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文史工作

水墨范宽

发布:2019-06-03 00:00:00来源:编辑:铜川市政协浏览:

    北宋初年,从耀州华原县走出了一位山水画大家范宽,他隐居山林,对景造诣,用雄劲浑厚的磅礴之笔,描绘出中国北方巨山大川的壮丽画卷,让当时的画坛为之一新,终成一代水墨大师。 
    范宽,名中正,字中立。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范宽出生于华原县一个平民家庭。他自幼喜好绘画,非常痴迷。长大后,前往长安、洛阳一带游历,寻访名师,以求造化。在洛阳遇到当时的山水画大家李成,拜其为师。 
    对华原这位年轻才俊,晚年的李成甚是喜爱,由于两人志趣相投,均好饮酒,不拘世故,师徒二人时常把酒言欢,吟诗作画,可谓忘年之交。 
    范宽深得李成笔法,尤以寒林作画受其影响之大。同时,作画构图还继承了五代荆浩“善写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绘画传统,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李成在陈州,即今天的河南淮阳病故。范宽因失去李成这位良师益友而悲伤不已,时而纵酒,时而闭门不出,很是伤感。他苦心临摹和钻研李成生前所留画作,其中包括荆浩的山水画作。范宽在潜心学画的过程中深深感悟到“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于是移居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和太华山中,居山林之间,长期观摩写生。 
    他每天早晚观察山中云烟惨淡和风月阴霁的微妙变化,跋山涉水,逐景探幽,无论风雨严寒,从不间断,将崇山峻岭的雄强气势和老树密林的荒寒景象尽收于心,悉心加以体验、升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自出新意,绘画技法别具一格。他善用“雨点皴”和“积墨法”,画的山石,落笔雄健、硬朗,很有质感。画屋先用界画铁线,后以墨色笼染。画中黑沉沉浓厚的墨韵,厚实而滋润。特别是“雨点皴”的技法,下笔均直,短而有力,形如稻谷,也被称之为“芝麻皴”。 
    好山乐水的范宽,被大自然那一座座雄伟、高峻的山峦,茂密的林木,山间溪流、飞瀑……大山中的一景一物所深深地陶醉和折服,特别是那白雪皑皑的严冬,山川银装素裹,壮阔肃穆、灵动妖娆,尤为画家所钟爱。这一切,都深深地滋养了和滋养着这位平民画家,激发着他的创作激情和灵感。独居山林的范宽,纵情山水,把酒当歌,挥毫泼墨,无拘无束,一间茅屋,一壶老酒,一支画笔,以开阔博大的胸襟,用心、用情、用对山水丹青的痴狂,构筑着自己的水墨世界,挥洒着自己的水墨人生。一幅幅气势恢宏、意境浩荡的画作,在他雄健、苍劲而厚重的笔下一一展现。 
    家乡华原照金一带,那连绵的群山,幽深的沟谷,巍峨的山峰,潺潺的山涧溪流,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寂静而悠长,峻峭而壮美。画家曾多少次行走其间,那一山一溪,一沟一壑,一草一木,让久别家乡的范宽十分眷恋和着迷。感物抒怀,他拿起画笔,一会儿皴擦,一会儿渲染,挥洒自如,酣畅淋漓,一幅《溪山行旅图》便问世了。画面巨峰耸立,飞瀑直泻,山林茂密,气势雄伟。山下,云雾迷蒙,大石兀立,老树溪水,旅人驮队,栩栩如生。这幅集家乡渭北和关中秦岭山脉景致于一体的山水之作,给人以古朴、浑厚和苍劲之感。特别是画中静中有动,人畜虽小,却生动有趣,意境高远,使画面充满生机。画家对此画很是满意,特在画面右下角树丛中题写“范宽”二字,以作藏款。 
    大山之中的范宽,嗜酒好道,崇尚自然,过着田园野鹤般的隐者生活,虽然清苦,但远离尘世,远离世间的嘈杂和纷扰,一切归于自然。他酷爱山水,痴爱丹青,醉饮山林,时而作画,时而静思,时而行走,时而会友,时常往来于京兆、洛阳,有时也去繁华的汴京城。但他终是山野中人,这些地方从不久待,故土关中和秦陇的山川是他一生的挚爱,也是他最终的归宿,画家几乎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无论酷暑与严寒,终日与山林为伴,醉心创作。 
    一个寒冷的冬日,在大山深处,皑皑雪山寒林之中,茅屋里的火炉已经生好,袅袅炊烟使寒冷的山林增添了几许生机,火炉上正温着酒,满屋子都飘着浓浓的酒香。范宽一手握笔,一手端着酒杯,望着窗外大雪过后浑厚壮观的景象。他激动不已,狂饮数杯,舞动画笔,以沉稳老辣的笔墨,伏案而作,时而皱擦,时而渲染。为了将群山耸立,寒林萧萧的磅礴气势展现出来,他突发奇想,将画笔的毛尖弄成钝圆,皴擦烘染时,注意留出坡石、山顶的空白,以强调雪意,使所画山峰更加浑厚雄壮,有冒雪出云之势,远处峻岭起伏也颇有气势,给人一种古拙敦厚之美。这幅《雪景寒林图》画中群峰屏立,山岚高峻,沟壑幽深,深谷寒林间,楼阁掩映,小桥村舍人家,近处寒水潇潇,枯木锐枝,苍劲挺拔,各有姿态。整幅画作笔墨浓重润泽,沉着典雅,层次分明,浑然一体,生动地展现了秦陇山川雪后的壮美景象。后来,范宽将此画进献宫廷,在画中前景的树干中题写了“臣范宽制”四字藏款,该画一直为北宋宫廷收藏。 
    受李成影响,范宽一生钟情于寒林雪景,从未改变。他也是中国山水画中最早描绘雪景的古代画家。冬天雪日,山川、河流晶莹剔透,一片洁白,处处充满了灵动,暗藏着生机,与范宽洁净、纯朴、奔放、豪爽的性格融为了一体,激发着这位平民画家创作的无尽欲望和热情。 
    身处大山中的范宽,在寒风凌冽的冰雪世界,面对皑皑白雪覆盖的群山和深壑幽谷中密林隐藏着的萧寺,他激动不已,兴奋不已,毅然挥动着画笔,为这壮丽秀美的山河而作,一幅《雪山萧寺图》便诞生了。画中,作者将山石和树木直接推到了人们的眼前,给人视角不留空间,使人有一种寒气袭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整幅画作,群山簇拥,峰岚叠嶂,沟谷深幽,山顶密林寒树,天空阴霾厚重,潺潺溪流自幽谷而出,仿佛有声。山涧古寺、关隘、寒泉和行旅点缀其中,使画面充满生机。特别是山下寒树坚挺有力,势如铁帚,充分表现出范宽“写山真骨”“与山传神“”的绘画技艺,是他难得的一幅表现雪中山水的水墨画作。 
    痴醉于山川河流的范宽,把自己隐身其中,结草为庐,忘情于山水,整日衣襟端坐,举目凝神,放眼山川,体察流水,感触着大自然的无尽神韵和魅力,以捕捉和触发创作的灵感。即便是雪夜,他也一如既往。这就是范宽,一个痴心执着的耀州古人。 
    深幽的山谷,升起和弥漫着流动的云雾,变化万端,千姿百态。画家孤身一人独坐在溪流岸边的秋林老屋旁,抚琴弹奏,优美的音乐,眼前的美景让他忘身于这万山溪水之间。年迈的范宽怦然心动,他摊开画纸,提起画笔,”对景造意“,欣然而作,一幅《临流独坐图》便跃然纸上。画面,崇山峻岭,跌宕起伏,溪谷间,云烟动荡,山中溪流飞瀑、楼阁寺观,气势恢弘。近处,老屋寒舍,作者临流抚琴,十分惬意。该画作为范宽晚年描绘山川林壑的传神之作,也是他卜居山野,纵情山水,感悟自然,对景写生的真实写照。 
    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60多岁的范宽走完了他漂泊的人生。他为人心胸宽厚,性情率真,嗜酒好道,一生钟爱山水,痴迷其中,以豁达的胸襟追求自然造化,体验自然之美,描绘大美山川,终成一代水墨大师,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画作。 
据《宣和画谱》记载,范宽传世作品作为御府收藏的就有58幅。流传下来的仅有《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雪山萧寺图》《临流独坐图》等。 
    大师一去,作为北方山水画派的重要领军人物,范宽给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绘画思想、理念和风格,他的笔法,他的画作在当时和后世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同是华原县人的黄怀玉,作为范宽的同乡,自幼仰慕大师。他学习范宽山水,描绘山川、树木、人物等颇具其风格,很有范宽遗风,其作品的笔法和格调几乎与范宽相差不远。 
    范宽去世20多年后,北宋画家、大梁人刘道醇在他的《圣朝名画评》中,这样评价范宽和他的恩师李成。他说:“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座外”。 
    太原人王诜也学李成笔法,善画山水,他将李成和范宽师徒二人的山水画比作”一文一武“。范宽的画与李成“烟林情旷、气象萧疏”的格调不同,而别具风格。当时的人们将范宽与荆浩、李成两位先师并称为北方山水画派的三大家。 
    工于山水的纪真,为范宽的山水画作所深深折服,对范宽顶礼膜拜,十分推崇。他苦学范宽笔法造诣,惟妙惟肖,很是逼真,被当时传为佳话。 
    北宋熙宁年间,出使辽国的郭若虚,在其《图画见闻志》中评论宋初山水画时说:“画山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这里的关仝是五代后梁时著名的山水画家。 
    能诗文,擅书画,精于鉴别的北宋著名书画家、“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在他的《画史》中说:“范宽山水,显显如恒岱”。同时,又指出范宽晚年用墨过多,土石不分。他还提及所见范宽流传下来的画作《溪山行旅图》《关山雪渡图》、《万里江山图》《重山复岭图》《雪山图》《雪景寒林图》《临流独坐图》等真迹三十幅。 
    诗人何权看到范宽的《临流独坐图》,被画中崇山峻岭气势恢宏的山野景象所吸引,诗人欣喜若狂,提笔写下了:“茅堂结构背江干,日日爱看江上山。箕踞盘陀吟未稳,不知身在画图间。”的诗句,由衷表达了诗人的对范宽画作的敬意和爱恋。 
    到北宋宣和年间,范宽传世作品大多被宫廷内府作为精品收藏。宋徽宗是位丹青皇帝,他酷爱书画,喜好收藏。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宫廷收藏日趋丰富,可谓府库充盈,种类繁多。仅魏晋以来的历代名家画作就达6300多件,范宽50余幅传世画作就包含其中。 
    然而,历史风云变幻莫测,成也徽宗,败也徽宗。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国大举南侵,金兵攻破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大量宫廷珍藏字画、珍宝被毁或被掠,有的散落民间。内府收藏的范宽画作大多被毁或散落民间,有的被掠往北方,为金廷收藏。当徽宗得知大量藏书和字画被掠被毁时,他仰天长叹,泣不成声,这是徽宗的悲哀,也是范宽的悲哀,更是文化的悲哀! 
    王朝更替,兵火不断,注定范宽画作多灾多难。金与蒙古连年战争,金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与南宋灭金。忽必烈建立元朝,灭南宋。范宽传世作品饱经战火,存世越来越少。
    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见到范宽山水画作,盛赞其为”真古今绝笔也“。他倡导“作画贵有古意”、“云山为师”等,崇尚古朴自然,与范宽的思想和画风一脉相承,使当时的画坛为之一新。 
    擅长考古的汤垕在其《画鉴》说:”宋世山水超越唐世者,李成、董源、范宽三人而已“,”董源得山之神气,李成得山之体貌,范宽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为百代师法“,将范宽与李成、董源并称宋初山水画三大家。 
    温州平阳人郑东,观范宽《小雪山图》,为画中雪景所震撼,欣喜而作“雪压寒林万木垂,经旬不与野人期。蹇驴借得如黄犊,犹怕山桥不敢骑。”对范宽画作喜爱有加。 
    元朝灭亡,明朝建立。洪武八年(1375年)秋,踌躇满志的明太祖朱元璋看到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等传世画作,这位平民皇帝激动不已,给予了范宽很高的评价,并写下了:“遥岑凝雪酷寒时,乔木阴森盖赤枝。知是范宽能运意,乾坤秀气更无私。”的赞美诗句。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一位平民皇帝和一位平民画家,两个功成名就、息息相通的人因水墨丹青结缘,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明洪武年间,金华人苏伯衡得到范宽《临流独坐图》,这位苏辙的九世孙,被大学士宋濂极力推荐的饱学之士,十分欣喜,在画作上欣然题诗,以表达他的喜爱之情。后此画为苏州拙政园的第一位主人王献臣所得。 
    明代晚期的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他时常临学宋元名家画法,对范宽山水画推崇备至,称范宽画作为”宋画第一“,给予最高评价。明天启二年(1622年),67岁的董其昌临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他采用青绿设色、水墨兼并浅绛的绘画手法,使画作在自然传承的基础上,更加风格独特,别具匠心。 
    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宫廷珍藏大量珍宝书画散落民间,其中就有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等传世画作。 
    与董其昌齐名的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王铎,这位善用元人山水技法画出宋人味道的丹青高手,他见到范宽的《雪山萧寺图》,欣然提下了“博大奇奥,气骨玄邈,用荆关董巨运之一机,而灵通神迈,尤为古今第一。”的赞美之句。 
    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被明末清初的藏书家和文学家梁清标收藏。梁清标,字苍岩,号蕉林,今河北正定人。清顺治、康熙年间任兵部、礼部、刑部、户部尚书和保和殿大学士等职。他精于鉴赏,喜欢收藏图书字画,一生所藏书画名品极多,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就是其中之一。在家乡正定筑有“蕉林书屋”,专门收藏书画古籍,与当时的孙承泽并称两大藏书家。 
    同时,范宽的《临流独坐图》也辗转流落到清代著名书画鉴赏家卞永誉手中,这位自幼爱好书画,在当时的鉴赏界颇具影响的人物,他对此画爱不释手,在画上加盖“式古堂卞氏”收藏印记,视为珍藏。后该画在乾隆年间,入宫廷内府收藏,成为乾隆皇帝的珍爱。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天津人安岐,从河北正定梁氏手中购得范宽《雪景寒林图》等精品书画,藏于其所居天津东南的“沽水草堂”和“思原堂”、“古香书屋”等处。安岐,字仪周,号麓村。他以盐商起家,家资富有,酷爱书画和收藏,是当时著名的书画鉴藏大家,著有《墨缘汇观》一书。安岐对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倍爱有加,称其为”华原生平杰作“、“宋画中当为无上神品”。安岐为收集书画,可谓倾其所有,呕心沥血,他收藏的书画多为历代精品,名家真迹很多,凡经他鉴赏收藏的,都盖有他的鉴藏印记。乾隆初年,安岐曾出资修复天津城墙,赈济灾民。由于天津盐场外迁,安家生意受挫,安岐去世后,家道中落,大量藏品被乾隆宫廷内府收藏,部分散落江南,多已不存。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被安岐子孙卖于当时的直隶总督,直隶总督又将其进献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面对这一气势雄浑、动人心魄的传世画作,龙颜大悦,拍手叫绝,赞叹不已,十分喜爱。从此,《雪景寒林图》成为清宫珍藏,藏于圆明园。 
    乾隆皇帝能诗善画,文武双全,喜欢收藏,散落民间的大量奇珍古玩书画被收集于宫廷内府。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临流独坐图》等就收藏其中。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打北京,火烧圆明园,圆明园所藏珍宝被洗劫一空,焚毁殆尽。范宽《雪景寒林图》等国宝字画被英国士兵拿到北京旧书市上变卖。时任工部右侍郎的张翼,在书市上转悠,偶然发现这名英国士兵正在与一个买家商讨价格。他凑了过去,喜好古玩字画的张翼就在英国士兵展开画卷的那一瞬间,他看到画上有乾隆皇帝“御书之宝”的方印,断定该画是皇家典藏,稀世珍品。他欣喜若狂,又不动声色地按照英国士兵的价格,以五十块大洋购得,带回家中,细细品赏。身为朝廷官员的张翼深知私藏皇家藏品是重罪,他将此画藏于天津家中,不再向外人提起。张翼去世后,儿子张叔诚也酷爱古玩字画,喜欢收藏和鉴赏,他遵照父亲秘不示人的遗训,从未将此画在外人面前展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知张家藏品颇多,想据为己有。张叔诚不惧日本古玩商人的威逼利诱,保全了《雪景寒林图》等诸多文物。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将故宫大量珍贵文物运往台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和《临流独坐图》就在其中,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新中国成立后,张叔诚于1981年分三次将他与父亲张翼收藏的455件文物悉数捐献给了国家,《雪景寒林图》就包含其中。该画现藏于天津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2004年,美国《生活》杂志将范宽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之一,位列第59位。范宽及其作品不仅在中国绘画史上光彩夺目,光耀千秋,在世界绘画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为人类绘画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8年5、6月份为迎接天津博物馆百年华诞,博物馆举办了馆藏文物精品展,范宽《雪景寒林图》展出,吸引了八方来客,范宽的水墨画作穿越千年,依然光芒四射,让今天的人们惊叹不已,深深地折服,这是范宽的骄傲,也是铜川的骄傲!(张启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