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文史工作

照金记忆——神德寺,大山深处的瑰宝

发布:2021-04-27 11:57:22来源:编辑:本站编辑浏览:

与照金镇隔一道山梁,在石门山东南的山脚下,有一个 40 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名叫寺坪。如今,山梁上耸立着高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纪念碑,山坡上的杂草被刈除干净,种上了漂亮的薰衣草。站在山梁上,对面有一道峭壁, 风蚀水流的地方,形成一幅奇特的画面,酷似一个老人倒骑着毛驴,人称张果老崖,据说崖顶还有果老坟。寺坪村位于张果老崖后方的谷底,是一处水草丰沛、林木掩映的风水宝地。

1993 年 4 月在照金采访的日子,记者先后多次到寺坪村。不仅仅因为老红军潘西顺、红军后代张文正等人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的故事,还因为这里深藏着一段历史,一处足可以载入中华文化史册的神秘所在,一批令人震惊的文化瑰宝。

初到寺坪,记者就被惊得目瞪口呆:村边,一方巨大的石函半截隐没在牛粪堆中,上面是“大隋皇帝舍利宝塔铭”九个篆体大字,周边镌刻着精美的图案;溪水上,充当便桥的竟是倒伏的佛像,从衣折、形态看,是典型的隋唐风格;农户的房前屋后,到处堆放着散乱的石雕佛像,虽多残缺,然仍不失其高贵典雅;多处农户房屋的地基上,铺垫的是石碑、寺庙的条石和基柱……

据明代乔世宁编修的《耀州志》记载:“宁古镇(照金)西北为分水岭,岭筑岸门,为石门重关。又西北为石门山,山雄胜,最为西北要害。石门山有神德寺,隋仁寿中(公元 601 年),南阳高僧静琳送舍利来住此寺。”明初,寺庙废, 遗址留有一大土坪,坪侧有村,故名寺坪。距寺坪不足一里,有个小村名叫坟滩,传为神德寺僧人的集葬墓地。

数百年来,寺坪遗址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红军时期,这里的许多青年参加了革命,但也出了专门与红军作对的反动民团首领张彦宁。1933 年 8 月, 张彦宁民团盘踞的后沟山寨被打开后,红军开仓放粮,寺坪人肩挑人背,比过节还兴奋。然而,数十年过去,寺坪人依然贫穷不堪,破烂的草房连新的麦草都换不上,吃的是救济粮,花的是救济款,穷得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男人娶不上媳妇,只好到外地当倒插门女婿。1983 年 11 月,一个寒冷的冬夜,老红军潘西顺、村支书张文正、村民赵亚华、乔春茂、张文华、潘银录、赵德元、刘苍福等 8 人举起拳头,决定砸锅卖铁,带领村民开办煤矿,向贫穷宣战。1989年,煤矿正式投产,到 1992 年,寺坪成为照金最富的村子。但是寺坪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拥有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令世人惊叹的文化。

关于神德寺遗址及文物发现的过程,潘西顺老人是这样说的:1968 年冬,寺坪村来了 10 名知青,村子在搞农田基建的过程中,准备将村边一处台地平整出来,给知青盖房子住。谁知挖土中,挖出许多无头的佛像,堆满了麦场。继续深挖中,又发现一个两米多深青砖垒砌的地宫,里面有个石棺(石函)。清理完砖块、泥土和压在石函上的四块长条巨石,下面又有一个石板。移走石板,周身雕刻着精美飞天、罗汉等图案的石函出现在大家面前,石函密封得严严实实。在那个混乱和愚钝的年代里,文物保护的意识几乎是空白。村民们迫不及待地掀开石函寻找宝贝。

潘西顺说,石函打开后,发生了哄抢,他清楚地记得,石函里放着一个刻有字的石板,取开石板,有很多烂成碎片的蓝色绸布,绸布中间放着两个鎏金铜盒和一个波斯象耳铜瓶,周围摆放着六枚银钱,后来才知道是波斯银币。

“打开铜盒,里面有很多玉石翡翠、金银钱币,还有 3 颗白色亮晶晶的东西(舍利),大家都去抢,不知道谁把铜盒里的小方盒子扔到坑外,我把它捡了起来,摇了摇,听见咣当响,就把它撬开。方盒里有个翡翠(琉璃)小瓶,大拇指大小,装了满满一瓶水,黑红色。不知谁喊了一声,这种水抹眼睛好,大家都争着抢着,一会儿就把水给糟蹋完了。在那个鎏金盒里,还盘着一撮头发。”

村干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立即上报并从农民手中收缴文物,让潘西顺等 3 人昼夜不离地守护这些宝贝。陕西省及铜川市多名考古专家闻讯赶到寺坪。经辨认,石函中刻字的石板正是舍利塔下的铭文。据其记载,此处原为神德寺,隋文帝杨坚于仁寿四年(公元 604 年)下旨敕造。潘西顺老人说的 3 颗白色亮晶晶的东西就是舍利,直径约为 2 厘米,形体较大,非常罕见。

舍利一般分为骨舍利、头发舍利、肉身舍利三种,一位专家透露,“骨舍利已经可以肯定,如果圆盒内的头发为发舍利的话,那么村民用来抹眼睛的黑红液体可能就是肉身舍利,可惜被破坏了”。当时随舍利出土的其他很多文物也遭哄抢或破坏,6 枚波斯银币仅找回 3 枚。

据考证,隋文帝杨坚少年时曾被寺院救护,称帝后大力弘扬佛法。从仁寿元年(公元 601 年)开始,用 4 年时间分三批在全国 111 州建塔 111 座,安奉佛骨舍利。据《广弘明集》记载:“皇帝昔在潜龙,有婆罗门沙门来诣宅,出舍利一裹……皇帝以仁寿元年六月十三日,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自内而出,置于御座之案,与诸沙门烧香礼拜。……乃取金瓶琉璃各三十,以琉璃盛金瓶, 置舍利于其内,薰陆香为泥,涂其盖而印之。三十州同刻,十月十五日正午入铜函、石函,一时起塔。”

在“文革”那个年代,即就是省市文物部门来到寺坪,对文物的保护和研究也是草草行事,仅收缴了鎏金盒、波斯银币等物,当年出土的石函、大量佛像一直被遗弃。

记者从镇文化站借来宣纸, 将舍利石函从牛粪堆中扒出,用最简单的办法拓出一套拓片以保存资料,并将石函的文物价值告诉当时的县文化局,请求对寺坪的文物进行抢救保护。1997 年,在记者重走红军路 4 年后,石函终于被搬运至耀县博物馆收藏,而那些散落在村中的佛像大多已不知去向……

时过境迁,2010 年,记者终于在整修后的耀州博物馆,见到了神德寺出土的 3 枚佛骨舍利,还有那方饱经风霜的舍利石函。

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位于县城北边塔坡的神德寺遗址公园正在建设中。

据南宋陈思编撰的《宝刻丛编》记载:“唐神德寺碑,八分书,不着书、撰人名氏。神德寺,故后魏之会同寺也。唐垂拱三年(公元 687 年)有司奏,自华原之石门山徙于祋祤城(耀州城)北魏龙华寺故基而立之。碑以开元八年(公元720 年)立。”文献中的这方“神德寺碑”如今尚无踪迹,相信总有与世人见面的一天。

明代乔世宁《耀州志》记载“大像阁在步寿原(耀城北部土塬)南崖下,元魏时龙华寺也。隋仁寿中(公元 601—604 年)建阁覆弥勒像,高二十余仞,故名焉。唐改神德寺。宋时人游览最盛,有富郑公登阁诗石刻。宣和(公元 1119—1125 年)时兵火,阁废。金承安中(公元 1196—1200 年)再建,更寺额曰‘明德’。今阁与像久废,寺改书院(文正书院)。