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2-11-30 11:12:51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高质量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市政协将“我市高质量项目建设情况”列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议题,由经济领域政协委员、邀请相关方面专家学者组成调研组,历时3个月先后深入全市5个区县、4个园区及28个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调研,并以网上“云”调研形式学习杭州市数字经济、武汉市光谷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培育、咸阳市项目前期管理和汉中市项目谋划等方面先进经验。10月20日,市政协主席刘西林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与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就项目谋划、项目推进、营商环境、项目服务保障等问题进行座谈协商、交换意见、建言献策,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基本共识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能够聚焦打造“一示范四高地”目标,紧扣“深谋、快干、提质、创新”主题,扎实开展“项目谋划提质增量、项目招引提档升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要素保障创新攻坚”四大行动,高质量项目建设年活动成效明显。目前,全市上下大抓项目的氛围更加浓厚,以项目论英雄的导向更加鲜明,协同高效推进机制更加健全,谋划一批、招引一批、推进一批、竣工一批的高质量项目梯次推进格局基本形成,天策碳纤维、陕建铭铝等25个项目建成投产,玲珑轮胎、玉皇阁二号桥等项目加快推进。截止9月底,施工项目994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57个。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二季度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效评价居全省第4名,获奖励资金200万元;耀州、印台、宜君分别获奖励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在高质量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项目综合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一是项目谋划存在前瞻性不够的问题,对市场调研不深、政策把握不准,储备项目整体结构不优,产业项目体量不大、高科技项目偏少。二是产业项目存在招引不足的问题,重点补链强链项目招引落地难,以商招商、对口招商机制运用不灵活,产业链“链主”项目、“头雁”项目较少。三是破解项目推进难题办法不够多,项目建设过程遇到单个具体困难时,在没有解决先例的情况下,破解思路不活、办法不多。
(二)要素保障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受耕地保护限制,建设用地指标逐年缩减,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与建设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个别类型项目的土地、文勘等前期手续办理周期较长。二是由于财力有限,前期工作经费依然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深度。三是受企业规模较小等因素影响,高水平人才吸引力不足,新兴产业技术工人受技术等级评定等政策影响,流动性较大。
(三)建设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一是并联审批还不完善,机制还不健全,“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个别部门还不能完全实现服务“最多跑一次”。二是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尚未建立,项目建设施工许可阶段普遍存在审批手续复杂、涉及部门繁多等问题,竣工后验收工作程序复杂,早批快建、建成投产仍需加快。三是融资难问题正在逐步演化为企业融资难、银行贷款难的问题,在经济下行形势下,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减弱,银行授信难度加大。
(四)项目建设评价考核还需进一步重视。一是各区县、园区景区普遍存在项目质量不高,亩均效益低下,有量无质,有质无量的情况,在有限的土地指标上社会经济效益发挥不够充分。二是在高质量项目引进中存在信心不足,定力不足,措施不足现象,数字智能、强链补链、亩均效益、科技创新等项目不够高大上。三是高质量项目建设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尽完善,政策激励力度还不够,作用不明显,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
三、主要工作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将“项目为王”理念嵌入干部群众脑海思维中,落实到经济战线的具体行动上,着力做好“谋”“招”“建”“督”四篇文章。
(一)高质量项目建设以“谋”为要。建议围绕我们有什么、要什么、干什么进行项目谋划,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谋划针对性、转化成功率。
1.立足发展基础“精谋”。我市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历史文化优势明显,拥有陕北万亿级能源等大宗物资南向流动和大西安万亿级制造业北向流动的枢纽优势,地处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叠加区位优势,工业城市相对完备的产业基础和优秀的产业工人,富集的煤炭、石灰岩等矿产资源等。建议立足我市所拥有的发展基础和优势,拉长板、补短板,积极谋划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区域物流周转节点、城市群和都市圈高质量协同发展、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以及新能源综合开发等项目。
2.立足产业转型“深谋”。我市拥有煤电铝水泥四大传统产业,食品医药装备制造三大接续产业,光电子航天科技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市以重点产业“链长制”为抓手,狠抓产业建链延链扩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建议今后继续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聚焦新能源发展,谋划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和氢能等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项目;聚焦铝及铝合金产业,谋划高纯铝、航空航天用铝合金、高性能动力电池铝箔、电子元器件材料用铝粉等铝精深加工项目;聚焦现代建材,拓展“水泥+”关联产业,谋划绿色装配式建材项目;聚焦新材料产业谋划碳基、铝基、陶瓷基扩链项目;聚焦光电子产业谋划终端设备制造等事关铜川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延链项目。
3.立足政策导向“早谋”。受疫情影响,国家为拉动内需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措施,还制定印发了21条支持民间投资政策措施;我市为加快产业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出台了《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及布局指引》。建议积极抢抓政策机遇,紧扣政策取向和投资导向,围绕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等领域中长期贷款等政策,全力包装一批城市更新、清洁能源、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重大项目,努力把上级政策转化为具体项目。
(二)高质量项目建设以“招”为贵。建议围绕市场需求什么、我们发展什么进行项目招引,强化招商“一号工程”地位,将“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紧密结合。
1.紧盯市场导向“抢招”。进一步强化以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抓招商引资,围绕市场需求招引企业,深化对国家产业布局和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研判市场需求风口,抢抓西安都市圈、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发展机遇,抢招重大产业项目和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为引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抢招科技型新制造类企业,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型项目。注意发挥产业基金在招商引资中的重要作用,对现有产业引导基金等进行扩容整合,强力打造完整的“产业+基金”生态链,形成基金集聚带来招商引资的“强磁场”效应,努力走出一条以基金招引项目、以基金培育产业、以产业依托基金良性发展的市场化“基金招商”新路子。
2.紧盯承接转移“快招”。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载体建设,在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产业梯度转移重点区域的同时,要目光转向省内招引,盯紧关中和陕北两大经济体,特别针对大西安先进制造北上和陕北能源重化工南下,主动进行招引,把省内大型企业集团作为我们叩门招商的重点。除此之外,注重发挥驻外办事机构和招商小分队职能,整合同乡、商会等社会资源,以及东西部协作等政策资源,精准广泛收集企业信息,围绕目标企业和产业链图谱指引,分类梳理建立台账,完善对接合作机制,加强项目宣传推介,突出招大引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3.紧盯补链强链“准招”。结合省市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布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主导产业和发展定位,围绕打造全产业链促产业升级提质目标,用好政策资源、强化链式招商,以商招商,投行思维招商,积极招引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产业项目和工业项目,通过招商引资狠抓产业补链强链。坚持一手抓“链主”“龙头”企业引进,一手抓关键环节企业和配套企业,遴选市场意识强、情况清、技术精、视野宽、路子广的干部组成产业招商推介攻坚力量,强化补链强链项目的筛选储备、宣传推介、招引落地,力促形成项目招引“葡萄串”效应,打通堵点、连接断点,畅通产业循环,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三)高质量项目建设以“建”为本。建议围绕保障什么要素、优化什么环境、统筹什么力量,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1.强化要素保障“优建”。强化项目用地保障,加快推行“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和标准地供应,实行用地服务“专员”制度,精准指导项目用地组建申报,确保土地指标优先用于高质量项目。强化建设资金保障,建立项目前期费保障制度,严格政府投资计划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和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功能,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融资难题。强化人才保障,支持鼓励省、市重点项目急需的高端人才来我市安家落户,提供“一对一”服务。强化基础配套保障,加快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排污、厂房等基础设施,以及商务接待等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2.统筹一切力量“快建”。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提升资金支付使用率,加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2022年度增发及2023年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争取力度,有效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稳定全市投资大盘子。用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都市圈、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利好政策,用活REITs、PPP等投融资方式,全力争取和支持高质量项目建设工作。及时获取相关政策信息,在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多争取政策试点、示范,把试点机遇变成先行先试优势,为承载项目提供更大平台优势。持续鼓励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向项目建设聚集。
3.优化营商环境“促建”。坚持“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项目推进模式,对问题进行集中化解,善始善终提供全周期服务。强化承诺政策兑现,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服务由“互联网+”向“智慧+”转变。下大力气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最大程度做到“最多跑一次”。进一步压缩企业注册开办、项目建设许可手续和流程,企业存续阶段服务保障好水电气暖、用工等生产要素,不断优化企业退出机制。持续优化金融生态,审慎评估初创型企业、受困民营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解决好企业融资难和银行贷款难等问题。
(四)高质量项目建设以“督”为贵。建议围绕让什么部门来督、建什么机制来督、用什么方法来督,加大项目督查力度,确保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1.夯实多方责任“强督”。继续执行市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进一步压实区县、园区、部门责任,全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一线抓,把工地当阵地、变现场为赛场。市级要素保障部门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履职尽责,主动抓好各自领域项目争取、服务保障,指导储备项目盘子,及时跟进项目实施进度、资金拨付进度。区县、园区、景区发挥好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把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要事,把招商引资作为主责主业,集中精力、主动出击抓项目招商,推动区域产业集聚、经济争先进位。
2.完善体制机制“促督”。继续实行开工观摩、考核奖惩等制度措施,完善重大项目储备、优惠政策落实、工作专班推进、驻工地专员服务等机制,形成抓高质量项目建设强大合力。建立健全定期通报制度,对项目投资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清单式督查,动态跟踪、强化督导,倒逼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相关督导部门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深入实地督查考核,动真碰硬、较真叫板,真督实查、严督严考,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树立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对工作推进慢、履职不力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让督查长牙,优秀的要表扬,落后的要约谈,推动项目“天天有新进展、周周有新变化、月月有新形象”,用督查“利器”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更大进展。
3.强化考核考评“助督”。完善优化考核体系,对全市高质量项目进行“回头看”,定期开展项目跟踪评价工作。加大项目建设工作指标权重,把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项目推进进度、项目后评价、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树起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鲜明导向。深化运用“三项机制”,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注重在招商一线、项目一线锤炼干部、发现干部、选拔干部,激励引导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