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建言献策 > 意见建议

政协铜川市十三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三)

发布:2013-04-17 00:00:00来源:铜川市政协编辑:铜川市政协浏览:

张大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省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从产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发展还很不协调,二产明显快于三产,三产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依然偏小,且呈下降趋势,2007年—2010年分别为34.8%32.6%32%30.4%。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市加快经济转型的当务之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一届一次全会的部署,以“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为目标,以“十二五”规划纲要和《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规划》为引领,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此,要做好如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新区集建材、果品、商贸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坡头建材、秦岭水泥、董家河铝产品、黄堡工业品“四个物流园区”,建设北关、新区、彭镇、宜君、东部塬区货运站、耀州区新物流中心“六个商贸物流配送中心”。二是完善商务服务业。拓展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规范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校准、检测、验货等经济鉴证类服务;鼓励发展信息咨询、工程监理、房地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中介服务。三是融合发展信息服务业。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扩大宽带互联网覆盖范围,开展网上信息咨询、电子政务、商务、邮政及远程医疗等信息服务。

第二,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推进大唐养生园、中医药产业园和药王山、照金香山、玉华宫、陈炉古镇及中国中药材铜川种植、流通、研发、检测“二园四区四基地”建设,将铜川打造成中国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高档次旅游宾馆和度假酒店,加快旅游景区绿化、美化和亮化,开发特色鲜明、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策划设计旅游形象、标识口号和宣传品。继续办好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耀州瓷文化节、玉华宫避暑节、宜君中国避暑城生态旅游节等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发展壮大旅游产业。二是超前谋划服务外包业。积极引进外包服务企业,加强服务外包业务人员培训,建立服务外包信息库和发包项目信息及接包企业对接平台,促进发、接包业务的顺利对接。三是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艺术陶瓷、剪纸、烙画等民间工艺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着力提升传统服务业。一是推进批发零售业集约发展。按照“一核两轴三聚集”服务业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新区集吃、购、游、娱等为一体的商业服务业核心区,沿210国道和包茂高速通道,重点发展旅游、餐饮、物流、中介营销等服务业,加快建设王益商贸餐饮、耀州商贸、宜君旅游休闲观光“三个服务业聚集区”。二是大力培育餐饮品牌企业。建设五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加快正阳酒店、铜川宾馆、铜川饭店等规模扩张,提升服务水平;开发铜川特色风味小吃和老字号品牌,繁荣餐饮服务市场。

第四,全面发展民生性服务业。一是发展社区服务业。完善区(县)、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体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及文化中心、老年公寓等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卫生保健、科教文体、再就业等领域的服务水平。二是统筹发展农村服务业。引导市区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鼓励在镇村建立配送中心或连锁店;引导农民有序集中居住,实现农民居住小区化、农民劳动工厂化、农民生活城市化。三是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提高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中小套型住房比例,积极发展重点镇房地产业,规范房屋租赁市场和物业管理,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采取如下四项措施:

一、激活机制。用足用活中省各项政策,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破解资金、土地、水资源等瓶颈制约,逐步消除三产与二产之间在土地使用、供水供电、资金融通、费用征收等方面的差距。坚持“非禁即入”,打破城乡分割等体制性障碍,引导民营资本投资第三产业。坚持西铜同城化发展,主动融入西安大都市圈,使铜川成为西安大都市圈的能源建材供给地、产业承接地、科技成果转化地。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和优秀企业集中,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重点扶持一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群体。打造畅通的铁路交通网络,完善 “六纵六横”公路交通干线网络。强化水资源保障,争取在东庄水库项目实施中满足我市的水资源需求。

二、做活融资。引进国内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完善信贷担保体系和诚信体系,积极发展金融租赁公司、信用担保公司、融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衍生产物。放开融资抵押政策,简化房产贷款手续,允许民间投资以其合法使用的集体土地向银行抵押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优势企业运用企业债券、公司债及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进行融资。支持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机构,满足中小企业信贷需求。

三、用活人才。采取兼职、短期服务、技术入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级服务业人才。充分发挥铜川职业技术学院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增设第三产业重点行业相关专业。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用人单位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开展就业前培训和在岗定期培训。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探索知识入股、技术入股等分配形式,健全人才评估和激励机制。

四、做优品牌。坚持把做优品牌与培育龙头企业结合起来,从财政资金、能源和土地供应、自主创新、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整合信誉、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做优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其对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发言人:市发改委党组成员   副主任)

 

对提高我市住房建设质量的思考和建议

王栓兴

一、我市住房建设概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为核心,不断完善廉租房制度建设,全面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在全省前列。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廉价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205万平方米,已有277万户、96万困难群众喜迁新居,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3039平方米。

二、我市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设计方面。我市某些小区规划欠妥,很难体现户型的合理化、多样化、建筑艺术化、质量标准化、配套完善化、建筑环保化等基本要素,尤其是个别小区院内道路太窄,没有人行道,没有停车场,楼距间距太小,配套设施没能同步建设。同时,个别住宅楼的设计存在缺陷隐患。

2、建设工期方面。建设工期,一般指建设项目中构成固定资产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从正式破土动工到按设计文件全部建成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时间。建设工期同工程造价、工程质量一起被视为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作为考核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我市某些小区建设是:一年交钱二年看,三年不见钥匙面。

3、住房建设工程质量方面有的小区一些保障性住房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质量把关不严,个别工程还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诸如:(1)原材料进场检测与验收。目前的部分工地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存在将没有检测或正在检测的材料用于在建工程,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2)隐蔽工程的验收目前铜川市建筑工程的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在本工序完成后自检不到位就报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人员一般不参加,由技术员和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由于施工人员的素质,所施工工程与规范不符,但已成事实,只能做验收之后的局部整改。 (3)资料与工程进度不能同步工程交竣工资料绝大多数是应该在施工过程中收集整理完成的,然而当工程交工验收资料还不能按时交出时,会影响工程结算和质保金的回收。项目施工管理不到位,对过程资料不及时收集整理,在交工前留人集中整理和签字,有的还编制虚假验收记录及隐蔽工程签字报告。 (4)一户一验收的制度有待落实陕西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办法》规定,自20101227日开始,全省住宅工程质量实行分户验收,住宅工程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时,要对每一户及单位工程公共部位进行专门的验收,每一间新房子都将有自己的质量验收记录。

三、对完善和解决以上问题的建议:

1、安居工程质量要保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报批建设,不得擅自变更批准的项目规模和用途。严格执行施工公示牌制度和永久性标牌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面实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未进行分户验收或分户验收不达标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实施保修。

2、质量有问题约谈负责人。要把工程质量管理纳入住房保障工作考核、约谈和问责范围。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力度,依法严肃查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凡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发生质量问题的,要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

3、切实做到严把“四关”,即严把规划选址关、建筑材料关、设计施工监理关、竣工验收关。对检查发现的钢筋、混凝土等违反工程建设标准的问题坚决整改。严格监督抽测,确保工程质量,责令建设单位对监督抽测不合格构件进行设计复核及加固处理。对严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单位及个人进行立案查处。

4、建设工期不得低于定额工期的70%。一些建设单位盲目压缩建设工期,压低工程造价,是造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一大原因。对此,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工期不得低于定额工期的70%。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每月进行一次抽查,抽查比例不得低于当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单位工程总数的1/3

5、住宅工程质量实行分户验收。住宅工程质量要实行分户验收,并建立台账。验收应覆盖工程的各分部分项工程,覆盖每一份工程质量技术资料。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时,建设单位应组织监理和施工单位编制分户验收方案,明确各方职责。成立验收小组,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担任分户验收小组组长,总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物业公司人员等为小组成员;已预售的商品住宅,应当有业主代表参加。分户验收应逐户、逐间检查,做好检查记录。验收不合格的,验收小组书面责令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后应重新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应当按户出具由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的《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并由建设单位在综合验收结论栏内加盖分户验收专用章。同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单位分户验收结果进行检查核对,随机抽查分户验收资料不低于总户数的20%,对工程实体质量随机抽查、抽测,抽查抽测不低于总户数的3%且每幢楼不少于3户。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 民革市委会副主委)

 

创新融资模式   打通铜川发展瓶颈

王成栋

     资金是城市发展的命脉,铜川GDP总量220亿,但每年的银行贷款加上跑省进京争取到的资金加起来不到20亿。20亿的资金规模根本无法撬动220亿的经济总量,如何创新融资方式,让更多的资金流入铜川,这是打通我们城市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结合铜川实际,我谈如下几种融资模式供参考:

     一、TOTBOT融资模式。TOT模式是政府将已经建成投产运营的项目移交给投资方进行运营,政府凭借所移交的项目未来若干年内的收益(现金流量),一次性地从投资方融通到一笔资金,再将这笔资金用于新的项目建设。当经营期届满时,投资方再将项目移交回政府手中。目前我市已经建成的玉皇阁特大桥项目可考虑以此种方式再次融资。BOT模式是指某私人投资者或国有企业以政府给予的特许权为基础,融资建设某项目,并在规定的时期内经营该设施,回收投资并获得利润,期满后将设施移交给政府。它是一种集筹资、建、管、还贷、开发全过程一体化的方式。我市的药王山、玉华宫、大香山几大景区的开发及大唐国瓷园项目、几大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均可考虑此种融资方式。

    二、产业基金模式。产业基金模式是以政府引导性资金的示范作用拉动社会各类资金,共同推动区域特色产业链及整体经济发展的一种融资模式。目前国内这样的产业基金很多,例如我们工行联合江西省政府设立的鄱阳湖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基金、中信产业基金、文化产业基金等等。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市已经联合天津投资方设立了天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对加快我市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有关部门应关注去年12月延长石油集团联合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总规模达500亿元的“关天产业基金”带给铜川的融资机遇。建议政府高度关注国家级的包括铜川和富平的陕甘宁红色革命老区振兴计划,可主动联合央企或大型商业银行设立陕甘宁红色革命老区振兴基金,这其中孕育着巨大的经济机遇和政治意义。

    三、创业板、第三板融资模式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步伐的加速,孕育着巨大的财富机会。中国创业板的上市门槛使企业连续两年赢利且赢利累计超过1000万。中国第三板的上市条件更简单,只要企业设立股份制企业超两年,净资产超过500万,主营业务突出即可。按照这个标准,铜川符合上中国创业板及第三板市场的企业不在少数,上市可以为企业融来几千万、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没有成本的发展资金,可以让自己企业的市值成倍增长,可以让我们的企业家轻松拥有几千万、几个亿的身价,可以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打开巨大的空间。建议有关部门主动邀请国信、广发、平安这些国内一流的投资银行,帮助我们的企业家打开资本市场融资的大门。

     四、金融租赁模式金融租赁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出资购买设备,出租给企业使用,企业按期支付租金。设备的所有权归租赁公司,企业享有设备使用权。目前,国内的金融租赁业务范围基本涉及了飞机、船舶、工程机械、能源电力、轨道交通、信息通讯、农业机械等各个领域。我们工银集团旗下的工银租赁公司推出的中小客户专属的“租易通”产品,采取当地工行推荐,工银租赁承租的方式,对解决我们当地中小企业购买机器设备及工业园区厂房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针对性很强。

     五、信托融资模式信托融资是间接融资的一种形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介,由信托公司对贷款人进行的一种融资活动。去年到今年,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正常银行信贷不支持房地产,很多地产公司均采取信托的方式解决了自身的融资问题,信托融资成功的核心是设计一个科学的“资产包”,选择一家实力强劲的合作银行及信托机构。煤炭产业是我市的主导产业,去年中信信托针对山西的煤炭整合推出了矿产能源信托,效果不错,这一点完全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成立铜川矿产能源信托,加速我市煤炭整合进程。果业也是我市的特色产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邀请大型商业银行及信托机构设计铜川果业信托,推动我市果业的跨越式发展。

     六、个人小额贷款模式这是我们支行正在全市独家试点的一项新业务,针对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最高贷款额50万元,贷款人只需公务员、教师和电信、烟草、金融等相关行业正式人员提供担保即可。这种模式可在一定程度解决我市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  工行王益支行行长)

 

关于发展高效农业  提升农业综合水平的建议

杨毅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稳粮、优果、兴牧、增药”的农业发展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苹果和畜牧两大特色产业,同时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稳步发展中药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板块经济发展模式初步显现。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果品、奶牛、药材为重点的耀州农业产业区;以果品、肉牛、玉米为重点的宜君农业产业区;以果品、生猪、烤烟为重点的印台农业产业区;以杂果、肉蛋鸡、农家乐为重点的城郊农业产业区;以樱桃、花卉为重点的新区农业产业区。

我市高效农业呈现出以下特点:果畜两大产业强劲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稳定、药菜产业健康发展、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增强。

但是,当前农业生产仍存在以下问题:

1、农业整体生产条件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特别像铜川这样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区,干旱始终是困扰铜川农业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如果不改善农业设施条件,农业生产很难有一个大发展。

2、畜产品价格趋于稳定,势必对畜牧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畜牧业受市场影响较大,发展仍有很多不确定性。

3、农资、种子价格有所上扬。由于市场经营多元化,大部分是以长高周期为主,对抑制价格上涨工作难度加大,有可能挫伤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4、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下降。由于农村外出务工、经商、创业人员较多,农业生产大部分以老年人为主,导致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

综上所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仍然是发展高效农业,而高效农业的发展出路仍然是专业化、规模化、科技化、效益化。所以,在高效农业发展过程中,我建议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各级政府部门在招商活动中,应该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以工促农、经商保农,防止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脱节现象,就是说,要防止出现抓工业经济措施硬,抓高效农业经济措施软的现象,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引进的高效农业生产对象,地方政府部门都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全方位扶持高效农业生产。

二、高效农业生产离不开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要切实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区域内相关金融机构都要相应地担当起服务“三农”经济,支持高效农业生产发展的责任,不能片面地认为支持高效农业生产就是涉农金融机构的事情。金融机构在发放高效农业生产贷款时,应在利率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对形成规模的高效农业生产贷款,政府部门也可以给予金融机构以适当的利息补贴,调动金融机构支持高效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各区县、(乡)镇以及与各个具体行政服务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规划,落实措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引导高效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四、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产品、技术和服务为纽带,有选择地介入农业高新技术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高效农业快速发展。

                (发言人:王家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吴亚峰

    

     旅游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去年8月,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陕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为了推进铜川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201011月底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制定了资金扶持、土地和税费优惠政策、奖励等多项政府主导措施;在全省率先将旅游产业发展指标和年度发展目标纳入各区县、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逐项分解,夯实任务。

     铜川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区,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独特性、至高性、唯一性。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现阶段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适应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关天经济区规划形势的需要,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资源转换和产业替代,拓展发展空间和就业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促进铜川旅游产业提速发展,我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要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云南、河南等地发展旅游的经验证明,党委统揽、政府主导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一条主要途径。特别是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把旅游业摆上重要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领导抓,抓领导,做到“领导力量、职能责任、政策措施”三到位。

     二是要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符合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政企(企业)、政事(事业单位)、政会(协会)分开的管理新体制。强化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职能,加强行业指导,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产业推动作用。从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出发,合理设定旅游产业发展机构和人员编制,充实工作力量,增加工作经费,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纳入全市人才振兴计划。依托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有计划地选派业务骨干进行学习深造。鼓励有关组织机构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按照规范管理的要求,加强对旅游宾馆(饭店)、旅行社及旅游景区(点)的经营者、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强化对旅游行业经营管理人员、导游服务人员的任职资格培训。增加从业人员数量,注重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四是要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全市上下要树立旅游“一盘棋”的思想,强化发展意识,增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级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国土、交通、农业、林业、水务、环保、文化、工商等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按照旅游发展规划,结合部门职责,积极主动地在政策、项目、资金上向旅游建设倾斜,设身处地为旅游产业发展服务,形成全社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格局。五是要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市考核办在制定具体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时,要加大对旅游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比重,激励各部门重视做好有关旅游发展工作。

                 (发言人:市文物旅游局规划发展科科长)

浅谈促进铜川社区文化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刘爱玲

   

社区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和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发展社区文化,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作用。

一、铜川社区文化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铜川因煤建市,现有煤矿社区6个,居民居住不定,增加了开展文化活动的难度。南市区住宅小区形成的新建社区以及以系统为单位的居民小区,人员流动性大,小区文化活动设施参差不齐。失地农民进城后形成的居民社区,如沮河社区、咸丰路办事处等,群众文化建设相对比较完善,设施比较齐全。从实际情况看,我市社区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对文化投入匮乏,满足不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文化设施短缺,有文化室而无设施的现象普遍,居民打麻将赌博的现象较普遍,闲散人员偷盗打架斗殴时有发生;缺乏文化管理人才和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文化队伍散漫或瘫痪,有文化有头脑的文艺人才被搁置,得不到重用。

二、活跃社区文化的思路

1、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软件是指居民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习惯礼俗、科学、艺术等。硬件则是指如图书室、活动室、广场及其内部的各种相应的设施等。

2、整体规划与主体发展相结合:整体规划就是要在总体上对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有一个通盘的安排,两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要适时引进专业文化、艺术团体来社区开展交流与演出,支持并推动高雅文化的发展,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3、环境感化与理念灌输相结合 :一是用更加贴近居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活动来吸引居民参与。二是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阵地作用,提高居民家园意识、参与意识。三是发挥社区组织的组织、协调、沟通作用。

  4、创造文化与享受文化相结合:首先,要最大限度发挥广大业余文艺爱好者的作用,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多、更好体现时代精神,为广大居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其次,大力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重建设一批小而精、多而全的文化设施,形成纵横交错、点线结合、方便市民的文化服务网络,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公益性文化设施体系及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

5、先进文化与特色文化相结合 :要培育发展集思想性与艺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教育性与娱乐性等为一体的社区文化,吸收更多的艺术精英到社区落户。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为不同的文化提供相应的表达场所、表达方式,促进社区文化的融洽和创新。注重对居民人文精神的培养,在社区形成一种健康的文化环境、和谐的文化氛围、平和的文化心态,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三、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1、稳定文化队伍。政府要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稳定文化队伍。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真才实学的社区文化专干队伍,去组织、辅导和实施群众文化活动。

2、因地制宜抓好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根据各个社区人口布局、地域特点、经济条件,创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设施,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进行改造。

3、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志愿者的积极性,制定有效的选拔及奖励机制,建立稳定的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带动社区文化发展。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富民政策和中心任务及时送进社区千家万户。二是弘扬主旋律,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把社区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让群众自演自说,在娱乐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三是要抓好家庭文化建设,形成讲科学、讲文明、讲道德的新风尚。四是做好特色文化挖掘,激励居民向善向美,激发群众爱国思想,增强社区凝聚力感召力。

                            (发言人:市残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