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建言献策 > 意见建议

创新思路 强化措施 努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发布:2017-08-17 00:00:00来源:编辑:铜川市政协浏览:

招商引资是加快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市关注、群众期盼。市政协将招商引资工作确定为今年的双月协商重点议题。5月23日至24日,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深入我市17个招商项目地,与11个单位进行座谈交流,就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进行深入调研;6月29日至7月5日,调研组又赴杭州、苏州、无锡三市考察调研,学习先进经验;8月14日组织召开了双月协商座谈会。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坚持问题导向,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就“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充分协商,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现将委员建议及有关部门答复要点摘编如下: 

市政协委员建议

聚力创新 学习借鉴 推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赵官龙(市政协常委、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

1.坚持解放思想,形成“重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思想解放是经济发展的先导,铜川经济的大发展、大转型,离不开思想的大解放。因此,我们必须把“重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教育放到突出位置,强化“人人都是软环境”意识。

2.破解瓶颈制约,优化招商引资要素。合理解决征地问题,想方设法提高土地利用率;设立市、县两级政府担保基金,撬动银行信贷资金,帮助企业发展。

3.借鉴外地经验,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增设招商中心,聘请一批专业中介组织、商协会、中介人、发达地区经济界离退休同志、落户我市一些企业老板等机构和人士作为补充力量,服务铜川招商事业。

4.加快园区建设,提升项目集聚能力。加快董家河园区和新区南部园区等在建项目,盘活圈而未建地块及建而未用的厂房,选定主导产业,聚力做大做强。

5.优化招商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为客商提供安全、温馨、舒适的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增强招商引资活力

赵乃玲(市政协委员、耀州区政协主席)

1.解决好思想问题。教育引导全市各级干部主动适应新常态、新形势的新要求,在政策灵活运用上、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在人才引进及干部问题上解放思想。

2.解决好人才问题。加强与专业高校的合作,对现有招商干部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遴选一批热爱招商事业的年轻干部,促进我市招商队伍年轻化、知识化;聘请专家、学者以及大企业老总担任招商顾问,探索实施“以商招商”模式。

3.解决好机制问题。充分发挥《三项机制》的导向作用,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研究建立市区(县)两级部门齐抓共管招商引资的协调联动机制,分地区开展系统精准定向招商。

4.解决好创新问题。学习借鉴无锡招商队伍的管理经验,逐步探索实施积分制管理模式。组建专业的小分队招商队伍,把最年轻、有本领、有事业心、会办事的精兵强将充实到招商第一线,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完善五大服务平台  务实做好招商引资

任晓龙(市政协委员、人行铜川支行副行长)

1.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着力完善规划设计平台。从战略层面对全市区域布局、产业格局做好长期统一规划设计,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效仿先进地区设立铜川市投资合作委员会,建立招商引资的“职业军”,成立“专业化”的团队。

2.以激活金融资源为重点,着力完善金融服务平台。充分激活地方富余资金,支持地方经济;积极推动债券融资,建立和完善全市债券融资体系,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债券融资服务。

3.以改善环境为手段,着力完善商务服务平台。探索将更多的政府招商引资审批职能纳入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

4.以线上线下并存为载体,着力完善推广宣传平台。线下设立专门的展厅,线上完善“铜川招商网”功能,整合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资源,特别是新媒体、自媒体服务资源,形成一站式精准推广。

5.以内联外引为支撑,着力完善招商人才培养平台。建立内联外引的人才引进机制,有针对性地吸引急需、紧缺、高层次的招商引资人才。


找准定位 明确思路  营造“亲商、安商、富商”良好环境


刘航言(市政协委员、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市工商联副主席)

1.抓宣传,造氛围。坚持把抓好招商引资的宣传作为全市宣传工作的“重头戏”,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强对外宣传,突出我市优势,提高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区位形象和品牌。

2.转思路,优环境。在机关工作人员中提倡“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实现投资要素合理配置和最佳效益,着力打造全新的铜川形象;加大对我市引进企业的调研,了解他们的诉求,帮助解决困难。

3.敢创新,兑承诺。认真落实招商激励制、政策承诺制,打造诚信政府,真正让广大来铜川投资的客商投资放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市级部门回应

郭宏杰(市发改委副主任)

1.全力打造“五大基地”。实施“光伏领跑计划”,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体系,打造新型能源基地;加快董家河循环产业园一揽子项目建设,积极打造航汽铝材料工业基地;加大水泥产品创新和产业融合,大力发展高端陶瓷产业,打造新型建材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物流基地;依托铜川人文优势和绿色资源,增强铜川文化软实力,打造健康养生基地。

2.着力培育新产业。坚持实体与虚拟结合、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流量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积极争取行业龙头企业在我市落户。

3.打造传承发展耀瓷文化产业新高地。以耀州窑、黄堡耀瓷文化产业园、陈炉古镇为核心,大力推进“耀瓷+”,推进耀瓷产品转型升级,打造传承发展耀瓷文化产业的新高地。

4.打造中医健康养生特色发展新高地。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业,高标准建设药王中医药养生体验中心,加快推进全国野生药材交易基地、中药材加工技术培训中心和中医药创业园建设。

5.持续做好项目策划包装。落实好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围绕 “五大基地”建设,深度策划包装项目前期工作,确保40%项目达到可研深度。


王红侠(市招商局局长)

1.盯紧招商目标。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在追赶超越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积极招引产业性项目。围绕我市现有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积极开展产业链的“延链”“补链”招商活动。

2.发挥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各重大项目招商部和八大主导产业招商部的主力军作用,依据百项千亿投资计划,瞄准重点招商区域、企业、项目,精准发力、主动出击。

3.开展“三抓三比”促招商活动。在全市开展“抓招商,比环境;抓项目,比行动;抓落实,比进度”活动,激发潜力,增进活力,促进各招商单位招商积极性主动性。

4.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一是引进第三方考核机制,充分运用第三方机构对签约项目落实情况和资金到位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提升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二是建立客商评价机制,充分了解客商诉求,将客商满意度作为招商工作考核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

5.加强人才培训。继续加强招商干部的业务培训,采取交流学习、参加培训、组织研讨等形式,不断提高招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马新民(市人社局局长)

1.加强政策宣传。大力宣传中省市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群众身边各类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人才、崇尚人才、争当人才的浓厚氛围。按照委员们有关人才引进的建议,引进海内外高科技领军人才。

2.搭建引才平台。同市人才办、科技、招商等部门对接,形成引进人才的长效激励机制,优化招才引智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政策环境和生活环境,为人才在创业启动、事业发展、生活待遇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引得进,留得住,有成效。

3.引进紧缺人才。围绕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国内外开展招商引才工作。加大对有重大科技创新、重大国家发明专利、重大产业孵化成果的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科研院所和高校学科带头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柔性引进力度。建立驻铜川工作站、产业联盟。同时积极招引大学毕业生和其他懂经营、会管理、有专长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为铜川招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刘云钊(市工信局局长)

1.抓航汽铝产业招商求突破。加强与中、省联系,紧盯中航、西飞、陕汽、比亚迪、吉利等企业集团,力争在工业铝型材加工以及铝质汽车配件等项目方面有一定进展。

2.抓做优水泥招商求突破。重点围绕高标号水泥新产品研发,并依托陕西建工(铜川)新材料工业园,开发水泥混凝土工程预制件等高性能水泥制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延长水泥产业链。

3.抓接续产业招商求突破。加强与金融机构联系和大企业财团联系,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铸造项目建设;发挥耀州瓷品牌优势,策划引进建筑陶瓷、日用瓷、轻量化卫浴洁具等项目;依托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传导效应,重点发展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等相关产业,持续提高接续产业规模和贡献份额。

4.积极组织工业招商小分队开展对接洽谈。从区县、园区工业主管部门抽调人员,组织招商小分队,划定招商片区,出外进行招商。

 

市政协委员提问及部门答复

市政协委员、市煤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贺鹏霖提问:在下一步产业定位、资源整合方面有何规划打算?

市发改委副主任郭宏杰答复: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将铜川定位为“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的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五大基地”,即新型能源基地、新型建材基地、铝材料工业配套基地、关中优质特色农产品物流基地、绿色休闲基地,打造全国耀瓷文化之都、全国中医健康养生之都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各区县、景区、园区的转型发展方向与目标。发改委作为项目的策划实施部门,下一步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布局,在项目摆布上按照集中化、规模化的思路,合并同类项、整合重复项的原则,促进产业链项目向园区集中,尽可能地明确各园区、各版块功能定位。

市政协委员、陕西易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军提问:我市是如何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及各类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的?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小庆答复:

1.提前介入,科学安排规划和计划指标。每年年初即向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征集当年项目用地需求情况,将征集到的情况会同市重大项目办进行协商,形成报批建议报市政府审定,从而确保每个项目用地都能落到实处。

2.提高效率,加快项目报批和供应力度。制定出台了《促投资稳增长全力保障项目用地十条措施》等文件,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落实责任;建立项目用地报批“绿色通道”,推行“三快三不三变”工作模式。

3.提高效益,积极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加快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加快低效用地盘活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2016年以来,盘活北市区低效用地440亩。

4.用活政策,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在符合国家政策,不越“红线”的基础上,尽一切可能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为企业降低成本。

市政协委员、陕西闽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孝标提问:我市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目前出台了哪些优惠政策,今后还将制定出台什么优惠政策?

市招商局局长王红侠答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铜川市十佳招商项目、十佳招商单位、十佳招商标兵、十佳推介能手评选奖励办法》《中共铜川市委 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在追赶超越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航汽铝材料工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招商引资的方向、措施、保障等。

今后,将按照“一个产业、一套工作班子、一套专家团队、一套扶持政策、一套招商方案”的要求,落实招商班子和专家团队,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完善各产业的扶持政策和招商方案。

市政协委员、王益区爱卫办主任杨毅提问:围绕招商引资企业,在融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采取了什么措施,形成了怎样的保障制度和办法?

市金融办主任傅强答复:

1.发展融资平台。铜川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我市通过整合并表及将预算内建设资金注入的方式,将其打造为市级唯一的投融资平台,为我市企业市场化方式融资奠定了基础。

2.发展政府融资担保平台。铜川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是以财政资金为投入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平台,目前注册资本1.41亿元,为破解我市企业融资难发挥了积极作用。

3.搭建政银企融资对接机制。制定《铜川市政银企协同对接机制方案》,充分发挥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功能,常态化支持企业融资。

4.建立企业转贷应急机制。配合市财政局制定印发了《铜川市中小企业转贷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1亿元规模的转贷基金,帮助企业应急周转。

5.完善企业上市挂牌机制。市金融办与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了企业挂牌孵化基地。截至目前,我市20户企业已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