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8-05-17 00:00:00来源:编辑:铜川市政协浏览:
近年来,随着《铜川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加快和促进科技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的出台,我市非公科技企业发展较快,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持续增大、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不断加快的新气象。截止2017年底,全市非公科技企业共有99家(其中通过省级认定43家),技工贸总收入6.5亿元,职工总数达5200人,专职从业人员达到2600人(其中科技人员1550人,占职工总人数的30%)。
一、存在问题
我市非公科技企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数量少,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等情况。客观地讲,我市的非公科技企业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1.思想观念问题。我市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包括非公科技企业管理者,认识水平和思想观念滞后。存在“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思想,对新时代、新形势、新型科技发展认识不足,习惯了“拿来主义”的生产模式,自主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不足。视野上存在目光短浅、盯着眼前、看着小利的现象,与省内外知名的非公科技企业在发展目标、社会责任、心胸气魄、合作共享等方面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2.管理模式问题。家族式管理模式占比大,管理理念落后、方式粗放,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方法缺乏。“拍脑袋”“一言堂”现象普遍存在。“近亲繁殖”“任人唯亲”等现象突出。
3.企业创新意识问题。非公科技企业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满足于产品目前的现状,缺乏创新意识,产品更新换代率低,核心竞争力弱。
4.发展资金问题。非公科技企业由于规模、不可预知性和自身信用等原因,普遍存在银行融资难、担保抵押少、发展资金紧张等问题。
5.人才资源问题。我市现有的非公科技企业中,中、高级人才占比仅为8%,每万人口中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仅有2人列入市管拔尖人才,真正被列入国家级的高层次人才几乎没有,科技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市非公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瓶颈。
二、对策建议
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鼓励企业通过成立技术研发机构、培养技术研发队伍、改进技术研发条件等方式,增强企业自身创新能力。
2.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资金的投入,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杠杆、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投入为支撑、社会多元化投入为基础的创新投入体系。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和股权市场,直接融资。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来铜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建立铜川创新投资基金、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创业孵化资金,支持非公科技企业创新创业。设立主要为非公科技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和信用担保体系。
3.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建议通过“一事一议”“一人一议”的办法,加快引进能促进铜川产业腾飞、带动转型发展的特殊性人才、关键性人才。在落户、生活补贴、工资、购买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向引进人才倾斜。
4.加强产学研合作。一是依托陕西科研院所、高校众多的优势,聚焦铜川转型发展,发挥好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加快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二是以市场经济调节为主,通过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科技入股、股权合作等方式,对我市重大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三是鼓励和支持非公企业引进和转化科研院所、高校科技技术成果,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四是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加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形成具有铜川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品牌的拳头产品。
5.重视公共研发平台建设。优化提升我市营商环境,以优良的投资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优惠的政策,吸引各地科研院所、高校的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在我市建立科研院所和站点,努力把我市打造成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集成的洼地,助推我市科技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发言人:刘航言 市政协委员 市工商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