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建言献策 > 意见建议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的有关意见建议

发布:2013-04-17 00:00:00来源:编辑:铜川市政协浏览: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政协委员<?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讨论政府工作的有关意见建议

 

政协铜川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1416日至20日在新区召开。会议期间,委员们认真听取和讨论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全面提速发展这一大局,积极建言献策,通过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对我市各项有关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委员意见建议予以整理归纳,共18方面67条,供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

一、关于食品安全工作

1、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继续完善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夯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2、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继续深化食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充实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加大监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严格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实现全方位监控。要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纳入经常性、制度化轨道。建立企业食品安全诚信档案和不良企业登记制度,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考评并定期公布,引导和约束企业诚信经营。建立食品安全无缝链接的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的工作衔接,形成食品安全监管的整体合力。

3、加大各区县、各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加强对小作坊、小加工厂、小餐饮店、熟食品加工厂使用生产原料、食品添加剂的检查以及乡镇、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对达不到生产条件和卫生标准的企业,坚决不允许其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和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不法商贩和生产厂家,要严厉打击,从重处罚。

4、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大力开展“食品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设立农村、社区、学校食品安全监督员,构筑人人参与食品安全行动的防范大堤。

二、关于医疗保险工作

1、整合医保资源,建立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管理模式,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项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和协调统一,避免管理资源的浪费。

2、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促使用人单位职工都必须参加医保。建立参保缴费激励机制,把参保年限与待遇挂钩,对连续缴费的城镇居民提高报销比例或封顶线,对困难企业和破产企业的下岗职工,可适当降低报销起付线。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把技术水平达标、安全性高、公信度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医保定点单位。

3、同步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项改革,加大对医院、药店、医保中心的监管力度。

4、加强医保队伍建设,提高医保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关于医疗卫生事业

1、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提升保障水平。加强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方便患者及时结算。

2、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规范化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并完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偿办法,确保经费及时足额落实。

3、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城市双向转诊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框架,形成“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双向转诊,分级医疗”的新格局。

4、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为突破口,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5、建立完善全市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建设铜川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完善急救网络管理系统。

四、关于就业再就业工作

1、实行扩大就业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以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最大限度地挖掘经济发展带动下的就业潜力。

2、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根据新建项目、企业用工需求和本地劳动力状况,提前对就业岗位进行调查摸底,有计划地开展就业再就业公共培训工作。要健全再就业培训机制,优化培训体系。

3、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就业机构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就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重视就业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实行与外省、市就业机构的信息联网,做到就业信息共享。适时举办好各类就业招聘会,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整顿规范职介机构。

4、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对自主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适当予以放宽,从5万元放宽到10万元。对创业成功、按期足额偿还贷款的个体经营项目和吸收就业人员多、按期还款、资信程度高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给予二次贷款。加快建立市、县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5、应放宽对停产半停产困难企业在转型前继续保留公益性岗位的政策。选聘一定数量、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到企业任职,参照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相关政策,享受有关待遇,重点派往转型期内的支柱产业、经营薄弱企业。

五、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1、政府要高度重视养老事业,结合“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全市养老事业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与布局,科学配置各类资源。

2、目前我市养老院太少,应尽快建立一批养老院。

3、加大政府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制定社会化养老资助办法。对依法注册登记,经营管理规范的民办养老机构,按星级标准评定,给予必要奖励。对新建的民办养老机构,按每设一张床位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入住率较高的给予一定的床位补贴;对接收低保、遗属、低收入老人的民办养老机构,给予门槛补贴;对招收下岗失业人员、低保对象培训上岗的给予培训补贴。

4、建立一批集养老、康复、托管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延伸养老产业链条。要重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的建设。

5、加强培训,提高养老服务机构自身的管理水平。建立全市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进行机构管理、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工作人员待遇。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护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工作。

6、加强政府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组建养老服务机构行业协会。通过协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养老服务机构间的沟通、交流以及与政府间的联系。

六、关于工业园区建设

1、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授予园区管委会一定的经济、行政和社会事务管理权限,以便园区统筹协调发展,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2、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利用价值。设置准入条件,实行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等指标挂钩,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严格管理土地用途和动工、竣工期限,建筑密度、容积率,避免圈地、炒地、违规用地。对违反入园合同约定,逾期不开发建设,甚至长期闲置的土地按照国家规定,通过收取闲置费、无偿收回、公开出让等方式予以处置。指导投资商节约用地,可在项目入园前,派技术人员配合投资商参与厂房规划,努力把土地使用面积控制在最小适用范围内。盘活闲置资源,把土地调整供应给用地省、效益好的项目,让有限土地发挥最大效益。在规划和安排项目用地时,按产业集群的原则集中布局,把关联度大、产业特点相似或者相近的企业集中安排在一起,使企业在生产设施、场地、绿地、道路等资源的利用上实现共享。

3、明确产业分工,实现错位发展。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有所取舍选择1-2个基础好、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重点培育。在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时,应注重突出各个园区产业特色。各工业园区之间建立招商项目信息共享机制,避免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实行“飞地模式”,将不适合本园区产业发展的招商项目,推荐给在该项目类型产业有比较优势的兄弟园区,同时又能参与该项目的税收分成。

七、 关于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工作

1、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廉租房建设,规范经济适用房建设,推动公共租赁房建设,促进限价商品房建设。重视发挥区县政府和中省企业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加强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的管理,严格审批核定和管理程序,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合理核定建房成本,科学确定售房价格。

2、适当控制新区廉价廉租房建设规模。不一定要把住房困难的群众不加限制地都安置到新区,要重视就地安置。认真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措施,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惠及面,将保障范围从低保家庭向低收入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扩展。积极推行在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开发项目中配建廉租住房,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交融,避免形成贫富分区居住的现象。

3、新建住宅楼设计要新颖、美观,突出个性和特色,切忌呆板、雷同和“千楼一面”,形成体现我市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

4、严格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切实做好对保障性住房享受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严格审查享受经济适用房和住房租赁补贴的资格条件。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分配管理中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

5、在规划住房建设中应统筹考虑休闲娱乐、体育锻炼、文化活动以及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对学校、幼儿园、老年服务、卫生所(室)等公益事业的规划,从实际情况出发,与相关部门的事业发展规划相衔接。从新区实际出发,新建的铜煤小区和锦绣园小区不宜再设立初高中学校。

6、严格执行小区建设规划,坚决杜绝开发商通过缩小楼距、插建等,挤占小区公共绿地。

八、关于农村移民搬迁工作

1、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我市贫困地区农民居住条件、生产生活等情况的调查研究,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的整体谋划和贫困人口的归档工作,多渠道搜集国家和省上有关移民搬迁的新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制定今后十年移民搬迁规划,把我市的移民搬迁尽可能多地纳入到国家和省上规划的大盘子之中,以便获得国家和省上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各级政府特别是区县一级政府要加大协调和整合力度,切实解决移民搬迁新村续建中的基础设施问题,促使搬迁移民早日住进新房。对于特困的移民,政府应予以扶持,使其能建得起,住得进。

3、努力把移民新村建成文明新村。加大对村民的教育力度,制定文明新村约规,倡导争做文明村民,改变陈规陋习,杜绝“三堆六乱”。重视做好移民搬迁的有关后续工作,将移民搬迁、新村建设、旧村整治改造等统筹考虑,防止撂荒破村现象,减少土地浪费。

九、关于供销社改革工作

1、完善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络,加快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争取早日实现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充分利用供销社系统现有的资源,加快设施改造,整合重组资源。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在近年来网络改造的基础上,推动以产权为纽带、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凝聚资源、联合发展的新机制。

2、转变思想观念,强化为农服务和市场竞争意识。大力推动和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为农服务的需要,控股、参股组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大力兴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农副产品经营体系建设。创新基层社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自身活力,切实发挥基层供销社在服务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中的独特作用。

十、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1、强化措施,把我市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2、民政、财政、工商、税务、计划、国土、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都要拿出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在各自职能范围内,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办、经营、发展给予支持,并提供优质服务。

3、制定地方性法规,依法推动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十一、关于 “三创”工作

1、进一步加大“三创”宣传力度,营造更加浓厚的“三创”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夯实“三创”责任。把“三创”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一把手”要亲自组织,参与创建工作,定期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格局。各相关领导和部门要加强与包联单位的沟通与协作,落实责任,搞好指导服务,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3、“三创”工作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捆绑使用。要积极争取中省有关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力争在“三创”项目设立和资金投入上向铜川倾斜,确保硬件设施投资建设不拖后腿。发挥中省驻铜单位的优势,强化“三创”工作一盘棋意识,共同做好创卫资金的筹集和投入工作。

十二、关于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建议

1、加大散装水泥的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认识发展散装水泥的重要性,形成“企业主动发散,用户积极用散,社会投资兴散,散办全力推散”的良好氛围。

2、加大专项资金征收力度。坚持应收尽收,应退足退,收支两条线。对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免征专项资金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坚决实行先缴后返的原则。

3、大力推进“禁现”,禁止现场混凝土、砂浆搅拌。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促使一批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落户铜川。对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企业在政策上予以优惠,在资金上予以扶持。以新区、耀州、王益、印台城市区域为重点,辐射八大工业园区、县城和人口密集城镇,带动全市散装水泥的快速发展。

十三、关于加强非公经济企业家队伍建设

1、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把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抓好。

2、依靠现代企业制度造就民营企业家。大力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家进行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加大对民营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和荣获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的支持和奖励力度,促进我市民营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根据民营企业产业特点和民营企业家文化程度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经济界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或知名企业家来我市开展讲座,组织民营企业家到高校参加短期培训学习。大力倡导民营企业构建诚实守信,遵纪守德,健康文明,开拓创新,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教育民营企业家爱岗敬业,守法经营,关心职工,奉献社会。

十四、关于科技人才工作

1、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科技人才现状,尽快出台全市科技人才发展规划,重点行业也要制定相应的人才规划。

2、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着力培养一批掌握关键技术,能带动支撑一个行业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

3、切实做好引才引智工作。借鉴其他地区引才引智经验,加快研究和制订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对于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高层次人才,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生活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鼓励企业以购买、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引入能够促进我市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成果,通过技术成果交易引进科技人才。

4、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对贡献突出的科技人才实行重奖,对行业拔尖人才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要着力培养、重点支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以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围绕粮食、果业、畜禽、蔬菜、中药等农业主导产业,开展技术培训、成果转化、推广示范等科技服务,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业行动。

十五、关于宜君核桃产业

1、对宜君核桃生产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类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2、加大对果农的培训力度。实施“十、百、千”工程,在全县培训出10名核桃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培训出100名专业管理人才,培训出1000名核桃生产示范户。

3、大力扶持和进一步完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核桃产业组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宜君核桃知名品牌。要重视研究和探讨核桃生产营销的新机制新途径。

十六、关于建设水利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议

尽快设置区县以下区域性的水管站,健全水利基层服务体系,便于更好承担区域性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水利管理职能。同时,应按照规定核定人员编制,为区域水管站招考、选调、聘用水利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各项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新设置的区域水利管理站,实行区县级水务部门人、财、物垂直管理,全面提高水利基层服务组织的能力和水平。

十七、关于学前教育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纳入本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把农村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率、乡镇中心幼儿园建园率等列入年度考核目标。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每个区县在城区内建一所高标准公办幼儿园,同时积极办好乡(镇)村幼儿园,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的比例。

2、加强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认真做好学前教育机构的年审制度。教育、公安、工商、物价、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要各司其责,对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卫生、安全、收费、食品营养等情况严格进行监督。要对民办、无证幼儿园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对办园行为不规范的限期纠正,对不具备办园条件或无证办园的坚决予以取缔。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把学前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水平316工程”教育督导范围。

3、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建立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把好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准入关。

4、加强幼儿园的安全保卫工作。切实做好园舍安全、卫生安全、饮食安全和校车安全工作。

5.学校应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日常必要的心理、情绪调节技能,进行相互询问、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方面的模拟训练。

6. 开通“倾听热线”和设立悄悄话信箱,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帮助。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十八、关于其它工作

1、全市教师的绩效工资应确定统一标准,保障教师的权益,调动教职人员的积极性。

2、加大景区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妥善解决宗教与旅游的矛盾。

3、加大对城市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重视新区公园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