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建言献策 > 大会发言

提升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服务水平的建议

发布:2018-07-16 00:00:00来源:编辑:铜川市政协浏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市从2015年冬季实施市政集中供热,截止2017年11月,南市区集中供热完成累计签约面积700万平方米,使用集中供热的小区和单位达到50家,惠及群众5.4万户。市政集中供热工作已成为我市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具体体现。但市政集中供热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集中供热项目审批和施工组织还需进一步协调。近几年,我市集中供热施工项目在审批环节总是比较滞后,审批手续往往在后半年才能完成,给项目施工带来工期压力;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工期紧张抢时间铺设管道,对按时供暖造成一定影响。

2.集中供热管理和服务的职责权限需进一步理顺。随着我市集中供热工作的逐步铺开,反映出在运维管理、客户服务、热费回收等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在热源、热网、客户“三位一体”中还有职责划分不明确、责任推诿、消极应对现象。

就进一步推进我市集中供热建设,规范集中供热管理建议如下:

1.做好城市集中供热施工项目审批。规划部门应在总结前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对供热施工项目的审批,尽量保证项目施工在上半年开始;供热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工期,在冬季到来之前完成管线铺设和二级换热站安装,既保证按时供暖,又保证施工安全,减少对市容市貌和居民出行的影响。

2.提升供热服务质量。目前,我市集中供热已经覆盖了南市区的绝大区域,今后的工作重点应当由供热面积扩展向供热服务提升转变。供热主管部门和供热企业应提升响应速度,接到问题反映后第一时间答复解决;小区物业要主动作为,避免推诿,承担好小区内的供热责任;每年组织供热管网泄露破裂等供热中断事故应急演练,对供热客服人员进行规范化礼仪培训等,使群众不仅感受到供热温度的温暖,更感受到供热服务的温暖。

3.采用先进技术推进供热智能信息化管理工作。通过设置智能热网监控中心,安装客服系统、自控系统、地理位置信息系统等,实现实时监控、自动调节及大数据分析功能,提高供热管理水平。对所有供热小区进行远程分户控制改造,实现分户收费、分户控制,实现二级换热站远程监控,实现热源、热网、客户“三位一体”模式的供热精细化管理,确保集中供热的安全、优质和高效,同时从根本上解决管理难、热费回收难问题。

4.积极推进“引热入西”长距离供热。2017年10月,国家节能中心、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铜川市政府、丹麦能源署共同签订了《共同推动落实中丹区域能源及节能改造综合示范项目的协议》。该协议签订后,将对我市热力资源、区域供暖、能耗现状、供热需求的综合性规划产生重大影响,我市也能够协调相关单位和更多资源,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典范,从而带动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落地实施。目前我市最大的供热企业为华能铜川照金电厂,该厂有两台60万千瓦超净排放环保机组,可满足14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需求。我市应当积极利用丹麦区域供暖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引热入西”长距离供热技术,推动铜川向三原、西安北郊进行城市集中供热,缓解西安市因天然气供气不足造成的供暖压力,更大限度发挥我市的独有地位和作用,为铜川后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发言人:市政协委员 华能铜川照金电厂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