杨振海自家的叔伯兄弟中,有 5 人参加了革命,其中六爸的二儿杨楼娃(小名)在太原战役中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