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8-11-01 00:00:00来源:编辑:铜川市政协浏览:
10月8日到10月14日,市政协副主席王润民带领包括政协委员、农业专家在内的市政协调研组一行10人,赴山东烟台、临沂,江苏宿迁、无锡等地学习考察农业产业发展工作。考察期间,先后深入烟台现代果业公司、安德利集团、瀑拉谷酒庄,临沂奥正假日农夫、瑞泽生物公司,宿迁阿土伯都市果蔬园、朱瓦村、新庄镇小镇客厅、洋河润易国际农业科技园、江苏(洋河)农业嘉年华,无锡台湾农民创业园、山联村等12个考察点,通过进园区、入企业、走镇村,看现场、听介绍、问根由,全面了解四市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与先进经验,深入思考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如何学习借鉴,获益匪浅、深受启发。
一、考察概况
(一)烟台市农业产业概况。烟台市形成了粮油、果品、蔬菜、畜牧、水产等五大支柱产业,粮油加工、果品加工储藏、蔬菜加工、畜牧加工、水产品加工、葡萄酒酿造等六大产业集群,培育了鲁花、龙大、安德利等一大批龙头企业,规模优势、集群优势和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在全市建立起以烟台农科院、莱州农科院等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完善的农技推广网络,农业科技支撑能力逐步增强。考察点安德利公司不断创新从一个小果汁厂发展为世界浓缩果汁生产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烟台现代果业公司致力于为打造苹果产业链建设领先者,先后选育出了烟富8、神富6号等优势品种,尤其是其繁育的不需拉枝、管理简单的“懒富”新品种给调研组成员留下深刻印象。瀑拉谷打造的以葡萄种植、加工、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综合效益。
(二)临沂市农业产业概况。临沂市为推动产业兴旺,坚持规划先行,集中力量保障落实。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提质增效,全面推动农业产业振兴。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等“五个农业”,确定了现代农业产业振兴“10+3”行动计划,即:重点推动全市优势特色“粮、油、果、菜、茶,菌、药、畜、渔、加”十大产业提质增效和“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三新”农业发展,努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稳步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新活力。给调研组留下深刻印象的瑞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年内自主研发申报了1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促进了公司快速占领高端市场。
(三)宿迁市农业产业概况。宿迁市形成了优质稻米、标准化果蔬、园艺型花木、农牧循环型生猪、精深加工型肉禽和生态河蟹六大主导产业,建成4家农产品加工集中区、8个省级电商产业园、84个“中国淘宝镇(村)”,688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2000万以上),363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7个农业特色小镇。江南大学(宿迁)产业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宿迁)设施园艺研究院联合龙头企业成立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市年推广“三新”成果40项以上。洋河润易国际农业科技园采用的限根栽植、嫁接移栽等技术实现亩均栽植9株苗,用最少的原种种植最大的面积,每亩年均效益12-15万元,实现投资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四)无锡市农业产业概况。无锡市以发展高端农业、精致农业为目标,建成9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8个省级农业特色小镇、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5个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5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整合设立市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宜兴市创建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建成壹家美食荟等农业电商企业和平台,2017年农产品在线销售额达到7.24亿元。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覆盖了大田种植、设施农业、水产养殖、畜牧生产等多个领域。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68亿元,带动农户91万户。坚持以“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切实加快全市农业绿色化发展步伐。考察点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包含现代农业博览园、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中国农科院太湖水稻示范园、生物农业产业园、精品蔬菜产业园等5个子园区,尤其是精品蔬菜产业园的无土栽培技术生产的蔬菜只面向日本料理、高端超市等高端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山联村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一张规划干到底,经过十年努力将一个以采矿为主、负债累累的贫困村蜕变为“中国美丽乡村”、“中国特色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美誉的村庄,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二、几点启示
通过对四市的考察学习,这些地区现代农业基地规模大,经营理念新,科技含量高,品牌意识强,带动能力强,发展效益好,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为:
(一)农业产业发展,必须以更新观念为先导。四个市因势而变、突破传统的创新思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引入企业经营理念、创新组织形式、实施三产融合、互联网+营销手段以及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所体现出的创新求变、务实进取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要加快我市的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借助乡村振兴机遇,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在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谋划发展、定位工作,千方百计争位次、创一流、上水平,集中精力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位次、有影响的农业产业集聚典型。
(二)农业产业发展,必须以提升素质为关键。考察的四个地市现代农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潮流,关键是当地的广大干部引导、指导、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识强,谋划超前,推进扎实,发展产业不忘提升村民政策和文化水平,很值得我们借鉴。当前应着力引进一支热爱农村、奉献农业的优秀工商企业家队伍,引领民营企业投身现代农业。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造就一批有眼光、有胆识、能够驾驭市场、熟知企业运行与管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农业经纪人。吸引一批热心农村、奉献农业的高素质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农业产业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所有考察点都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了深度的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更新生产工艺、经营理念、产品种类等,不断提升行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值得学习。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发展规模经营,加快产业集聚,尽快使先进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得到应用,使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环节,全方位提高农业示范园的科技含量,用科技化、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效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四)农业产业发展,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四市都坚持以产业集聚提升农业,充分挖掘农业集群增收潜力;以培植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引领,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以培植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抓手,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以推进品牌创优为支撑,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这些措施都切实地增加了农民收入,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市的现代农业发展要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内育外引、培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扩大基地,引导农民发展绿色、有机高端农业,打造精品农业,实行品牌化经营,解决农产品销售等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三、发展建议
(一)统一思想,理清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将我市定位为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市,这为我市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找准发展的突破口。要站在参与整个渭北和关中城市群农业产业分工的角度发展全市农业,科学规划全市农业产业。要把突出发展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这一理念贯穿农业产业发展始终,积极实施品牌、人才、龙头三大战略,做强做优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以生猪、羊为主的畜牧业,以设施果蔬为主的设施农业和以中药材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形成“3+X”的产业格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引领,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全力促进产业兴旺。
(二)大力招商,强化营销。按照“围绕产业扶龙头”的总体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龙头企业引领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企业+科技+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加快推进与知名龙头企业合作,借助企业的品牌、管理、技术、市场、资本优势,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突破发展。把抓农产品销售作为推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宣传推介,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发展定制配送、直供直销、微商等新模式。加强农产品营销组织和队伍建设,培育专业农产品营销企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营销经纪人。
(三)不断创新,创建品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高水平农业专家工作站和农业“双创”科技产业园。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建设以苹果、樱桃、桃等为主的“三新”试验示范基地。加强对经营主体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农业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作用,建设现代农业新技术服务体系。加大农产品认证工作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品质,对省市级名牌农产品、著名商标、著名品牌等进行奖补,充分利用“农博会”“农交会”“农展会”等窗口,推介我市名优特色农产品,打造“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农业品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转变方式,集聚规模。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精品农业,生产高端产品,主攻高端市场,集成推广良种良肥良法,重点应用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施用有机肥、无抗养殖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新栽培模式,建设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建设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对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创建、提质增效,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进入农业园区发展产业,不断提高园区的示范带动和产业集聚效应。
(五)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加大财政、金融资金投入,组建农业投资公司、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林权、大型农机具、畜禽活体、保险保单等抵(质)押贷款业务,不断提高中省政策性资金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市区预算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营销等重点环节,对新认定的各级现代农业园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级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给予奖励。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保障体系,健全冰雹、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防灾减灾体系,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创新性农业保险险种,提高政策性保险保障范围和水平,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