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0-03-26 16:30:21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出耀城,过沮河,西行 10 公里便是赵氏河。当年,王泰吉起义部队就是走这条路开往三原的。
1993 年 2 月 25 日至 27 日,三天时间里,我和海鹏沿着王部义军行军的路线,从耀县城出发,经下高埝原(今铜川新区),过赵氏河,到楼村乡又折向南行,先后到达三原县马额乡、陵前镇,三天中辗转采访了席坡、马东、坡子、文龙、周西、小道口、瓦子寨、黄家窑等十多个村庄,深刻感受了当年渭北这块红色热土上悲壮的革命斗争史。最让我们心灵震撼的是,所到之处,几乎每个村子都留下了先烈们战斗的痕迹,都浸透着烈士的鲜血。在撰写稿件时,我们曾想过一一展现那些烈士的生平与事迹,那将是一部厚重的书,用新闻报道的方式表现会力不从心,于是,只好选择了两个烈士的家庭,以《王泰吉就住我家》《当农民也要当个好农民》为题,报道了烈士后人的情况。
2 月 25 日一大早,我和海鹏首先赶往楼村乡(今耀州区坡头镇),听完乡政府领导介绍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了解了几位健在老红军的情况后,一路向南,于中午时分,来到距乡政府 2.5 公里的上席坡村,拜访了 73 岁的老革命徐树兴老人。之后,继续沿楼村通往三原马额乡的便道(如今已成为宽阔的公路)行进,下午 3 时进入马额境内。
马额是渭北革命根据地和照金革命根据地的连接地带,是照金苏区通往关中平原重要的出口。当年,三原县按“整、军、肃、武、同、心、合、力”八个字将全县分为八个区,马额、陵前两乡被划为“武字区”,是渭北游击队主要的活动基地。
1927 年秋,共产党员乔国桢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回陕到武字区,和共产党员唐玉怀、郭明效一起宣传组织群众,使农民运动迅速开展起来。次年, 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中共陕西省委领导渭北人民走武装暴动道路,并派三原县委农运委员黄子文到武字区,组织渭北人民交农围城,抗粮抗款,打土豪、杀恶差,先后建立农民自救军、渭北游击队、中共渭北特委、渭北革命委员会和中共三原中心县委,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逐步建立起了以武字区为中心的渭北革命根据地,根据地涉耀县、富平、泾阳、高陵、淳化 6 县区,约760 平方公里。王泰吉起义南下到武字区时,受到根据地军民热烈欢迎。
在创建渭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数百名共产党员和志士仁人献出了生命。渭北革命委员会主席黄子文为打开革命的局面,毁家纾难;渭北游击队五支队指导员赵永华、红四团连长马志舟、排长秦福善英勇牺牲;渭北游击队第二大队长苗家祥、武字区区委书记马先民、三原中心县委委员姚万忠和共产党员王曲贤、侯守愚等先后惨遭杀害;渭北苏维埃政府主席孙平章被敌人酷刑后枪杀,英勇就义……
在乡政府,我们找到乡领导,说明来意,乡领导给我们安排了向导老朱, 老朱直接带我们来到了郝家村一位烈士家。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院中堆集的口袋和不时提壶灌油的村民,表明主人在开油坊。主人名叫郝文高,62 岁。提起王泰吉起义,郝文高激动地说“:王泰吉南下三原时就住在我家。”
“我父亲郝源和二伯父郝恒都是 1931 年 2 月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员,父亲与张邦英是同学。王泰吉在耀县起义后准备南下三原,当时这里是白区,情况很复杂,且驻有很多民团。我二伯父牵了自家的一头骡子去接起义部队,在下高埝乡鱼池村的土地庙与王泰吉接上了头。当晚,王泰吉骑着我家的骡子和二伯父一同回到家,就住在后院的一间房中。第二天,大部队都开了上来,王泰吉搬到前院去住了。他们和谈国帆等人一整天都在后边的房中商量事情。” 王部辘轳把激战后,郝文高父亲郝源便随谈国帆特务大队一起上了照金,担任红三团六连文书,1934 年 3 月在新正县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郝文高不满3 岁。
“王泰吉部队走后,我二伯父被国民党抓了,押到庄里镇,罪名是窝藏共党,大伯父筹了 100 块大洋才赎了回来,二伯父随后也上了照金。半年后,二伯父回来搞地下工作,谈国帆是我干爸,那时成了渭北游击队司令,经常到家里来和二伯父商量咋样收国民党的枪。解放后,1952 年土改时给我父亲定了个土匪,二伯父去找已经是咸阳军区司令员的谈国帆,俩人见了面抱头痛哭, 土改一个月后我父亲又成了烈士。二伯父一辈子没儿没女,文革时,造反派又给我家定了个地主,到家里来把我父亲、二伯跟王泰吉、张邦英的照片都搜去烧了。后来,黄子祥给我父亲、二伯写证明材料,材料上只写了四个字:同我一样!二伯死了一个月后,县上来人说:你二伯是个老革命!”
回到乡政府,天色已晚,大多干部都已下班回家了,老朱让乡干部给我们腾出了一个宿舍住下,说好明天继续带我们去采访。整理完一天的采访资料, 已是夜里 10 点,忽然停电了,乡政府的院子里一片宁静,我们这才意识到,一整天还没有吃饭。乡政府所在地马东村的街巷里,黑乎乎的空无一人,已经没有一家店铺营业,好在海鹏的包里还有一袋饼干。就着开水嚼饼干,我们开玩笑说:“这可比当年吃不上饭的红军战士好多了!”其实,采访中几乎每一位老红军谈到当年的经历时,都会说到“吃不上饭”。赵景春就说到,一次他们支队与敌人周旋打了一整天,晚上退到安家川北部一个梢林里,就在雪地里宿营, 上三十里没有一户人家,下三十里零零落落只有几户,没有吃的,干部战士饿得前胸贴后背,抓一把雪就往嘴里塞。
2 月 26 日,适逢马额乡集会,从各处赶来的小贩们天不亮就开始占据摊位,摆上了各色货物,街道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向导老朱早早地来到乡政府。这是一个在马额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干部,当过乡长、书记,对马额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老朱叫了一个熟人,两人骑自行车带着我和海鹏,先后拜访了康家村的蔺耀臣、瓦子寨的张文和等革命老人。一路上,老朱不断向我们讲述着马额的风土人情,讲得风趣生动。不论走到哪个村,都有一串串熟人向老朱打招呼。
中午时分,我们沿途经过郑家堡,王泰吉义军与敌激战时牺牲的多名士兵,就埋在村边的娘娘庙旁。站在郑家堡,远远地可以望见半坡上有座一堵墙似的寨子,那便是当年王茂臣反动民团的老窝坡子寨。登上坡子寨依然残留的土城,可以居高临下俯视方圆几公里的地方,城高 20 多米,这里地势高,视野阔,易守难攻,难怪王茂臣敢向义军挑衅。
下午,老朱带我们来到了文龙村革命烈士龚新智家。这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家庭。烈士龚新智 1924 年 7 月参加革命,领导了武字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任武字区农会 4 分会会长。1934 年 7 月被敌逮捕,英勇就义。那时,儿子龚天寿不足 3 岁。1951 年,龚天寿参加抗美援朝部队搞公安工作,1953 年在宝鸡太白山区一带剿匪,1956 年复员回到文龙村。龚新智的长孙龚志义是一个敦敦实实的中年汉子,黑红的宽脸膛,嗓门有些沙哑,黄色的旧军裤显现着复转军人的风度。他 1979 年入伍到榆林,1981 年荣立三等功,1982 年入党,1983年复员回乡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说话间,龚家已做好了饭,为我们端上了热腾腾的面条,这是两天来我和海鹏吃上的第一顿热饭。
龚家门前就是通往陵前乡的公路,下午 3 点半,我们告别老朱和龚家人, 继续南行。老朱让我们坐通往陵前的班车,我和海鹏仍选择了步行,5 时许,步行十多公里后,终于到达了陵前镇——当年武字区革命的中心。在乡政府稍作停留,5 点半左右我们来到周西村的杏树沟,拜访了耀县起义的见证者李锐老人;傍晚时分到达夕阳下的小道口村——黄子文烈士牺牲的地方。
我大概估算了一下,这一天我们的行程超过 80 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