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7-03-23 00:00:00来源:编辑:铜川市政协浏览:
孜孜不倦的文史撰稿人
区八届政协特邀文史员 段尚荣
我自幼热爱文学,老年更热爱文史撰稿。我现已年过六旬,不爱打麻将,不喜喝酒,虽文化不高,但却常在纸上乱涂鸦,歪打正着豆腐块似的文章常在报刊上出现。2005年4月20日,我被耀州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相中,一张聘书,我成为名正言顺的文史撰稿人。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为人生一大喜事。
通过多年来参加政协耀州区数届文史工作会议,聆听各届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对文史工作的经验交流,使我逐渐懂得了文史资料工作的作用、性质、方法。我认识到文史资料起着“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所谓“前事之疏,后世之师也。”她姓“资”(资料)不姓“史”(历史论著),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前者的任务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存真求实;后者的任务是在前者大量真实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写出有论述有观点,有批判的文章来。文史资料工作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项重要工作,文史资料工作的重点是为近代史,现代史和革命史积累资料,要多从人民政协这个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出发,重视党外朋友提供的资料(近代史、现代史和革命史资料),这是政协系统组编文史资料工作的特点和重点。
认清了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特点,任务、性质作用后,我便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自己身为永安办事处东街村人这个优势,我从周围环境、周边熟悉的人与事出发,首先写出了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困难物质贫乏时代,东街村一队社员,贫农白花子之父。此人貌不扬,五短身材,人称三寸钉武大郎,上地拿不起铁锹,跑路拉不动架子车,但却脑门活,办法稠,利用猪油将杏仁炒得酥脆香甜,博得老人儿童们的喜爱。为了养家糊口,他利用傍晚,将酥脆油香的杏仁提到剧院、大街小巷人多处叫卖。他心轻,不称称,不问价,给一角也行,三五分便可,他从篮中用手抓到纸上,多少不一,包好送给你。他声音宏亮,一声叫卖,惹得小孩围观,称得上价廉物美美味佳肴。我将自己目睹耳闻,亲身经历的这一民间小吃撰写成《猪油炒的杏仁》,被政协耀州区文史资料十三辑采用。之后,便一发不可收,先后写出了《漫话耀州的火亭子》,此文被市文联刊物《华原》2009年第四期刊用,同年,《铜川日报》、《铜川社会经济研究》杂志相继转载。为了宣传耀州文化,将东街四代油匠胡氏之家、清末至解放初期,研发流行市场热销品,群众口碑较好的,被评为“耀州三大宝之一”的“耀州油布”经过多次深入调查,并采访当事人之后胡升杰,写出了《耀州油布》一文,2010年第五期《华原》杂志刊发,同年《铜川社会经济研究》第五期、2011年元月11日《铜川日报》副刊转载。后又写出了《修复重立耀州石牌坊》,被2011年《铜川社会经济研究》杂志第四期刊登,同年《华原》第二期予以转载。后又写了张秀珊之事,张在解放初研发的“济明眼药膏”在广大西北地区乃至上海,都设有分店,成为治疗各类眼疾良药,影响深远,被称为耀州三大宝之一,此文写出后于2013年在《华原》第二期予以刊登。近年已撰写出近十万字的《耀州武术百年史话》手稿,将耀州清末至建国初六、七十年代,发生在耀县地区,以“三原高家拳”传人,红拳为主的各路英雄风云人物,并为耀县体育增光添彩,其中先后夺得了全国、省级武术金、银奖牌的事迹作了记载。
2011年6月,耀州区政协文史资料第十四辑《乌金闪耀》一书刊用了我收集整理的“煤矿歌谣”等。
滴水穿石,工夫不负有心人,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孜孜追求,2009年4月9日被耀州区七届政协文史委员会聘为特邀文史员;2012年5月14日再度被政协铜川市耀州区第八届委员会聘为特邀文史员。2004年4月在庆祝耀州区政协成立三十周年大庆日子里,我将自己近十年内为耀州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作出微不足道的成绩向组织进行汇报,希望自己在庆祝耀州区政协成立三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老马加鞭更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