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建言献策 > 大会发言

加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发布:2021-02-03 17:14:22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近年来,我市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和效能不断加强,2019年被文旅部、财政部授牌确定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调研发现,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文化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区县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必须具备的重大文化设施如非遗展示馆、美术馆、广播电视技播中心等工程,因选址和资金问题尚未开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设施建设及文化服务内容、品质、水平等方面,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区县之间发展不均衡。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体制不顺,人才队伍有待加强。文化服务机构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用人机制不灵活,乡镇文化站现有人员大多为兼职,分散了抓文化建设的精力。一些村镇、社区群众日常文化活动少,基层图书馆、文化站有效利用率不高,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文化人才匮乏,尤其是创作型、复合型、领军型人才紧缺。

三是公共文化资金投入不足,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投资主体单一,主要是依靠国家、省补助资金和政府有限投入,企业、个人投资公共文化服务热情和愿望不足,社会文化社会办的多元投入机制还未形成。

四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不高,科技创新驱动不足。我市公共文化作品水平参差不齐,文化精品数量不足。公共服务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表现方式单一,文化产品与科技融合创新不够。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补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短板,提高文化场馆使用率

一是加快非遗展示馆、美术馆、科技馆、城市规划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市群众艺术馆。二是完善市、区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加快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争取县以上图书馆、文化馆建设达到一、二级馆标准。三是加强文化场馆资源统筹力度,优化配置,共建共享,扩充群众文化活动空间,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

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一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和民意表达监督机制,建立政府和第三方联合评价机制,通过效能考核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建立公共文化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培育基层文艺骨干和文化示范户,带领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活动。三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编制,增加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置专职工作人员。

三、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力度,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撑的公共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活动、公共图书馆图书购置等所需经费列入预算。二是缩小城乡之间财政投入差距,财政文化扶持资金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在选择资金投入项目时,要充分了解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提高文化投入使用效率。三是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支持引导民间文化艺术团体健康发展。

四、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加强科技融合创新发展

一是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加大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办好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药王山庙会等特色节庆会展活动。二是提高公共文化群众参与度,举办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不断扩大公共文化覆盖面。三是加强铜川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完善“文化铜川”云数字平台功能,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动市县级融媒体创新融合发展。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副主委 齐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